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关键问题
摘 要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长时段大单元编写的特征,常态而高效的高一教学,应该加强对阶段历史的分析,把握历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征,理解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上的延续、变迁与发展。本文以“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为例,谈谈高一必修教学如何分析历史发展中的变化。
关键词 高一教学,历史变化,明朝政治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03-0051-05
高一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在通史体例下根据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划分不同的单元,每一单元的时间跨度非常大。有的教师仍然以定式教学,对所有的内容都面面俱到,甚至还做了大量补充,考试临近、课时紧张时简单划重点;有的教师重新整合教材,进行大单元教学。在实际的操作中,前者把课上得七零八落,后者无法落实到常态课中。笔者认为常态而高效的高一教学,应该加强对阶段历史的分析,把握历史在长时段中的发展轨迹和短时段中的变化特征。本文以“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为例,谈谈高一必修课教学如何分析历史发展中的变化。
高中新课标要求“理解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上的延续、变迁与发展”,①在具体的内容要求中多次出现阶段“历史变化”的表述。例如,中国古代史中,就有“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认识这一时期(两宋)在政治、經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等,明朝政治制度部分,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封建专制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通过内外形势的变化,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②它以整个明朝为时限,目标的重心在“认识”上,旨在引导学生加强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课标还言:“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③思想文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要分析某一阶段的思想文化变化,必然要分析影响其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深层次的原因。
对明朝政治制度变化的分析,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课中明朝统治特点的整体把握,也影响到后两课的学习。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知识的系统梳理和深刻分析,纵向梳理时加强对跨几朝的长时段和当朝短时段的区分,重视阶段历史的发展变化,努力把握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征,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
一、确定“明朝政治制度变化”的研究核心
在研究这一子目之前,我们先以明朝阶段历史的总特征,来确定子目在本节课的位置。本课的标题是“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突出了时序性,但缺失了对阶段历史特征的概述。
钱穆先生认为:“明代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时期,同时也是世界近代史的形成时期。从明迄今,6个世纪,500多年,西方欧洲走上一个新的近代史阶段,中国也复如是。明以后接着就是清,我们要了解清代,该先了解明代,现代中国大体是由明开始的,可惜的是西方历史这一阶段是进步的,而中国这一阶段则退步了,至少就政治制度来说,是大大退步了。”①黄仁宇也曾提出:“明朝,居中国历史上一个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先有朱棣(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主动与海外诸邦交流沟通,后有西方传教士东来叩启闭关自守的大门,同时,明代又是一个极中央集权的朝代,中国历代各朝无出其右者,而明太祖建立的庞大的农村集团,又导向往后主政者不得不一次次采取内向、紧缩的政策,以应付从内、从外纷至沓来的问题。”②
钱穆和黄仁宇的认知视角值得我们借鉴: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明朝正处于西方从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潮流之中,明朝的一些变化反映了中国转型前夜的痕迹。所以,明朝历史的总特征是转型前的封建统治,笔者认为本节课可以围绕“中国转型前夜封建政治中的变与不变”的主题展开。
“要了解清代,该先了解明代”,明朝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不是“大大退步”?或者说从哪些角度体现了“退步”?明朝的政治是如何影响清代的呢?这正是本子目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宰相制度的废除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直接指出:“明代政府是没有宰相的。清代也没有。所以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到明代有一大改变,即是宰相之废止”,“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到了明太祖洪武十三年……从此废止宰相”。③宰相制度的废除是明朝政治制度的最大变化,因为宰相制度直接导致“专制皇权”的加强。
张海鹏先生在分析《中外历史纲要》时就曾指出:教材在分析秦朝时,没有在中央集权前面加上专制定语,这是新教材的一大变化。秦朝建立了皇帝制度,皇帝下设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处理政务,皇帝虽然具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三公九卿的设置具有相互制约作用,这与欧洲中世纪的皇帝专制是不同的。到了明朝,皇帝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开始形成封建专制制度。也就是说,通常我们说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其专制主义政治的典型特征在明朝表现出来。这一评论与史学家钱穆观点基本一致。
教师需厘清废除宰相制度导致皇权膨胀,分析宰相制度的废除是理解明代政治变化的出发点。但是如果直接把名家结论摆出,学生很难接受,而且也不符合学理。教师在教学中还是要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
“变化”是相对的。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是与元朝对比,还是与唐宋抑或与更早的秦汉对比?教材在本课课后的“问题探究”栏中引用了一段的材料:
材料1: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司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④
运用这段材料,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原因和目的。学生基本能够概括出其中的因果关系。材料中明太祖认为秦以来的丞相制,导致奸人弄权,专权乱政,所以明朝以史为鉴,废除丞相制度,分割宰相权于五府、六部、都察院等政府部门,使它们相互制衡,维护政权的稳定,巩固统治。
此时,为引导学生以更开阔的视野观察历史,教师可以追问: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除了他自己所说的历史教训,还有哪些原因?秦以来的丞相制,是不是导致“奸人弄权”的原因?材料中“事皆朝廷总之”的实质是什么?
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应做补充性提示:我们可以思考汉、唐、宋的宰相制度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引导学生回顾秦汉和唐宋的中央决策机制的运行,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宰相制度的发展和所起的作用,以期在对比中认识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这一行为的本质。
“丞”有“副贰”之意,秦朝三公九卿制中,“三公”指三个职位,丞相为一人时,丞相是三公之一,丞相一分为三时,三个合称为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汉“当时最高行政长官实在是丞相”,①从汉开始“丞相”之称被“宰相”替代了,意为家国一体,皇帝统治国家,皇帝的“宰”,是协助君主管理日常国家事务的总代理。唐代因为皇帝的虚怀善纳,宰相的权力明显提升,可以参决军国大政方针,议定皇帝、皇后、太子的废立等大事,选择百官与贤能,考核官吏与奖惩等,皇帝不得由个人直接向政府机构发号施令,下发的敕书要有宰相签署,皇帝不可代笔。②宰相建议委任官员,皇帝虽不喜欢也只好同意,甚至皇帝的诏令会直接遭到封驳。“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门下),何名为敕”,就是武则天一手提拔的宰相刘祎之对她破坏宰相制度的侵权行为的批評。所以,历史上宰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帝权力。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③宰相名虽存而实际“不与政事”。但是,在宋的中央决策机制中,以“二府三司”相互制约,同时设台谏制与政府对抗(如图1),“二府”中的中书门下又同时设平章事和参知政事制约,枢密院中设正副使相衡,这样,把共定国是的政府群体政治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所以,宋朝没有出现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的局面,也未出现如前朝的大臣擅政和武将专权局面。但是元朝以中书省一省制代替三省制,设中书令一人,宰相的权力再度扩大。
明初沿用元制,但是朱元璋实行极权专制,对前代的相权相当忌讳,而当时的宰相胡惟庸“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④独相专权,直接影响到皇权。所以,明太祖杀胡惟庸,罢宰相,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设,彻底结束了宰相制度。这样,皇帝就在事实上兼任了宰相,皇权与相权合而为一,从制度上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政治。
所以朱元璋所说的“彼此颉颃”,“事皆朝廷总之”,直接改变了决策机制,他口中“朝廷总之”实质上是他个人专制。
教学中对长时段的纵向梳理,虽然耗时,但是,它起到巩固旧知识,分析新知识的作用,这样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明朝政治制度第一步重大变化的实质。
三、内阁制度和司礼监、厂卫特务机构
明太祖宰相制度是不是“大大退步”了呢?张晋藩、王超等认为: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君主专制,到明朝,得到了极端发展并真正恶化。明朝皇权专制的极端发展,从政治制度上考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废除宰相制度,皇帝直接管理政府;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和厂卫制度,实行极端专制、残酷黑暗的特务统治;宫殿,陵寝制度的完备化,使皇权专制更加神圣而腐朽。①一节课不可能讲清多个点,但要讲清其中的关键变化,如明代内阁制度的形成。
教学中,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380年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中央决策的运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提示学生阅读教材总结:起初是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之后建立内阁制度。
明代六部首脑虽被称为“六部尚书”,实际上是“秃头尚书”。②六部首长都是二品大员却各不相属,此外还有一个都察院专掌弹劾纠察,外加一个通政司管理奏章、一个大理院主平反,合称“九卿”,九卿之上,无首长,所以明朝是“有卿无公”,成了一个多头政府,除了“九卿”还有“科道”。这样确立了明太祖所说的上下相维的局面,大小相制、“彼此颉颃”,集权于皇帝。
教学中,教师可以简单解读明代六部特点,然后设问:除了六部,中央还有什么机构?学生会答出内阁。教师追问:内阁等于内阁制度吗?
事实上,内阁到内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也有一个过程。
明太祖废相后,六部分理庶政,事权分散,利弊同存。一方面再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另一方面也无法对全国纷繁的政务作统一协调和部署。事无巨细地都汇集到皇帝那里,这对皇帝的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战。据吴晗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至二十一日,送达皇帝的奏章有1000多件,总计说了3000多件事,③朱元璋认识到以自身一人统御天下是不可能的,必须设辅臣。洪武十三年,设春、夏、秋、冬四辅官协理政事,但因尽是“老弱淳朴儒士”充当,既无从政才干,也没有旺盛精力,很快将之废除。洪武十五年,设殿阁大学士备顾问,但因地位较低,又无事权,辅政能力也十分有限,也被太祖否定。到明成祖时,吸取前面的教训,从低级官员中选拔精干之才,组成新内阁。以翰林官入阁,皆五品以下。这些低级官员精于政事,便于控制,成为宰相废除后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合适人选。“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④即内阁不得与诸司交接,不参与政务的执行。这时内阁制度才形成。到明宣宗时内阁取得票拟权,内阁制度走向成熟。经过明初几代皇帝的调整,一个新的制度化的中枢辅政机构终于成长起来。
从内阁制形成的过程上看,皇帝竭力避免内阁向宰相化道路发展;从内阁的性质上看,它是内侍秘书机构;内阁阁臣的本职沿袭明初所设立的殿阁大学士,为五品职官,而六部尚书是二品,即使内阁品位较尊时,阁臣的署衔也只是“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所以,内阁制实质上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制度保障。⑤那么,这种保障能不能使其统治“稳当”?
因为内阁阁臣品级较低,内阁不能领导六部,反而受六部的掣肘,皇帝又管不了那么多事,导致政出多门,朝政混乱。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内阁,万历皇帝24年不上朝。⑥太监的权力越来越重。太监机构的司礼监红极一时。
司礼监是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设于明太祖洪武年,职责是“掌管宫廷礼仪,凡正旦、冬至等节,命妇朝贺等礼,则掌其班位仪注,及纠察内官人员违犯礼法者”。①司礼监是不得参与朝政的,太祖还直接明令宦官不得识字,但是,到明成祖时宦官受到重用,宣宗时司礼监的宦官取得代皇帝“批红”权。这就造成明代的宦官专权。实际上,宦官的权力不过是皇帝权力的延伸,批红是代皇帝执笔,票拟的改动与否,决定权在皇帝,因为批红原则上只是照录票拟,可改动者,不过是一些错字别字。从制度上讲,宦官专权是皇权专制的异化表现。
教学中要讲清内阁与司礼监的地位,讲宦官专权,就要分析“票拟”和“批红”的关系。
教师可以引用材料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材料2:正常情况下,一切内外奏章由文书房登录后交司礼监由掌印太监转呈皇帝。皇帝阅后再逆行送内阁票拟。票拟之后,再返行文书房、司礼监,再经掌印太监之手呈皇帝审定。果系妥当,则令秉笔太监照内阁票拟批行,否则,再下内阁重拟。
——《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移——明代监阁体制探赜》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出材料2中决策的运行过程(如图2)。
从权力结构上看,废相后原属宰相的权力,一部分收归皇帝(含司礼监),一部分流向内阁,一部分流向九卿和科道。后两部分权力多以制度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方面通过废除宰相制度,皇帝把大小政事的最終裁决权全部收归于己,另一方面,又通过众多决策环节和复杂的决策程序把决策权分散于九卿、内阁、司礼监等部门,由皇帝加以控制,它极易导致宦官专权。明代宦官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横行无忌,加剧了明中后期政治的黑暗。
这种决策对皇权专制进行的制度化保障,对当时和后世产生较大的影响。就明代而言,明朝中后期多次出现过君主幼弱或荒淫废政的情况。清朝延续了明朝的内阁制度,后来又设置了军机处,同样是秘书顾问机构,后者取代内阁地位,成为清主导的辅助机构。本质上说,内阁和军机处都是君主专制集权的工具。
教学中,教师要提示学生从制度上和人事关系两个角度看问题,也可以引张居正、魏忠贤等人的故事来例析。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明朝政治中“变”的是权力运行机制,“变”的政治从决策到执行的速度;“不变”的是专制皇权强化的实质,“不变”的是历朝统治者巩固自身统治的目的。
【作者简介】丁苏霞,中学高级教师,华罗庚中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王湉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