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范畴及其教育价值

方美玲



关键词 历史学科范畴,历史学科本质,历史课程三维目标,历史学科育人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7-0020-09
2018年1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7)》),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统领课程目标。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学科本质凝练出”,“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①显然,如何理解这种超越具体知识、技能,强调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综合表现的课程目标,是标准及相应教材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历史学科范畴的角度讨论如何整合历史课程“三维目标”,进而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问题,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众所周知,我国21世纪初的课改,其主要特点之一是从一般教育学的角度提出了课程的“三维目标”。由于课改推进速度极快,课程专家始终没有给出具体学科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原则和方法,处于抽象化的“三维目标”在具体学科课程中没有得到恰切的解释,导致各级各类学科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一线教师无法把握学科课程三维目标,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课程三维目标悬空现象,极大地削弱了课改实效。笔者认为,当前应以“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契机,在教育部组织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各学科具体育人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解读学科育人目标,这是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使课改要求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环节,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显然,解读学科育人目标要以扎实的学科功底和对学科本质的透彻理解为前提,同时要具备挖掘学科育人价值的方法和能力。因此,解读学科育人目标是学科教育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尝试从历史学科范畴的角度解读历史课程三维目标,并探讨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独特育人优势的方法。
(一)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
历史是指人类过去发生的事情,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记载及其认识。“历史”包含了“过去发生的事情”“记载”“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认识”三层意思,分属“过去”“对过去的反映”“历史写作的简称”“历史学的简称”三个义项。②三者主语虽均指“人类”,具体指向却有前、中、后时序的区别,相关内容因此关联密切。
“过去发生的事情”时序排列最前。其中“过去”是指时间,“发生”蕴含着地点,而“事情”既可是史前的早期人类出现、古代国家产生、各种文明起源,也可是后世人类为了生存、自由而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和社会(“文化”)的过程,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文明成果。这些文明因素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不断传承和变化,逐渐形成现代看到的不同类型的文明。
“记载”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记载;“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认识”需借助“记载”去完成。“记载”“认识”依次发生在“过去发生的事情”之后(有的间隔很久),因此性质也会发生变化。“过去发生的事情”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已经发生的,具有确定性,因而是客观的,但后人能否完全“记载之”“认识之”则取决于決策者以及记载者、认识者的价值取向,因此“记载”“认识”中无法避免的主观因素势必造成其与原有客观性的差距。于是我们看到关于同一历史事件因价值取向不同而呈现的不同版本的记载、不同角度的认识。若以线段AB表示历史的三层意思,则“客观”和“主观”为线段的AB两端:“过去发生的事”在“客观”的A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认识”在“主观”的B端,“历史”由“过去发生的事情”到“记载”到“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认识”是一个由“客观”(A端)逐渐趋于“主观”(B端)的过程,而“价值”是其趋变的决定性因素。
于是,“认识”尽量客观的“过去发生的事情”,需要寻找尽可能客观的“记载”(文献、实物等史料实证)、尽可能发现现实生活的历史轨迹(现象分析)、进行尽可能符合时序逻辑的分析(逻辑思辨①),才能史料证史、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才能揭示人类及其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
所以,通过分析“历史”的义项,可以提炼出历史学科的以下基本概念:“时间与空间”(时序与地域)、“文化与文明”“延续与变迁”“客观与价值”“实证与思辨”等。
(二)历史学科范畴的主要内容
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②不同学科对事物有不同的理解方式,由此而形成了各自的基本概念。有时,不同学科使用了相同的范畴概念词汇,但其含义却大不相同。比如,“时间”“空间”均为哲学、历史、物理学科的范畴概念,数学学科也有“空间”的范畴概念,但哲学学科的“时间”“空间”泛指自然、社会、历史③等所有存在的场所,具有普遍意义;而历史学科的“时间与空间”既指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与地点、历史现象发生的时段、社会环境之类的广义空间,也指对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认识的不同时空,侧重人文社会定位意义;物理学科的“时间”“空间”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规律所存在、发生的时间和场所(从微观的粒子到宏观的宇宙所在的区间),侧重自然定位意义;数学学科的“空间”是运用数学符号(比如数字)研究图形所存在的维度特性。不同学科范畴概念的存在,规定了不同学科不同维度的本质特征,使得学科变得具体可触摸。
历史学科范畴的主要内容是由“时间与空间”(时序与地域)、“文化与文明”“实证与思辨”“延续与变迁”“客观与价值”等基本概念构成的。
“时间与空间”是历史认识的出发点。它由主(人类)客(自然、社会等)体发生发展的时序与地域界定,是记载和认识“过去发生的事”的坐标轴,既包括“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具体时间空间,也包括宏观层面时序(如“绵延”④“历史线索”等)和地域(如“国家”“社会”等)。唯物史观的内核就是从“时间与空间”出发认识历史,可称为“时空观念”。从学科育人的角度看,“时间与空间”则是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还原客观的坐标原点。
“文化与文明”是指历史认识的内容。这里的“文化”,是指广义的文化,是指“自然的人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伟大成果,它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文化的等等”。⑤“文化”早于“文明”出现。“文化”和“文明”分别源于法语的“culture”和“civilization”,前者源于拉丁语,本意为“培养”“培植”,后者源于拉丁语“civis”(公民),又源于拉丁语“civitas”(城市)。文化始于最初的耕作,而文明则源于城市文化的形成,所以我们习惯称“原始文化”而非“原始文明”。“文化”包含“文明”,两者均是人类“有意识”需求的产物,因而均具有“目的与手段”的特征。“人们总是依照一定的目标来选择适当的手段;人们对于目标的意识越明确,就越是趋向于选择适当的手段。”①文化按古今中外的时空排序,就构成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历史线索”;文明按社会需求划分就构成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不同领域的“文明成果”。同时,在中国古代史中也包含着中古政治史、中古经济史、中古思想文化史,在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制的历史,因此,“历史线索”序列和“文明成果”领域交叉并存。
“实证与思辨”是指历史认识的方法。人们为了“客观”记载、“客观”认识“过去发生的事情”,需要以历史时空下的史料实证为价值的校准器,经过现象分析、逻辑思辨,尽量使历史认识还原客观。其中的史料(包括文献、文物等)实证是历史研究实证方法中的最主要方法。实证法还包括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即直接的调查研究,也叫“现场研究”“实地调查”“田野调查”)等。现象分析是对延续至今的现象作历史的分析,在现象分析中凸显历史与现实的联系。②逻辑思辨既包括对文献、实物等史料进行时空背景下的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逻辑推理的过程,遵循“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原则;也包括“观察历史整体进程,探究其中的模式或规律,并据此阐释人类历史经验”这一“思辨的历史哲学”理论探究,以“既能够以其提供的阐释模式而使历史具有可理解性,又能够以其勾画的美好未来而使历史具有合道德性,从而能够使诉诸它的历史学具有合理性”。③
“延续与变迁”是指历史认识的目的(规律)。“延续与变迁”是对蕴含在“过去发生事情”背后人类及其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描述:人类的各类文化、各种文明均由古至今单向发展,既有对上一阶段成果的继承和延续,也有变化和发展。若某一阶段的延续大于变化,则阶段特征明显;反之,当长时期的变化大于延续时,则发展趋势凸显。总体而言,人类由低级向高级曲折发展,不同领域的文明成果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客观与价值”是指历史认识的性质。历史学的研究对象,“过去发生的事情”因其具体的时空而界定了其客观性;但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记载者、认识者却因其所处时代价值取向相异而产生主观性偏差。只有尽量将时代价值取向置于当时的历史时空中,才能实现揭示人类及其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这一历史认识目的。
学科范畴的基本概念包括学科视角及其基本方法。学科视角是学科特有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视域和角度。显然,时间与空间(角度)、文化与文明(视域的广度)、延续与变迁(视域的深度)是历史学科视角的主要内容;实证与思辨、客观与价值(学科方法及其性质)属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通过学科视角及其基本方法对一类事物众多事件、现象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抽象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再将其概括到同类事物中去而获得概念。其中,那些在学科及其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在学生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的概念被称为核心概念(big idea)。同时,在学科视角指导下对事物的认知、理解、判断、选择等活动中,必然涉及思想信念、思维取向、评判标准、态度和主张等,因此学科范畴蕴含了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总之,学科范畴制约着学科的核心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其相互关系。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以“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基本态度等规定了初中历史课程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①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内容,从历史学科范畴出发,对上述课程三维目标作出解读。
(一)基本知识与核心概念
“基本知识”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表述如下:
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②
因此,“基本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文明成果与历史线索,它们一起构成了历史知识的“文化和文明”内容。值得指出的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决定其他历史概念的“基本”。之所以被称为“基本知識”,是因为它们重要,如同历史常识。“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是历史线索、文明成果的构成要素。无论是贯穿初中历史古今中外六个板块的“历史线索”,还是贯穿高中历史三个必修模块的“文明成果”,③均由“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构成。而历史学科视角(“时间与空间”“文化与文明”“延续与变迁”)是将它们串联在一起的纽带。“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若以“时间与空间”排序,构成古今中外的历史线索、历史发展脉络;若以人类需求书写,则构成不同领域延续与变迁的文明成果;同时“历史线索”与“文明成果”之间互有彼此,其关系如图1所示。
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文明成果和历史线索,更是为了透过历史线索发现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趋势,透过具体的文明成果发现政治、经济、文化间的相互关系和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线索、文明成果、特征趋势内在关系紧密,共同构成历史学科的核心概念。
(二)“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1.“基本能力”
《标准(2011)》的“基本能力”从时空考察人物事件、多样呈现想象情境、处理信息理解史实、口头书面表达交流四个维度④进行表述。历史学科的“认识历史需要借助历史记载”的特点,决定了历史的学习方式:通过文献、实物、多媒体等方式呈现学习内容,表达认识成果。学生首先需要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其次,需要通过阅读、观察和体验才能创设和还原历史想象的情境,才有可能进一步“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才能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最后,学生才有可能将自己理解的历史还原到具体时空中加以表达,才能“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①所有这一切的核心均为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空思维能力”(如图2所示),这是由学科范畴“时间与空间”这一基本概念决定的,构成学科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方法。
2.“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历史学科范畴规定了“实证与思辨”“客观与价值”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侧重介绍了在学习历史、研究历史问题、表达历史见解时运用基本方法的过程及一些具体的方法、技能,可用图3表示。下面简要阐述它们的内涵。
(1)学习历史的过程及其思维方法、基本技能
学习历史是一个感知-理解-形成概念-认识特征趋势的过程。这也是学习运用实证和思辨这一基本方法认识历史的过程:首先,主要是通过精选各种类型的材料,创设各种与历史时空相关联的情境,以感知历史;其次,以精选的材料为载体,通过“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历史学科特有的思维方法,去“理解和判断”历史事实;然后,运用“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一般思维方法抽象概念(包括学科核心概念),“进而认识历史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②
学习历史同时必须掌握以下一般方法:“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③这些一般方法与思维方法不同,它们是可通过练习而逐渐熟练掌握的操作程序,也可称为历史学科的“基本技能”。思维方法中的“时序与地域”“延续与变迁”为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是范畴概念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成为历史思维方法的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技能、思维方法在“实证与思辨”过程中共同作用,使学生在历史认识中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2)研究历史的过程
研究历史的过程包括以下四步:第一步,“了解历史事实”;第二步,“发现”并“提出”具有价值的“历史问题”;第三步,“体验探究(即解决——笔者注)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分析和评价”历史事物;第四步,“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④至于如何将“实证与思辨”具体运用于研究历史过程的每一步,《标准(2011)》未提及,限于篇幅,将另文专述。
(3)表达历史的方法、方式
《标准(2011)》规定了“言而有据、推论得当”地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合作探究与讨论的方式,以便“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①
(三)“基本价值观”
学科视角、核心概念和基本方法蕴含“基本价值观”,所以《标准(2011)》从历史线索(第1-3条)、文明成果(第4-5条)、历史人物(第6条)三个维度给出了“基本价值观”的描述。②如图4所示。
从历史线索看,通过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历史地认识中国国情,认同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通过世界史的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从文明成果看,理解革命与改革的功用,认识民主法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发展相应的意识;认识科技的推动作用,形成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从历史人物看,分别认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作用,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从而奠定成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的基础,实现历史学科育人的终极目标。
侧重义务教育阶段,以《标准(2011)》为依据展开学科范畴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进行学科本质的解读,有助于理解《标准(2017)》通过课程结构和学业质量标准实现与《标准(2011)》的衔接路径、通过课程内容完成初高中历史学习螺旋上升的表现。比如,初中历史课程内容侧重以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历史现象勾勒“文化”中的“历史線索”;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模块,“不仅有利于学生梳理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阶段,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③高中选择性必修课程侧重通过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显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文明成果”及其关系。又比如,对于同一历史事件,在初中认识的基础上,高中教学将通过不同时空的联系与综合,达到历史认识的新高度,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唯物史观等历史学科素养,从而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提升。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