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儒家的制度化与制度的儒家化

    曾义青 陈红

    关键词 独尊儒术,西汉,制度,大一统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03-0023-05

    汉代儒学与制度发展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汉代儒学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符合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时代需求,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儒学不仅成为汉朝统治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生成为汉朝统治集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后来的政治制度和思想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全国多数省份高二、高三年级所用教材为老教材,文科班应如何处理新旧教材衔接?文科班历史课如何才能避免炒冷饭,让学生深入理解,继而迁移应用?读了李磊教授《两汉儒学发展的制度分析》一文,笔者深受启发,故就“西汉儒家的制度化与制度的儒家化”专题,做一文科班复习课设计,希望同行批评指正。

    一、课前分析

    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1课主要介绍百家争鸣,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点讲述汉代儒学的发展及影響;在必修一的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涉及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等,加强中央集权。

    西汉的政治制度与儒家思想的发展相关联,儒家的制度取向与制度的儒家化形成完整的体系,相辅相成。但政治史、思想史分布于不同册教材中,如何帮助学生将西汉儒学发展与制度建设的关联理解贯通,是备课应着重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可以问题导向,结合教材并适当补充资料,引领学生深度思考西汉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与制度建设的联系,进而认识该时期变更制度与实现大一统之关系。

    二、教学环节

    回顾已学

    请学生自行整理必修三第2课的重要线索或构架思维导图,重点梳理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汉武帝接受建议并付诸实行的相关措施。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作业。

    设计意图:学科主干知识与学科素养相统一是高中的重要考核目标,引导学生回归书本,回顾教材的主干知识,在复习课教学中不可或缺。教师也可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学情,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更适合的内容与方式进行教学。

    理解贯通

    (一)天下何以初定?

    材料1:西汉建立之初,刘邦虽然做了皇帝,但君主的权威一时还没建立起来。他身边的儒生叔孙通抓住时机,向刘邦建议,拟朝仪以规范臣民,确立皇帝的权威。叔孙通率领儒生制定出朝仪制度,对皇帝与群臣的相互关系作了严格、详细的规定,如在正式场合:“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①

    材料2:“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大约就是汉初崇奉道术者对于儒家的基本看法。“繁礼饰貌”之举不仅繁杂浩费,而且与现实中国的政府行政距离太远,在社会凋敝、百废待举之时,那显非治世之急务。……汉初统治集团多武力功臣,“少文多质”。无为政治崇尚“木诎于文辞”的“重厚长者”,简约而“易行”,相对说来这更易于为其所纳。②

    设问:儒学对于王朝统治有这么大的积极作用,为什么汉朝初年还是长时间实行黄老之学?请结合材料思考影响一个王朝统治思想抉择的因素。

    设计意图:西汉初立时,虽然“定朝仪”严格区分了君主与臣民的尊卑,加强了君主的权威,也得到了刘邦的肯定,但儒学并未被汉初统治者所青睐。汉初的统治集团内,主要成员大多曾经在秦朝为吏,对秦朝制度有一定的心理认同,且由于统治集团成员自身的学识、素养等限制,刘邦等汉初的统治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重新创设全新的管理体制。但秦朝那样一个庞大帝国的转瞬瓦解,使得汉王朝的统治者,不得不首先把矫秦之弊当成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诸多因素的交织融合下,“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③恢复国力。

    尽管汉初的统治者参鉴了黄老之说而将政治机器的运转速度降至最低,但随着西汉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文教事业的复苏,这种“低速运转”,无为、因循的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求。

    (二)为什么是儒学?

    材料3:汉初混合政体④的权力分配和皇权维系依赖的是客观的硬实力,包括军事斗争转化而来的实力和皇帝本人在军事和血缘集团中的核心地位。但是这一政体安排只顺应了汉初的客观状况。随着皇权的代际传递,各权力领域的扩张必然相互碰撞,尤其是诸侯王中的实力佼佼者对皇权产生挑战。不仅如此,汉初以来逐渐成为主流政治舆论的黄老学说为诸侯王的发展提供了“软实力”资源。这样一来,政治紧张就不仅是急迫的现实问题,更是关系制度发展方向的长远问题。皇权要维持和强化自身的地位,不仅需要提出化解硬实力紧张的具体政策,并且此类政策还必须内在地具备与黄老学说相对抗的知识潜力,这就为儒家提供了机会。⑤

    材料4:统一是秦汉历史的大趋势,而文化的统一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秦末汉初的历史表明,文化的统一比政治、军事的统一更难。“完成这项任务,既不能像法家及秦朝那样操之过急,也不能像道家及汉初那样无所作为。它需要一个通向理想目标的温和的、渐进的过程,而当时能适应这种需要的政治理论只有儒家的‘德教学说。”于是,“景武之际,当历史在秦朝的老路上再次走入死胡同的时候,儒家便登上了政治舞台”。⑥

    设问:依据材料,总结黄老思想向儒家思想转换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汉初,黄老之学符合当时统治的实际需要,促进了经济的恢复、政治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随着汉初经济政治发展形势的变化,黄老思想中放任、宽简的统治思想不仅刺激社会矛盾大量滋生、日益尖锐,并且对中央集权统治及封建等级秩序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①如何加强中央集权,通过思想的统一巩固政治的统一是汉武帝必须要解决的时代命题。

    在西汉,儒家思想与黄老思想的转换历程中,以下事件极为关键。

    材料5:汉文帝时博士诸生奉命撰写《王制》,把天下分为九州一千七百七十三国,构想一个地域关系分明,管辖领属清晰,朝聘、贡奉、法律、生产、祭祀的责任与权利都极其明确的理想秩序,使民族国家的观念得到加强,也使君主意识到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可能。

    张苍根据五德终始的理论和天象历法的技术,为汉家确立律历,“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把秦作为闰余而以汉作为正统,从宇宙论上为汉家找到了合理性依据。

    汉武帝时赵绾、王臧依靠田蚡等权贵,拟建设明堂,以之作为诸侯朝见天子、象征天子权威的中心,并以巡狩、封禅、改历、易服色等一系列计划,使天子的合理性与权威性得到真正的确认。②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绌黄、老、形名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平津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③

    设问:

    (1)通过材料,能否看出汉初儒学的发展流变?

    (2)这些变化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性?

    设计意图:历史学科的特征之一是延续与变迁,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并非凭空出世,任何一个思想流派,都在维持自己传统的基础上传承。梳理关键节点,即为学生看清变迁做准备。

    材料6:“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论语》④

    “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⑤

    (天)张日月,列星辰,序四时,调阴阳,布气治性,次置五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新语》⑥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春秋繁露》⑦

    设问:

    (1)依据材料,梳理董仲舒的观点流派传承。

    (2)与孔孟笼统的道德学说层面的阐述不同,陆贾的主张加进了自然法则,其用意为何?

    (3)董仲舒的新儒学与陆贾的思想有渊源吗?如何迎合了时代需求?请结合教材思考。

    设计意图:政治的“一统”要以思想的“一统”来完成。《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叔孙通定朝仪,依据即是“礼”,是外在的伦理与制度规范。汉兴70余年,王国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到汉武帝时期,帝国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确定礼仪秩序,推寻其价值本源,遵守秩序、尊重规则。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的是形成社会井然有序的差序结构,⑧然缺少了自然法则的支持。孟子则认为君臣应该是互相尊重的,仅停留在道德理论层面。陆贾在汉初接纳了黄、老之学,阴阳五行思想,有意识地建立儒学的形而上的宇宙支持系统。董仲舒则认为,“天者,群物之祖也”,阴阳五行被引申到社会治理中。君主代表“天”的旨意来进行统治,赋予了君权无上的神秘色彩和绝对权威,且通过“三纲五常”规范落实,不仅巩固了君权,也有效维护了统治秩序。

    (三)如何从“以吏为师”到“以师为吏”?

    材料6: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诏举贤良方正时,丞相卫绾建议:“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汉书·武帝紀》)这个建议深合武帝之意,从此成为选用人才的重要政策。武帝“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广泛招揽儒学之士,“延文学儒者数百人”(《史记·儒林列传》),封以官职。最为引起朝野震动的是,武帝将布衣出身的公孙弘拜为丞相,封平津侯,食户六百五十。这件事使儒学的政治地位急剧提高,学习儒术成为士人们寻求政治出路、谋取利益的最佳途径,致使“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史记·儒林列传》)。武帝通过大量征用儒学之士,在政治上基本促成了崇儒的局面。①

    材料7:在古代中国思想世界中,本来春秋就象征着德与刑,所谓“德”就是教化,所谓“刑”就是法制,但是,过去教化依靠文士,而法制要倚重官吏,文士尤其是儒者教育学子要立太学,习五经,重选拔,崇道德(道统),官吏治理国家要任贤才,重考绩,精律令,明功过(政统),这是两种很不一样的职业与人生……在国家与君主的绝对权威下,董仲舒的思路中出现了道统与政统合一的取向……知识阶层与官僚合二为一……“礼法合一”或“以礼为法”……“循吏”与“酷吏”在这里互相融合,在后世极实用地形成了中国意识形态的极富弹性与张力的系统……儒家的思想学说终于形成了理路贯通、兼备形上形下、可以实用于社会的国家意识形态,完成了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渡。②

    设问:

    (1)根据材料,汉朝为什么放弃秦朝的“以吏为师”,转为“以师为吏”?

    (2)这一改变带来了哪些影响?

    设计意图:吸取秦亡教训,汉初统治者特别注重将儒家德治原则融入统治体系中。汉武帝“独尊儒术”,为儒学的融入提供思想保障;“举孝廉”为主要选拔标准的选官方式,太学的建立以及“五经”被确定为教科书,则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变秦代的“以吏为师”为“以师为吏”。通过选官制度,儒者成为官吏,将儒家思想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一方面由教育与管理传播到平民,一方面由制度与文本渗透到法律。儒家学说日渐世俗化道德化,儒生成了整顿风俗与生活的教官,儒学成了刑法的内在中心,正在一步步取得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③

    材料8:“大一统”作为《公羊传》作者的政治蓝图,设想建立这样一种理想政治:在那里,只有王权是最高权力中心,对全国实行“一统化”的统治。毫无疑问,这种设想与汉代统治者的政治需求不谋而合。

    ——《中国政治思想史》④

    材料9:秦末民众“苦秦久矣”趁天下反秦,纷纷攻杀他们所痛恨的秦之长吏。汉儒担任的地方官就不同了,他们不仅为民兴利,还倡导礼义、表彰儒生,甚至言传身教。胶东相吴祐遇到百姓相争不下打官司,总是首先闭门责备自己的德教未能化民,然后才去听讼;太守许荆遇到兄弟争财之案,便以自己的教化不行为由,请求廷尉把自己下狱,两兄弟深深感动、幡然悔悟了。余英时先生曾列举了众多实例,来说明儒生官僚是如何“先富后教”、同时承担起“吏”与“师”的双重责任的。在帝国行政组织和广大落后乡区之间,儒家的“礼教”,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整合功能。

    ——《波峰与波谷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⑤

    设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儒家学说对于汉大一统起了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儒家学说为汉武帝制度变更提供了理论依据。儒家也成功地将其价值观和意义准则与国家的制度、法律及治国策略等相融合,使秦朝以来过分严苛的吏治、法律等造成的社会紧张局面得以缓解与矫正。①制度的儒家化与儒家的制度化共同促成了社会的儒家化,这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展开的独特社会土壤。(参见李磊教授《两汉儒学发展的制度分析》一文)

    迁移应用

    陈寅恪认为“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②儒学由制度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材料1: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治安策》③

    材料2:汉武帝制曰:“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议,予博士弟子,崇乡里之化,以厉贤材焉。”

    ——《汉书·儒林传》④

    材料3:《风俗通义》记载这样一件事:杜士娶亲,张妙到杜士家做客。酒宴后闹洞房,“张妙缚杜士,捶二十下,又悬足指”,结果杜士致死。当时精通欧阳《尚书》的鲍昱为汝南太守,对此案进行判决说:“酒后相戏,原其本心,无贼害之意,宜减死。”这件事鲍昱的处理有符合情理的地方。“原心定罪”的核心是诛心,即处理案件看罪犯平时的本性。本性善,重罪轻罚;本性恶,轻罪重罚。

    ——《中国政治思想史》⑤

    材料4:对于专制统治者来说,严密控制人的思想意志与约束人的行为同等重要。儒家的德治仁政学说又能为君主政治进行某种修饰和补充,特别是儒家的各种仪制典章,可以将专制主义暴力统治装点得温情脉脉。因而武帝之崇儒,并非以儒学政治学说作为全部政策的出发点,而是注重儒术的“文饰”功能。……经过汉武帝的擢升,儒学终于有了官方身份,走上与政权相结合的道路。以后经过历代君主一再确认,儒学始终占据政治指导思想的宝座,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均有极大的影响。

    ——《中国政治思想史》⑥

    请回答:

    (1)材料1、2、3分别从哪些方面论述了儒学对于汉社会产生的影响?为保证儒家的正统地位,汉武帝又实行了哪些措施?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儒学与封建政治统治的关系。

    设计意图:在理解的基础上迁移运用是文科班教学的重要环节。本题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融合,通过呈现史料和多元化的素材,创设历史情境。前三则材料体现出,儒学对社会教化、学习教育、法律制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可见,儒学发挥了社会治理的功能,并与政治制度紧密结合,并借助于汉武帝的制度保障,愈发体现正统地位。

    儒学在汉武帝时代的成功,绝不是汉武帝的突发奇想,而是儒学在民间沉淀了数百年后的一次总爆发。它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能力,给予“每个人”以合理的定位;对皇位的转移和巩固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并通过教育、法律、政治制度不断向民众进行渗透。汉朝历经前几十年的缓慢复兴,到汉武帝、汉宣帝以后,在儒学培养体系下成长起來的官僚集团成为了朝堂的主导者,汉朝逐渐儒家化,而儒家也不再单纯局限于思想领域,而是从此与政治体制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相互促进、相伴而长。

    【作者简介】曾义青,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宁海中学历史教师。

    陈红,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市宁海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实习编辑:钱孝璇】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