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锳在贵州宦迹叙略

唐保华
摘 要:张锳,晚清名臣张之洞之父,自道光六年(1826)大挑进入贵州为官,任安化县知县,后署清平、镇远知县,擢威宁知州,升古州同知,署黎平、安顺、遵义知府,授兴义府知府,于咸丰六年(1856)逝于贵东兵备道任上,前后三十年,其足迹几遍贵州全省,可以说张锳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贵州。张锳为官较为清廉,是封建士大夫的代表,特别是他一生兴学办教,重视文化发展,对近代贵州文化教育发展影响较大,对青少年张之洞成长影响巨大。通过对《贵州通志》《安顺府志》《遵义府志》《清实录》《张文襄公年谱》等相关史料的疏理,厘清了张锳在贵州的为官经历,并从中了解到张锳对张之洞的影响以及少年张之洞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张锳 生平 研究 贵州
中图分类号:K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8)02-101-108
张锳,字右甫,一字春潭1,晚清名臣张之洞之父。长期以来,由于张锳生平资料的缺失,且散列于《贵州通志》《张文襄公年谱》等各种文献与方志之中,更由于各种史料各说歧出,考究困难,我们对张锳在贵州的任职履历如同雾里观花,不甚了了。为让张锳在贵州的任职履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基本厘清张锳自道光六年(1826)入黔为官,咸丰六年(1856)逝于贵东道,其间30年的人生履历,本人对照《贵州通志》《安顺府志》《遵义府志》《清实录》及许同莘《张文襄公年谱》、张之清《张锳行状录》2、宋杰《张锳遗爱碑记》等各种史料、文献进行比较详细查证、辨析与考究。
一、大挑入黔
据许同莘《张文襄公年谱》记载,张锳先世为山西洪洞县人,明永乐二年(1404),朝廷迁山西民众充实畿辅。张氏始祖张本,从山西洪洞县迁徙到漷县,即今北京市通州区一带。张本生子张立,张立生子张端。张端曾任南直隶繁昌县荻港巡检,自漷县迁徙至南皮县东门之印子头,是为东门张氏,此后张氏家族即在南皮县定居下来。张端生子张淮,明武宗正德戊辰年(1508)高中进士,后官至河南按察使,以文章忠义有声于时。张淮七传至山西孝义知县张乃曾,又迁徙至南皮县毕家塘,颜所居曰“孝义堂”。张乃曾即是张锳曾祖父。张锳祖父名怡熊,字叶占,曾任浙江山阴知县。张乃曾、张怡熊两世为县令,皆以廉惠闻于乡间。张锳父亲名廷琛,字献侯,贡生,选四库馆誊录,议叙福建漳浦东场盐大使,题补古田知县。乾隆末年,福建贪污案爆发,福建将军魁伦兴起大狱,闽中官场掀起一场巨大的地震,全省官吏受牵涉者甚广,其中督、抚、藩、臬、道、府10余人,厅、县以下75人。时,张廷琛以盐场官署侯官县,又兼署近省一县及省城首领佐贰各官,最多时身系9个部门,且都是囚系之官,经其调护拯救者甚多。有见识者认为这是在修阴德,预言其家族今后必然繁昌。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張锳出生于直隶南皮县,当时其家已由南皮县东门印子头徙居城南三里双庙村(今名双妙村)。少孤,食贫力学,艰苦卓绝。清嘉庆十八年(1813)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后又参加三科会试,均不中。后以大挑试令黔中,补安化(今德江县)知县。至于张锳何时大挑试令黔中,民国《贵州通志》《德江县志》等文献资料及张锳的各种传记资料中均未记载。但据张锳《他山楼记》“余丙戌入黔”1推算,张锳入黔补安化知县为清道光六年(丙戌),即公元1826年。《他山楼记》为张锳亲自撰写,收录于咸丰《兴义府志》,应该可信。张锳就任安化县时,买铜通判某死于云南,省府大吏知张锳办事能力,便令张锳接替买铜之事,奉命前往云南买铜。
从云南买铜归来后,张锳又先后署理清平、镇远县知县。据民国《贵州通志·职官表》,张锳署理清平知县的时间,在林庆章之后,觉罗文宝之前,但具体任年不详。而其署理镇远知县事,民国《贵州通志·职官表》无记录。据张之清《张锳行状录》载,张锳担任清平县知县后,强化文化教育工作,兴修县学,为清平文化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是张锳每到一地兴学办教的开端。
二、擢升兴义府知府
道光十年(1830),张锳临危受命,署理威宁州知州。在张锳来黔任职的这几年中,贵州省西北部的威宁州区域,广大贫苦民众因不满清廷政府的统治,纷纷反抗。他们踞山扎寨,形成多股反抗势力,还经常下山掠夺粮食和财物,搞得当地官府疲于奔命,人民生活也极受影响,怨声载道。道光三年(1823)至道光九年(1829),威宁州调任五任知州,这些知州面对民众的反抗束手无策,不是屁股没坐热就请辞,或是谈“匪”色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威宁地区民众反抗问题。就在这危难时刻,张锳从安化调任威宁州知州。张锳到任后,深入实地了解军事地形和社会民情,及时详报贵州巡抚和云贵总督。朝廷先后任命苏勒芳阿、周景魁为威宁镇总兵,充分了解和利用威宁山区地形,采取恩威并重、剿抚相加之策略,对威宁地区民众进行弹压。张锳就任威宁州期间,一面配合威宁镇总兵加大对反抗力量的军事打击力度,一面引导贫苦农民发展农业,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在军事围剿与朝廷恩抚的双重压力下,基本平定了威宁地区的民众反抗。
据史料记载,张锳任安化、清平、镇远知县和威宁州知州期间,治行称最2,大吏称之曰“能”。道光十三年(1833),张锳调任贵阳府贵筑县知县。张锳在任贵筑县知县期间,在省城六洞桥购得房产一所,价值千余金,并对其房屋进行改造与装修,时常邀请幕僚、亲友聚会其中,同时还邀集文人雅士在城外扶风山寺、观音寺等处宴饮、聚会,一时成为省城一件雅事。汉末建安中,魏文帝曹丕为五官中郎将,与友人吴质等文朋诗友,欢聚于南皮,朝夕共处,抚琴对弈,饮酒赋诗,“浮瓜沉李”,后世将“南皮”一词作为称述朋友间雅集宴游的典故。张锳入宦贵州,深受汉魏雅宴的影响,并将这一雅趣带到了偏僻的贵州,先是在省城雅宴文人,由于御史刘梦兰的多事,就连皇帝老爷都知道了。后来到了兴义府,在招堤一侧增修半山亭,宴饮群僚,其子张之洞由此写下《半山亭记》之千古佳句。
道光十六年(1836),政绩卓著,调任黎平府古州同知1。其所称者,主要是五个方面:一是廉洁,二是听讼,三是治盗,四是义仓,五是兴办书院。据民国《南笼续志》、张之清《张锳行状录》等史料记载,张锳调任古州同知之时,道光皇帝因“因伟公局度、嘉公治状”,召张锳入京接见。皇帝召见知县、同知,这在封建王朝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情。就在这一年九月,御史刘梦兰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对张锳参奏曰:“贵州省古州同知张锳,前任贵筑县时,在省城六洞桥地方,买房一所,价值千余金。该员大加改造,不时邀集僚友宴会其中,并署其楼曰‘烟花三月。又时于城外扶风山寺及观音寺等处,徽歌宴集。一脔之供,动夸珍异。在官靡费,为下效尤。又闻该员现将所买房屋,增加价值,抵作交代等语。从来民俗之转移,视乎吏治之得失。黔省地方边陲,民风素称淳朴,岂宜导以侈靡。又况仓库储积,关系国帑,尤不得任其将置买房屋增价作抵,致帑项稍有短绌。”九月丁酉(1836年10月26日),道光帝谕令贵州巡抚贺长龄对此事进行彻查。贺长龄对此事进行彻查,向道光帝奏称:“张锳素无奢靡等事,其任内交待仓谷,业经后任照数接收,依限结报,并未将房屋抵作交代。”十二月乙丑(1837年1月22日),道光帝谕令内阁“所奏著毋庸议”,并对诬告张锳的御史刘梦兰进行了处理。
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日(1837年9月2日),张锳第四子张之洞出生。十八年(1838),署理黎平府知府。十九年(1839)三月,署理遵义府知府。是年,又署理安顺府知府2。在署理安顺府知府期间,张锳对安顺府府学进行了维修、扩建。据道光《安顺府志》载,安顺府学始建于洪武初年。天启二年毁,四年重修。康熙七年(1668)、五十年,两次重修,规制始备,后倾圮。道光十七年(1837),知府宋庆常等建议增修。十八年(1838),知府经武济兴工改修崇圣祠、两厢、大成殿、天子台两庑及名宦祠、乡贤祠等。二十年,知府张锳修成,形成一座规制完备,占地11亩的建筑群。安顺府学以石雕精湛见长,尤以大成门之石雕龙柱和大成殿前楹之透雕云龙石柱,造型最美,雕工最精,可与山东曲阜孔庙龙柱媲美。
道光二十年(1840),张之洞生母朱夫人逝。据许同莘《张文襄公年谱》载,张锳先后娶妻三任:一为刘夫人,布政司经历、沧州刘廷式女;继娶蒋夫人,嘉庆乙丑进士、嘉定知府、卢龙蒋策女;继娶朱夫人,嘉庆甲戌进士、四川邛州直隶州知州、临桂朱绍恩女。其迎娶的三位夫人,该《年谱》未载明具体时间。另据该《年谱》载,朱夫人去逝之后,张锳再未继娶妻,张之洞等由其侧室魏夫人(芷香)抚养成人。
道光二十一年(1841),张锳擢升兴义府知府3。同年,张锳再次署理安顺府知府4。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月,张锳因母亲苏太夫人去逝,丁忧去职5。
道光二十六年(1846),张锳丁忧期满,朝廷派任其为遵义府知府,但因《兴义府志》的修纂工作,张锳主动提出到兴义府任职,故又复署兴义府知府1。道光二十八年(1848),实授兴义府知府。
道光三十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发动金田起义烽火迅速燃烧到桂西北的南盘江畔。张锳上书贵州巡抚“十团五攻之法”:“贵州兵,一自兴义入泗城,一自都匀入河池;云南兵自思恩入、湖南兵自全州入,广东以舟师溯江而上,战于浔梧之间。数道并举,四面扰之。本省坚壁清野,绝其钞掠,督师因利乘便悬权而动,所用不过五万人,足以办此。”从张锳的战术策略上来看,只要云南、贵州、湖南和广东、广西五省集结兵力,分别西、北、东三面对太平天国起义军进行夹击,虽说不能彻底消失太平天国起义军,但也将起义军带来极大的麻烦。但由于五省兵力互相掣肘,难以形成合力,贵州巡抚对张锳的正确主张置之不理。农民起义军由此迅速发展壮大,先后占领广西思恩、泗城、西隆、西林诸府、州、县,扬言过江进攻兴义府,贵州全省大震。张锳紧急召集团练,在南盘江北岸五百里烽堠相望,击溃农民起义军的偷袭,兴义府全境相对保持平稳。
道光三十一年(1851),吴文镕出任云贵总督,全权委托张锳办理兴义防务。张锳及时上书“团练及防寇方略”,得到吴文镕的肯定,擢署贵西道。时云南回部反,张锳率团练汇于东川城下,配合云南方面平定东川回部的骚乱。事闻,加道衔,又因“苗疆俸满”,再加道衔,举通省卓异,旨加一级,张锳由此走向人生事业的巅峰。
三、兴义府任上的功绩
张锳自道光六年(1826)入黔为官,至咸丰六年(1856)病逝于贵东道任上,张锳先后在贵州任职30年,其一生政绩主要体现在出任兴义府知府10余年,培修兴义府试院、书院,兴办义学,修葺“明十八先生”祠墓和招堤风景名胜,开辟府城通广西的驿道,主修《兴义府志》,政绩卓著,尤以兴学育人受到社会广泛称赏。
一是重修兴义府城珠泉书院,解决府城士子学习费用。兴义府城原有九峰书院,在府城北之魁星山,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以义学所收海潮寺庄租为书院掌教修膳资。后因其地狭隘,改附东门外试院之中,名曰“珠泉书院”。嘉慶二年(1797),王囊仙等发动南笼府布依人民起义,珠泉书院毁于兵燹。嘉庆二十一年(1816),从生员邢思镐、阎敏仁等所请,将东门内昭忠祠建为桅峰书院,延师主讲。道光十五年(1835),知府谷善禾以十八先生祠增修书院,复名为珠泉书院。二十一年(1841),署知府朱德璲在府城四门四义学的基础上,倡建西门内和城中央义学,使府城内有义学6所。二十二年(1842),张锳到任兴义府知府后,自筹银1000两,并前所余银500两,分交棉花及广商生息,岁收息银300两,是为乡、会试之费,其棉花肆厘金得专供书院、义学使用。并于试院庙工余银内拨银2000两,发铜铅生息以供育婴堂、学官,永免贽仪册卷诸费,使“府人自束发受书,以至成进士,不用一钱”。二十九年(1849),张锳又改书院各房俱为斋房,增建头门3间、屏门1座、讲堂3间、山长内室2间、厨房1间,于是“书院益觉宏阔矣”。府城书院藏书寡少,张锳一面将自己携带的书籍千余册献出,一面捐资、集资派人到贵阳、成都、广州等地购回一批书籍,使广大学子求知欲得到满足,知识面扩大,受到广大士子称赞。
二是修复兴义府试院、府学,倡学兴教,蔚然成风。兴义府试院初建于雍正九年(1731),位于府署之右,后迁于东门外大佛寺山麓,嘉庆二年(1797)毁于兵,嘉庆六年(1801)改建于城东三里许。张锳到任兴义府之初,以旧试院在城外,居民寡少,兼无旅店,士子就试,风雨往来,多苦跋涉,且号舍不满五百,垣墉卑陋,关防弗竣,又屋材多朽坏,于是倡议重新修建兴义府试院。经与各士绅及府属各州、县及普安厅商谈后,在“府城内旧东门直抵北城墙”购地近10亩,用于迁建兴义府试院。道光二十二年(1842)三月十五日,全面动工兴修兴义府试院,当年九月十三日竣工。新试院规模宏阔,建筑精良,计有房209间,几案帷褥之具皆备,时称“甲于天下”。试院修建共倡捐30887两,其中张锳本人捐银1000两。试院竣工落成之日,张锳亲撰《植桂轩记》《他山楼记》,“为郡士建试院,拓高轩,选佳士,与儿辈弦诵其中,多士琴书安雅”,是其心声也。
同时,张锳还及时增修兴义府学。兴义府学宫位于城内府署右,原为明安龙府学宫。康熙五十三年(1714),南笼厅通判张士佳改建为南笼厅学宫,雍正五年(1727)改为南笼府学。嘉庆二年(1797)改为兴义府学。道光十三年(1833),知府陈熙蕃以启圣祠面墙、两庑狭隘,捐俸购地增拓之,郡绅王秉心、景寿春等捐建棂星门及礼门、义路二坊。二十二年(1842),知府张锳对兴义府学进行重修,拓修明伦堂,移训导署于启圣祠侧,又建名宦、乡贤、忠义、孝弟四祠于大成门外,而典制始大备。
张锳厚爱积极向上的青年学子,不惜重金延聘名师到书院执教。听政之余,他常到书院与学生谈学论艺,并亲自评阅学生课卷,鼓励诸生无论在培养品德、操行上,还是在钻研学业上,都应相互切磋砥砺,取人所长,补己所短。张锳还经常训示随其到兴义府求学的子侄张之洞、张之渊、张桐等,要求他们不能沾染纨绔习气,要与府学诸生友善、互学。在张锳的不懈努力下,兴义府学风兴盛,培养出一批人才。10余年间,考取举人20余名、贡生8名、进士2名,比较知名的有官到内阁学士的景其浚、诗人张国华、书院山长贵天乙等,民间称之为“旷古未有”。时至今日,安龙县城依然流传着“知府添油劝学”的故事:相传在道光年间的兴义府城,每天夜里到了交更时候,就有两个差役从知府衙门中走出来,前面的一个提着灯笼,后面的一个挑着桐油篓,沿着大街小巷游走,只要见到哪户人家亮着灯光,并有读书声,两人便会停下来,高唱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等读书人开门后,后面的差役便放下油篓,取出油筒,从油篓中舀出清亮的桐油,倒进这个读书人的灯盏里,并补上一句:“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获取功名。”随即又向另一户亮着灯光、有读书声的人家走去。就这样,每晚给兴义城里的读书人添灯油,张锳前后坚持了13年,不管阴晴雨风,夜夜如此。有时,张锳还亲自躬行,带上儿子张之洞,深更半夜在府城里走街串巷,为夜伴孤灯苦读不倦的书生添油鼓劲。当地百姓都知道,这是知府张锳对读书人的厚爱、关照,于是更加发奋学习。
三是纂修《兴义府志》,延续盘江文脉。张锳到任兴义府之初,便将纂修《兴义府志》作为在任期间的一件大事:“修郡志,郡守责也,锳不敢多让,自任增修”。为节省经费,他不搞捐资,先发动各州县士子名人广征资料,查阅藏书上万卷,采访父老数百人。“如是者十年,稿凡数易”。在纂修《兴义府志》期间,张锳曾因政绩卓著,擢升遵义府知府,因《兴义府志》尚未完稿,张锳主动申请复任兴义府知府。同时,张锳在广泛组织动员府属各州、县人员参与纂修之外,还十分重视志书的质量。道光三十年(1850),聘请湖南著名修志家邹汉勋前来协修,“出稿相质,商榷经年,又易稿者再”。咸丰元年(1851),又聘请江苏学者朱逢甲来府协修,“商榷两年,与共定义例,阙者补,伪者正,冗者节,泛者删,又数易稿”。至咸丰三年(1853),《兴义府志》全部完成,成书74卷共100余万言,其中志46卷、表11卷、传17卷。《兴义府志》前后历经13年,张锳为纂修可谓是呕心沥血,“甚矣其难也,锳之心力瘁于此书矣”1。不但是张锳亲自纂修,就连跟随张锳来到兴义府的子侄,比如张之、张之清、张之渊、张之洞、张之澄、张桐等,全部参加了志书的校对工作。志稿完成后,又无经费印行了,张锳只好又捐出俸银2000余两付印成册。后来,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将《兴义府志》列为“经名儒经心结撰或参订商榷”的优良名志。
四是培修招堤,保护郡境生态环境。兴义府城东北,原为一望无际的陂塘海子。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安笼镇游击招国遴为根绝水患,保护城坦,捐俸银并亲率工匠开山伐石,抬土挖泥,经一年时间始筑成一道石堤。后人为纪念招国遴,遂取名“招堤”。后圮。道光二十九年(1849),张锳带领民众,将大堤加高五尺,又在堤东侧开辟水池数亩种植荷花,两旁种植杨柳。咸丰四年(1854),张锳在堤上筑屋三楹,颜曰“省耕亭”。郡人黄绍奇亦筑一亭,颜曰“挹秀亭”。只见“堤侧多古柳,堤左近水遥山,皆有西湖风景,荷池广数亩,花开十里荷香,堤右一片平波,远见城郭,水浅处为水田。”“稻花香时,堤上微行,不啻羲皇上人也”。1同时,张锳还十分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先后亲自撰稿并下达《禁伐山告示》《禁决塘水示》,明令禁止私自开凿山石、私自决泄培风塘水。从张锳撰写的告示来看,张锳是十分注重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可谓是生态建设与保护环境保护的先锋与楷模。
招堤西端连着金星山。相传玉帝御驾醉览蓬莱,乘云至兴义府城,见城外陂塘海子烟波浩淼,奇景胜于蓬莱,但兴义府城其时未扬名,遂嘱载玄奘之神龟游万里,负蓬莱最美之山至兴义府城陂塘海子,取名金星山,寓为山寿永久,文人则称此山为“龟载小蓬莱”。张锳加高招堤后又在金星山修造半山亭。半山亭落成之时,张锳大宴宾客,仿曹丕在南皮寒冰井“浮瓜沉李”和滕王阁故事,邀请一些士绅文人庆贺,以翰墨记此胜景。席间,文人们纷纷离座赋诗作文。一时间,佳作迭出,众人叫好。这时,随同父亲来招待宾客的张之洞凭栏纵目,只见云峰耸立,荷花婷婷,虹桥倒影摇曳。他顿觉心旷神怡,一时间豪兴如涌,禁不住要来纸笔,当场挥毫。人们屏气凝神观瞧,张之洞奋笔疾书,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写就近八百字的《半山亭记》。此文描述精彩,文辞华美,更为难得的是,童心之中,竟能引用柳河东《马退山茅亭记》,提出“德及则信孚,信孚则人和,人和则政多暇”的政治见解和“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美学辩证观点,还表现出“与民同乐”的拳拳之意。一个11岁的孩童,竟有如此睿智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众人无不叹服,惊曰“王勃再世”,齐称“神童”和“奇才”。后来人们将这篇《半山亭记》刻石嵌于半山亭内石壁之上,至今仍保存完好。果真应了他“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判断,招堤和半山亭,因为张锳、张之洞父子的缘故,成为享誉中外的一处风景名胜。
五是贯通治境内道路五百余里,南达广西百色,东迄回龙厂。张锳到任兴义府知府后,见广西入境之路,自坡脚经打坐坡、三道沟、梅子口、石门坎诸处,山路崎岖,石径险狭,行者苦之。于是倡议捐银2000余两,雇工扩修兴义府入粤道路70余里。两年后,道路建设完成,东迄回龙厂,南达广西百色,可直通广州。时,回龙厂为兴义府亲辖,建有采水银之洞12个,由商民自采、自炼、自售,官收生课、熟课二税,“解课银一千五百两有奇”2,为兴义府工矿建设先驱,也是兴义府重要的财政经济来源。
六是改建明十八先生祠。南明永历六年(1652),南明永历朝廷经广西播迁安龙。八年(1654)四月初八日,拥戴永历帝、力主抗清复明的吴贞毓、郑允元等18位朝廷重臣,因不满大西军首领孙可望飞扬跋扈,篡权夺位,为孙可望所害,其家属及安龙百姓将他们的尸体合葬于城北马场。永历十年(1656),李定国入卫安龙后,为18人垒墓,建庙于马场。永历十二年(1658),永历帝遣通政使尹三聘合同安龙军民府知府范春鳌于清明为十八先生墓立碑,永历帝亲题“明十八先生成仁之处”大字于碑,尹三聘将18人姓名、职官、死难之因镌刻于碑。后迁十八先生祠至东门外珠泉书院旧址,后圮。道光二十九年(1849),知府张锳重修十八先生墓,其子张之洞撰《吊十八先生文》,刻石列于墓左。又在新建的兴义府试院右侧、书院左侧改建“十八先生祠”,祠宇轩敞,有祠门、敬业堂、流芳堂、怀清堂、享堂、正祠、多節亭、净香池等,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诸多建筑造型各异,工艺精巧,与兴义府试院诸建筑浑然一体。十八先生祠建成后,其子张之洞代张锳撰写了《十八先生祠堂记》。从张之洞撰写的《吊十八先生文》《十八先生祠堂记》,可以看出明十八先生的忠贞爱国情怀对幼年张之洞的深刻影响。此后,张之洞一生为清王朝的中兴呕心沥血,死而后已,其中也可以窥探到明十八先生的影子。
四、生命的最后時光
咸丰四年十一月戊子(1855年1月11日),以安南县城被兴义府农民起义军攻陷,张锳等被革职,仍留任剿办农民起义。十一月初三日,起义军围攻兴义府城。此时,张之洞已得中顺天府乡试“解元”,回到兴义府与都匀府石熙之女石氏喜结连理。同时,张锳也将其二女嫁与安顺府知府鹿丕宗之子鹿传霖,正值双喜临门。面对农民起义军对兴义府城的围攻,张锳只得将新婚的女儿、女婿送出兴义府城。而张之洞坚持留在兴义府城,与父亲坚守兴义府城。有人问张之洞这是为何,答曰:“城若陷,吾父尽忠,吾当尽孝,不敢偷生惜死,贻门第羞也”。张锳也做好了与兴义府城共存亡的准备,身当北门,以僚属守四门,并各薪城下,对张之洞及家人说:“城陷当自焚。”张之洞及兄长张之、张之清等人,跟随父亲登陴守城,誓与兴义府城共存亡。在张锳与护游击守备汪光瑞等奋勇阻击下,击毙起义军将士1000余人,生擒起义军将领李狗狗、彭老三、郑帼祥等150人,起义军首领涂令恒也在屯脚被地主团练杀害,张锳等取得兴义府城保卫战的胜利。二十日,张锳会同安义镇总兵金刚保、兴义县知县胡霖澍等率兵练收复新城等地。十二月(1855年2月),因剿灭农民起义有功,张锳开复原官原衔。
咸丰五年二月乙未(1855年3月19日),以剿办贵州兴义农民起义军,肃清地方之功,咸丰皇帝特意下旨赏知府张锳、通判胡家澍花翎,守备李成锦蓝翎。是年底,张之洞携妻子石氏和新生的女儿离开兴义府城,经四川、陕西回原籍南皮,准备参加更高一级之考试。
时贵州下游苗民先后起义。张锳受命署贵东道,率团练5000人前往龙里、贵定一带平定苗民起义。张锳吸收兴义府城保卫战经验,充分发挥和利用团练力量,剿抚相加,先后收复龙里、贵定、镇远、清平等县,贵州下游地区基本平定。第二年,云贵总督恒春等人妒贤忌能,再加上贵州下游部分府县为争夺功劳,极力排挤张锳,罢免张锳职务,不给兵,不给粮,贵州下游苗民又起义。张锳在忧愤之中病逝于军中,时咸丰六年(1856)七月,享年64岁。
结 语
张锳作为清王朝的一名官吏,在王朝内忧外患的艰难岁月中,极力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可谓是封建王朝的忠实守护者。同时,张锳也较好地保持了封建士大夫的气节,其在贵州从宦三十年,相对于污浊的政治风气,可谓是出污泥而不染。据相关史料记载,张锳在贵州从宦期间清正廉洁,善于听讼处理疑难案件。所到之处,豪滑驯听,狱空廪实,孤幼得所,对案件审理与公务处理,从不假手于人,亲力亲为。夜半时分,只要有人击鼓诉讼,张锳都是及时秉灯夜审。张锳还严格管理属员,倡导廉洁的政治风气。当时的官场,贪污腐败横行,下属拜见上司必须送礼,就连通过门禁都要送礼,且每年除夕、中秋等节庆及生日、吉事之时,都要大张旗鼓地举办,四处敛收财物。张锳所到之处,对这一切不正之风予以罢除。于是乎,上司见到张锳是既爱又恨,“雅敬而惮之”,而属下官吏对张锳是愈加敬爱。同时,张锳还反复地教导张之洞等人“贫,吾家风,汝等当力学”,张锳严格的家风对张之洞等人后来的成长影响巨大。
张锳到贵州为官所处的年代,正值清王朝由盛而衰,内外交困之时。正是由于张锳等一批汉族知识分子进入贵州为官,倡学兴教,修学校、纂府志,大力倡导文化教育建设,掀起了贵州文化建设的一个高潮,涌现了郑珍、莫友芝等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官僚,对贵州后来的文化教育建设影响巨大而深远。但是,历史的车轮无法逆转,清王朝面对国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及外国侵略势力的倾轧,积重难返,就在张锳去世后的当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殖民地社会更加深刻。也是在张锳离开兴义府的五年后,兴义府境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各民族的起义与反抗此起彼伏。兴义府城在同治十一年被白旗起义军全面攻破,张锳等修建兴义府试院等基础设施全部毁于兵燹,数代人积聚的成果毁于一旦。后虽经多次重修,仍难以恢复张锳时代的规模,留给后人的只是无尽唏嘘与慨叹。
The Slight Survey on Zhang Yings Official Mark
and Deeds in Guangzhou
Tang Bao Hua
Abstract:Zhang Ying, father of Zhang Zedong, was a famous ministe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e stayed in Guizhou for the sixth year.(1826). He came to Guangzhou as an official. Being a county chief, he governed Huang ,Impinge , and Zhengzhou County. Then he was promoted to be the magistrate of Wei Ding. Later,he was appointed to be the Vic-county chief, in charge of Li ping, An shun, Bunyip, and then was granted the head of Fluxing. In the sixth year of Xian(1858), he died on the way to GUI Dong, where he would be the official of rectifying armed force. For 30 years, he went over the whole Guangzhou. It can be said that Bhang Ding(Zhangying) devoted his life to Guangzhou. He was fair and honest when he was holding office at court. He was a good example of scholar-officials, especially, he set up many schools. He imposed great importance on culture and education, whic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in Guangzhou. He also influenced his son, Hangzhou, a lot. Through the study of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such as Guizhou Tong zhi, Anshun Fu zhi, Qing Shi Lu, Zhang Wenxiang Gong Nian Pu,etc. We may know the life of Zhang Ying as an official in Guizhou, the growth environment of Zhang Zhidong in his teens clearly, and the influence of Zhang Ying on Zhang Zhidong.
Key words: Zhangying;life;study;Guizhou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