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鼎革与法统承继
以清帝退位的形式和平解决南北战事,结束帝制,实现共和,在以往的研究中颇受诟病。诚然,退位优待以及袁世凯出掌大位的结局未必理想,可是,转换角度,在整个世界革命史上,辛亥革命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成果,200余年的清王朝连同2000余年的皇权帝制一起走下历史舞台,创建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在东西列强都认为绝无可能的地广人众的国度,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体政体政治形式。不仅如此,由于政权的和平更替,包括藩部在内清朝原有疆域和种族民众,基本得到维系,在实现从帝制到共和跨越的同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共存。这在世界历史上也堪称绝无仅有的典范。
受到后来历史进程的影响,对清季民初的政权鼎革分别用不同的革命史观重新审视,形成与历史本相有别的描述解读。而当时各方各有所图,也不可一概而论。本来逼迫清帝退位,是在南北和谈僵持不下的情况下直取核心的办法,面对清廷皇室的袁世凯不便将內心想法和盘托出,而要借重南方民党施加压力,自己则做出勉为其难的姿态。他或许不无对清朝的臣节,更多的还是对自己权力来源的考量,宁可让失去权力的清室担些虚名,以免受南方政府的约束钳制。他利用清朝,旨在革命党,同时也有承继大统的美誉,以及主导另组政府的便利。他对清室绝不以禅让的尧舜视之,正因为清室已经失势,才会藕断丝连。对于袁世凯的弄权,孙中山预判准确,针锋相对,却苦于同党共识不足,给袁世凯留下回旋空间,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疏失。南北妥协,避免流血瓜分,作成共和新局,令各方不仅如释重负,而且都有所期待。只是后来局势的发展,恰好应验了各自的担忧,促使他们重新反省,又不免后悔当初不得不然的妥协。
(摘编自《学术研究》2018年第1期,作者:桑兵)
受到后来历史进程的影响,对清季民初的政权鼎革分别用不同的革命史观重新审视,形成与历史本相有别的描述解读。而当时各方各有所图,也不可一概而论。本来逼迫清帝退位,是在南北和谈僵持不下的情况下直取核心的办法,面对清廷皇室的袁世凯不便将內心想法和盘托出,而要借重南方民党施加压力,自己则做出勉为其难的姿态。他或许不无对清朝的臣节,更多的还是对自己权力来源的考量,宁可让失去权力的清室担些虚名,以免受南方政府的约束钳制。他利用清朝,旨在革命党,同时也有承继大统的美誉,以及主导另组政府的便利。他对清室绝不以禅让的尧舜视之,正因为清室已经失势,才会藕断丝连。对于袁世凯的弄权,孙中山预判准确,针锋相对,却苦于同党共识不足,给袁世凯留下回旋空间,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疏失。南北妥协,避免流血瓜分,作成共和新局,令各方不仅如释重负,而且都有所期待。只是后来局势的发展,恰好应验了各自的担忧,促使他们重新反省,又不免后悔当初不得不然的妥协。
(摘编自《学术研究》2018年第1期,作者: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