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微观史料教学
关键词 微观史料,微观历史,甄选原则,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3-0037-05
在高中历史教学所涉及的史料类型中,微观史料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微者,言其小,故又有“小历史”之称。赵世瑜指出,微观史就是那些“局部的”历史,比如个人性的、地方性的历史;也是那些“常态的”历史:日常的、生活经历的历史,喜怒哀乐的历史,社会惯制的历史。与此相对应的是所谓“大历史”,即那些“全局性”的宏观历史,比如改朝换代的历史、治乱兴衰的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的历史,等等。①近十年来,伴随着史学发展,高中历史教学对于微观历史及其相关史料并不陌生,②但如何利用这些史料进行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师颇感棘手。无论对于中学历史教师的思维更新,还是增强教学实效,这一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专门的思考。
一、微观史料的独特魅力
在影响人们理解历史的诸多因素中,过去与当下之间存在的天然隔膜,或许是最关键的。尚未进入社会的高中生,阅世有限,心智尚未成熟,阅读量较少,移情能力不够,历史隔膜感更为强烈,因此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克服这种隔膜。在这里,微观史料显示了独有的魅力。
微观史料所展示的历史场景,或者日常,或者地方,或者平民,常常与高中生的生活相关。1916年,身着中式上衣、西式百褶裙的北京培华女校的同学留下一张合影:亦中亦西的装扮,其中还有“令人神往的东方美人”林徽因少女时代的形象。这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并有意识地把握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风貌的特征。③在江苏常熟,1862年10月,南门外上塘街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竖起一座报恩牌坊,碑序云:“禾苗布帛,均出以时;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平租庸之额赋,准课税之重轻。春树万家,喧起鱼盐之市;夜灯几点,摇来虾菜之船。”④对于当地高中生来说,160年前的太平天国虽说遥远,通过身边的这座牌坊及其碑序,似乎触手可及了。太平天国进军的轨迹、《天朝田亩制度》所体现的革命性等问题,变得容易理解了。之所以会这样,并非历史内涵简单,而是因为这类微观史料产生的亲和力。此其一。
其二,想象力。久远的历史是由人们未曾经历的事物和场景构成的,想象力是认识它们的重要途径。鲜活的微观史料充当了历史想象的介质。杜甫《饮中八仙歌》以传神的笔调刻画了八位唐代文化名人的创作活动,其中,吟书家张旭:“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据称,张旭三杯酒下肚,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以此诗为史料,2008年江苏高考历史卷要求学生在张旭、怀素、颜真卿和柳公权等书法家之间辨别:它所描写的是哪位书法家的创作背景?此则微观史料所激发的想象力让学生很快可以锁定张旭:他不拘小节,在王公贵胄面前脱帽露顶,疾书如云烟之流泻,若得神助。
在激发学生历史想象力方面,形式另类的微观史料,如图像、诗词(包括竹枝词)、小说等文艺性史料更为方便一些。2014年北京高考文综卷出示了一幅风俗画(见图1),反映的是北京市井生活,要求学生回答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方面:(1)墙上画作的风格(2)人物的发型(3)照明手段(4)饮食方式。此题要求学生进入图像史料再现的历史情境进行史实判断,由于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所了解的生活风貌是“平面的”,借助可见的历史情境,学生的判断更容易贴近历史真实。
其三,微观史料之于历史教学最突出的魅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洞察力。与当下世界一样,历史世界总是以整体的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历史本来就是一个,就像生活本来就是一个那样”,但是,为了认识的方便,我们需要对整体世界进行划分,比如微观、宏观之分。历史学者大多承认,我们一直进行的宏观历史研究,“本身没有多大问题”,问题在于,“人们用某种绝对化的,单一化的宏大叙事模式去研究这些问题,抽去了这个‘大历史的生活基础……这个生活基础就是我们所谓的‘小历史”。①于是,微观史学独辟蹊径,试图通过对微观史料的分析,探究那些“宏大历史问题”的可能答案,并得出某种带有普遍性的结论。②这便是对历史的洞察力。而获得这种洞察力的关键是,能够从微观史料中洞烛一个不易察觉的历史世界。因此也可以说,历史洞察力也是一种世界观,只不过面对既往世界而已。从1916年10月10日《常熟日日报》发表的《国庆慨言》,一般人能够感受到此地“双十节”的氛围:
五年以来暗淡无光。吾国民试一回溯之元年之今日,各校各商莫不兴会飙举鼓舞精神。至二年已貌合神离矣,然犹有形式存焉,至三年则烟消火灭,行所无事。除官厅学校循例悬一国旗外,迨不见有国庆之踪迹。至去年则更无论矣。
倘若联系当时的宏观历史事件解读这則微观史料,学生可以从彼时“暗淡无光”的节日氛围中,发现和体会地方社会对袁世凯以及对共和前途的失望。仅仅从宏观层面考察民初民主和共和问题,人们可以从理论上推断近代以来世界政治的潮流,却难以在生活中认识中国社会的民意基础。有历史学者认为,“世界历史存在于微观历史之中,一个村庄里发生的事情可能具有全球性的意义”。③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意义并不是自明的,必须通过准确解读反映“村庄事件”的微观史料方可理解。
二、微观史料的甄选原则
论及史料的甄选,人们往往将之与历史研究联系起来,把它视为史学理论与方法问题。事实上,历史研究中的一些史料甄选原则确实也应该为高中历史教学所遵循,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科学取材。
近几年来,在各省高考历史命题中,出现了一个彼此效仿、并且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对史料进行“摘编”,让考生根据这种加工的“史料”解答问题。在历史命题、包括高中历史教学中,能不能使用摘编史料?如何摘编?在何种情况下使用摘编史料?这一系列问题也许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史料的甄选必须首先考虑科学性。这一原则对于微观史料显得尤为重要。
与宏观史料不同,微观史料的作者未必是知识精英,他们表述史实和思想的方式多样,而不同的表述所内含的意义又不同。比如,2014年山东高考历史卷出示了一份从1920年2月17日长沙《大公报》摘编的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定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①
命题者要求考生根据该材料并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阐述“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这一观点。关于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宏观历史知识,要证明其为女性解放的条件,李欣淑的故事无疑是非常好的微观史料,然而因为经过人为加工,其证明力大打折扣。在耿云志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中,我们见到了李欣淑写给胡适的一通信函,李云:
我这次出走的原因 一来是我的父母要强迫我从人 二来是我自从看了五卷新青年杂志 我就不满意我的环境 这都是去年秋季的事 后因结婚的期近了 我无法脱逃 只得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一人冒险跑到北京来②
原始信件是繁体字,没有句读,其中,胡适和《新青年》传播等信息,是非常有力的信息了。在微观史料教学中,如果以影印的方式出示此信函,对于理解新文化运动及其社会影响等问题,效果当更佳。从以上两则史料的甄选,不难发现科学取材对于微观史料教学效果所产生的奇妙影响。
在此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历史教学中,不能借口微观史料的日常性而改变其史料性质。2016年高考上海历史卷,使用了一则命题人自己撰写的文字:“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时间支配了整个社会,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设问:导致生活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电气化?严格说来,这段文字根本不能算作史料,从科学原则考虑,当然也不能用作教学。这样的“史料”之所以不能用,因为其随意性非常强,可以通过变换表达,生造史实,牢强得出命题人所期望的答案。这完全背离了论从史出的科学规范。
与史学研究的史料甄选原则不同,作为教学使用的微观史料,需要强调以教学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微观史料所反映的历史常常倾向于“碎片化”,对此,有历史学者指出:“在依托某个具有总体性的宏大历史架构的情况下,微观史研究不会游离于宏大历史主题,反而与宏观历史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③教学导向下的微观史料互补意味着,一方面教师所补充的微观史料应当与高中生已经掌握的“宏大历史架构”和“宏大历史主题”基本一致;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补充材料应与《历史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吻合,切忌对学习内容断章取义。微观史料常常显现的是个体的日常生活,在许多情况下,只有从社会宏观层面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
微观史料所展示的历史知识大多不需要学生掌握,之所以展示这些史料,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史料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史料、阐释历史事物、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因此,重视思维含量应该成为微观史料的甄选原则。
微观史料的思维含量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具备的历史敏感度。有一则反映1954年宪法制定之前上海普选的微观史料,讲述一个原先对政治漠不关心的修车师傅李杏生的思想变化过程,表面上看近乎是在拉家常:
发选民证那天,李杏生满面光彩,仿佛年轻了十年。小组里的人都争着谈感想,李杏生笑眯眯地坐在一边,直到人家差不多讲完,他才不大好意思地说:“话我是讲不来的。当家做主就要拿出主人翁的态度来,我要尽量使用这两只手,修车修好,平车平好,发生事故要仔细研究,做到尽量保证车子不出毛病。①
这段轻松的家常话,从平民百姓所表现的主人翁态度,生动体现了当时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情况。不过这种体现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教师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制度的巨大变化、平民的精神状态,以及制定宪法所进行的社会动员等方面,来发现这則史料的重要价值。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认为,微观史料甄选其实在检验历史教师所具备的历史思维含量。
三、微观史料的应用方法
微观史料在不同的人那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微观史料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所以,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应用微观史料是问题的核心。在笔者看来,微观史料的应用方法只有在宏观与微观的关系逻辑中才能深刻把握。从教学程序说,行之有效的微观史料教学方法大体有如下数端:
首先,宏观史料与微观史料的对比呈现。在1930年代罗斯福新政中,美国联邦政府出资兴办公共工程,修筑高速公路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来自费孝通《访美掠影》中的微观史料显示了这项新政与美国低层社会的关系:
很多失业的人有工作可做,有工资可拿,这些钱又回到市场上去买东西,工厂里的出产有了销路,开始生产;于是工厂的烟囱里又冒烟了,经济危机总算渡过。
从中可见美国阶级结构中普通劳动者一端的生活。1943~1944年间费孝通访问美国时,认为这是对美国穷人的福利政策。1979年再访美国时,发现汽车、汽油、公路三位一体,他意识到,“罗斯福下这只棋子实在是胸中大有文章的”:
美国这座财神庙有哼哈二将,就是汽车大王福特和煤油大王洛克菲勒。他们象征着两大企业:汽车和汽油。……在这三位一体中,其实最根本的和起决定作用的是公路,公路越长,汽车越多,汽油也消耗得越快。……这是这两大企业的物质基础,而支持这基础的正是这个大造高速公路的联邦政府。这个三位一体很能说明美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结构的本质。②
这里的宏观史料反映了阶级结构中的另一端——资本家与美国政府的关系,与上述表现普通劳动者生活的微观史料对比呈现,学生便不难发现美国政治经济结构的本质。
在微观史料教学中,两类史料的呈现更多的是一种隐性对比:实际呈现的史料可能只有微观史料,构不成对比格局,但其背后隐藏着宏观史料。清末民初澳大利亚记者Morrison写道:“中国北方的道路崎岖不平,结了冰后更难行。……但是,慈禧太后、皇上、太监总管和后宫嫔妃却一路上舒舒服服,所经之路都整得平平坦坦。……18个月前,慈禧太后如丧家之犬离开北京,现在终于在御用风水先生选定的吉时回到京城。”③文中的“现在”指哪一年?仅靠这则微观史料,无法回答,但学生结合已经了解的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史实,就可以判断了,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无须呈现史料。这便是隐藏史料。
其次,宏观史料与微观史料之间的话语转换。两类史料具有不同的话语体系:微观史料感性而生动,宏观史料理性而平实。对历史事物的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揭示是通过宏观话语来表达的,因此,将微观史料进行话语转换成为分析问题的重要环节。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1926年出生于浙江嵊县黄泽镇,小时候最心痛的事情是:
每到收获季节,凝聚着母亲血汗的稻谷刚刚收完,马上就有几个陌生人来到我家,母亲用好菜好酒招待他们吃饱喝足,然后他们把稻谷一担担挑走。我躲在门后眼睁睁看着,心里恨得发疼。母亲叹道:“有什么办法呢?田是人家的呀。什么时候有我们自己的田就好了。”母亲无奈的悲哀,像刀刻斧凿般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①
文中,“田是人家的呀。什么时候有我们自己的田就好了”这句话是典型的日常表达,在宏观话语里则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列宁指出,阶级分析需要根据“日常生活中千千万万件事实所表现的”阶级冲突②来进行判断,而分析的前提是进行日常表达的话语转换。
最后,对宏观史料与微观史料的整体观照。“当个案成为一个孤立的观察对象……这一研究对象在整个历史架构或进程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③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有一道历史论证题,选用了两则非常生动的微观史料。史料1来自于1932年叶圣陶等人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通过一位乡村老婆婆的口,反映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
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收入)就远不如从前了。
史料2是著名学者蒋梦麟回忆家乡宁波余姚乡村的一段文字:
任何變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④
两则史料非常微观,但命题人匠心独运,题引便给出一段宏观提炼: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考题利用陈旭麓的结论将以上微观史料绾摄为一个整体后,再要求考生“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自然而富有思想深度。这样的思路告诉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微观史料只有与宏观史料相结合,在宏观的历史框架中进行整体观照,才能展示其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汪建红,中学高级教师,苏州第十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3-0037-05
在高中历史教学所涉及的史料类型中,微观史料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微者,言其小,故又有“小历史”之称。赵世瑜指出,微观史就是那些“局部的”历史,比如个人性的、地方性的历史;也是那些“常态的”历史:日常的、生活经历的历史,喜怒哀乐的历史,社会惯制的历史。与此相对应的是所谓“大历史”,即那些“全局性”的宏观历史,比如改朝换代的历史、治乱兴衰的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的历史,等等。①近十年来,伴随着史学发展,高中历史教学对于微观历史及其相关史料并不陌生,②但如何利用这些史料进行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师颇感棘手。无论对于中学历史教师的思维更新,还是增强教学实效,这一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专门的思考。
一、微观史料的独特魅力
在影响人们理解历史的诸多因素中,过去与当下之间存在的天然隔膜,或许是最关键的。尚未进入社会的高中生,阅世有限,心智尚未成熟,阅读量较少,移情能力不够,历史隔膜感更为强烈,因此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克服这种隔膜。在这里,微观史料显示了独有的魅力。
微观史料所展示的历史场景,或者日常,或者地方,或者平民,常常与高中生的生活相关。1916年,身着中式上衣、西式百褶裙的北京培华女校的同学留下一张合影:亦中亦西的装扮,其中还有“令人神往的东方美人”林徽因少女时代的形象。这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并有意识地把握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风貌的特征。③在江苏常熟,1862年10月,南门外上塘街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竖起一座报恩牌坊,碑序云:“禾苗布帛,均出以时;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平租庸之额赋,准课税之重轻。春树万家,喧起鱼盐之市;夜灯几点,摇来虾菜之船。”④对于当地高中生来说,160年前的太平天国虽说遥远,通过身边的这座牌坊及其碑序,似乎触手可及了。太平天国进军的轨迹、《天朝田亩制度》所体现的革命性等问题,变得容易理解了。之所以会这样,并非历史内涵简单,而是因为这类微观史料产生的亲和力。此其一。
其二,想象力。久远的历史是由人们未曾经历的事物和场景构成的,想象力是认识它们的重要途径。鲜活的微观史料充当了历史想象的介质。杜甫《饮中八仙歌》以传神的笔调刻画了八位唐代文化名人的创作活动,其中,吟书家张旭:“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据称,张旭三杯酒下肚,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以此诗为史料,2008年江苏高考历史卷要求学生在张旭、怀素、颜真卿和柳公权等书法家之间辨别:它所描写的是哪位书法家的创作背景?此则微观史料所激发的想象力让学生很快可以锁定张旭:他不拘小节,在王公贵胄面前脱帽露顶,疾书如云烟之流泻,若得神助。
在激发学生历史想象力方面,形式另类的微观史料,如图像、诗词(包括竹枝词)、小说等文艺性史料更为方便一些。2014年北京高考文综卷出示了一幅风俗画(见图1),反映的是北京市井生活,要求学生回答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方面:(1)墙上画作的风格(2)人物的发型(3)照明手段(4)饮食方式。此题要求学生进入图像史料再现的历史情境进行史实判断,由于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所了解的生活风貌是“平面的”,借助可见的历史情境,学生的判断更容易贴近历史真实。
其三,微观史料之于历史教学最突出的魅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洞察力。与当下世界一样,历史世界总是以整体的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历史本来就是一个,就像生活本来就是一个那样”,但是,为了认识的方便,我们需要对整体世界进行划分,比如微观、宏观之分。历史学者大多承认,我们一直进行的宏观历史研究,“本身没有多大问题”,问题在于,“人们用某种绝对化的,单一化的宏大叙事模式去研究这些问题,抽去了这个‘大历史的生活基础……这个生活基础就是我们所谓的‘小历史”。①于是,微观史学独辟蹊径,试图通过对微观史料的分析,探究那些“宏大历史问题”的可能答案,并得出某种带有普遍性的结论。②这便是对历史的洞察力。而获得这种洞察力的关键是,能够从微观史料中洞烛一个不易察觉的历史世界。因此也可以说,历史洞察力也是一种世界观,只不过面对既往世界而已。从1916年10月10日《常熟日日报》发表的《国庆慨言》,一般人能够感受到此地“双十节”的氛围:
五年以来暗淡无光。吾国民试一回溯之元年之今日,各校各商莫不兴会飙举鼓舞精神。至二年已貌合神离矣,然犹有形式存焉,至三年则烟消火灭,行所无事。除官厅学校循例悬一国旗外,迨不见有国庆之踪迹。至去年则更无论矣。
倘若联系当时的宏观历史事件解读这則微观史料,学生可以从彼时“暗淡无光”的节日氛围中,发现和体会地方社会对袁世凯以及对共和前途的失望。仅仅从宏观层面考察民初民主和共和问题,人们可以从理论上推断近代以来世界政治的潮流,却难以在生活中认识中国社会的民意基础。有历史学者认为,“世界历史存在于微观历史之中,一个村庄里发生的事情可能具有全球性的意义”。③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意义并不是自明的,必须通过准确解读反映“村庄事件”的微观史料方可理解。
二、微观史料的甄选原则
论及史料的甄选,人们往往将之与历史研究联系起来,把它视为史学理论与方法问题。事实上,历史研究中的一些史料甄选原则确实也应该为高中历史教学所遵循,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科学取材。
近几年来,在各省高考历史命题中,出现了一个彼此效仿、并且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对史料进行“摘编”,让考生根据这种加工的“史料”解答问题。在历史命题、包括高中历史教学中,能不能使用摘编史料?如何摘编?在何种情况下使用摘编史料?这一系列问题也许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史料的甄选必须首先考虑科学性。这一原则对于微观史料显得尤为重要。
与宏观史料不同,微观史料的作者未必是知识精英,他们表述史实和思想的方式多样,而不同的表述所内含的意义又不同。比如,2014年山东高考历史卷出示了一份从1920年2月17日长沙《大公报》摘编的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定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①
命题者要求考生根据该材料并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阐述“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这一观点。关于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宏观历史知识,要证明其为女性解放的条件,李欣淑的故事无疑是非常好的微观史料,然而因为经过人为加工,其证明力大打折扣。在耿云志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中,我们见到了李欣淑写给胡适的一通信函,李云:
我这次出走的原因 一来是我的父母要强迫我从人 二来是我自从看了五卷新青年杂志 我就不满意我的环境 这都是去年秋季的事 后因结婚的期近了 我无法脱逃 只得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一人冒险跑到北京来②
原始信件是繁体字,没有句读,其中,胡适和《新青年》传播等信息,是非常有力的信息了。在微观史料教学中,如果以影印的方式出示此信函,对于理解新文化运动及其社会影响等问题,效果当更佳。从以上两则史料的甄选,不难发现科学取材对于微观史料教学效果所产生的奇妙影响。
在此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历史教学中,不能借口微观史料的日常性而改变其史料性质。2016年高考上海历史卷,使用了一则命题人自己撰写的文字:“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时间支配了整个社会,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设问:导致生活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电气化?严格说来,这段文字根本不能算作史料,从科学原则考虑,当然也不能用作教学。这样的“史料”之所以不能用,因为其随意性非常强,可以通过变换表达,生造史实,牢强得出命题人所期望的答案。这完全背离了论从史出的科学规范。
与史学研究的史料甄选原则不同,作为教学使用的微观史料,需要强调以教学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微观史料所反映的历史常常倾向于“碎片化”,对此,有历史学者指出:“在依托某个具有总体性的宏大历史架构的情况下,微观史研究不会游离于宏大历史主题,反而与宏观历史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③教学导向下的微观史料互补意味着,一方面教师所补充的微观史料应当与高中生已经掌握的“宏大历史架构”和“宏大历史主题”基本一致;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补充材料应与《历史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吻合,切忌对学习内容断章取义。微观史料常常显现的是个体的日常生活,在许多情况下,只有从社会宏观层面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
微观史料所展示的历史知识大多不需要学生掌握,之所以展示这些史料,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史料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史料、阐释历史事物、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因此,重视思维含量应该成为微观史料的甄选原则。
微观史料的思维含量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具备的历史敏感度。有一则反映1954年宪法制定之前上海普选的微观史料,讲述一个原先对政治漠不关心的修车师傅李杏生的思想变化过程,表面上看近乎是在拉家常:
发选民证那天,李杏生满面光彩,仿佛年轻了十年。小组里的人都争着谈感想,李杏生笑眯眯地坐在一边,直到人家差不多讲完,他才不大好意思地说:“话我是讲不来的。当家做主就要拿出主人翁的态度来,我要尽量使用这两只手,修车修好,平车平好,发生事故要仔细研究,做到尽量保证车子不出毛病。①
这段轻松的家常话,从平民百姓所表现的主人翁态度,生动体现了当时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情况。不过这种体现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教师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制度的巨大变化、平民的精神状态,以及制定宪法所进行的社会动员等方面,来发现这則史料的重要价值。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认为,微观史料甄选其实在检验历史教师所具备的历史思维含量。
三、微观史料的应用方法
微观史料在不同的人那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微观史料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所以,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应用微观史料是问题的核心。在笔者看来,微观史料的应用方法只有在宏观与微观的关系逻辑中才能深刻把握。从教学程序说,行之有效的微观史料教学方法大体有如下数端:
首先,宏观史料与微观史料的对比呈现。在1930年代罗斯福新政中,美国联邦政府出资兴办公共工程,修筑高速公路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来自费孝通《访美掠影》中的微观史料显示了这项新政与美国低层社会的关系:
很多失业的人有工作可做,有工资可拿,这些钱又回到市场上去买东西,工厂里的出产有了销路,开始生产;于是工厂的烟囱里又冒烟了,经济危机总算渡过。
从中可见美国阶级结构中普通劳动者一端的生活。1943~1944年间费孝通访问美国时,认为这是对美国穷人的福利政策。1979年再访美国时,发现汽车、汽油、公路三位一体,他意识到,“罗斯福下这只棋子实在是胸中大有文章的”:
美国这座财神庙有哼哈二将,就是汽车大王福特和煤油大王洛克菲勒。他们象征着两大企业:汽车和汽油。……在这三位一体中,其实最根本的和起决定作用的是公路,公路越长,汽车越多,汽油也消耗得越快。……这是这两大企业的物质基础,而支持这基础的正是这个大造高速公路的联邦政府。这个三位一体很能说明美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结构的本质。②
这里的宏观史料反映了阶级结构中的另一端——资本家与美国政府的关系,与上述表现普通劳动者生活的微观史料对比呈现,学生便不难发现美国政治经济结构的本质。
在微观史料教学中,两类史料的呈现更多的是一种隐性对比:实际呈现的史料可能只有微观史料,构不成对比格局,但其背后隐藏着宏观史料。清末民初澳大利亚记者Morrison写道:“中国北方的道路崎岖不平,结了冰后更难行。……但是,慈禧太后、皇上、太监总管和后宫嫔妃却一路上舒舒服服,所经之路都整得平平坦坦。……18个月前,慈禧太后如丧家之犬离开北京,现在终于在御用风水先生选定的吉时回到京城。”③文中的“现在”指哪一年?仅靠这则微观史料,无法回答,但学生结合已经了解的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史实,就可以判断了,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无须呈现史料。这便是隐藏史料。
其次,宏观史料与微观史料之间的话语转换。两类史料具有不同的话语体系:微观史料感性而生动,宏观史料理性而平实。对历史事物的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揭示是通过宏观话语来表达的,因此,将微观史料进行话语转换成为分析问题的重要环节。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1926年出生于浙江嵊县黄泽镇,小时候最心痛的事情是:
每到收获季节,凝聚着母亲血汗的稻谷刚刚收完,马上就有几个陌生人来到我家,母亲用好菜好酒招待他们吃饱喝足,然后他们把稻谷一担担挑走。我躲在门后眼睁睁看着,心里恨得发疼。母亲叹道:“有什么办法呢?田是人家的呀。什么时候有我们自己的田就好了。”母亲无奈的悲哀,像刀刻斧凿般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①
文中,“田是人家的呀。什么时候有我们自己的田就好了”这句话是典型的日常表达,在宏观话语里则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列宁指出,阶级分析需要根据“日常生活中千千万万件事实所表现的”阶级冲突②来进行判断,而分析的前提是进行日常表达的话语转换。
最后,对宏观史料与微观史料的整体观照。“当个案成为一个孤立的观察对象……这一研究对象在整个历史架构或进程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③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有一道历史论证题,选用了两则非常生动的微观史料。史料1来自于1932年叶圣陶等人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通过一位乡村老婆婆的口,反映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
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收入)就远不如从前了。
史料2是著名学者蒋梦麟回忆家乡宁波余姚乡村的一段文字:
任何變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④
两则史料非常微观,但命题人匠心独运,题引便给出一段宏观提炼: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考题利用陈旭麓的结论将以上微观史料绾摄为一个整体后,再要求考生“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自然而富有思想深度。这样的思路告诉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微观史料只有与宏观史料相结合,在宏观的历史框架中进行整体观照,才能展示其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汪建红,中学高级教师,苏州第十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