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误差理论在高中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张永年
物理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注重理论和实验的结合,借助物理实验能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高中物理实验操作中,由于受到实验条件或者学生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实验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得出的结论和理论存在一定的差异,给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困惑.因此,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验数据的误差,在实验数据处理时有效利用误差理论.
一、误差理论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的应用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实验,其实验原理是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和另外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则是另外两个力的合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合力.在實际的实验探究和操作中,涉及理论值和实验测量值之间的误差.如果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则可以证明两者相等,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不只是在力学中可以应用,在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等内容中,同样适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套、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及铅笔等器材.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两个分力的大小和另外一个合力的大小.实验中很难保证合力和分力和完全一致.特别是学生的自主实验中,误差可能会更大.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降低误差:首先,弹簧测力计在使用之前,需要做好指针的检查,保证其在零刻度位置,同时使用砝码检查,校正示数误差;其次,拉动的过程中,避免弹簧和外壳碰撞或者摩擦;第三,在同一次的实验中,保证橡皮条拉长时的位置相同.
二、误差理论在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的运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运动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相应的实验活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实际实验操作中,其数据同样存在一定的误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测量运动的加速度.利用打点计时器开展测量工作,使得抽象的加速度能够转化为直观的数据.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抽动纸条的速度存在差异,打点时容易出现误差.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实验数据,可以有效降低实验的误差.实验中需要使用打点计时器、纸带、低压交流电源、小车、垫片、长木板、刻度尺及导线等.通过实验得出相应的数据,在加速度的求解时,引导学生采用逐差法计算,能够有效降低实验误差.同时针对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做好相关注意事项.在开始释放小车时,小车应当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等打点稳定之后,释放小车.打点完毕之后,应当立即断开电源,如果打点较轻或者较短时,调整振针和复写纸之间的距离,选择清晰的纸带,适当选择计数点.
三、误差理论在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的应用
电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内容,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是电学的重要实验.实验探究中也会出现测量方面的误差,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利用误差理论.在实验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干电池)、开关及导线.根据相应的原理将实验器材连接,开展相应的实验活动,并且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在实验的过程中,不同的实验方式及仪器的连接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差.教师应当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采取合理的连接方式和科学化实验探究方式.在实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平均值和图像法两种方式,降低实验数据的误差.同时,在实验中,电键闭合之前,确定变阻滑片的位置;电池应当选用旧电池;实验过程中电流不应过大,在每次读数之后需要断电.在图像绘制时,描点连线应当尽可能多的通过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当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偏离直线较远的点应当舍去.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但是横坐标必须从零开始.
总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误差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实验探究时,应用误差理论,开展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明确误差产生的源头,能够快速地解决偶然性误差因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数据处理能力,体会实验活动的科学性,养成严谨地科学实验态度,从而更加严谨的对待物理实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云.高中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中误差理论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6(2).
[2]李舒畅.高中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误差理论应用[J].中华少年,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