立足企业文化丰富党建政工内涵

董维军
摘要:本文以企业文化和党建政工的内涵概述为研究出发点,从目的、方向、对象三方面分析企业文化和党建政工的相同点,简要阐述企业文化与党建政工的相互性,并立足于企业文化的视角之下重点探讨分析党建政工内涵的途径,探索一条符合发展需要的文化建设之路,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企业文化 党建 政工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党建政工对企业自身长远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等方面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企业文化作为凝聚人心、宣扬正能量的主要途径,于无形之中散落于企业的各个角落中,特别是在人本管理模式日渐推广和应用的今天,文化在企业发展所占据的地位日渐重要。
1 企业文化和党建政工的内涵概述
1.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又被称为组织文化,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的框架之下,组织将其自身所具有价值观念、理念信仰、处事方法、行为准则等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文化形象。换言之,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内容[1]。企业文化主要由三方面的层次构成,分别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企业软文化”,包括行为准则、职工素养、企业传统、价值理念等方面,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1.2党建政工
党建政工,从某个角度来看其可以看作是企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支部充分发挥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企业员工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党支部职能的发挥更好地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现阶段,企业的党建政工主要是指为企业内部所服务的基层党组织,以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综合素养提升为主要目标,促使员工的思想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引导员工以积极负责的态度来开展日常工作活动,这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具有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2 企业文化和党建政工的相同点
企业文化和党建政工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所開展的工作内容也有所差异,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两者仍旧存在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甚至在诸多方面具有一致,具体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2.1目的一致
企业文化和党建政工在目的方面具有一致性。企业文化通过软管理的方式来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员工凝聚力的强化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这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党建政工则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方式提高员工的思想认知水平,从而达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2]。由此可见,党建政工和企业文化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注重为社会生产力提高所服务。
2.2方向一致
企业文化和党建政工在方向方面具有一致性。从形态归属领域来看,企业文化和党建政工均属于意识形态范围,以为经济基础服务为主要方向。两者在实际工作的开展和运行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紧紧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企业文化要义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积极响应十九大会议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要与党建政工方向保持一致,通过党建政工的优势发挥来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前进方向,提供必要的思想支持。
2.3对象一致
企业文化和党建政工在对象方面具有一致性。企业文化和党建政工分属于两个不同类型的学科,但是都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根本落脚点和主要出发点侧重于人的全面发展层面,即协调人员的内部关系,注重培养企业人员的团体意识、合作意识,从而尽可能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企业文化与党建政工的相互性
3.1企业文化促进党建政工工作顺利开展
企业文化有利于促进党建政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党建政工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一方面,企业文化以明确的规范为党建政工打下基础。文化属于企业管理体系中的软件部分,凭借自身的管理职能引导员工明确自身的工作目标,为员工树立正确的行为道德规范,加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从而更好地投身到企业日常工作活动中。由此可见,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的感召之下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工作,并且对党建政工起到良好的相辅相成作用。
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是党建政工稳定落实的桥梁与纽带。文化是企业的无形管理制度,而党建政工工作可以通过企业文化的无形桥梁作用实现企业自身发展与员工价值升值相融合,共同形成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强大力量[3]。由此可见,在党建政工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个体力量的凝聚达到企业整体力量的最大化,使得每个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完成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3.2党建政工为企业文化发展保驾护航
党建政工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承担至关重要的影响角色,为企业文化建设扫清思想障碍,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发挥党建政工的政治优势,坚定员工政治立场。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员工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是党建政工工作的内在要求,对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员工加强职业教育,积极宣传企业文化,建造有利于员工长远发展的企业文化环境,从而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引导员工形成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思想认知。
另一方面,发挥党建政工的凝聚作用,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企业文化是一种形式载体,党建政工则是承载形式的重要内容。通过党建政工的凝聚作用可以使得员工亲身体会到企业独特的文化魅力,借助培训教育、优秀典型树立等工作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4 丰富企业党建政工内涵的途径
4.1创新党建政工工作理念
在企业文化的良好环境框架之下,企业要不断创新党建政工工作理念,认真学习并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将十九大精神的主旨与党建政工、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紧密联系,使得企业的党建政工取得优异的发展成果。一方面,创新服务观念,要将员工的切身利益看作是党建政工开展的主要落脚点,根据员工的实际需要来有效解决员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促使员工切实感受到党建政工工作的作用。另一方面,创新求实观念,从思想、目标、作风等方面给入手,结合十九大精神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创新工作,为企业党建政工工作提供必要的理念支持。
4.2创新党建政工工作内容
在企业文化的良好氛围的渲染之下,企业积极响应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强对党建政工工作内容的创新,不断丰富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内涵,为企业员工思想行为的规范发展、党建政工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对此,在十九大顺利闭幕后,支部积极开展学习十九大精神集体研讨会,对十九大报告概况、报告的十三项主要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九个方面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等作了详细的解读,引导广大党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
4.3创新党建政工工作方式
要立足于企业文化视角之下,不斷创新党建政工工作方式,保证党建政工工作方案充分落实和具体践行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企业人员思想类型的不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方式,切实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企业要牢牢把握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节奏,企业党建政工工作者要抓住时代机遇,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运用网络途径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网络看成是联系企业党员干部、内部员工的主要载体,以便更好地提高企业党建政工的工作有效性。
对此,分公司党支部以中心组学习、班组学习、党组织生活、党章学习小组、党建知识测试等形式,落实从严治党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并通过分公司党员学习微信群继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同时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听取意见并查摆问题。
4.4创新党建政工工作机制
企业要依托自身的内在文化创新党建政工工作纪实,保证党建政工工作的各项要素、各个环节相辅相成,从而形成有机运作的统一成体,为新时期企业党建政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机制保证。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考评,应坚持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的原则。必须明确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建立目标责任制,突出工作重点,制定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年度计划,并将年度工作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责任到人,平时由分管领导督促检查,年终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分公司积极开展“三会一课”学习记录自查自纠工作;落实开展“四风”问题整治情况;观看央企领导人员违纪违法警示录;学习央企楷模杨春泽同志等活动,并做好健全员工诉求闭环管理机制,抓好员工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工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自身的软实力内涵建设,其中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和党建政工两方面。因此,企业要对企业文化和党建政工工作建设给予高度关注,通过两者的相辅相成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 杨玉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发展有效途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247+249.
[2] 刘露梅.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路径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165- 166.
[3] 颜炳辉.分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管理的契合[J].价值工程,2016,35(29):16- 18.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