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管理中预防性护理的方法
张美丽
【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管理中的预防性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医护人员应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行预防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预防性护理方法的应用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呼吸机;肺炎气道管理;预防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9..01
我国医疗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呼吸机的功能日益完善,呼吸机在呼吸功能损害患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后的一种常见肺部感染并发症,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加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基于此,文章结合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的实际情况,研究了预防性护理在治疗呼吸机肺炎气道疾病中的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0周岁,平均年龄(41.54±2.18)周岁,机械通气时间48 h~36 d,平均通气时间(6.23±1.76)d;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9~61周岁,平均年龄(42.03±2.41)周岁,机械通气时间51 h~37 d,平均通气时间(6.89±2.31)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方法
首先,气道湿化。在气道湿化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每天更换1次湿化液,保证湿化液的温度在32℃~36℃之间,相对湿度达到100%;其次,吸痰管理。医护人员需要在无菌环境下中操作,每30~60分钟吸痰一次,时间在15 s左右,且插管应在2~3次,遵循先气道后口鼻的原则;最后,气囊管理。采用最小闭合容积法检查气囊的压力,一天放气1次,应先抽吸气道中的分泌物,再吸气囊内的气体,需要在放气5~10 min后充气。
1.2.2 临床预防性护理管理
第一,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护理。护士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无菌操作,提前消毒呼吸机,确保每周更换一次呼吸机过滤管,还要定期清洗残留物和冷凝水;第二,护理人员应对肺炎患者进行吸痰,在气道套管位置添加一块生理盐水纱布,确保纱布已被消毒,使用听诊器听患者的气道,在听到痰鸣声的情况下,需要清理患者口鼻中的分泌物,吸出气管开口处的痰液。同时,在吸痰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地控制负压,确保吸痰时间小于15 s左右,在插入吸痰管的观察中,需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避免一插到底而将细菌带入患者的器官内;第三,医护人员需要患者面部接触的位置垫上泡沫敷料,避免患者脸部溃烂,还应该督促患者定期清理口腔,避免口咽部定植菌的误吸;第四,医护人员需要每天对病房进行三次消毒,保证病房内通风,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净化新风机对病房进行消毒。体位管理,无禁忌症床头抬高30°~45°。对气囊管理。我们现在采用的是气囊测压表。保持压力25~30 cmHg,Q6小时测一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呼吸机的功能越来越完善,能够保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改善患者的通气情况,避免二氧化碳在患者体内蓄积,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患者口腔感染、微生物误吸、外源性感染等因素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完善机械通气的治疗护理措施,为气道的通畅性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人民群众的疾病发生率在不断提升,而呼吸机在治疗患者重大疾病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但极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为了有效地治疗呼吸机并发症,医护人员需要实行预防性护理方式,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邹萌丽.预防性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7,30(03):139.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