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

    范学君 胡斌

    

    

    关键词 选择性必修,古代官员,官员选拔,官员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03-0017-06

    官员选拔与管理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长期以来,由于旧版教材的内容、结构所限,中学历史教学仅从政治制度的视角阐述官僚体制的发展与演变,较少涉及其他相关内容,而王亚南先生认为,中国的官僚政治形态,属于社会文化事项之一,对于它的研究必须和中国社会的宗法组织、伦理传统、儒家思想、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一同考察;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官僚制度在历史上较早出现,曾是进步的,但也有不少流弊,甚至还产生反时代的破坏作用。因此,本文试以选择性必修教材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微格教学为例,从动态视角出发,看选官用官制度如何产生、调适、存废以适应政治体制发展的需要。具体设计如下: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官”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为临时驻扎的兵营,后衍伸为那些辅助君王治理百姓的人。《说文解字》中解释:“官,吏事君也”,也有治众的意思,可见官是那些在政府机关担任公职的人,这些人为君王服务,替君王治理民众,官员的素质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王朝能否长治久安,所以历代王朝对官员的选拔和管理都相当重视,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员的选拔和管理。

    设计意图:在中国,一些汉字字义的追溯,往往能体现历史发展演变的脉络。通过字义解读,可以推知:古代的官僚政治是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身统治而建立起来的一套制度,它是为当时的政治需要服务的。因此探究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和管理体制,就必须从历史的政治体制形成中寻找方向。

    一、选官制度

    1.产生——社会转型下的选贤任能

    官僚政治是作为古代专制体制的一种配合物或补充物而产生的。西周时期,在分封宗法的总体框架下,诸侯、大夫、士就是国家的官僚,与周王一同管理国家政务,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这些“官”不是由周王或政府选拔的,基本上是按宗法继承关系世袭而来,被称为“世官制”。

    设问: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思考,这样的官员选用方式对国家治理有什么利弊?

    设计意图:世官制从根源上说是和宗族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周时期的人们聚族而居,各级宗族长享有崇高威望,同时也是他们的长官,在宗法制的维系之下形成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生活格局,世官制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世官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贵族享有政治管理权,并且可以代代世袭,巩固了贵族集团的地位。作为国家的统治阶层,他们与王朝形成荣辱与共的关系,因而为维系王朝的正常运转尽心尽力;由于可以世袭,贵族凭借教育文化的优势而垄断官员的选拔和培养。但是制度的实施是建立在周朝拥有较强实力的基础上的。随着西周王朝的衰落,尤其是“平王东迁”后王室自顾不暇,贵族垄断高官,世官制度弊端日益暴露,政治僵化,分裂倾向渐生等问题也就凸显出来。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分封制崩溃,诸侯国间争霸和兼并战争的激烈,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框架,实行明贤主义,①唯功唯贤的选官制,相较世卿世禄制,更能满足各诸侯国对人才的追求。

    设置情境:公元前362年,21岁的秦孝公继位,此时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国力较弱,被诸侯疏远,像夷狄一样被对待。秦孝公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

    材料1: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②

    材料2: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③

    设问:(1)秦孝公为什么会发布“求贤令”?

    (2)商鞅就是响应求贤令而来到秦国的,并主导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变法,材料2是商鞅变法中选官的措施,其标准是什么?联系纲要分析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这些选官思想和标准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设计意图: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及政治制度的迁嬗时说:“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④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宗法制的崩溃,世卿世禄制也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被逐步淘汰。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转型的重要阶段,君主、诸侯无比渴望于争霸斗争中胜出,有人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秦孝公发出“求贤令”,即希望有才能的人能帮他强大秦国。这里的“贤”更多的指才华、才能。这是选贤任能思想的体现,为身份低微而有才华的人入仕当官开辟了道路。从商鞅入秦的举动中我们可以推导出春秋战国时期人才可以自由流动,为有才能的人入仕做官扫清了地域障碍;不仅有才能的人可以入仕做官,从材料2中我们还能看出军功入仕也是选官的重要途径,这迎合了统治者实现宏图霸业的需要,是战国时期的又一个新发展。统治者对人才的渴求和选用,必然导致政治支配的权力从贵族手中向封建官僚手中转移,这一转移为政治体制的转型、成熟国家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2.定型——秦专制国家的历史选择

    政治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这个“一定阶段”就是指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和国家产生之后。⑤秦完成统一后,中央集权国家建立,国家的政治管理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如何治理这个新型的国家,统治者和他的幕僚们也进行了各种探索和创新。

    材料3:云梦出土的秦简《为吏之道》,儒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十分明显,诸如“和平毋怨”,“慈下勿陵,敬上勿犯”,“施而喜之,敬而起之,惠以聚之,寬以治之”,“刚能柔,仁能忍”,“正行修身”等。

    ——《中国政治思想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①

    材料4: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②

    设问:以上材料,一则是出土秦简所记对官吏的素养要求,以儒家道德规范为准;另一则是韩非的法家思想,秦统一后,李斯向秦始皇提议“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两者都是秦对官员选拔任用的一些要求,比较两则材料,你对秦的选官、用官制度又有什么新的认识?从历史的最终结果来看,为什么秦朝最终选择了“吏师”“法教”的选官、用官体制?

    设计意图:《为吏之道》反映了一个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秦体制不同的景象。秦统一六国后,并不排斥儒家,儒生也担任博士官等职位。从一个刚建立的帝国角度出发,多种思想并存、多样化的人才来源并非不利于统治,并且儒家特有的修身、齐家、治国理念对提升官员素质是非常有益的。但随着各项政策的颁布,各个流派试图通过表达对王朝政策的不同意见以赢得自身的地位,获得君王的认可。儒家对郡县制的品头论足,不仅让制度的设计者很反感,更重要的是会对集权制度造成威胁。在此背景下,李斯提议、始皇帝批准了“以吏为师”,官吏用现成的法度律令治理国家,其目的是借此保持思想的纯正,一有异端,即予铲除。这样的选官方式有了统一的标准,官员们管理天下也有了明确的方法,同时使官吏选拔进一步从贵族血缘的垄断中摆脱出来,成为皇帝和政府的治国利器,符合了专制大一统国家的需要。但是,“以吏为师”导致官吏们成为僵化政策的执行者,必然会自觉地去扼杀新思想以示尽忠职守,造成社会矛盾尖锐,使国家治理缺少弹性。

    3.调适——汉朝选官的重大变革

    秦二世而亡,草创的一些官僚制度并未充分实施和完善,汉承秦制,官僚制度得以发展。汉朝选官制度也是多样化的,有任子(贵族子弟可以优先成为郎官)、赀选(家里有钱才能参与郎官的选拔)、门荫(依靠家族的职权当官)、辟除(长官直接聘任部下)、征召(皇帝对特殊人才直接聘用),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察举制。

    材料5:(汉文帝)曾經指出,“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③在具体的选官制度上,诏令“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博纳以言”。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武帝下诏,“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材料6:汉代察举名目繁多,以“贤良方正”和“孝廉”两科最为重要。察举孝廉是汉代察举中的常科,汉武帝将其制度化,为考试制度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东汉顺帝接受左雄建议严格考核任用程序,在阳嘉元年(132年)改革了孝廉有选无试的局面,以试经考核被荐者的真才实学和实际工作能力,并且还要经御史府所在端门复试后才能量才录用。汉代察举制是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发展的重要标志,《汉书·倪宽传》称为:“汉之得人,于兹为盛。”④

    设问:汉朝的选官方式和标准是什么?这种标准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为什么汉朝会一改前代的“法教”思想?这样选出的官员对封建王朝的治理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汉朝改革选官标准和方法,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标准主要为德行、才能,推荐与考核相结合。从汉文帝举贤良方正到武帝全面推行察举制,其根本是为了适应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需要。与秦朝相比,武帝以后选官最大的变化就是以儒学作为选官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与政治的结合绝不是偶然的,此时的“儒”经过董仲舒等人的改造,着重于提升官员道德水平、强调对君主的服从、维护大一统国家体制,深得统治者的认同,成为正统。按此标准选出的官吏不仅是国家机器的“螺丝钉”,更是皇权至上、大一统的自觉维护者,封建王朝终于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人才”,他们饱读诗书、举止高雅、尽心效忠皇室、把对君主的“忠”和对家人的“孝”紧密相连。另外,这一政策有强大的社会导向,引导读书人将读圣贤书、提升修养、投身报国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通过读书、做官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阶层的跨越,对维护王朝统治、推动阶层流动、缓和社会矛盾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4.异化——东汉选官制度的僵局

    材料7: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

    ——《桓灵时童谣》①

    设问:这首童谣,蕴含了什么历史信息?

    设计意图:史料实证意识是历史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体会时人的意指、探究史料作者的意图,是深入认识、理解历史的重要方法。童谣中说的是号称出身贫寒、道德高尚的官僚们,其实无恶不作、肮脏不堪,行为秽如污泥。童谣作者借孩童之口,指责社会黑暗,表明察举选官舞弊之风盛行,也预示着东汉社会的腐朽已病入膏肓。

    材料8: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任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行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外历史纲要(上)》②

    探究:从西周到秦汉,官员的选拔标准和方式随时代发展、国君的要求发生着变化,逐渐定型并成熟,但是选官制度总免不了被“异化”的命运,如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恰恰走到背离初衷的局面,沦为贵族垄断、分散皇权的权力工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和制度本身的设计有什么关系?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避免吗?

    设计意图:任何制度不是绝对有利而无弊的,这也是制度必须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察举制造就了一个士人政府、推动了阶层流动、提升了儒家的地位、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体制,同时也缔造了自己的“反动因子”——察举制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随王朝存续时间的拉长,逐渐沦为世家大族的入仕通道,为魏晋南北朝门阀体制提供了社会土壤。由于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门阀士族的势力发展,地方豪族权势的加强,选官权牢牢地控制在地方豪强手中,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累世公卿”的局面。材料就是想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制度的延续变迁和互相影响,理解制度形成和变化背后的复杂社会因素。③

    二、官员管理制度

    与选官制度相配套的是对官员的管理与监察体系,这在中国古代也是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的文献已有监察官的确切记载,无论是机构设置、制度设计还是法制创制都达到较高水平。这一制度产生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上,是国家机器的“制衡机制”,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亲临天下——秦始皇的监察方式

    材料1: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④

    设问:材料出自琅琊石刻,是对秦始皇功绩的赞颂,从中能否找出秦始皇管理官员的线索?

    设计意图:秦始皇非常重视监察的作用,而且亲力亲为,他先后有五次巡行,地及当时秦疆土的绝大部分,最后他本人还死在了巡行的路上。石刻内容清晰地表达了他的目的就是加强权威、督率官吏,体现了监察、管理官员的方法和本质诉求。但依靠皇帝个人的勤勉毕竟是有限的,由此可引出秦汉监察、管理官员的制度化问题。

    2.上计、监察——汉朝监察的制度化体制

    材料2:《漢书·贡禹传》:“郡国恐伏其诛,则择便巧史书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①

    20世纪90年代出土的尹湾汉墓简牍,其中的六号汉墓出土木牍《集簿》,是西汉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郡”向中央上计时所用的实物。这印证了汉官员管理考核的方法——上计制度,官员定期汇报辖区治理成果,并以此作为升迁、赏罚、罢黜的依据。但上计中官员利用制度的漏洞,欺上瞒下,虚报成绩,这表明制度的完善不等于杜绝了腐败。

    材料3: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内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之”。③

    材料4:汉武帝即位后,地方设立刺史,品级仅600石,位下大夫,仅相当于县令,“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尊承典制……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④

    设问:除了自我上报成绩的上计制度外,秦汉朝还设计了比较完备的监察制度,秦朝中央所设御史大夫,西汉御史中丞都是行使监察权的主要官员;地方上,汉武帝设刺史,以六条问事。材料中反映这些官员监察的对象、范围和作用是什么?东汉以后刺史变成了州牧,甚而成为分裂国家的军阀领袖,完全背离了监察的初衷,为什么会这样?

    设计意图:秦汉初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体系,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将官吏的升迁、任免与实绩相结合。刺史制度反映古代监察官的典型特点,即位卑权重,代表中央行使监察权力,六条问事的主要项目是防止地方官员与豪强勾结,防范诸侯王。上计制与刺史、御史中丞等一并构成了汉朝相对完善的官员考核标准和体系,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体系,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样的方法基本被后世沿用。无论是选官的察举制、还是考核的上计制、抑或是中正、刺史、御史大夫等官职的设定,其制度的本意就是选贤任能、加强管理,服务于专制皇权,共同维护中央集权王朝。秦汉王朝的后期,这些制度功效和运行呈现出与设计本意相反的景象,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沦为贵族把持选官权的工具、上计中舞弊防不胜防、刺史变成了州牧。这既与制度本身的缺陷有关,又是当时政治腐败、皇权衰落、地方豪强兴起的时代导致的。

    三、创新还是因循——秦汉选官、用官体制的再认识

    探究:有学者认为,秦汉的政治体制规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基本的特征、倾向,以及变迁的范围和幅度”。⑤纵观从秦至清2000多年的历史,王朝不断更迭,对官员的选拔和考核、管理一直被历代封建王朝所重视。这些选拔、管理官员的方法、制度从本原上看更是从未改变,选贤任能、肃清吏治是理想;加强皇权、维护统治是现实需要;方法细致、制度严密是趋势。有学者看来却是缺乏创新的历史循环,是“没有时间”“没有历史”的景象。你是如何理解的?

    设计意图:秦汉制度有着奠基的价值,秦汉时期选官、管理的制度已经相对完整、全面,成为后世制度建设的典范,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生态、思想意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中国官员选拔、考核、管理的方法、制度在不断改进中,“但其改进的程度,始终不曾越出技术性的、量变的阶段”,“无非是中国典型的或特殊的封建组织的长期存续问题”。①从实际效果看,我们也会发现,严密的制度不等于完美的国家治理成效。越到封建王朝的后期,制度越发详尽,在这制度下成长起来的人却失去了活力,变得麻木、保守、不思进取,制度成为历史转型的包袱。另一方面,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的考试、选举制度,其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问题。一国的政权交付于哪些人,这是第一义。②中国历史上有过太多动荡的乱世,宦官专权、外戚专政,但朝堂上总站着一批如李膺、范仲淹、包拯、于谦等“忠义之士”,他们不顾身家安危,坚守原则;草野中也有所谓匹夫不忘尽绵薄之力,这是中国士民的主流。正是这种古代政治制度与精神追求的有机结合,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和信念。所以,中国古代选拔、管理官员体制的存在与发展又有其必然性,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深远的价值,也要随历史进程而转型,要对这些制度进行多维度的评判。

    本课以秦汉为例,着眼于中国古代选拔、管理官员的制度建设与发展,力求讲通、讲透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管理制度,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和历史面相,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③之所以集中在秦汉时代,是因为这段时期是中国政治体制的定型时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不过,这段时期的制度虽有代表性,但是教学中如过于强调制度本身,就会造成“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之感。任何制度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所以必须与人事相配合,“太重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就会令认识有偏差。④因此,本课设计从西周、春秋战国、秦汉时代背景和制度内在机制出发,梳理其发展、演进的历程,引导学生思考官员的选拔、管理制度与其他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形成纵横勾连的知识体系,寓素养、能力于历史的叙述和制度的发展、流变中,在纲要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重心放在理解古代选拔、管理官员制度的重点、难点上。

    【作者简介】范学君,中学一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历史教师。

    胡斌,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