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摘 要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补充历史细节,设计有价值且参与性强的课堂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更好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都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 细节补充,活动参与,课题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03-0056-04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师,对于教材内容已经非常熟悉,清楚明白、重点突出地讲完一堂课不是难事。关键在于怎么能在教明白的同时,让学生感兴趣,愿意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觉得一节课过得很快,甚至意犹未尽,也就是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对于初中生来说,在历史课堂上多引用生动具体的细节,多给学生一些参与课堂的机会,会使他们对历史知识产生更感性的认识,更容易共情、通感,在课堂上能够更积极投入。当然,这种细节引用与教学活动参与的设计,不应该是为引用而引用,为参与而参与,而最好是与教学的重难点结合起来,或者可以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裨益,抑或对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有所激发和保护,这样的设计都是有价值的。以下是我的一些尝试,希望抛砖引玉。
一、细节使历史更生动
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丰富庞杂,不可能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上全部呈现。我们的教材限于篇幅和课时,介绍的只是历史的主干知识。所以在备课时,我会就一课的重点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就对本课的重点内容产生关注。随后在老师的授课过程中,适当补充细节。生动的细节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兴趣,一节课不知不觉就上完了,甚至不少学生课下还要追着老师,就课堂内容继续讨论,使课堂内容得到了拓展和深化,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甚至会使学生由此联系到其他学科的问题,课下进一步探究,激发学习兴趣。比如讲汉代的耧车时,这是一种集开沟、播种、掩土多道工序于一体的农具。但课本上的一个简单的耧车图片并不能呈现这个操作过程,所以学生对其功能的理解是有困难的。于是我找到耧车结构的分解图,以及有人扶着耧车在田地里工作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直观的图片,使学生一下就明白了耧车的工作原理,特别是这个工具设计的巧妙之处,对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钦佩不已;也因为对结构的了解,所以对耧车的功能记得很牢。
讲述氏族聚落这一课时,会学到河姆渡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半坡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这里,就跟学生的常识出现矛盾了,学生往往比较好奇,“南稻北麦”难道不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吗?实际上,“中国地区的栽培作物,原以黍稷稻粱为主。麦类作物,源自西亚,进入中国地区,为时已在新石器文化的晚期。在东汉之前,中国人处理麦类食物,基本上是以粒食为主,或蒸或煮,炊成麦饭。到东汉时代,中国人先前从西域学来的粉食方法已经十分普及了,于是东汉出现大量水碓、水磨,都是为了将麦粒击磨成粉。东汉末季,文献中常有汤饼,亦即今日的面条,不是今日的大饼。胡饼则可能是烘焙的面饼。这一饮食文化的革命,逐渐由大麦、小麦与黍稷粟粱并列,成为中国北方的主要食品”。①
比如讲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这是一本介绍农学技术的著作,看简介,孩子就不感兴趣。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对于农业很陌生,“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对他们来说也很抽象。于是我给学生补充了书中内容的细节。比如书中讲到腌制鱼时,怎么能确定盐是否放的合适呢?书中是這样描述的:“水尽,炙一片,尝咸淡”,意思是“控干水,取一片,烤干,尝咸淡”。对这个方法的评价我引用了美食作家的点评:“在我看,用炙不用烫是此中关键,所以才能把食材水分控制到与日后腌熟尽量接近的条件。”学生一听,这么严谨的措辞,很像一部学术著作,对这本古代农业技术的百科全书有了一点感性的认识,同时也就记住了这本书介绍的是哪一领域的知识。因为以前总有学生对书名《齐民要术》望文生义,误以为这是讲治理国家,管理百姓方法的书。
讲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这一单元时,很多生僻的少数民族称谓让学生十分头疼;且从地图上看,他们的居住地离得很近,这些民族之间是不是有什么渊源呢?于是我借邓小南教授授课用的一幅《语言谱系分类图》(图略),使学生通过语言上的关系观察这些民族间的联系,对这些民族的关系有了比较直观清晰的认识。在后面讲的宋元明清的历史,再涉及少数民族时就会清楚很多,因为基本都可以从这张图上找到渊源。
讲元朝驿站时,我会补充书上没提到的狗驿站,并问同学,会在哪设置狗驿站?学生略一思索就会说:东北!东北会有狗拉雪橇。的确,元在黑龙江设有15处狗驿站。学生听了就会觉得很有趣,听讲的积极性就提上来了,也记住了“元朝疆域辽阔,驿站制度”这些知识要点。
东晋宰相王导为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立下汗马功劳,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但课本并没有细述王导做了什么帮助司马睿赢得江南士族的支持,在江南稳固统治。于是我做了相关补充:王导与江南士族联姻,并主动学习吴语,拉近与江南士族的关系。当时吴语是统治阶级中北人和江东人士都羞于使用的方言,王导不惜屈尊为之,可谓煞费苦心。学生听说过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主人公周处也与这段历史有关。周氏家族早在西晋时期就是江南地方武力强宗。东晋建立之初,周氏家族是很排斥南来北人的。王导千方百计经营与周家的关系,最终化敌为友,为司马睿在东南站稳脚跟减少了阻力。
补充细节时联系学生熟悉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学生特别喜欢,惊讶之余常会恍然大悟:啊,居然是这样!讲述南北朝历史时,我还引用了学生熟知的古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王谢两家就是魏晋时期的世家大族。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的王导,大书法家王羲之,还有二十四孝故事提及的王祥,都出自琅琊王氏;而淝水之战的主角谢安、谢玄,著名诗人谢灵运等人,都是谢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这些世家大族之间会有姻亲关系,比如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就是王羲之的儿媳,这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
在课堂上补充知识细节不仅可以较好地突破重难点,而且可以有效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比如讲述丝绸之路时,有学生提问:既然这条路运送的商品不止丝绸,为什么偏叫丝绸之路呢?我除了告诉学生,这源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命名,还会补充这样一个细节: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的丝绸最为神奇,不仅柔软轻薄、华美舒适,而且这种面料的来源是一种虫子(蚕)而不是植物,这对于当时的西方人来说太不可思议了!我展示了这样一段文字材料,是公元2世纪时,希腊的地理学家在《希腊纪事》里的文字:“赛里斯人(中国人)纤维材料则不是用植物外衣制造,而是另有如下不同的方法。赛里斯人国内有一种昆虫,希腊人称为‘赛尔但赛里斯人自己则给它别的名称。他的大小是最大甲虫的两倍,但在别的方面,它却像树下结网的蜘蛛……这种动物的产品是一条细丝,缠绕它的脚下。”①学生看了这段材料非常惊讶:原来当时的外国人没见过蚕!难怪对我们中国的丝绸如此痴迷。我又说:后来东罗马人把蚕卵带回拜占庭,蜕变成虫养在桑叶上,从此在罗马人的土地上就可以生产蚕丝了。学生就会问:拜占庭当时有桑树吗?我说不太清楚,我们都回去查一下,看看他们起初养蚕是不是还需要进口桑叶?由此激发了学生课下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在讲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时,课本中造纸术的流程中有一步是烧制草木灰,但没有更多的说明了。初一的学生就很纳闷:造纸为什么要烧制草木灰?我说:是用草木灰中的碱性溶液去除原料中的油脂和杂质。学生就会问:为什么碱性溶液会有这个作用?这涉及跨学科知识,我就让学生课下查书找答案,下次课分享。由此就使初一的学生接触了初三的化学知识,透过历史这扇窗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发现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值得好好研究探索,并且由此触发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这看似和历史课关系不大,但是却可以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我认为是非常值得的。
在学习东汉名医张仲景时,我补充的材料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治疗新冠的中药汤剂就来源于此。东汉末年曾流行大的瘟疫,《伤寒杂病论》中保留的药方在今天也很有借鉴意义。学生不仅因此记住了知识点,而且对祖国传统医学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讲述唐代社会生活的服饰部分时,我会补充自夏商以来古代服饰演变的大致过程。从中原地区最初的无裆裤谈起,由于与少数民族对战不便骑射,于是赵武灵王时期改穿胡服,到盛唐女性服饰更大胆,都不是偶然为之,使学生了解到服装变化的背后,与政治的联系。这个变化的细节使学生很感兴趣,并因此受到启发:不再孤立地看待某一种现象,进而开始注意文学作品的风格、宗教的兴衰等与政治的关系,对史实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
讲“原始农耕生活”一课的农具骨耜时,我补充了图片资料(如图1、2),同时给学生简单介绍了原始农具的发展。从尖木棒到耒、耜的变化,都是劳动人民在长年累月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的,进而引导学生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讲述唐代经济时,我会给学生补充唐代理财名臣刘晏的故事。刘晏时任户部侍郎,同时兼任盐铁使、度支使、铸铁使等职,虽职责众多,但每一项工作他都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其中盐政改革与漕运做得尤为出色。刘晏管理漕运时,要造船。当时刘晏提议每船给建造费100万,而有人认为每船出资50万即可。刘晏不以为然,认为只有足够的建造费才可以造出高质量的船,乃设10个造船厂,派了10名专员负责严格监管,一定选用最结实的造船木材,所造船只,坚固耐用。所以刘晏时期“舟船既通,百货杂集,航海梯峤,可追贞观、永徽之盛”。④但刘晏并不是一个肆意浪费的人,如用麻制成的纤绳,坏了也不会随手扔掉,要拿来当柴烧,使物尽其用。对金钱的驾驭,古人在千年前就给我们做出了表率。
讲授祖国国防科技的发展时,我会给学生补充教育家、物理学家叶企孙先生的故事。叶先生为祖国物理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贮备人才。钱三强、钱伟长、王大珩、郭永怀、林家翘这些响当当的物理学家都是叶企孙先生的学生。还有学生熟知的钱学森,本来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铁道机械工程,参加清华大学公费出国留学考试时,在叶先生的引导下转到新科技的前沿阵地,并在火箭技术和空气动力学方面成为一流的专家,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起步立下汗马功劳。叶企孙先生以一位科学家前瞻性的眼光,周详考虑,殚精竭虑,组建清华物理系,选派优秀的清华学子去国外留学,并且随时了解物理学科各个分支专业的学术前沿,让学生跟随最权威的教授学习,掌握最先进的专业知识,为祖国发展储备人才,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物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往往讲到这里学生都会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使学生的爱国心报国志落在了实处。
二、参与使思维更活跃
初中的学生,特别是初一初二的学生,还是很乐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会有意识设计一些能使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讲“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时,我就让学生先看书,特别注意一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样貌特征,然后找学生到黑板上画。这样学生就会非常注意这两个时期人类的外貌差异,比较容易把握早期人类的外貌特点。
秧马是宋代水稻种植时拔秧的农具。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水稻、拔秧都是些陌生的操作。于是我告诉孩子水稻脱壳加工完,就是我们吃的大米。我找了水稻各个生长时期的图片,从泡种、育秧、插秧、收割各个阶段都对照图片给学生一一讲解。期间我问孩子“插稻子”是向前走,还是要倒退着走?孩子们想了一下,说“倒退走!”孩子们特别兴奋,甚至跃跃欲试要给大家比画一下,我就叫了两个孩子到前面来演示,让大家看看对不对。这一番讨论下来,同学们不仅记住了这个农具,也了解了一碗米饭端上桌之前,要经历多少道工序,经过多少人的辛勤劳动,“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不用老师再多作解读。
活动的关键在于让每个人切实参与进来,如果学生感觉可以浑水摸鱼、滥竽充数,效果就不好了。所以在设计参与活动时我一般会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设计的问题一定是本课的重难点,不是单纯为了参与度而设计。而且问题的设计角度要尽可能操作性强。
二是设计的参与形式一定要保证每个人都有可能参与进来,表现自己。比如小组讨论的问题,我一般不让学生推荐组内同学发言总结,而是自己点名发言同学,使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准备,因为都有可能是当众发言者。
所谓高效课堂,我认为就是学生在一节课上能尽可能多的投入其中,思维跟着老师的讲课节奏走。对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形象生动、具体而微的细节,或者与已有认知有联系的细节,以及可以胜任、便于操作的课堂活动是他们喜闻乐见的。这一切使学生觉得历史不枯燥不艰深,不冰冷不晦涩,变得有血有肉,有料有趣。当学生对历史课堂感兴趣了,就会带来连锁反应,他会喜欢看老师推荐的历史书籍,喜欢尝试老师推荐的总结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喜欢探究歷史问题,真正把孩子引上了历史学习之路。所以我觉得课堂上的高效与课下的高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老师课下多做功课,课堂上就会有比较高效的授课效果,学生课下就乐于在这门课上多下功夫,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
【作者简介】马静,中学一级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湉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