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后期英国工党左翼发展脉络
摘 要 20世纪中后期英国工党有左右两翼。其中左翼人数较多,依次有“坚持左倾派”“比万左派”“新左派”和“本恩左派”,前后大致链接。左翼在政治思想和政策上坚持公有制、国有化,反对修改1918年党章第四条。70年代之前,工党左倾思想略占上风,由此推动国有化和公有制政策实施,成为党内修正主义派别的强大对立面。比较右翼,工党左翼对体力劳动者具有更强的领导和动员能力,思想理论上稍逊一筹。
关键词 英国工党,“坚持左倾派”,“比万左派”,“新左派”,“本恩左派”
中图分类号 K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8-0003-10
政治史学者认真观察20世纪英国政党政治史,得出结论:英国的政治斗争,很大程度上不是发生在保守党和工党之间,而主要是在工党内部进行的。①此言不虚。工党内部两翼的意识形态的摩擦和斗争,几乎贯穿了整个20世纪,成为工党内部思想论争的重要内容。
关于英国工党左右两翼的演变,国内研究稍显不足,一些英国政治史著作,对此描述不够清晰,偶有错误。关于该党右翼的发展脉络,笔者已另撰小文《20世纪中后期英国工党论略》(未刊稿)。而对工党左翼的发展演变,国内尚无专文问世。笔者这里试图补阙,勾画出工党左翼的发展脉络,文中错误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指教。
工党的内部分歧,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拉姆塞·麦克唐纳因反战和支持俄国布尔什维克,脱离了工党的主流;以亚瑟·亨德森为代表的“帝国分子”则支持本国政府参加帝国主义大战。其中亨德森还成为“战争指导委员会”的五名成员之一。
工党第二次分歧发生在它第二次组阁之际。当时,经济危机蔓延西方,全国260多万工人失业。工党社会立法要么因自由党阻挠而不敢在下院提出,要么是担心上院保守黨贵族刁难而被搁置起来。翌年(1931年)夏天,国际金融危机出现,人们到银行挤兑。黄金大量外流。工党矛盾激化,宗派活动加剧。独立工党②鼓动其议员不服从政府决议。首相麦克唐纳无奈,只好于1931年8月23日深夜,前往白金汉宫辞职。国王乔治五世支持他建立了一个多党联合政府。麦克唐纳的做法引起党内非议。前工党要员亨德森、兰斯博雷和工会领袖厄奈斯特等人,在工党和职工大会总部会议上痛斥麦克唐纳的背叛。亨德森作为议会党团领袖,9月下旬,主持工党全国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将“工人阶级叛徒”麦克唐纳、斯诺登开除出党,致使内阁首相成为光杆司令,无军之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哈罗德·拉斯基③社会主义的理论颇为醒目。其著作《时代革命的反响》(1943年)使用了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断定:英国统治阶级能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发挥作用,是他们认识到,若德国获得胜利,意味着英国国民经济破产和民主体制覆灭,国民被奴役。即便如此,当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反对法西斯的威胁时,它们所固有的利益冲突仍未解决;资本主义和民主体制还是冰炭不能相容,中产阶级和体力劳动者互不信任,矛盾冲突长久存在。拉斯基的激进观点,长期影响着工人阶级。①
1945年工党政府中,斯坦福·克利普斯和阿纽林·比万同时入阁,成为左翼领袖。前者任财政大臣,实施经济紧缩政策;后者任卫生大臣,负责实施国民免费医疗计划和住房兴建工作。国有化、计划经济以及社会福利政策随即出台,赢得了社会中下层的支持。1947年5月2日,下院左翼议员联合发表了一份题为《坚持左倾》(Keep Left)②文件。后来,这帮以下院后排议员为主体的人们被称为“坚持左倾派”,他们所宣布的主张为以后比万派所仿效。
在国内政策上,“坚持左倾派”认可工党政府的成功,认为艾德礼内阁已经实施社会主义法令,具有明显的“应急”效果,值得肯定。而且,对他们这些左翼后排议员而言,“目前的困难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结果,而是因为政策力度不够,由于政府行为谨小慎微,过于温和”;“你不能在做社会主义的煎蛋时,不打破鸡蛋壳”。③他们直言不讳地指出,工党政府的改革政策,应该包括行之有效的收入分类,即税收要根据个人收入多寡制定累进税政策,如此则有利于劳动者,对商品输出有利。同样,对于有助于国计民生的企业,也要降低税收。
在对外政策上,“坚持左倾派”态度独特令人惊异。他们主张改善英苏关系。谴责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的反苏联外交政策。此政策却不被工党内阁外交大臣厄奈斯特·贝文认可。他认为苏联是极权主义国家,与英国和西方国家难以实现外交沟通。此观点被“坚持左倾派”激烈批评,理由是:苏联政策虽然强硬,但毕竟不同于领土扩张的法西斯政权,没有实行经济侵略的险恶动机。所谓反苏联政策,不过是一种英美为首的“泛西方主义”,因西方对苏联社会主义的疑虑而引起。该派报刊《坚持左倾》的作者们提醒工党政府:当布尔什维克革命发生之后,西方国家的联合干涉和进攻,曾使当时新生政权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两大阵营对抗和冷战,源于西方国家对苏联领导人的疑虑和恐惧,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引发新的世界大战。因此,作为一种变通性外交尝试,“坚持左倾派”呼吁实行一种“第三条道路”外交政策。该“道路”介于苏联共产主义和美国资本主义之间,具有社会主义特点。会使英国在新的世界权力政治之间,建立一种具有道德约束力的领导权。运用这种权力,将会化解苏联和西方集团的敌意,使世界国家之间减少敌对性,避免战争。他们宣称:
英国社会主义的任务,必须是尽可能地使较小的国家摆脱这种不必要的意识形态之战,去在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之间做调解。但是,如果我们自己或站在共产主义一边,或站在反布尔什维联盟一边,就无法做到这些。④
面对世界事务,“坚持左倾派”重视寻找战争的帝国主义根源,却将经济因素放在其次。例如,他们认为:英国对中东石油拥有合法权益,但它在中东的驻军却不能保证石油安全供应,也不能避开共产主义威胁。为此他们呼吁撤回本国军队,避开潜在对手的锋芒;英国社会主义者的真诚,通过裁军显示出来,也是英国保证石油供应的最好防护方式。英国左派相信,作为更人道的帝国,可以更容易赢得非洲的信赖。因此,《坚持左倾》呼吁英国通过它对殖民地的影响,实施更多投资计划,以免导致殖民地政治独立。
为避免工党内部矛盾深化,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期,工党领袖克勒蒙特·艾德礼尽力做安抚和矛盾弥合工作,虽有一定效果,但派别矛盾难以避免。⑤
至此,不妨指出:比起保守党和自由党来,工党的内部政治思想似乎最为庞杂,摩擦激烈。但总的看来,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左倾思想略占上风,并由此推动国有化和公有制政策实施。另一方面,工党左派政策还同时遭遇到党内右翼修正主义者的纠正,以及保守党的抵制。这使英国政党体制产生一种纠偏效能,使任何一种左倾的或右倾的派别均政策也不会太出格。当问题终于突出时,则会将改革提上日程。
20世纪40年代后期,第三条道路不只是英伦现象。整个西欧都有类似情况出现,并引起社会政治团体的分化或重构。英国左派周刊《论坛报》呼吁建立联合组织。运输工人联合会应运建立,它很快发展成为英国最大劳工联盟。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则导致“坚持左倾派”的分裂。米卡多呼吁同仁寻求中间路线。保罗·福特则一方面追踪民主道路,一方面呼吁英国与美国的联合。而以体力劳动者为主体的贫困工人阶级,聚集在左翼领袖的旗帜之下,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国有化。1950年1月,工党左翼有了重要转变。①比万脱颖而出,成为“比万左派”(Bevanite Left)的领袖。
该派因该派首领阿钮林·比万(Aneurin Bevan,1897—1960年)而名。他出身于矿工家庭,幼年饱尝社会苦辛,养成了坚定性格。他参加过1926年大罢工,在工人中获得崇高声誉,1929年当选为下院议员。议会发言和辩论时,他声音洪亮流利,思辨力强,逻辑缜密,并具有道德感染力,被公认为英国20世纪一流演讲家。与劳合·乔治和丘吉尔齐肩。两年后,比万支持“人民阵线”,抨击大战中联合政府的工党领导人,签署了《莫斯雷宣言》(Mousley Manifesto),支持“人民阵线”。②此时,他看到了多党联合的临时性,明白独立工党和共产党③人支持多党合作的真意,甚至毫不计较他本人被排斥政府之外;反而认为他可以更好地保持政治独立性,直接领导左派议员,监督批评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比万任工党政府卫生大臣,挑起政府中最棘手的住房建设和医疗的重担。④那时,大战刚刚结束,处处残垣断壁。国民营养不良,免疫能力差,迫切需要免费医疗救助。比万勇担重任,一面主持住房建设,化解国民住房困难,一面将英国医疗联盟改造为国民健康服务署,应对不断上涨的医疗开支。为此,他依靠党内左翼支持,在艰苦工作中展示着他本人的风格和思想。
比万的住房建设和医疗改革计划具有浓重的社会主义属性。其中住房建设首先面对筹资难题。战后英国百废俱兴,资金材料格外紧张,新建住房必须兼顾经济实用。医疗全面免费需要政府巨额拨款,增添医疗设施,支付医生薪酬。所有这些均需比万及其同仁在议会辩论中唇枪舌剑,据理力争。比万劳工出身,他对无产者具有强烈的同情心,辩论中秉持工人阶级立场,在党内和议会中格外醒目。而在财政管理方面素有“冷酷计算器”之绰号的财政大臣盖茨克尔,在制定政府预算时,精打细算,锱铢必较,并讥讽比万等人的主张为“比万主义”(Bevanism),有时他们甚至与保守党人联手对抗,致使比万派大费口舌。幸亏比万在辩论中口才凌厉,常在议会辩论中占据上风。
比万在议会辩论中,一再提及私有财产与贫穷,称之为社会对立的两种势力;而民主则是与两者斗争时达到政治调和的中介因素。私有财产是资本主义竞争的基础,由此过渡到现代工业经济,但它既未提供社会安全,又未能保证个人的伦理价值。私有制信条过于物资化,有着太多的利益追求,容易失败,会带来灾难和痛苦。并且,在现代社会,财富过度依赖银行;银行一旦破产,许多家庭破产,民众苦情万端。⑤
贫穷会使人意识到自己处于被剥夺境地,转而与资本对立;由此对财产所有者不满,敌视财富垄断者。工人阶级之所以建立工党,是为了挑战有产者,期盼社会变革,捍卫自身利益,在社会中寻求上升机遇。对比万而言,贫富冲突是英国政治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⑥
比万还看到,不列颠议会是阶级争斗的特殊场所,议会民主是调停贫富矛盾的第三种力量。英国议会存在已久,曾促使统治阶级为避免诉诸武力和平解决社会矛盾。但是,英国民主发展缓慢,直到1928年,不分性别的公民普选权才最终实现。
在特定社会条件下,英国工人阶级选择支持资产阶级的民主。可丘吉尔和塞西尔①们继续统治这个国家,因为“人民仍没有用经济强国的光泽来遮盖着政治民主的骨骼”。就这样,议会成为一个被动之地,实为特权和私有财产的奴仆。由有产者控制的议会成了民主的主要危险,它并不能消解大众的痛苦。议会有责任为资本主义强加给人民的痛苦而道歉;却无权解决社会问题,所以:
在私有财产和资本之下,民主议会为私人经济犯罪的专业公众哀悼。只要议会被权力玩弄于股掌之上。民主体制就注定是私有企业的仆从。②
这等于言明,议会本身是以社会利益为代价的,它竟然容忍一小撮富有者操控国家经济的制高点。
面对此种威胁,比万号召工党把议会立法之箭射向财产权的红心,将议会变成阶级斗争场所。既然财富利用议会,维持其统治。工党的任务,则是使用同一武器揭露社会特权,揭露财富攻击民众的不道德行为。比萬还呼吁反对议会传统理念,批评曾数百年制约着议员的议会惯例和程序。目下,让民众表达心声的时刻到来了,决定资本主义命运的时刻已经到来。要么贫穷利用民主战胜财富,要么财富因恐惧贫穷而摧毁民主。③
比万敌视资本主义,善于使用马克思主义言辞对其批判,但他并非赞成共产主义主张。他主张在英国实行混合经济,反对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梦想,但不赞成理论上恫吓私有者。他主张通过建立混合经济体制,改造社会。比万主张扩大改革,增加福利和扩大国有化范围,但拒绝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反对共产主义“乌托邦幻境”。他在1952年发表的自传《提心吊胆》中写道:
我无法忍受所谓的社会主义者。他们在实践中行社会主义之实,在理论上将威胁所有的私有财产。他们是纯化论者,所以也是无知的……有悖于我们对未来的理解,这将使各种私有财产置于永久的威胁之下。④
当比万派崭露头角时,财政大臣盖茨克尔也在工党内部形成势力。他们与比万派的根本区别,是反对包括公有制在内的国有化方案。比万为了劳工的利益,坚定地追求权力。在1959年工党年会上,比万反对修正主义者修改党章第四条:
假如我们想在当代英国巧妙地利用民众心理,努力获取多数,而我们又不能利用权力获得经济的制高点,那么就不能得到优先权。这是围绕权力的争论,因为唯有拥有权力方能得到正确的优先权。⑤
此时,工党修正主义者认为,党内有关资本主义的争论早已过时。而比万认为资产阶级依旧控制着国家经济,或者说,国家依旧是决定所有社会目标的关键因素。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比万考虑市场和计划经济的功效,并认为凯恩斯主义正在否认这条工党的企业社会主义的基本法则:“工党信仰工业公有制,是因为我们相信唯有通过如此方式,社会方能够巧妙地越来越好地组织起来。”⑥
比万坚持凯恩斯主义和劳工主义的立场,得出了与修正主义者不同的分析和结论。克罗斯兰和盖茨克尔将低效看作是以往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比万却看到了私有财产的社会具有可怕的危险。但他对企业管理不感兴趣;甚至反对由官方派出机构管理国有企业。总之,在政治和经济难题上,比万首先是一个典型的议会社会主义者,强调议会的重要性,赞同通过议会立法实行社会变革,同时发挥工会对议会的压力作用;希望以社会主义的工党政府,来反对违宪的政策和法令。比较而言,在议会和工会之间,他更看重议会的立法作用,希望议会能成为阶级斗争中最有效的武器。
尽管比万雄心勃勃,可很少能得到足够的权力来施展抱负。当他最终成为艾德礼内阁阁员时,年近五旬。当时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国经济衰退,没有足够资金用于医疗和房屋建造,没有足够经济实力支持其雄心勃勃的经济计划。而且,当时法西斯主义对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威胁已经排除,恰恰是苏联,作为英国的主要敌人,宣传着马克思主义和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必然会在英国国内导致意见分歧,引起“红色恐怖”,使比万和比万派的社会主义方针遭到社会中上层的质疑。
为摆脱外交困境,比万要求比万派寻求第三条道路,消弭对苏联的恐惧。可他发现,英国正在错误的道路上行走。共产主义曾经带来贫穷和不满,但西方国家短视的军事敌对政策却带来了更多的贫穷和不满;而且,西方对共产主义的军事对抗政策也是粗浅的,为此,英国应该很好地反省自身。①
比万高度赞赏印度总理尼赫鲁、南斯拉夫领袖铁托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的不结盟政策。他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意识已经苏醒,追求民族独立。即便像中国这样的共产主义国家,英国人也应该认识到它是苏联控制下的民族独立国家,可以友好相处。比万叹息道:西方国家未能将这些国家视作天然的联盟者。被西方帝国主义剥削和奴役的历史,使它们对西方列强心存戒心,小心翼翼,但对有着反对殖民主义记录的苏联却会油然产生同情。倘若西方列强仍然以军事强国昭显于世界,就会使第三世界的民族主义倒向苏联。鉴于此,比万号召西方国家友好地对待新兴民族国家。②而巨大的军事开支也应该削减,用来替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型计划。
比万对军备的态度容易引起国人误解。他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反对将国家武装交予资产阶级政府。到了50年代,他对军备的态度有所改变,但依旧对具有好战传统的保守党心存疑虑。他坚持:面对克里姆林宫的军事威胁,西方必须有所应对;但不可以此为借口行控制世界之实,不可放弃和平主义主张,不可过度地营建战争机器;更不可虚构所谓的苏联为首的“敌对阵营威胁”,扩充不必要的军事力量。③
1951—1955年工党在野时,比万派围绕国有化和公有制问题,以及工党党章的维护和修改问题,与盖茨克尔为首的修正主义者明显对立。比万派倡导单边裁军政策,不受欧美国家的制约;要求节省军事开支,扩大民众福利开支;尤其反对英国工党支持本国制造氢弹,为此他在1955年险些被开除出工党。也正因此事,他在当年12月与盖茨克尔的党魁竞选中落败,但仍在影子内阁中任殖民大臣;苏伊士运河危机后改任影子内阁财政大臣。1957年,他在工党年会上攻击单边主義裁军政策,希望通过谈判,使各国共同终止核武器的发展。1959年,比万终于当选为工党副领袖,却很快病逝,④随后,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比万派在建房问题上改变态度,赞成本国发展核武器,不顾原则了。
20世纪50年代后期,工党左派中又衍生出了“新左派”,他们是1957年围绕约翰·沙维尔和E. P. 汤普逊所组成的一个政治团体。二人联合一些知识分子,创办《大学与左派评论》;三年后又创办《新左派评论》,编辑部共三人,均是快捷写手,其中汤普逊是历史学者,斯图亚特·豪尔是文化社会学专家,雷蒙斯·威廉斯擅长文学。他们均是学院派马克思主义者,重视工人阶级的历史和现状。他们的同道中,有在匈牙利事件中脱离共产党或工党者,支持前工党政府的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女权主义者和自由意志主义者。
新左派形成的缘由,是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主义的批判。随后发生的匈牙利事件、古巴导弹危机和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均使西方知识分子对传统马克思主义信仰发生怀疑,认为苏联不再是世界革命的指南。其他一些事件,如英国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的被迫妥协,申请参加欧盟的失败,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国的对抗,尤其是美国侵略越南等,又使一些先进分子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原则,检点本国政府的帝国主义政策。
国内民众对国际问题的密切关注扩大了新左派的社会联系。还是在1957年,英国各地发生反扩军示威,青年工人和知识分子积极参加。翌年,英国激进派别联合发起“反核武器运动”。新左派成为骨干力量,呼吁英国避开两大军事集团的军事对抗,走“第三条道路”。1959年,大约5万人,包括贵族中不同政见者波特兰·罗素和剧作家约翰·奥斯本,都参加了“背睡袋”游行,途经首都和几个城市。这种“复活节游行”在以后多年间成为全国政治活动的惯例。
新一代学者和政治积极分子思想更加独立,他们无法忍受政客们的空话、假话和套话,厌倦派别争斗和勾心斗角,便使用嘲讽和挖苦的手法,袒露自己的新秩序缔造者的姿态。社会文学评论家雷蒙德·威廉斯在《五一宣言》中宣称:新一代积极活跃的社会主义,有助于铸造本世纪后期的政治結构,而不是修改“现在体现过去、混淆对现在承认的政治机构”。①威廉斯的代表作《文化和社会》早在1958年就已经问世,它考问了传统道德,赞扬陶尼、②艾略特③和D. H. 劳伦斯④等人的才华和品格。在政治哲学上,威廉斯修正马克思主义有关经济结构,与包括文化在内的上层建筑关系的传统结论,质疑列宁主义,尤其是斯大林式的苏联政治体制,强调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至关重要,而生产与消费也是人们理解文化的主要方面。即是说,他把文化也看作是生产方式要素之一,把文化从上层建筑拉回到经济基础层面,与社会经济生产和结构互相联系。他们重视消费问题,是因为英国社会各个阶级,无不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
威廉斯认为英国文化与苏联式社会主义文化的区别,是倡导文化的多样性。他同时相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多样化和多元化,肯定了文化中的联系性。他所反对的,是资本主义和后资本主义,⑤主张扩大经济国有化的比例。
E. P. 汤普逊(1924—1993年)是蜚声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他早年信仰斯大林主义,后主动反思并创新。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1963年)是一部轰动国际学术界的鸿篇巨制。其前言说明:全书上部“考察18世纪留下的传统”,这些传统在工业革命发端时就具有影响。下部则从主观因素转向客观因素,即工业革命期间不同的工人群体的亲身经历。汤普逊的研究方法大大提高了著作的科学价值。因为他阐明:阶级不是所谓“自在之物”,而是历史现象。一个阶级需要共同的经历,从文化角度去把握这些经历即是“阶级意识”。一个群体只有在产生了自己阶级意识的前提之下,才能成长为一个阶级。
在政治哲学上,汤普逊与其同志根据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力求在理论上引入人道主义,与贫瘠的教条主义分道扬镳。他与其他多数社会主义者的主要区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诸多基本原理,看待本国和国际上错综复杂的政治问题。
20世纪60年代前期,反核武器运动的分歧加剧。新左派骨干脱离该运动,致力于学术和理论研究。此间,该派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是1961年的论文集《议会社会主义》,其中批判了工党理论上的混乱和退步。1967年,汤普逊、斯图亚特·豪尔、雷蒙斯·威廉斯三人共同发表《五一宣言》,批评威尔逊政府的经济收缩。不久,政府调整政策,经济相对繁荣。新左派的活动大致结束。
纵观新左派,可以发现其两个特点:第一,该派缺少比万或盖茨科尔式的著名议会活动家,有的甚至不是议会成员,但其影响,包括在学界的影响却不因此而减少。第二,由于上述原因,致使工党议会两个主要派别势均力敌,为此拖延了对党章第四条的修改。
新左派的理论,影响了工党和保守党继续进行福利国家建设的竞赛,实际上延续了两党之间的政治合作,保证它们继续坚持国有化和混合经济,在教育文化和社会立法等方面实施自由宽松的政策。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左派暂息声影。为时不久,工党中再次出现新左派。人们借用该派领袖的名字——托尼·本恩(Tony Benn),称之为“本恩左派”(Bennite Left)。此外,人们还根据该派政策特征,称该派为“硬左派”(Hard left)和“极左派”(Far Left)。⑥
人们之所以依旧将本恩称为“新左派”,一是因为它继承了前“新左派”最基本的政治特征。它如同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新左派,同样反对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核扩军计划,坚持工人阶级立场,反对英国参加欧洲共同市场。再是该派骨干人物中,除了本恩,⑦还依然保留了英国工党激进派成员斯图亚特·豪和雷蒙德·威廉斯。豪与威廉斯依然是《新左派评论》的编辑,与E. P. 汤普逊和约翰·萨维尔关系密切,秉承了他们在《大学与左派评论》中的立场。本恩左派反对工党的凯恩斯主义经济主张,想通过合法程序修改党章内容,以使党内能实施左翼政策。
比较起来,本恩左派与传统旧左派有以下不同:
其一,比万领导的旧左派主要是议会下院中的左翼议员,活动主要限于议会。而以本恩为核心的左派,除了部分议员外,绝大部分是院外左派积极分子。他们善于利用罢工、示威等群众力量,营造宏大势头。
其二,外交方面,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比万派多持中立态度,支持英国采取单方面的核裁军政策。相反,本恩左派秉持怀疑主义态度,在对外政策上主张较为灵活的多边主义立场。
其三,在国内政治方面,比万派主张实施人道主义社会民主,而本恩派主张实行更加公正的民主,包括实现更大范围的工业国有化。
在本恩领导下,该派逐步扩大在议会中的影响。1979年,其代表作《社会主义的争论》问世,以激进的民主化政策影响工党。两年后,本恩出版了《社会主义的争论》的姊妹篇《民主制的争论》,其中,本恩指明,工党不仅要扩大党内外民主,而且要将民主扩大到文官体制、新闻媒体乃至豪门巨富。对此,他使用煽情言辞,不惜逻辑怪异,自相矛盾,屡屡发问:
为何文官会挫败名声不错的民选政府?
工党集中化特征可使其领袖管理一个党来犹如他自己的王国。
工业家和银行家们使用最粗陋的经济施压方式率意而为,甚至勒索,对抗一个工党政府。
媒体的力量,犹如中世纪的教堂,确保某些人轻易享有经济特权。①
本恩抨击工党,是觉得自己政治上受到压抑,不能登上权力顶层;批评本国文官体制,是嫌一些文官尸位素餐效率低下;攻击媒体是他曾被国内大多数媒体诽谤;而断言工业家和银行家恣意而为,是为了鼓动社会中下层对有产者的不满。这些做法提高了他在民众中的威望。
本恩口无遮拦,容易遭到反击。他习以为常,并不介意。政敌回复他:若是本恩领导工党政府,将会是一种西欧社会主义。爱德华·希思②称他为“人民委员本恩”。还有人称他是“博林格-布尔什维克”。③因其追溯者有不少居于社会中层,又被讥称作“香槟社会主义者”。
尽管如此,1978年工党年会调查团发现:他在工党基层选区的积极分子中享有盛誉,他们希望他能成为工党党魁,实行激进主义政策。
在民族问题上,他公开支持新芬党,支持爱尔兰统一。但总体而言,本恩在理论方面缺少创新性观点;对政治经济问题的分析,没有足够深度。
相應之下,倒是该派思想家斯图亚特·霍兰,依据他自己在工党政府中的工作经验,参照国有企业模式,写出了《社会主义的挑战》的论文,严正指出资本主义的危机在于: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同步发生,这均由资本主义权力结构的变化所引起。对此,他分析:近来垄断企业和跨国资本的增强,“腐蚀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并逐步削弱了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主权”。④
于是,霍兰继而强调:西方资本主义的性质已发生变化,它采取了跨国资本主义的形式,使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为此,他提出建立“中介权力”,以实现国家间合作;资本垄断和跨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导致新的生产模式的产生,它介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这种经济高度控制了国有和跨国的大企业。⑤换言之,是凯恩斯主义已经不再适用于经济管理;而英国的社会主义经济需要一种新的经济法则,以便在新的经济体系之下,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对此,霍兰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在工党1973年竞选宣言中得以体现,其中有:扩大公有制,增添国有公司和战略性计划协议,强化工人民主等。可见,本恩的激进民主化原则并非由他独创。在一定程度上,它是该派精英层的集体成果。
本恩领导新左派,倡导“激进民主化”的目的,是希望广大下层民众不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还能在物资利益分配上享受平等。至此,才能使每个英国人真正拥有全面公民权。本恩高度赞赏民主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思想,强调二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没有民主,社会主义只是空谈;而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只能部分实现。而且,每个公民的政治权利必须平等,它应该包括宗教信仰、社会和法律地位、经济和政治活动参与等多个方面。①
即便如此,这仍非意味着本恩的社会主义观念经住了历史检验,而是疑问犹存:
第一,必须决定所谓最激进的民主化原则究竟是到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手段,还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抑或二者兼有?此点格外重要。因为,本恩希望工党内部结构首先实现最大的、激进的民主化,这样可以降低本党议员在党内和国内的影响,从而提升工会实力。但其结果是否理想?
第二,本恩希望工党的激进民主化,足以让民众无视某个全国性政党的意见,防止英国退出欧洲经济共同体。可是,英国留在欧共体是否理想?
第三,本恩的激进民主化,并未在议会工党党团和全国选民中获得普遍支持。
1973年,本恩左派建议修改工党党章,并因此发起了“工党民主运动”(Campaign for Labour Party Democracy),试图促使工党更加左倾。②该派的改革建议在工党执行委员会和工党年会中得到支持,但遭到议会党团的抵制。由此可见,此时本恩左派分化成了两个派别。其中旧左派坚持辉格党传统,相对谨慎,认为辩论和建议是促进工党事业的最好工具。地方工党新左派力图通过对工党党章的激进改革,改变党内形成的、包括党的右翼领导人和工会之间,议会多数和工党执行委员会之间,选区党组织和激进小党派积极分子等多种元素之间的平衡。
当时,本恩为首的左派之所以高调呼吁党章修改,也与两大政党之间的力量对比有关。1974—1979年间,工党虽能掌权5年,但忙于维持,少有作为。共识政治千疮百孔,两位工党领袖,威尔逊和卡拉汉,均无改革思路,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获得改革先机,引起工党内部不满。本恩左派借机鼓噪,赢得党内激进分子的响应。
本恩左派借机发起“工党民主运动”,起码有三种目的。
第一点,强化对议会候选人的遴选工作。1978年年会召开前夕,工党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一个工作机构,讨论下院议员的推荐和选择,以迎接即将到来的议会大选。翌年工党年会上,同样工作又做一遍,以四人选三的比例,从所有基层选区本党较有竞争力的候选人中推选。
第二点,使工党执行委员会最后敲定工党大选宣言内容,等于让本恩左派参加工党决策,将有助于本恩左派以后修改党章,使之内容更加激进。后来证实,1983年工党起草竞选宣言时,本恩左派成为主要起草人。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是促使工党以后在选举工党党魁时,建立并实行选举团制。③其具体做法是,先建立一个审查机构,分别由来自工党执行委员会的7名左翼成员,工会联合会的5名代表,以及议会的2名,共14名代表组成选举团。由于工党执行委员会成员和工会联合会代表政治上向来左倾,议会2名代表中,迈克尔·富特也是左倾代表,只有卡拉汉1人是右翼代表。这就削弱了工党的传统力量,使一向在政治上较为偏左倾的议会党团自始就居于败势。在随后建立的选举团成员中,50%属于议员身份者,20%属于工会代表,20%归选区代表,5%归工党附属组织的代表。对此状况,托尼·本恩等人颇为高兴,以为以后该派会在党内占据优势了。
本恩左派发起并筹划了“工党民主运动”,建立了选举团,却对其结果感到失望。毕竟,选举团中议员占了一半,虽然其中左派右派都有,可由于工会代表和地方选区的代表在选举团中依然占据少数,就意味着具有左倾倾向的工党执行委员会和地方代表无法操纵工党。况且,“四人帮”④的出现和1981年3月他们与自由党的合并,反过来削弱了工党实力,这岂不是“工党民主运动”的负面效应!是工党右翼力量对“工党民主运动”的挑战和制动!会不会继续削弱工党在政党竞选中的实力?
“工党民主运动”促进之下的工党选举团导致如此结果,并不奇怪。它是当时工党内部不同阶级和阶层力量较量的结果,反映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所有这些,形成一种潜在的客观力量。它会造成一种“角力”效果,影响到工党选举团的力量对比和分配。
1980年,迈克尔·富特(Michael Foot,1913—2010年)当选为工党领袖。他论作等身,却是工党历史上“最不成功的领袖”。其身影不仅被同代的威尔逊和卡拉汉所遮盖,还被保守党女领袖撒切尔夫人的身影所遮蔽。他早年就期盼英国成为独立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第三种势力”,但又想撮合两大国,实现和平。1974年3月,威尔逊带领工党重新执政,富特获任就业大臣。任内,他尽力维持政府与工会的关系,并在公投中极力反对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76年,威尔逊突然辞去首相职位,富特当即竞逐党魁,当选副党魁,出任下议院领袖,但无法遏止工党堕势。
1980年,恰恰在党魁詹姆斯·卡拉汉辞职之后,富特就任党魁。本恩主动为“下届工党政府”做了描绘。它包括一些“细节”:数日之内,工党政府即可掌控全国性大企业、所有资本的权力,实施工业民主。数周之内“所有的权力将收归议会,上院连同世袭贵族将被废除,将封赐1000名终身贵族”。本恩的演讲生动形象,获得热烈掌声。翌年,“四人帮”出现,同年4月合并到社会民主党,本恩给予高调评价,断言不出25年会出现社会民主党政府。
还是这一年,本恩不顾富特劝阻,出面与丹尼斯·希尔利竞选副党魁。他如此率性,一是他把党内副手看作晋升党魁的台阶,再是把挫败希尔利看作战胜工党右翼领袖的一次机会。再次,还可以继续加强本恩左派与工会的关系。不料,本恩百般努力功亏一篑,领袖选举中他以1%的别差落败。①个别政治上较为温和的左翼议员,包括未来的工党党魁内尔·金诺克,也劝说本恩为避免左翼民主运动的分裂而维护工党团结。
1982年4月,英国与阿根廷之间发生马岛(福克兰群岛)战争,本恩持中立态度,建议两国冲突提交联合国解决;并坚持英国政府不应该派遣军事力量,侵占该群岛。战争刚刚结束,在下院辩论中,本恩不顾撒切尔夫人强烈反对,要求充分认识这场“不必要的战争”中所付出的巨大的生命、装备和金钱代价。
1982年末至1983年初,工党传出希尔利即将与富特竞选党魁的消息,但最后未被证实。1983年大选,富特为工党推出了一个工党历史上篇幅最长、最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竞选政纲,其中包括废除议会贵族院、脱离欧洲经济共同体、实施单方面核裁军、提高税率,以及在工业中实行干预政策、增加进出口、增加就业培训、大幅度减少失业率、控制通貨膨胀等。②该政纲过于雄心勃勃了,给人一种背水一战、孤注一掷的感觉,无法遏止工党在大选中落败。未几富特辞去党魁,由金诺克接任。富特所发表的竞选政纲,则被右翼政治家考夫曼讥讽为“历史上篇幅最长的遗书”。
鉴于本恩左派在起草工党1983年工党竞选纲领中出力最大,纲领内容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本恩左派的左倾思路。所以,富特下台等于敲响了本恩左派的丧钟。
1983年大选,是本恩左派的尽力一搏。富特以健康为由,辞去工党领袖。年仅四旬的金诺克当选为工党领袖,他为人干练,善于团结党内不同势力,尽力弥合党内裂痕。本恩派影响逐渐削弱。
以后,本恩继续保持左翼特点。他是英国“脱欧”的倡导者,屡屡批评欧盟。他指责工党追随美国发动入侵伊拉克的战争;当萨达姆被逮捕后他又尽力为之开脱;他赞同同性恋婚姻合法,支持本国煤矿工人罢工,反对撒切尔夫人对工会的压制政策。此类实例,比比皆是,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个人行为,很少与“本恩左派”联系在一起了。
综观以上工党左翼的四个派别,不仅能看出它们大致上一脉相承,还有共同的特点:
一、工党以上各派别的领袖们,大多出身于中产阶级。他们不仅先后代表着英国劳动者,还主要维护着被称作“蓝领”的体力劳动者。
二、比较起工党右翼,即修正主义者,工党左翼与工会关系较为密切,在罢工斗争中具有较强的领导鼓动能力。但其中少有安东尼·克洛斯兰、道格拉斯·加伊那样的具有预见能力的理论家。“新左派”虽有E. P. 汤普逊和约翰·沙维尔等著名学者,具有颇强的理论水平,可他们的活动超出党内派别斗争范围,其影响超出工党和英国范围。
三、工党各左翼派别的活动盛行于20世纪30至80年代,和世界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事件大致吻合,这就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可这种变化的充分展示需要较长的过程。20世纪晚期,当第三次科技革命完成、英国社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时,工党左翼的势力相对弱化。右翼势力风头重现。工党政策实行重大调整。
四、英国工党内部存在左右两翼是合理的,它们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各有千秋,竞争中各具特色,显露出多元化。但比较而言,左翼思想更加激进些,但在预见性略逊一筹。
【作者简介】阎照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世界史和英国史教学和研究。
【责任编辑:杜敬红】
关键词 英国工党,“坚持左倾派”,“比万左派”,“新左派”,“本恩左派”
中图分类号 K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8-0003-10
政治史学者认真观察20世纪英国政党政治史,得出结论:英国的政治斗争,很大程度上不是发生在保守党和工党之间,而主要是在工党内部进行的。①此言不虚。工党内部两翼的意识形态的摩擦和斗争,几乎贯穿了整个20世纪,成为工党内部思想论争的重要内容。
关于英国工党左右两翼的演变,国内研究稍显不足,一些英国政治史著作,对此描述不够清晰,偶有错误。关于该党右翼的发展脉络,笔者已另撰小文《20世纪中后期英国工党论略》(未刊稿)。而对工党左翼的发展演变,国内尚无专文问世。笔者这里试图补阙,勾画出工党左翼的发展脉络,文中错误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指教。
工党的内部分歧,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拉姆塞·麦克唐纳因反战和支持俄国布尔什维克,脱离了工党的主流;以亚瑟·亨德森为代表的“帝国分子”则支持本国政府参加帝国主义大战。其中亨德森还成为“战争指导委员会”的五名成员之一。
工党第二次分歧发生在它第二次组阁之际。当时,经济危机蔓延西方,全国260多万工人失业。工党社会立法要么因自由党阻挠而不敢在下院提出,要么是担心上院保守黨贵族刁难而被搁置起来。翌年(1931年)夏天,国际金融危机出现,人们到银行挤兑。黄金大量外流。工党矛盾激化,宗派活动加剧。独立工党②鼓动其议员不服从政府决议。首相麦克唐纳无奈,只好于1931年8月23日深夜,前往白金汉宫辞职。国王乔治五世支持他建立了一个多党联合政府。麦克唐纳的做法引起党内非议。前工党要员亨德森、兰斯博雷和工会领袖厄奈斯特等人,在工党和职工大会总部会议上痛斥麦克唐纳的背叛。亨德森作为议会党团领袖,9月下旬,主持工党全国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将“工人阶级叛徒”麦克唐纳、斯诺登开除出党,致使内阁首相成为光杆司令,无军之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哈罗德·拉斯基③社会主义的理论颇为醒目。其著作《时代革命的反响》(1943年)使用了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断定:英国统治阶级能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发挥作用,是他们认识到,若德国获得胜利,意味着英国国民经济破产和民主体制覆灭,国民被奴役。即便如此,当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反对法西斯的威胁时,它们所固有的利益冲突仍未解决;资本主义和民主体制还是冰炭不能相容,中产阶级和体力劳动者互不信任,矛盾冲突长久存在。拉斯基的激进观点,长期影响着工人阶级。①
1945年工党政府中,斯坦福·克利普斯和阿纽林·比万同时入阁,成为左翼领袖。前者任财政大臣,实施经济紧缩政策;后者任卫生大臣,负责实施国民免费医疗计划和住房兴建工作。国有化、计划经济以及社会福利政策随即出台,赢得了社会中下层的支持。1947年5月2日,下院左翼议员联合发表了一份题为《坚持左倾》(Keep Left)②文件。后来,这帮以下院后排议员为主体的人们被称为“坚持左倾派”,他们所宣布的主张为以后比万派所仿效。
在国内政策上,“坚持左倾派”认可工党政府的成功,认为艾德礼内阁已经实施社会主义法令,具有明显的“应急”效果,值得肯定。而且,对他们这些左翼后排议员而言,“目前的困难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结果,而是因为政策力度不够,由于政府行为谨小慎微,过于温和”;“你不能在做社会主义的煎蛋时,不打破鸡蛋壳”。③他们直言不讳地指出,工党政府的改革政策,应该包括行之有效的收入分类,即税收要根据个人收入多寡制定累进税政策,如此则有利于劳动者,对商品输出有利。同样,对于有助于国计民生的企业,也要降低税收。
在对外政策上,“坚持左倾派”态度独特令人惊异。他们主张改善英苏关系。谴责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的反苏联外交政策。此政策却不被工党内阁外交大臣厄奈斯特·贝文认可。他认为苏联是极权主义国家,与英国和西方国家难以实现外交沟通。此观点被“坚持左倾派”激烈批评,理由是:苏联政策虽然强硬,但毕竟不同于领土扩张的法西斯政权,没有实行经济侵略的险恶动机。所谓反苏联政策,不过是一种英美为首的“泛西方主义”,因西方对苏联社会主义的疑虑而引起。该派报刊《坚持左倾》的作者们提醒工党政府:当布尔什维克革命发生之后,西方国家的联合干涉和进攻,曾使当时新生政权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两大阵营对抗和冷战,源于西方国家对苏联领导人的疑虑和恐惧,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引发新的世界大战。因此,作为一种变通性外交尝试,“坚持左倾派”呼吁实行一种“第三条道路”外交政策。该“道路”介于苏联共产主义和美国资本主义之间,具有社会主义特点。会使英国在新的世界权力政治之间,建立一种具有道德约束力的领导权。运用这种权力,将会化解苏联和西方集团的敌意,使世界国家之间减少敌对性,避免战争。他们宣称:
英国社会主义的任务,必须是尽可能地使较小的国家摆脱这种不必要的意识形态之战,去在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之间做调解。但是,如果我们自己或站在共产主义一边,或站在反布尔什维联盟一边,就无法做到这些。④
面对世界事务,“坚持左倾派”重视寻找战争的帝国主义根源,却将经济因素放在其次。例如,他们认为:英国对中东石油拥有合法权益,但它在中东的驻军却不能保证石油安全供应,也不能避开共产主义威胁。为此他们呼吁撤回本国军队,避开潜在对手的锋芒;英国社会主义者的真诚,通过裁军显示出来,也是英国保证石油供应的最好防护方式。英国左派相信,作为更人道的帝国,可以更容易赢得非洲的信赖。因此,《坚持左倾》呼吁英国通过它对殖民地的影响,实施更多投资计划,以免导致殖民地政治独立。
为避免工党内部矛盾深化,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期,工党领袖克勒蒙特·艾德礼尽力做安抚和矛盾弥合工作,虽有一定效果,但派别矛盾难以避免。⑤
至此,不妨指出:比起保守党和自由党来,工党的内部政治思想似乎最为庞杂,摩擦激烈。但总的看来,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左倾思想略占上风,并由此推动国有化和公有制政策实施。另一方面,工党左派政策还同时遭遇到党内右翼修正主义者的纠正,以及保守党的抵制。这使英国政党体制产生一种纠偏效能,使任何一种左倾的或右倾的派别均政策也不会太出格。当问题终于突出时,则会将改革提上日程。
20世纪40年代后期,第三条道路不只是英伦现象。整个西欧都有类似情况出现,并引起社会政治团体的分化或重构。英国左派周刊《论坛报》呼吁建立联合组织。运输工人联合会应运建立,它很快发展成为英国最大劳工联盟。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则导致“坚持左倾派”的分裂。米卡多呼吁同仁寻求中间路线。保罗·福特则一方面追踪民主道路,一方面呼吁英国与美国的联合。而以体力劳动者为主体的贫困工人阶级,聚集在左翼领袖的旗帜之下,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国有化。1950年1月,工党左翼有了重要转变。①比万脱颖而出,成为“比万左派”(Bevanite Left)的领袖。
该派因该派首领阿钮林·比万(Aneurin Bevan,1897—1960年)而名。他出身于矿工家庭,幼年饱尝社会苦辛,养成了坚定性格。他参加过1926年大罢工,在工人中获得崇高声誉,1929年当选为下院议员。议会发言和辩论时,他声音洪亮流利,思辨力强,逻辑缜密,并具有道德感染力,被公认为英国20世纪一流演讲家。与劳合·乔治和丘吉尔齐肩。两年后,比万支持“人民阵线”,抨击大战中联合政府的工党领导人,签署了《莫斯雷宣言》(Mousley Manifesto),支持“人民阵线”。②此时,他看到了多党联合的临时性,明白独立工党和共产党③人支持多党合作的真意,甚至毫不计较他本人被排斥政府之外;反而认为他可以更好地保持政治独立性,直接领导左派议员,监督批评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比万任工党政府卫生大臣,挑起政府中最棘手的住房建设和医疗的重担。④那时,大战刚刚结束,处处残垣断壁。国民营养不良,免疫能力差,迫切需要免费医疗救助。比万勇担重任,一面主持住房建设,化解国民住房困难,一面将英国医疗联盟改造为国民健康服务署,应对不断上涨的医疗开支。为此,他依靠党内左翼支持,在艰苦工作中展示着他本人的风格和思想。
比万的住房建设和医疗改革计划具有浓重的社会主义属性。其中住房建设首先面对筹资难题。战后英国百废俱兴,资金材料格外紧张,新建住房必须兼顾经济实用。医疗全面免费需要政府巨额拨款,增添医疗设施,支付医生薪酬。所有这些均需比万及其同仁在议会辩论中唇枪舌剑,据理力争。比万劳工出身,他对无产者具有强烈的同情心,辩论中秉持工人阶级立场,在党内和议会中格外醒目。而在财政管理方面素有“冷酷计算器”之绰号的财政大臣盖茨克尔,在制定政府预算时,精打细算,锱铢必较,并讥讽比万等人的主张为“比万主义”(Bevanism),有时他们甚至与保守党人联手对抗,致使比万派大费口舌。幸亏比万在辩论中口才凌厉,常在议会辩论中占据上风。
比万在议会辩论中,一再提及私有财产与贫穷,称之为社会对立的两种势力;而民主则是与两者斗争时达到政治调和的中介因素。私有财产是资本主义竞争的基础,由此过渡到现代工业经济,但它既未提供社会安全,又未能保证个人的伦理价值。私有制信条过于物资化,有着太多的利益追求,容易失败,会带来灾难和痛苦。并且,在现代社会,财富过度依赖银行;银行一旦破产,许多家庭破产,民众苦情万端。⑤
贫穷会使人意识到自己处于被剥夺境地,转而与资本对立;由此对财产所有者不满,敌视财富垄断者。工人阶级之所以建立工党,是为了挑战有产者,期盼社会变革,捍卫自身利益,在社会中寻求上升机遇。对比万而言,贫富冲突是英国政治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⑥
比万还看到,不列颠议会是阶级争斗的特殊场所,议会民主是调停贫富矛盾的第三种力量。英国议会存在已久,曾促使统治阶级为避免诉诸武力和平解决社会矛盾。但是,英国民主发展缓慢,直到1928年,不分性别的公民普选权才最终实现。
在特定社会条件下,英国工人阶级选择支持资产阶级的民主。可丘吉尔和塞西尔①们继续统治这个国家,因为“人民仍没有用经济强国的光泽来遮盖着政治民主的骨骼”。就这样,议会成为一个被动之地,实为特权和私有财产的奴仆。由有产者控制的议会成了民主的主要危险,它并不能消解大众的痛苦。议会有责任为资本主义强加给人民的痛苦而道歉;却无权解决社会问题,所以:
在私有财产和资本之下,民主议会为私人经济犯罪的专业公众哀悼。只要议会被权力玩弄于股掌之上。民主体制就注定是私有企业的仆从。②
这等于言明,议会本身是以社会利益为代价的,它竟然容忍一小撮富有者操控国家经济的制高点。
面对此种威胁,比万号召工党把议会立法之箭射向财产权的红心,将议会变成阶级斗争场所。既然财富利用议会,维持其统治。工党的任务,则是使用同一武器揭露社会特权,揭露财富攻击民众的不道德行为。比萬还呼吁反对议会传统理念,批评曾数百年制约着议员的议会惯例和程序。目下,让民众表达心声的时刻到来了,决定资本主义命运的时刻已经到来。要么贫穷利用民主战胜财富,要么财富因恐惧贫穷而摧毁民主。③
比万敌视资本主义,善于使用马克思主义言辞对其批判,但他并非赞成共产主义主张。他主张在英国实行混合经济,反对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梦想,但不赞成理论上恫吓私有者。他主张通过建立混合经济体制,改造社会。比万主张扩大改革,增加福利和扩大国有化范围,但拒绝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反对共产主义“乌托邦幻境”。他在1952年发表的自传《提心吊胆》中写道:
我无法忍受所谓的社会主义者。他们在实践中行社会主义之实,在理论上将威胁所有的私有财产。他们是纯化论者,所以也是无知的……有悖于我们对未来的理解,这将使各种私有财产置于永久的威胁之下。④
当比万派崭露头角时,财政大臣盖茨克尔也在工党内部形成势力。他们与比万派的根本区别,是反对包括公有制在内的国有化方案。比万为了劳工的利益,坚定地追求权力。在1959年工党年会上,比万反对修正主义者修改党章第四条:
假如我们想在当代英国巧妙地利用民众心理,努力获取多数,而我们又不能利用权力获得经济的制高点,那么就不能得到优先权。这是围绕权力的争论,因为唯有拥有权力方能得到正确的优先权。⑤
此时,工党修正主义者认为,党内有关资本主义的争论早已过时。而比万认为资产阶级依旧控制着国家经济,或者说,国家依旧是决定所有社会目标的关键因素。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比万考虑市场和计划经济的功效,并认为凯恩斯主义正在否认这条工党的企业社会主义的基本法则:“工党信仰工业公有制,是因为我们相信唯有通过如此方式,社会方能够巧妙地越来越好地组织起来。”⑥
比万坚持凯恩斯主义和劳工主义的立场,得出了与修正主义者不同的分析和结论。克罗斯兰和盖茨克尔将低效看作是以往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比万却看到了私有财产的社会具有可怕的危险。但他对企业管理不感兴趣;甚至反对由官方派出机构管理国有企业。总之,在政治和经济难题上,比万首先是一个典型的议会社会主义者,强调议会的重要性,赞同通过议会立法实行社会变革,同时发挥工会对议会的压力作用;希望以社会主义的工党政府,来反对违宪的政策和法令。比较而言,在议会和工会之间,他更看重议会的立法作用,希望议会能成为阶级斗争中最有效的武器。
尽管比万雄心勃勃,可很少能得到足够的权力来施展抱负。当他最终成为艾德礼内阁阁员时,年近五旬。当时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国经济衰退,没有足够资金用于医疗和房屋建造,没有足够经济实力支持其雄心勃勃的经济计划。而且,当时法西斯主义对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威胁已经排除,恰恰是苏联,作为英国的主要敌人,宣传着马克思主义和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必然会在英国国内导致意见分歧,引起“红色恐怖”,使比万和比万派的社会主义方针遭到社会中上层的质疑。
为摆脱外交困境,比万要求比万派寻求第三条道路,消弭对苏联的恐惧。可他发现,英国正在错误的道路上行走。共产主义曾经带来贫穷和不满,但西方国家短视的军事敌对政策却带来了更多的贫穷和不满;而且,西方对共产主义的军事对抗政策也是粗浅的,为此,英国应该很好地反省自身。①
比万高度赞赏印度总理尼赫鲁、南斯拉夫领袖铁托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的不结盟政策。他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意识已经苏醒,追求民族独立。即便像中国这样的共产主义国家,英国人也应该认识到它是苏联控制下的民族独立国家,可以友好相处。比万叹息道:西方国家未能将这些国家视作天然的联盟者。被西方帝国主义剥削和奴役的历史,使它们对西方列强心存戒心,小心翼翼,但对有着反对殖民主义记录的苏联却会油然产生同情。倘若西方列强仍然以军事强国昭显于世界,就会使第三世界的民族主义倒向苏联。鉴于此,比万号召西方国家友好地对待新兴民族国家。②而巨大的军事开支也应该削减,用来替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型计划。
比万对军备的态度容易引起国人误解。他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反对将国家武装交予资产阶级政府。到了50年代,他对军备的态度有所改变,但依旧对具有好战传统的保守党心存疑虑。他坚持:面对克里姆林宫的军事威胁,西方必须有所应对;但不可以此为借口行控制世界之实,不可放弃和平主义主张,不可过度地营建战争机器;更不可虚构所谓的苏联为首的“敌对阵营威胁”,扩充不必要的军事力量。③
1951—1955年工党在野时,比万派围绕国有化和公有制问题,以及工党党章的维护和修改问题,与盖茨克尔为首的修正主义者明显对立。比万派倡导单边裁军政策,不受欧美国家的制约;要求节省军事开支,扩大民众福利开支;尤其反对英国工党支持本国制造氢弹,为此他在1955年险些被开除出工党。也正因此事,他在当年12月与盖茨克尔的党魁竞选中落败,但仍在影子内阁中任殖民大臣;苏伊士运河危机后改任影子内阁财政大臣。1957年,他在工党年会上攻击单边主義裁军政策,希望通过谈判,使各国共同终止核武器的发展。1959年,比万终于当选为工党副领袖,却很快病逝,④随后,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比万派在建房问题上改变态度,赞成本国发展核武器,不顾原则了。
20世纪50年代后期,工党左派中又衍生出了“新左派”,他们是1957年围绕约翰·沙维尔和E. P. 汤普逊所组成的一个政治团体。二人联合一些知识分子,创办《大学与左派评论》;三年后又创办《新左派评论》,编辑部共三人,均是快捷写手,其中汤普逊是历史学者,斯图亚特·豪尔是文化社会学专家,雷蒙斯·威廉斯擅长文学。他们均是学院派马克思主义者,重视工人阶级的历史和现状。他们的同道中,有在匈牙利事件中脱离共产党或工党者,支持前工党政府的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女权主义者和自由意志主义者。
新左派形成的缘由,是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主义的批判。随后发生的匈牙利事件、古巴导弹危机和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均使西方知识分子对传统马克思主义信仰发生怀疑,认为苏联不再是世界革命的指南。其他一些事件,如英国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的被迫妥协,申请参加欧盟的失败,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国的对抗,尤其是美国侵略越南等,又使一些先进分子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原则,检点本国政府的帝国主义政策。
国内民众对国际问题的密切关注扩大了新左派的社会联系。还是在1957年,英国各地发生反扩军示威,青年工人和知识分子积极参加。翌年,英国激进派别联合发起“反核武器运动”。新左派成为骨干力量,呼吁英国避开两大军事集团的军事对抗,走“第三条道路”。1959年,大约5万人,包括贵族中不同政见者波特兰·罗素和剧作家约翰·奥斯本,都参加了“背睡袋”游行,途经首都和几个城市。这种“复活节游行”在以后多年间成为全国政治活动的惯例。
新一代学者和政治积极分子思想更加独立,他们无法忍受政客们的空话、假话和套话,厌倦派别争斗和勾心斗角,便使用嘲讽和挖苦的手法,袒露自己的新秩序缔造者的姿态。社会文学评论家雷蒙德·威廉斯在《五一宣言》中宣称:新一代积极活跃的社会主义,有助于铸造本世纪后期的政治結构,而不是修改“现在体现过去、混淆对现在承认的政治机构”。①威廉斯的代表作《文化和社会》早在1958年就已经问世,它考问了传统道德,赞扬陶尼、②艾略特③和D. H. 劳伦斯④等人的才华和品格。在政治哲学上,威廉斯修正马克思主义有关经济结构,与包括文化在内的上层建筑关系的传统结论,质疑列宁主义,尤其是斯大林式的苏联政治体制,强调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至关重要,而生产与消费也是人们理解文化的主要方面。即是说,他把文化也看作是生产方式要素之一,把文化从上层建筑拉回到经济基础层面,与社会经济生产和结构互相联系。他们重视消费问题,是因为英国社会各个阶级,无不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
威廉斯认为英国文化与苏联式社会主义文化的区别,是倡导文化的多样性。他同时相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多样化和多元化,肯定了文化中的联系性。他所反对的,是资本主义和后资本主义,⑤主张扩大经济国有化的比例。
E. P. 汤普逊(1924—1993年)是蜚声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他早年信仰斯大林主义,后主动反思并创新。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1963年)是一部轰动国际学术界的鸿篇巨制。其前言说明:全书上部“考察18世纪留下的传统”,这些传统在工业革命发端时就具有影响。下部则从主观因素转向客观因素,即工业革命期间不同的工人群体的亲身经历。汤普逊的研究方法大大提高了著作的科学价值。因为他阐明:阶级不是所谓“自在之物”,而是历史现象。一个阶级需要共同的经历,从文化角度去把握这些经历即是“阶级意识”。一个群体只有在产生了自己阶级意识的前提之下,才能成长为一个阶级。
在政治哲学上,汤普逊与其同志根据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力求在理论上引入人道主义,与贫瘠的教条主义分道扬镳。他与其他多数社会主义者的主要区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诸多基本原理,看待本国和国际上错综复杂的政治问题。
20世纪60年代前期,反核武器运动的分歧加剧。新左派骨干脱离该运动,致力于学术和理论研究。此间,该派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是1961年的论文集《议会社会主义》,其中批判了工党理论上的混乱和退步。1967年,汤普逊、斯图亚特·豪尔、雷蒙斯·威廉斯三人共同发表《五一宣言》,批评威尔逊政府的经济收缩。不久,政府调整政策,经济相对繁荣。新左派的活动大致结束。
纵观新左派,可以发现其两个特点:第一,该派缺少比万或盖茨科尔式的著名议会活动家,有的甚至不是议会成员,但其影响,包括在学界的影响却不因此而减少。第二,由于上述原因,致使工党议会两个主要派别势均力敌,为此拖延了对党章第四条的修改。
新左派的理论,影响了工党和保守党继续进行福利国家建设的竞赛,实际上延续了两党之间的政治合作,保证它们继续坚持国有化和混合经济,在教育文化和社会立法等方面实施自由宽松的政策。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左派暂息声影。为时不久,工党中再次出现新左派。人们借用该派领袖的名字——托尼·本恩(Tony Benn),称之为“本恩左派”(Bennite Left)。此外,人们还根据该派政策特征,称该派为“硬左派”(Hard left)和“极左派”(Far Left)。⑥
人们之所以依旧将本恩称为“新左派”,一是因为它继承了前“新左派”最基本的政治特征。它如同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新左派,同样反对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核扩军计划,坚持工人阶级立场,反对英国参加欧洲共同市场。再是该派骨干人物中,除了本恩,⑦还依然保留了英国工党激进派成员斯图亚特·豪和雷蒙德·威廉斯。豪与威廉斯依然是《新左派评论》的编辑,与E. P. 汤普逊和约翰·萨维尔关系密切,秉承了他们在《大学与左派评论》中的立场。本恩左派反对工党的凯恩斯主义经济主张,想通过合法程序修改党章内容,以使党内能实施左翼政策。
比较起来,本恩左派与传统旧左派有以下不同:
其一,比万领导的旧左派主要是议会下院中的左翼议员,活动主要限于议会。而以本恩为核心的左派,除了部分议员外,绝大部分是院外左派积极分子。他们善于利用罢工、示威等群众力量,营造宏大势头。
其二,外交方面,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比万派多持中立态度,支持英国采取单方面的核裁军政策。相反,本恩左派秉持怀疑主义态度,在对外政策上主张较为灵活的多边主义立场。
其三,在国内政治方面,比万派主张实施人道主义社会民主,而本恩派主张实行更加公正的民主,包括实现更大范围的工业国有化。
在本恩领导下,该派逐步扩大在议会中的影响。1979年,其代表作《社会主义的争论》问世,以激进的民主化政策影响工党。两年后,本恩出版了《社会主义的争论》的姊妹篇《民主制的争论》,其中,本恩指明,工党不仅要扩大党内外民主,而且要将民主扩大到文官体制、新闻媒体乃至豪门巨富。对此,他使用煽情言辞,不惜逻辑怪异,自相矛盾,屡屡发问:
为何文官会挫败名声不错的民选政府?
工党集中化特征可使其领袖管理一个党来犹如他自己的王国。
工业家和银行家们使用最粗陋的经济施压方式率意而为,甚至勒索,对抗一个工党政府。
媒体的力量,犹如中世纪的教堂,确保某些人轻易享有经济特权。①
本恩抨击工党,是觉得自己政治上受到压抑,不能登上权力顶层;批评本国文官体制,是嫌一些文官尸位素餐效率低下;攻击媒体是他曾被国内大多数媒体诽谤;而断言工业家和银行家恣意而为,是为了鼓动社会中下层对有产者的不满。这些做法提高了他在民众中的威望。
本恩口无遮拦,容易遭到反击。他习以为常,并不介意。政敌回复他:若是本恩领导工党政府,将会是一种西欧社会主义。爱德华·希思②称他为“人民委员本恩”。还有人称他是“博林格-布尔什维克”。③因其追溯者有不少居于社会中层,又被讥称作“香槟社会主义者”。
尽管如此,1978年工党年会调查团发现:他在工党基层选区的积极分子中享有盛誉,他们希望他能成为工党党魁,实行激进主义政策。
在民族问题上,他公开支持新芬党,支持爱尔兰统一。但总体而言,本恩在理论方面缺少创新性观点;对政治经济问题的分析,没有足够深度。
相應之下,倒是该派思想家斯图亚特·霍兰,依据他自己在工党政府中的工作经验,参照国有企业模式,写出了《社会主义的挑战》的论文,严正指出资本主义的危机在于: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同步发生,这均由资本主义权力结构的变化所引起。对此,他分析:近来垄断企业和跨国资本的增强,“腐蚀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并逐步削弱了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主权”。④
于是,霍兰继而强调:西方资本主义的性质已发生变化,它采取了跨国资本主义的形式,使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为此,他提出建立“中介权力”,以实现国家间合作;资本垄断和跨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导致新的生产模式的产生,它介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这种经济高度控制了国有和跨国的大企业。⑤换言之,是凯恩斯主义已经不再适用于经济管理;而英国的社会主义经济需要一种新的经济法则,以便在新的经济体系之下,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对此,霍兰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在工党1973年竞选宣言中得以体现,其中有:扩大公有制,增添国有公司和战略性计划协议,强化工人民主等。可见,本恩的激进民主化原则并非由他独创。在一定程度上,它是该派精英层的集体成果。
本恩领导新左派,倡导“激进民主化”的目的,是希望广大下层民众不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还能在物资利益分配上享受平等。至此,才能使每个英国人真正拥有全面公民权。本恩高度赞赏民主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思想,强调二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没有民主,社会主义只是空谈;而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只能部分实现。而且,每个公民的政治权利必须平等,它应该包括宗教信仰、社会和法律地位、经济和政治活动参与等多个方面。①
即便如此,这仍非意味着本恩的社会主义观念经住了历史检验,而是疑问犹存:
第一,必须决定所谓最激进的民主化原则究竟是到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手段,还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抑或二者兼有?此点格外重要。因为,本恩希望工党内部结构首先实现最大的、激进的民主化,这样可以降低本党议员在党内和国内的影响,从而提升工会实力。但其结果是否理想?
第二,本恩希望工党的激进民主化,足以让民众无视某个全国性政党的意见,防止英国退出欧洲经济共同体。可是,英国留在欧共体是否理想?
第三,本恩的激进民主化,并未在议会工党党团和全国选民中获得普遍支持。
1973年,本恩左派建议修改工党党章,并因此发起了“工党民主运动”(Campaign for Labour Party Democracy),试图促使工党更加左倾。②该派的改革建议在工党执行委员会和工党年会中得到支持,但遭到议会党团的抵制。由此可见,此时本恩左派分化成了两个派别。其中旧左派坚持辉格党传统,相对谨慎,认为辩论和建议是促进工党事业的最好工具。地方工党新左派力图通过对工党党章的激进改革,改变党内形成的、包括党的右翼领导人和工会之间,议会多数和工党执行委员会之间,选区党组织和激进小党派积极分子等多种元素之间的平衡。
当时,本恩为首的左派之所以高调呼吁党章修改,也与两大政党之间的力量对比有关。1974—1979年间,工党虽能掌权5年,但忙于维持,少有作为。共识政治千疮百孔,两位工党领袖,威尔逊和卡拉汉,均无改革思路,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获得改革先机,引起工党内部不满。本恩左派借机鼓噪,赢得党内激进分子的响应。
本恩左派借机发起“工党民主运动”,起码有三种目的。
第一点,强化对议会候选人的遴选工作。1978年年会召开前夕,工党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一个工作机构,讨论下院议员的推荐和选择,以迎接即将到来的议会大选。翌年工党年会上,同样工作又做一遍,以四人选三的比例,从所有基层选区本党较有竞争力的候选人中推选。
第二点,使工党执行委员会最后敲定工党大选宣言内容,等于让本恩左派参加工党决策,将有助于本恩左派以后修改党章,使之内容更加激进。后来证实,1983年工党起草竞选宣言时,本恩左派成为主要起草人。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是促使工党以后在选举工党党魁时,建立并实行选举团制。③其具体做法是,先建立一个审查机构,分别由来自工党执行委员会的7名左翼成员,工会联合会的5名代表,以及议会的2名,共14名代表组成选举团。由于工党执行委员会成员和工会联合会代表政治上向来左倾,议会2名代表中,迈克尔·富特也是左倾代表,只有卡拉汉1人是右翼代表。这就削弱了工党的传统力量,使一向在政治上较为偏左倾的议会党团自始就居于败势。在随后建立的选举团成员中,50%属于议员身份者,20%属于工会代表,20%归选区代表,5%归工党附属组织的代表。对此状况,托尼·本恩等人颇为高兴,以为以后该派会在党内占据优势了。
本恩左派发起并筹划了“工党民主运动”,建立了选举团,却对其结果感到失望。毕竟,选举团中议员占了一半,虽然其中左派右派都有,可由于工会代表和地方选区的代表在选举团中依然占据少数,就意味着具有左倾倾向的工党执行委员会和地方代表无法操纵工党。况且,“四人帮”④的出现和1981年3月他们与自由党的合并,反过来削弱了工党实力,这岂不是“工党民主运动”的负面效应!是工党右翼力量对“工党民主运动”的挑战和制动!会不会继续削弱工党在政党竞选中的实力?
“工党民主运动”促进之下的工党选举团导致如此结果,并不奇怪。它是当时工党内部不同阶级和阶层力量较量的结果,反映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所有这些,形成一种潜在的客观力量。它会造成一种“角力”效果,影响到工党选举团的力量对比和分配。
1980年,迈克尔·富特(Michael Foot,1913—2010年)当选为工党领袖。他论作等身,却是工党历史上“最不成功的领袖”。其身影不仅被同代的威尔逊和卡拉汉所遮盖,还被保守党女领袖撒切尔夫人的身影所遮蔽。他早年就期盼英国成为独立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第三种势力”,但又想撮合两大国,实现和平。1974年3月,威尔逊带领工党重新执政,富特获任就业大臣。任内,他尽力维持政府与工会的关系,并在公投中极力反对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76年,威尔逊突然辞去首相职位,富特当即竞逐党魁,当选副党魁,出任下议院领袖,但无法遏止工党堕势。
1980年,恰恰在党魁詹姆斯·卡拉汉辞职之后,富特就任党魁。本恩主动为“下届工党政府”做了描绘。它包括一些“细节”:数日之内,工党政府即可掌控全国性大企业、所有资本的权力,实施工业民主。数周之内“所有的权力将收归议会,上院连同世袭贵族将被废除,将封赐1000名终身贵族”。本恩的演讲生动形象,获得热烈掌声。翌年,“四人帮”出现,同年4月合并到社会民主党,本恩给予高调评价,断言不出25年会出现社会民主党政府。
还是这一年,本恩不顾富特劝阻,出面与丹尼斯·希尔利竞选副党魁。他如此率性,一是他把党内副手看作晋升党魁的台阶,再是把挫败希尔利看作战胜工党右翼领袖的一次机会。再次,还可以继续加强本恩左派与工会的关系。不料,本恩百般努力功亏一篑,领袖选举中他以1%的别差落败。①个别政治上较为温和的左翼议员,包括未来的工党党魁内尔·金诺克,也劝说本恩为避免左翼民主运动的分裂而维护工党团结。
1982年4月,英国与阿根廷之间发生马岛(福克兰群岛)战争,本恩持中立态度,建议两国冲突提交联合国解决;并坚持英国政府不应该派遣军事力量,侵占该群岛。战争刚刚结束,在下院辩论中,本恩不顾撒切尔夫人强烈反对,要求充分认识这场“不必要的战争”中所付出的巨大的生命、装备和金钱代价。
1982年末至1983年初,工党传出希尔利即将与富特竞选党魁的消息,但最后未被证实。1983年大选,富特为工党推出了一个工党历史上篇幅最长、最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竞选政纲,其中包括废除议会贵族院、脱离欧洲经济共同体、实施单方面核裁军、提高税率,以及在工业中实行干预政策、增加进出口、增加就业培训、大幅度减少失业率、控制通貨膨胀等。②该政纲过于雄心勃勃了,给人一种背水一战、孤注一掷的感觉,无法遏止工党在大选中落败。未几富特辞去党魁,由金诺克接任。富特所发表的竞选政纲,则被右翼政治家考夫曼讥讽为“历史上篇幅最长的遗书”。
鉴于本恩左派在起草工党1983年工党竞选纲领中出力最大,纲领内容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本恩左派的左倾思路。所以,富特下台等于敲响了本恩左派的丧钟。
1983年大选,是本恩左派的尽力一搏。富特以健康为由,辞去工党领袖。年仅四旬的金诺克当选为工党领袖,他为人干练,善于团结党内不同势力,尽力弥合党内裂痕。本恩派影响逐渐削弱。
以后,本恩继续保持左翼特点。他是英国“脱欧”的倡导者,屡屡批评欧盟。他指责工党追随美国发动入侵伊拉克的战争;当萨达姆被逮捕后他又尽力为之开脱;他赞同同性恋婚姻合法,支持本国煤矿工人罢工,反对撒切尔夫人对工会的压制政策。此类实例,比比皆是,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个人行为,很少与“本恩左派”联系在一起了。
综观以上工党左翼的四个派别,不仅能看出它们大致上一脉相承,还有共同的特点:
一、工党以上各派别的领袖们,大多出身于中产阶级。他们不仅先后代表着英国劳动者,还主要维护着被称作“蓝领”的体力劳动者。
二、比较起工党右翼,即修正主义者,工党左翼与工会关系较为密切,在罢工斗争中具有较强的领导鼓动能力。但其中少有安东尼·克洛斯兰、道格拉斯·加伊那样的具有预见能力的理论家。“新左派”虽有E. P. 汤普逊和约翰·沙维尔等著名学者,具有颇强的理论水平,可他们的活动超出党内派别斗争范围,其影响超出工党和英国范围。
三、工党各左翼派别的活动盛行于20世纪30至80年代,和世界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事件大致吻合,这就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可这种变化的充分展示需要较长的过程。20世纪晚期,当第三次科技革命完成、英国社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时,工党左翼的势力相对弱化。右翼势力风头重现。工党政策实行重大调整。
四、英国工党内部存在左右两翼是合理的,它们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各有千秋,竞争中各具特色,显露出多元化。但比较而言,左翼思想更加激进些,但在预见性略逊一筹。
【作者简介】阎照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世界史和英国史教学和研究。
【责任编辑:杜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