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能力立意下的史料呈现

关键词 关键能力,史料呈现,全国高考,历史卷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9-0049-0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将“学科核心素养”提炼为历史课程目标,进一步凸显了“关键能力”在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地位。而所謂“关键能力”,如唯物史观的理论涵化、时空观念的构建、史料实证的路径、历史解释的技能,等等,无不与“可信史料”及其呈现紧密联系在一起。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史料呈现实现对考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历史考试采取的主要手段;全国高考在这方面更是发挥了引领作用。这种手段以其能力立意的鲜明旨趣为中学历史教学和研究界所充分认可,然而,如何在具体试题命制过程中有效地贯彻这一旨趣,并落实到特定历史试题上,还存在许多需要讨论的议题。这里以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卷为中心,从史料呈现方式的角度讨论这一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说,史料是史学最重要的元素,而史料的呈现方式,是历史学家特别着意之处,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在培养关键能力中需要关注的方面,因为它关乎高中生获取历史知识的方式、解读历史信息的技巧,以及把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论证方法等诸多课程目标的达成。史料呈现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原生态呈现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所谓“原生态呈现”,即忠实于史料的原始形态,将史实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这体现了人们对于历史真实性的追求,可以让高中生体会到历史学的专业特性,为将来有志于从事历史研究的学生树立起地道的专业意识。
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卷继承了以往命题(包括各省命题)的特色,以多种原生态史料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尤其是图像史料的原生态呈现。卷Ⅰ第4题所展示的外人进献贡品图,实际上是让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朝廷为什么要将外来不明动物称为“麒麟”?这只有“回到”当时历史情境才能理解:这是中国式的文化解读。此题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移情能力。卷Ⅲ第4题体现了同样思路:以时人生动的戏谑文字引导考生进入明代士大夫社交生活,从而体会他们“崇尚文化的浓厚氛围”。卷Ⅱ第8题以1956年漫画《两把尺》为史料,要求学生认识到新时代女性的地位和作用,当然仅从图画所表现的场景对此是无法判断的,“1956年”的字样,才将此图像定格于特定时代,使一幅宣传画变成了原生态史料,考生可以通过排除其他选项,确定正确答案。
一份历史试卷能否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关键在于其整体结构。如果我们认可原生态史料呈现在增强学习能力方面的重要性,那么,试卷至少应当重视两类原生态史料:
一是文言文。整个中国古代史,包括相当一部分中国近代史的史实,主要就是由作为原始材料的文言文表现出来的。历史卷包括一定的文言阅读量,不但是历史学习的起码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考试的区分度,尤其是在选拔性的高考中。本来,在新课改之前及其最初几年,这样的要求在高考历史试卷中是得到落实的,但近些年来,文言考查在高考历史中被明显弱化了。统观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卷,真正意义上的文言文少了些。这应该不是命题人的疏忽,而是反映了当前一部分高中师生的想法。据称,一部分高中历史教师认为,历史考试不是语文考试,无须考查学生掌握文言文的程度。此言大谬!既然我们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一半以上都是由文言表达出来的,那么,对文言感到生疏,如何进行历史学习?更无论将来从事历史研究了。历史命题不能迎合一部分高中师生的口味。从关键能力立意的角度说,它是史料原生态呈现的题中应有之义。
卷Ⅰ第13题以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为考查对象,脉络清晰,从选题上说视野开阔,美中不足的是,涉及古代乡约制度时,摘编了社会学家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中的白话叙述。如果我们从清末《点石斋画报》上选择这样一则材料:
前湖南巡抚吴清卿中丞大澂(苏州人)……思为挽回之道,爰于本月初三日起躬诣(苏州)元妙观开讲乡约。是日清晨九点钟,中丞朝服而至……即登台宣讲《圣谕》一节,一时倾耳而听者莫不心领神会,手舞足蹈,谓今而后振瞆发蒙,小民于是乎知礼义云。闻此举每逢三六九日依次续讲,中丞扶持世教之功不綦伟欤!①
当以上材料(包括图片,见下)以原生态呈现时,学生可以不知道“清卿”是吴大澂的字,也可以不了解“中丞”代指巡抚,然而,他见识了文言叙述人名时的习惯;图片向学生展示了清末社会精英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地方实态;一个“前”字与“苏州人”的注解,便表明了吴大澂的乡绅身份;“思为挽回之道”“听者莫不心领神会”“小民于是乎知礼义”“扶持世教之功”云云,对于考查历史学习能力来说充满着知识和思辨的张力。这种张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史料的原生态呈现,非白话文所能比拟。至于文中可能引起阅读“不适”的字词大概不过“爰”“躬诣”“云”“綦”“欤”等,但正是这为数戋戋的文言,提高了试卷的区分度。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如果文言选材适中,历史考查“沦为”语文考查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二是外人叙述。由于思维习惯不同,也可能因为翻译的理念有别(意译和直译),或者也有时空差异的原因,中外表达差别明显是不争的事实。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高中生应该初步接触外人表达方式,以便以后习惯于这种中外差别。卷Ⅱ第7题之所以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因为它呈现了美国记者对抗日根据地的一段生动描述。这段描述并没有特别绕人的句式,也没有高深的理论,但它让考生见识了外人的叙述风格,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史料并不能用中国人、特别不能用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叙述来替代,只有原生态地呈现外人叙述,才能更加有力地展示抗日根据地的真实情况,并为时人和后世人所信服。如果把习惯于这样的原生态呈现视为一种学习能力的话,那么应该从高中阶段开始。
按照以上思路观察卷Ⅲ第13题和第16题,其不足之处就很明显了。第13题“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第16题“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两段文字缺少了原生态的味道。之所以不用现成翻译本文字,也许是考虑设问的难处,才作此举。实际上,通过题引等方式,可以将相关历史脉络进行简单交代,然后,少量地选用一些与题引相呼应的原文段落即可济事。
强调史料的原生态,并不意味着对史料的全面固守。与历史研究不同,考试需要考虑到考生程度、答题时间、考试效度、原文的具体形态等诸多因素,因此在高考历史命题中,对史料形式进行某种改变,既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卷对某些史料进行了适度的积极改变。
第一,在对高中生关键能力总体评估的基础上,出于降低难度的考虑,进行史料形式的改变。卷Ⅰ第1题利用《墨子》考查学生对墨家思想特征的把握。正如命题人已经注意到的,《墨子》属于早期文言文,部分文字艰深,又涉及数学、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和机械制造等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于是将相关史料删繁就简,连缀了一些专业名词叙述题干,要求学生认识到,《墨子》“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该题是试卷的首题,因为史料形式的改变,考生不会迎头碰壁而影响后面的答题。卷Ⅱ第1题采取了与卷Ⅰ第1题同样的思路。此题的原生态史料出自《史记·殷本纪》: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原文太过简练,理解不易,加之作为选择题,也不宜截取太多文字,所以命题人进行了白话翻译,仅保留了“乃去其三面”一句简单文言,达到了与卷Ⅰ第1题同样的效果。
以上史料形式的改变有一个共同点:在对主要部分进行改变后,有意识地保留了史料的原生态元素,如某些专业术语和表达。卷Ⅱ第4题涉及昆曲这样的专业门类,虽由命题人叙述题干,但它保留了“官腔”“雅乐”“盛世元音”等专业术语,也保留了“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和“演习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等文言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命题的有效性。因此在命题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强调文言的原生态性,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超出高中生“应有”的关键学习能力,导致考查的无效。
第二,出于考查学生某种关键能力的需要,进行史料形式的改变。卷Ⅲ第1题为了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以及读图能力,将若干考古报告以地图形式呈现出来。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卷中的许多表格和示意图,大多由文字转换而成,便于考查学生解读图表、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这里,关键能力立意成了考虑问题的首要因素。卷Ⅱ第8题所出示的漫画《两把尺》,包含了这样的文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这里的文字就是图片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图片中的文字不清晰,应该改变文字,便于学生阅读,而不必在题干中对“画中字”进行说明。显然,如果改变原图,则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按照这一思路,卷Ⅲ第14题对《汉书·古今人表》的改变不但是必要的,也是恰当的。翻开班固《汉书》卷二十,不难发现,“古今人表”所涉人物数以千计,篇幅庞大,采用原表,根本无法作为考查的史料。命题人选择了21位名人另行制表,既保持了原有表格的风貌,也表明了考查学生读表能力的用心。
事实上,以往包括全国高考在内的许多历史卷,都进行过史料形式的改变。比如,將物质文化史料(实物)转换成图片资料,将田野口传史料转换成文献史料,等等。不然,考试就无法涉及实物和口传资料。需要强调的是,所有对原始史料形式的改变,都应当基于考试的必要和考查学生关键学习能力的需要,而不是简单化地进行史料处理。
最近几年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大规模史料“摘编”,就是一种对史料的简单化处理。“摘编”最初只是在试卷中偶尔出现,现在俨然成了常态。以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卷为例,在3份试卷的“非选择题”部分,15道题共出示材料19条,只有2条材料非“摘编”,其中7条材料出自“总主编”和“主编”的通史类。其史料的原生性如何,一目了然。
为何摘编?基本原因也许是:方便命题。然而这种方便是以牺牲史学的特性、牺牲关键学习能力考查为代价的,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卷Ⅱ第16题从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中摘编一段文字,让考生“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未免太缺乏思维含量了。卷Ⅲ第3题对中国古代药学的题干叙述,有意识地出示“国家”“官方”“朝廷”等字眼,几乎直接告诉了考生“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的答案。如此等等,不难发现史料“摘编”之弊。当然不是说完全不能采取“摘编”方式,问题的关键在于,它与关键能力考查存在怎样的利害关系?
以卷Ⅱ第14题为例。该题设问时称:“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进而要求“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予以说明”。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在考查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材料“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考生能够从材料获得何种启示呢?一些试题解析者认为,这些启示可以有:现代化发展要适合国情,不可盲目照搬别国经验;现代化要注意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现代化发展要因地制宜;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科技创新;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化发展会经历曲折;现代化是在曲折性中不断发展的,等等。①如此多的“启示”,不可谓不开放了。然而,这些启示从何而来?是从材料中获得的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该材料是时人的思维,还是命题人的思维?很显然,它反映了命题人的思维。从当代人的思维出发,去“提炼启示”,形成论点,已经不能算作历史观点了。在这里,“论从史出”当理解成:论点源自史料,而非史实。回过头来,倘若出示的史料是原生态:
材料1:张之洞虽有远识,因国内当时缺乏此项专门人才,以致毫无精密之计划,贸然设厂,阻碍横生。虽其后觅得冶萍两矿,而原料运集,为费已巨。②
材料2: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与英国谐塞德公司(铁厂)的沟通:
英:欲办钢厂,必先将所有之铁石、炼焦寄厂化验,然后知煤、铁之质地若何,可以炼何种之钢,即可以配何样之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未可冒昧从事。
张: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觅煤铁而后购机炉?
材料3:(英人)不得中国煤铁之质,故照英国所用酸法配置火炉……其意不过为敷衍主顾而已,而我则糜去十余年光阴,耗尽千余万之成本,方若夜行得烛。回首思之,真笑谈也。
两条史料来自叶景葵著《汉治萍产生之历史》。③既是原生态呈现,内中就少了命题人的主观导向,内容也不会那么庞杂,从中提炼出的论点(而非“启示”)会比较集中于“洋务派与近代化的启动”方面,这样的论题显示了历史感,也更加符合历史真实。从考查的角度看,更具有了可控性。需要注意的是,此处原生态史料显得具体而微观,为了让使考生客观地认识近代化启动阶段洋务派的历史贡献,可以在题引部分用简明扼要的文字给张之洞及其洋务活动进行一个历史定位。当然,史证题涉及的问题不限于史料呈现,其他的问题值得另外讨论。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等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需要通过高考试题的命制得到检验,并反过来引领历史教学。常言道:知易行难。以关键能力立意为要求衡量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卷,看起来有些地方近乎苛求,但更多的是一种商讨,希望通过这样的商讨,使关键能力立意在实际的教学和考查中得到深度贯彻。唯其如此,关键能力提升才不致徒托空言。
【作者简介】汪建红,中学高级教师,苏州第十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