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中的“他者”:十九世纪中后期澳大利亚华人形象研究
摘 要 19世纪中后期起,澳大利亚殖民地陆续出现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华人漫画。在这些漫画中,白人以主体的优势身份将身为“他者”的中国人描绘为没有话语权、没有力量和能力、恶习种种的群体,并且借由漫画对他们进行丑化、弱化和边缘化,这种过程体现了殖民者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危机想象。华人漫画不仅引起了更大程度的对华恐慌,还加速了殖民地的排华举措。
关键词 华人,漫画,他者形象
中图分类号 K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4-0033-06
漫画作为图像的表达形式,其创作基于事实且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直接反映创作者或对于描述对象的态度。因具有一定的煽动性,漫画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社会舆论的导向。从19世纪中期起,在西方话语权的作用下,澳大利亚华人经历了被殖民者“他者化”的过程。“他者”形象不仅是其在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形态和角色,也是其独特历史和文化的体现,具有特殊的意义模式。漫画直接体现殖民者对华人作为“他者”的了解和认识,这些形象的构建过程和真实性值得研究。
在殖民地时期的澳大利亚,漫画作为政治宣传工具兴起于1850年。华人漫画的兴起与殖民地华人数量的增加、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碰撞以及殖民地的对华政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①《墨尔本潘趣》和《公报》作为殖民地首先刊登华人漫画和反华情绪较为强烈的报刊,是构建华人漫画形象的主要载体。②在淘金热初期,华人漫画主要作为政治宣传工具,其主要目的为丑化华人形象。
1851年,巴拉腊特的金矿发掘为维多利亚州淘金热拉开了序幕,丰富的砂矿储备让维州在短短5年内吸引了将近20万的淘金者。1854年初,总共不过2000名华人入澳,和已在维州的中国人共占当地人口的3.3%。从1854年年末至1855年年初,殖民地的中国人的數量已超过1万人;年中时达到1.7万人,并且基本都聚集在金矿区。③
1855年发布的《金矿委员会调查报告》称,中国人已经成为金矿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异的淘金方式。④华工采矿的方法普遍是围场式的工作方式,即在废矿上再次进行清筛。他们还引入了木质水泵以方便清洗砂矿,甚至清扫营地或是道路的时候也能发现碎金粒。1855年,仅靠挖废矿、清扫地面,卡曼索的华人收入和欧美矿工基本相同。⑤然而,白人矿工习惯将遗弃的废矿视为自己的财产,在收获不佳的时候他们会回到旧矿进一步开采。在《金矿委员会调查报告》证据论词中,巴拉腊特的矿工查尔斯·肯沃斯表示“中国人很多,他们是矿区最讨厌的人”,“他们是臭名昭著的小偷……我以为他们安静、勤奋,但是根据我的观察,他们就是小偷”。①
1855年8月,《墨尔本潘趣》刊登的漫画《天朝的幸福》(图1)和《天朝佳肴》(图2)将华人塑造成“野蛮掠夺者”的形象。图中的中国人身着阔袖长衫,脑后留着长辫。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被绘为成群结队、趾高气扬的模样。人物面部相貌丑陋,额头凹陷而嘴部凸起,细眼挑眉,相貌猥琐,神情也十分高傲。《天朝的幸福》中,中国人排着队,等着一名白人官员为他们擦鞋;《天朝佳肴》中,一群中国人在一家白人女性经营的糕点店中狼吞虎咽,并且企图吃掉女店主的猫。这些画面让中国人“野蛮丑陋”的形象深入人心,宣扬他们欺压白人、抢夺他们财物的企图,激发殖民地人恐惧中国人掠夺殖民地资源的情绪,为殖民地人的排华行为提供了合理理由。
从1854年起,陆续有白人试图将中国人赶出金矿区。如1854年7月4日,一名自称多诺万的矿工组织了一千人左右召开集会,准备把同处本迪戈矿区的中国矿工驱逐出去。理由为中国人“拉帮结派”,试图以自己的行事方式代替已有的秩序,对维护矿区稳定不利。②新闻报道也称:“中国人的语言、外表和习惯足以引起其他矿工对其的怀疑……他们善于成立一些秘密组织。不仅在矿区,在墨尔本这样的城市中,白人都不喜欢中国人,并且嫉妒他们……这是一场灾难,未来会更糟……”③从1857年开始,漫画中开始出现驱赶华人的内容。漫画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示了白人对成群而来的中国人的态度,并且以夸大事实的描述试图引起社会共鸣。这样的恐惧心理以及对中国人的误解和歧视,为排华法案以及针对华人的暴乱埋下了伏笔。
巴克兰是发生反华暴乱次数多、情节严重的矿区之一。1857年6月,巴克兰有500多名欧洲矿工,中国矿工的数量则高达2000至2500人。④中国人善用冲积矿床的开采方式,所占金矿面积和白人所占面积将近十比一。白人指责中国人抢夺他们的洗矿槽和尾水渠,并且不遵守当地的法规。⑤从1857年5月起,陆续有白人针对中国人的行为出现,而最严重的冲突发生在7月。
7月4日,在白人矿工自发聚集,召开了反华集会后,四五十名白人手持铁镐、棍棒冲进中国人的营地,烧毁了将近500座华人帐篷,并抢劫殴打他们。⑥7月9日,《阿格尔斯报》首次刊登了事件报道。虽然如实说明中国人在这场冲突中的惨况,但同时指出,这是未对中国人采取严厉措施的必然后果。报道称,自从中国人来到了巴克兰,白人所拥有的只剩下了贫穷,成为了被政府遗忘的公民。中国人欺辱白人女性、误导儿童,甚至连白人养的狗都憎恨中国人,故要求将中国人逐出金矿区。⑦
同月,《墨尔本潘趣》刊登了巴克兰冲突为内容的漫画。这幅漫画的标题为《巴克兰战役》(THE BATTLE OF THE BUCKLAND)而并非“暴乱”(riot)。①根据牛津词典的解释,battle指双方发生的武装战斗,无褒贬含义。这样的标题从根本上否认了这次事件的非正义性质。在漫画中,三名中国人惶恐的逃窜,背后方穿着长靴的人正在驱赶他们。位于中间的华人手指被绘画的如野兽利爪一般,指甲尖长,与这幅画草率的笔触相比,十分明显。漫画配有类似顺口溜的文字。如“上百个勇敢强壮的白人将蒙古人……饥饿的、可怜卑鄙的中国人驱赶……将这些长辫子的恶魔赶出去”。虽然指出施行烧杀抢掠行为是可耻和不值得尊重的,但不乏歪曲事实的言论。除此之外,文章还控诉中国人的罪行:“中国人分流水源、砍伐树木,这让他们终将走向死亡。”仅寥寥数语描述了他们所经历的暴力对待。并最终将此次暴行称为“仁慈的”和“人道的”行为。
除了反华暴乱之外,各个殖民地不断出台的对华政策也限制了中国移民的利益。1857年8月,《墨尔本潘趣》刊登漫画《请他离开》(Showing Him The Door)。②画中的白人示意中国人离开,并且称“这里已经有太多你这样的人了”。不难看出,漫画中的中国人俨然已经从淘金热初期的“施暴者”“抢夺者”变为了受驱逐和暴力对待的对象。这也体现出殖民地社会对中国人态度的转变:由嘲讽、鄙视到憎恶、驱赶。
在此情绪影响下,殖民地政策的排华性目的越来越明显。维州于1857再次出台排华法案。此法案在1855年法案的基础上,增加了每人每月1英镑的居民税。1859年,更新后的法案入境税增加至40英镑/人。③但是法案的施行缺乏监督,华人并未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费用。从1857年到1861年,华人数量由25421减少至24724,并没有明显的减幅。④一些初到澳洲的华人选择从陆路进入维州,也导致了澳洲其他殖民地华人的增加。
这样的局面让殖民地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1857年,南澳出台了和维州类似的法令,开始对入境华人征税。随后,更多的华人选择从新南威尔士州入境,导致1856年到1861年间新州的华人数量由1800人上升至将近13000人。因此,新州于1861年通过法令,对入境华人征收10英镑的税费,效果显著。在1861年之后的十年期间,新州的华人数量减少了约6000人。⑤在华人数量有明显下降之后,殖民地政府对目前的状况表示满意,南澳、维州以及新州分别于1861、1863以及1867年取消了法案。也就是说,1881年之前的将近二十年间,殖民地没有任何限制华人的相关法规。⑥故此可以看出,此时殖民地制定政策的目的并非将所有的华人都驱之门外,而仅是为了减少新移民的数量,达到减少经济竞争和社会矛盾的目的。
从淘金热结束到联邦成立期间,夸大华人恶行和驱逐华人成为漫画的主要内容,漫画的目的也由驱逐华人矿工转变为将所有中国人驱逐出境。殖民地长期以来对中国人都抱有不友好的态度。他们认为中国男性对白人女性会带来威胁,或是有好赌博、吸食鸦片等恶习。还有报道大肆宣传华人传播疾病,如天花和麻风病。①这种指责常被用来作为漫画塑造中国人形象的“证据”。
宣扬华人恶行是这一时期漫画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表现在对白人妇女的威胁。从淘金时期开始,前来的华人中几乎没有女性。②因此指责华人嫖娼、觊觎白人女性的言论一直存在。除此之外,吸食鸦片也让中国人备受争议。1857年起,殖民地政府开始对鸦片征税。③但为了获取暴利,鸦片贸易一直未被禁止;而同样身为鸦片的主要消费者,白人却免遭责咎。④
《公报》在1886年和1888年分别刊登了两幅此内容的漫画。⑤在题为《周和他的女孩们》(图5)的漫画中,被称为周的中国男子蜷坐在地上,将鸦片管递给左边的年轻女孩,面带怂恿之色,女孩正在伸手接过。地上放着火柴、烛灯和鸦片管。另一幅漫画(图6)体现了相似的内容。
中国男性诱骗白人女性吸食鸦片的描述是否屬实?据记载,英国妇女吸食鸦片的情况极其普遍。根据英国医生奥汉仑和金矿区卫生专员的调查报告,许多矿工的妻子有过度吸食鸦片的行为。因为她们的丈夫大部分时间都未在身边陪伴,这种排解寂寞的方法在金矿区的女眷中十分流行。奥汉仑医生认为,要让妇女减少吸食,需要医生停止给她们提供鸦片。⑥1880年,《晚间新闻报》中称,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女性沉迷于吸食鸦片,为了遏制她们的行为,纽约州威尔顿市建立了专门帮助女性戒毒的国立医院。⑦芒特福农还有女性经营的鸦片馆。一家鸦片馆的老板奇泽姆太太将自己称为鸦片成瘾者的“恩人”,认为自己为这些女性提供了“安静舒适的环境,让她们可以放心的沉迷于鸦片带来的快感”。⑧
从以上的报道可以看出,鸦片对于白人女性来说并非新鲜事物。虽然无论在英美或是澳洲,吸食鸦片都被视为丑陋的恶习,但并没有证据显示,殖民地采取任何措施禁止白人女性吸食鸦片。再者,根据1885年《每日电讯报》的报道,墨尔本一家华人鸦片馆因为收留女性(未强调是否为白人女性),四名中国人遭到指控,两人被判九个月监禁,一人被判六个月监禁。⑨由此可见,殖民地对于中国鸦片馆的经营对象有很严格的限制。在严厉的惩罚和管控措施下,中国男性恐怕无法像漫画中所绘一样,堂而皇之地给白人女性提供鸦片。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漫画旨在表达将所有中国移民从殖民地驱逐出境、以“净化”殖民地的想法。清朝官员访澳及美国排华浪潮对澳殖民地的影响是华人“被构建”负面形象的直接原因。
1887年1月,曾纪泽在欧洲《亚洲季刊》上发表China,the Sleep and the Awakening(后译为《中国先睡后醒论》)。在外交上,曾纪泽认为清政府应该改善海外华人的境地,并且支持清使出访海外,认为可以体现清政府对侨民福祉的关怀并敦促他国政府善待华人。⑩此文以英文书写,被认为是“深谋远虑的国家文件”。国内外多家报刊转载,读者众多。{11}1887年4月,清廷官员王荣和等人出访澳洲殖民地,了解当地华人华侨受不公待遇的事实。①在中国外交活动增多、军事力量增强的压力下,殖民地要求英政府和中国重商条约内容,增加限制华人入境殖民地的内容。殖民地表示:“如果中国人能自由的进入澳洲,那么他们一定会成为多数群体。”“中国人不光是来挣钱的……他们想试探澳洲能为中国商品带来多大的市场……”②但英国并没有给出令殖民地满意的解决方案。③同年7月,《公报》刊登文章,对何为“澳大利亚人”做了解释,表示“背景清白的白人……追求自由的欧洲人都是澳大利亚人”,而“黑人、中国人、印度人和廉价的有色劳工都不是澳大利亚人”。④这样的态度深化了殖民地人对华人的“他者”身份认同,激发了对华人的痛恨和排斥。
另外,澳洲殖民地在极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国排华活动的影响。19世纪70年代是美国排华浪潮高涨的时期,劳动力问题、种族主义思想及政治因素是美国反华的主要原因。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针对一个国家人民的排斥法案。随后全国不断发生反华暴乱,国会于1888年起陆续通过了各类不同的排华法案。⑤澳洲殖民地效仿美国排华活动的手段,试图达到相似的效果。⑥各殖民地认为,澳大利亚的人口构成应由他们决定,为了保障澳大利亚的利益,应该抵制他国人民的蚕食。⑦所以效仿美国,以政府出台政策应对华人移民成为了各殖民地的共同选择,由此也加速了殖民地之间的合作和交融。
1888年2月,中国移民抵达北领地。达尔文的政府官员约翰·皮尔森称,中国人一旦抵达,他们会立即遍布澳大利亚的每个角落。他还担忧的认为,清政府鼓励移民是为了将澳大利亚塑造成中国的殖民地。⑧两个月后,《公报》刊登《年轻的澳大利亚对抗中国龙》(图7)的漫画。⑨在这幅漫画中,澳大利亚被绘作一个孩童,龙的面部五官和漫画中的华人十分相似,都为挑眉细眼,额头塌扁,脑后还有长辫。龙(Dragon)在《圣经》中为邪恶的象征,和东方的龙(Loong)意义大相径庭。龙张开大嘴,露出獠牙和长舌,似对着孩童嘶吼。这幅画背景暗黑,似表示恶龙在深夜偷占了孩童的床,暗喻中国人侵占了澳大利亚人的领土。
1888年4月,“阿富汗”事件爆发,加速了殖民地的排华进程。4月27日,“阿富汗”号从香港出发,载268名中国人抵澳。⑩船只首先抵达墨尔本。据规定,仅有14名新移民可缴纳入境税后进入维州。当船只靠岸进行证件检查时,共60名中国人拥有已缴纳入境税的证明文件的情况引起了检方怀疑。后经调查,48人的证件为伪造。{11}政府在知晓情况后宣布船只进行健康检疫,任何中国人不得入境。①各殖民地的反华游行风起云涌。两个月后,《伦敦潘趣》刊登了题名《请出去!先生!》的漫画(图8)。②漫画中的“澳大利亚女士”说:“已经有足够的中国人了!不得进入!也不允许商贸!”此漫画中,殖民地以女性形象出现,试图关上门,阻止门外的中国入内。画面中还有一只象征澳大利亚的袋鼠,背靠门板。同年5月,《墨尔本潘趣》刊登的漫画《抵制中国害虫》(图9)中,几名妇女用标有“联邦”的木棍试图将一个巨大的岩石撬落山崖。岩石被绘做中国人的头颅,额头上写着“THE CHINESE PEST”(中国害虫)。③其中两名妇女头上标有维多利亚州(Victoria)和南澳(SA)的字样。她们的共同目的是以联邦的手段将中国人赶出领地。漫画中配文如下:
維多利亚州:女孩们,唯一能够驱逐这个肮脏事物的办法就是团结起来。大家一起撬动杠杆就能成功了。
众人合应:是的。中国佬让我们团结起来,我们还得感谢中国佬。
三幅漫画无一不表现出对中国人“占领”澳大利亚的反感和抵制,试图以推动联邦思想的发展以及通过殖民地合作的方式驱逐中国人。然而,通过殖民地的人口比例,我们能够发现,中国人的数量并不足以“占领”澳洲。1870年至1890年,澳大利亚的人口由900万上升至1700万,而在1890年之前,中国人的数量约为4.4万人。④很明显,占总人口3%的中国人是没有能力占领这片长期由白人统治的领土的。另外,并非所有的澳洲殖民地都采取反华政策。如北领地因为气候炎热,没有白人愿意前往劳动,所以一直允许华人进入。多数华人在农场劳动。直到1888年,北领地都没有采取反华措施。⑤
综上所述,在华人居留之际,白人通过主观夸大华人危害的手段,在漫画中显示出中国人“恶”的形象,从而达到驱逐华人的目的。从1880年开始,各殖民地不再独自为政,将中国人视为各个殖民地都存在的问题。成立联邦也成为殖民者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这些华人漫画的观察可以看出,某一时代的图像通常包含不真实的内容。这些不真实的内容往往能够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心态以及主流情感,可以印证历史。如漫画中的华人,无论外表还是行为举止,他们的形象都是建立在白人的种族主义之上。不同时期的形象包含了他们对华人的恐惧、排斥和歧视的情感。
同样,漫画也成为殖民地的政治宣传工具,通过塑造不真实的华人形象、扩大其不良影响,从而达到全面禁止华人入境的目的。反观华人漫画产生的历史背景,可以发现,漫画的产生往往伴随反华条例的出台。这些都证实:在殖民地时期的澳大利亚,漫画以塑造华人负面形象为手段,从而达到禁止华人移居澳洲的目的,为19世纪末期反华情绪的高涨以及白澳政策建立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杨婵依,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澳大利亚华人史。
【责任编辑:杜敬红】
关键词 华人,漫画,他者形象
中图分类号 K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4-0033-06
漫画作为图像的表达形式,其创作基于事实且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直接反映创作者或对于描述对象的态度。因具有一定的煽动性,漫画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社会舆论的导向。从19世纪中期起,在西方话语权的作用下,澳大利亚华人经历了被殖民者“他者化”的过程。“他者”形象不仅是其在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形态和角色,也是其独特历史和文化的体现,具有特殊的意义模式。漫画直接体现殖民者对华人作为“他者”的了解和认识,这些形象的构建过程和真实性值得研究。
在殖民地时期的澳大利亚,漫画作为政治宣传工具兴起于1850年。华人漫画的兴起与殖民地华人数量的增加、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碰撞以及殖民地的对华政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①《墨尔本潘趣》和《公报》作为殖民地首先刊登华人漫画和反华情绪较为强烈的报刊,是构建华人漫画形象的主要载体。②在淘金热初期,华人漫画主要作为政治宣传工具,其主要目的为丑化华人形象。
1851年,巴拉腊特的金矿发掘为维多利亚州淘金热拉开了序幕,丰富的砂矿储备让维州在短短5年内吸引了将近20万的淘金者。1854年初,总共不过2000名华人入澳,和已在维州的中国人共占当地人口的3.3%。从1854年年末至1855年年初,殖民地的中国人的數量已超过1万人;年中时达到1.7万人,并且基本都聚集在金矿区。③
1855年发布的《金矿委员会调查报告》称,中国人已经成为金矿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异的淘金方式。④华工采矿的方法普遍是围场式的工作方式,即在废矿上再次进行清筛。他们还引入了木质水泵以方便清洗砂矿,甚至清扫营地或是道路的时候也能发现碎金粒。1855年,仅靠挖废矿、清扫地面,卡曼索的华人收入和欧美矿工基本相同。⑤然而,白人矿工习惯将遗弃的废矿视为自己的财产,在收获不佳的时候他们会回到旧矿进一步开采。在《金矿委员会调查报告》证据论词中,巴拉腊特的矿工查尔斯·肯沃斯表示“中国人很多,他们是矿区最讨厌的人”,“他们是臭名昭著的小偷……我以为他们安静、勤奋,但是根据我的观察,他们就是小偷”。①
1855年8月,《墨尔本潘趣》刊登的漫画《天朝的幸福》(图1)和《天朝佳肴》(图2)将华人塑造成“野蛮掠夺者”的形象。图中的中国人身着阔袖长衫,脑后留着长辫。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被绘为成群结队、趾高气扬的模样。人物面部相貌丑陋,额头凹陷而嘴部凸起,细眼挑眉,相貌猥琐,神情也十分高傲。《天朝的幸福》中,中国人排着队,等着一名白人官员为他们擦鞋;《天朝佳肴》中,一群中国人在一家白人女性经营的糕点店中狼吞虎咽,并且企图吃掉女店主的猫。这些画面让中国人“野蛮丑陋”的形象深入人心,宣扬他们欺压白人、抢夺他们财物的企图,激发殖民地人恐惧中国人掠夺殖民地资源的情绪,为殖民地人的排华行为提供了合理理由。
从1854年起,陆续有白人试图将中国人赶出金矿区。如1854年7月4日,一名自称多诺万的矿工组织了一千人左右召开集会,准备把同处本迪戈矿区的中国矿工驱逐出去。理由为中国人“拉帮结派”,试图以自己的行事方式代替已有的秩序,对维护矿区稳定不利。②新闻报道也称:“中国人的语言、外表和习惯足以引起其他矿工对其的怀疑……他们善于成立一些秘密组织。不仅在矿区,在墨尔本这样的城市中,白人都不喜欢中国人,并且嫉妒他们……这是一场灾难,未来会更糟……”③从1857年开始,漫画中开始出现驱赶华人的内容。漫画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示了白人对成群而来的中国人的态度,并且以夸大事实的描述试图引起社会共鸣。这样的恐惧心理以及对中国人的误解和歧视,为排华法案以及针对华人的暴乱埋下了伏笔。
巴克兰是发生反华暴乱次数多、情节严重的矿区之一。1857年6月,巴克兰有500多名欧洲矿工,中国矿工的数量则高达2000至2500人。④中国人善用冲积矿床的开采方式,所占金矿面积和白人所占面积将近十比一。白人指责中国人抢夺他们的洗矿槽和尾水渠,并且不遵守当地的法规。⑤从1857年5月起,陆续有白人针对中国人的行为出现,而最严重的冲突发生在7月。
7月4日,在白人矿工自发聚集,召开了反华集会后,四五十名白人手持铁镐、棍棒冲进中国人的营地,烧毁了将近500座华人帐篷,并抢劫殴打他们。⑥7月9日,《阿格尔斯报》首次刊登了事件报道。虽然如实说明中国人在这场冲突中的惨况,但同时指出,这是未对中国人采取严厉措施的必然后果。报道称,自从中国人来到了巴克兰,白人所拥有的只剩下了贫穷,成为了被政府遗忘的公民。中国人欺辱白人女性、误导儿童,甚至连白人养的狗都憎恨中国人,故要求将中国人逐出金矿区。⑦
同月,《墨尔本潘趣》刊登了巴克兰冲突为内容的漫画。这幅漫画的标题为《巴克兰战役》(THE BATTLE OF THE BUCKLAND)而并非“暴乱”(riot)。①根据牛津词典的解释,battle指双方发生的武装战斗,无褒贬含义。这样的标题从根本上否认了这次事件的非正义性质。在漫画中,三名中国人惶恐的逃窜,背后方穿着长靴的人正在驱赶他们。位于中间的华人手指被绘画的如野兽利爪一般,指甲尖长,与这幅画草率的笔触相比,十分明显。漫画配有类似顺口溜的文字。如“上百个勇敢强壮的白人将蒙古人……饥饿的、可怜卑鄙的中国人驱赶……将这些长辫子的恶魔赶出去”。虽然指出施行烧杀抢掠行为是可耻和不值得尊重的,但不乏歪曲事实的言论。除此之外,文章还控诉中国人的罪行:“中国人分流水源、砍伐树木,这让他们终将走向死亡。”仅寥寥数语描述了他们所经历的暴力对待。并最终将此次暴行称为“仁慈的”和“人道的”行为。
除了反华暴乱之外,各个殖民地不断出台的对华政策也限制了中国移民的利益。1857年8月,《墨尔本潘趣》刊登漫画《请他离开》(Showing Him The Door)。②画中的白人示意中国人离开,并且称“这里已经有太多你这样的人了”。不难看出,漫画中的中国人俨然已经从淘金热初期的“施暴者”“抢夺者”变为了受驱逐和暴力对待的对象。这也体现出殖民地社会对中国人态度的转变:由嘲讽、鄙视到憎恶、驱赶。
在此情绪影响下,殖民地政策的排华性目的越来越明显。维州于1857再次出台排华法案。此法案在1855年法案的基础上,增加了每人每月1英镑的居民税。1859年,更新后的法案入境税增加至40英镑/人。③但是法案的施行缺乏监督,华人并未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费用。从1857年到1861年,华人数量由25421减少至24724,并没有明显的减幅。④一些初到澳洲的华人选择从陆路进入维州,也导致了澳洲其他殖民地华人的增加。
这样的局面让殖民地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1857年,南澳出台了和维州类似的法令,开始对入境华人征税。随后,更多的华人选择从新南威尔士州入境,导致1856年到1861年间新州的华人数量由1800人上升至将近13000人。因此,新州于1861年通过法令,对入境华人征收10英镑的税费,效果显著。在1861年之后的十年期间,新州的华人数量减少了约6000人。⑤在华人数量有明显下降之后,殖民地政府对目前的状况表示满意,南澳、维州以及新州分别于1861、1863以及1867年取消了法案。也就是说,1881年之前的将近二十年间,殖民地没有任何限制华人的相关法规。⑥故此可以看出,此时殖民地制定政策的目的并非将所有的华人都驱之门外,而仅是为了减少新移民的数量,达到减少经济竞争和社会矛盾的目的。
从淘金热结束到联邦成立期间,夸大华人恶行和驱逐华人成为漫画的主要内容,漫画的目的也由驱逐华人矿工转变为将所有中国人驱逐出境。殖民地长期以来对中国人都抱有不友好的态度。他们认为中国男性对白人女性会带来威胁,或是有好赌博、吸食鸦片等恶习。还有报道大肆宣传华人传播疾病,如天花和麻风病。①这种指责常被用来作为漫画塑造中国人形象的“证据”。
宣扬华人恶行是这一时期漫画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表现在对白人妇女的威胁。从淘金时期开始,前来的华人中几乎没有女性。②因此指责华人嫖娼、觊觎白人女性的言论一直存在。除此之外,吸食鸦片也让中国人备受争议。1857年起,殖民地政府开始对鸦片征税。③但为了获取暴利,鸦片贸易一直未被禁止;而同样身为鸦片的主要消费者,白人却免遭责咎。④
《公报》在1886年和1888年分别刊登了两幅此内容的漫画。⑤在题为《周和他的女孩们》(图5)的漫画中,被称为周的中国男子蜷坐在地上,将鸦片管递给左边的年轻女孩,面带怂恿之色,女孩正在伸手接过。地上放着火柴、烛灯和鸦片管。另一幅漫画(图6)体现了相似的内容。
中国男性诱骗白人女性吸食鸦片的描述是否屬实?据记载,英国妇女吸食鸦片的情况极其普遍。根据英国医生奥汉仑和金矿区卫生专员的调查报告,许多矿工的妻子有过度吸食鸦片的行为。因为她们的丈夫大部分时间都未在身边陪伴,这种排解寂寞的方法在金矿区的女眷中十分流行。奥汉仑医生认为,要让妇女减少吸食,需要医生停止给她们提供鸦片。⑥1880年,《晚间新闻报》中称,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女性沉迷于吸食鸦片,为了遏制她们的行为,纽约州威尔顿市建立了专门帮助女性戒毒的国立医院。⑦芒特福农还有女性经营的鸦片馆。一家鸦片馆的老板奇泽姆太太将自己称为鸦片成瘾者的“恩人”,认为自己为这些女性提供了“安静舒适的环境,让她们可以放心的沉迷于鸦片带来的快感”。⑧
从以上的报道可以看出,鸦片对于白人女性来说并非新鲜事物。虽然无论在英美或是澳洲,吸食鸦片都被视为丑陋的恶习,但并没有证据显示,殖民地采取任何措施禁止白人女性吸食鸦片。再者,根据1885年《每日电讯报》的报道,墨尔本一家华人鸦片馆因为收留女性(未强调是否为白人女性),四名中国人遭到指控,两人被判九个月监禁,一人被判六个月监禁。⑨由此可见,殖民地对于中国鸦片馆的经营对象有很严格的限制。在严厉的惩罚和管控措施下,中国男性恐怕无法像漫画中所绘一样,堂而皇之地给白人女性提供鸦片。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漫画旨在表达将所有中国移民从殖民地驱逐出境、以“净化”殖民地的想法。清朝官员访澳及美国排华浪潮对澳殖民地的影响是华人“被构建”负面形象的直接原因。
1887年1月,曾纪泽在欧洲《亚洲季刊》上发表China,the Sleep and the Awakening(后译为《中国先睡后醒论》)。在外交上,曾纪泽认为清政府应该改善海外华人的境地,并且支持清使出访海外,认为可以体现清政府对侨民福祉的关怀并敦促他国政府善待华人。⑩此文以英文书写,被认为是“深谋远虑的国家文件”。国内外多家报刊转载,读者众多。{11}1887年4月,清廷官员王荣和等人出访澳洲殖民地,了解当地华人华侨受不公待遇的事实。①在中国外交活动增多、军事力量增强的压力下,殖民地要求英政府和中国重商条约内容,增加限制华人入境殖民地的内容。殖民地表示:“如果中国人能自由的进入澳洲,那么他们一定会成为多数群体。”“中国人不光是来挣钱的……他们想试探澳洲能为中国商品带来多大的市场……”②但英国并没有给出令殖民地满意的解决方案。③同年7月,《公报》刊登文章,对何为“澳大利亚人”做了解释,表示“背景清白的白人……追求自由的欧洲人都是澳大利亚人”,而“黑人、中国人、印度人和廉价的有色劳工都不是澳大利亚人”。④这样的态度深化了殖民地人对华人的“他者”身份认同,激发了对华人的痛恨和排斥。
另外,澳洲殖民地在极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国排华活动的影响。19世纪70年代是美国排华浪潮高涨的时期,劳动力问题、种族主义思想及政治因素是美国反华的主要原因。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针对一个国家人民的排斥法案。随后全国不断发生反华暴乱,国会于1888年起陆续通过了各类不同的排华法案。⑤澳洲殖民地效仿美国排华活动的手段,试图达到相似的效果。⑥各殖民地认为,澳大利亚的人口构成应由他们决定,为了保障澳大利亚的利益,应该抵制他国人民的蚕食。⑦所以效仿美国,以政府出台政策应对华人移民成为了各殖民地的共同选择,由此也加速了殖民地之间的合作和交融。
1888年2月,中国移民抵达北领地。达尔文的政府官员约翰·皮尔森称,中国人一旦抵达,他们会立即遍布澳大利亚的每个角落。他还担忧的认为,清政府鼓励移民是为了将澳大利亚塑造成中国的殖民地。⑧两个月后,《公报》刊登《年轻的澳大利亚对抗中国龙》(图7)的漫画。⑨在这幅漫画中,澳大利亚被绘作一个孩童,龙的面部五官和漫画中的华人十分相似,都为挑眉细眼,额头塌扁,脑后还有长辫。龙(Dragon)在《圣经》中为邪恶的象征,和东方的龙(Loong)意义大相径庭。龙张开大嘴,露出獠牙和长舌,似对着孩童嘶吼。这幅画背景暗黑,似表示恶龙在深夜偷占了孩童的床,暗喻中国人侵占了澳大利亚人的领土。
1888年4月,“阿富汗”事件爆发,加速了殖民地的排华进程。4月27日,“阿富汗”号从香港出发,载268名中国人抵澳。⑩船只首先抵达墨尔本。据规定,仅有14名新移民可缴纳入境税后进入维州。当船只靠岸进行证件检查时,共60名中国人拥有已缴纳入境税的证明文件的情况引起了检方怀疑。后经调查,48人的证件为伪造。{11}政府在知晓情况后宣布船只进行健康检疫,任何中国人不得入境。①各殖民地的反华游行风起云涌。两个月后,《伦敦潘趣》刊登了题名《请出去!先生!》的漫画(图8)。②漫画中的“澳大利亚女士”说:“已经有足够的中国人了!不得进入!也不允许商贸!”此漫画中,殖民地以女性形象出现,试图关上门,阻止门外的中国入内。画面中还有一只象征澳大利亚的袋鼠,背靠门板。同年5月,《墨尔本潘趣》刊登的漫画《抵制中国害虫》(图9)中,几名妇女用标有“联邦”的木棍试图将一个巨大的岩石撬落山崖。岩石被绘做中国人的头颅,额头上写着“THE CHINESE PEST”(中国害虫)。③其中两名妇女头上标有维多利亚州(Victoria)和南澳(SA)的字样。她们的共同目的是以联邦的手段将中国人赶出领地。漫画中配文如下:
維多利亚州:女孩们,唯一能够驱逐这个肮脏事物的办法就是团结起来。大家一起撬动杠杆就能成功了。
众人合应:是的。中国佬让我们团结起来,我们还得感谢中国佬。
三幅漫画无一不表现出对中国人“占领”澳大利亚的反感和抵制,试图以推动联邦思想的发展以及通过殖民地合作的方式驱逐中国人。然而,通过殖民地的人口比例,我们能够发现,中国人的数量并不足以“占领”澳洲。1870年至1890年,澳大利亚的人口由900万上升至1700万,而在1890年之前,中国人的数量约为4.4万人。④很明显,占总人口3%的中国人是没有能力占领这片长期由白人统治的领土的。另外,并非所有的澳洲殖民地都采取反华政策。如北领地因为气候炎热,没有白人愿意前往劳动,所以一直允许华人进入。多数华人在农场劳动。直到1888年,北领地都没有采取反华措施。⑤
综上所述,在华人居留之际,白人通过主观夸大华人危害的手段,在漫画中显示出中国人“恶”的形象,从而达到驱逐华人的目的。从1880年开始,各殖民地不再独自为政,将中国人视为各个殖民地都存在的问题。成立联邦也成为殖民者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这些华人漫画的观察可以看出,某一时代的图像通常包含不真实的内容。这些不真实的内容往往能够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心态以及主流情感,可以印证历史。如漫画中的华人,无论外表还是行为举止,他们的形象都是建立在白人的种族主义之上。不同时期的形象包含了他们对华人的恐惧、排斥和歧视的情感。
同样,漫画也成为殖民地的政治宣传工具,通过塑造不真实的华人形象、扩大其不良影响,从而达到全面禁止华人入境的目的。反观华人漫画产生的历史背景,可以发现,漫画的产生往往伴随反华条例的出台。这些都证实:在殖民地时期的澳大利亚,漫画以塑造华人负面形象为手段,从而达到禁止华人移居澳洲的目的,为19世纪末期反华情绪的高涨以及白澳政策建立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杨婵依,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澳大利亚华人史。
【责任编辑:杜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