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高远筑课魂
摘 要 教学立意乃课之魂。立意高则课堂充满智慧,立意低则教学了无意趣。高中历史新教材内容繁复,跨度极大。如果不深入研究此问题,教学就会成为教师自乐的絮语和无趣的流水账。只有从立意的高度来进行教学设计,使每节课有主题的统整、有环节的引领、有认识的升华,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领会历史知识,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立意
文以意为主,课以意为魂。教学立意是教师在对本课教材进行精心解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的整体架构,确定教学重心,梳理教学主线,提升教学精度、准度以及深度的行为。它是教学内容的提炼与深化,也是教师专业功底与思想情操的体现与凝聚。教师应该大胆领悟,小心梳理,构建每节课的立意——“筑课魂”。课一旦有了“魂”,就能让教学内容产生联系,更加立体、深刻。读史明智,教学立意的提升,能让师生心灵的交融与互动找到合适的桥梁,将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灵动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师生之间心灵的交融与互动更为融洽、更为合理,这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教学立意乃课之魂。立意高则课堂充满智慧,立意低则教学了无意趣。纵观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教学现状,教学立意的提升情况不容乐观。《中外历史纲要》内容繁复,跨度极大,教学任务颇重,教师往往拘泥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很少去思考如何提炼教学立意。选择性必修教材涉及的新知识、新概念多,许多教师自身对其都缺乏理解,专业知识存在缺陷,也谈不上进行教学立意的提升。不解决这一问题,新课程的教学就会陷入开快车、赶进度的误区,历史新课程教学必然事倍功半。本文试结合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教学尝试,谈谈教学立意提升策略,为新课程的推进尽微薄之力。
一、合理的主题统整是立意的基础
一节课,尤其是历史课,如果只传授一些历史知识,就如同报无趣的流水账,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一节课,如果只展示教师的口才与技巧,就会成为教师自乐的絮语,让学生的心灵与历史的探究渐行渐远。高中历史新教材跨度大、内容多、知识新的特点,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如果只会平铺直叙、按部就班,就必然会陷入繁杂、絮叨的讲述之中,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灵动的魂魄,不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学内容的取舍直接影响教学体系的构架、教学流程的规划和教学效率的提高。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丰富,体系繁杂,如果教师不能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学情科学地取舍教学内容,就会陷入泛泛而谈,无所深入的误区,会弱化学生历史学习的感悟,甚至会由于自己的一知半解而误导学生”。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共由4目构成: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这一课内容丰富得让教师咋舌:跨及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大领域,要解决华夏认同、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三大核心概念。同时,还要讲清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以及商鞅变法和诸子百家等多个重点,无论哪个重点知识和概念内容原先都需要讲一节课。许多教师在讲述这一课时,往往先介绍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的历史演变,分析此时民族关系的变化,华夏认同使华夏族更加稳定;接着讲述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关系逐步发生变化,富国强兵成为各诸侯国共同的追求,各国先后进行变法,商鞅变法就是其代表;然后再讲述孔子、老子及诸子百家的形成背景与思想主张。在讲述过程中,教师还时不时需要引用教材中的一些史料、解读“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等艰深的概念。这种缺乏立意提升的教学设计和平铺直叙的教学讲述,不仅让教师陷入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焦虑之中,还会因浅尝辄止、泛泛而谈,使高中学生无法领会其教学的内涵。上述看似分散的内容,如果沿着历史向上追溯,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以此为起点,进行问题思考,可以构建起各部分的联系,这是确定教学主题的基础:这一时期诸侯争霸、变法革新、百家争鸣的根源是什么?他们之间有没有相互联系之处?学界普遍认为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变?是怎么变的?不了解这些问题,就不能让学生产生深层的思考,当然也不可能产生师生心灵的交融与互动。这与新课程倡导的“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要求背道而驰。
确定每节课的教学主题是提升教学立意的基础。主题的确立能帮助学生将松散、繁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有重点、有主线。确定合理的教学主题不仅能帮助教师确定教学重心,疏通教学主线;也能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主体思路;更能给课堂教学增加理性的光芒和思想的力量。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详细介绍了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材的3個子目: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和开眼看世界,分别讲述了战争的背景、过程与战后反思。教材的结构与知识框架已经基本清晰,但如果我们不对其做进一步的提炼与深化,统整教学主题,只按子目平铺直叙,学生就会缺乏探究动机与深层的思维引领,不能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两次鸦片战争使原先虚骄自大的清政府大门洞开、主权沦丧,成为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此课需要探究的关键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怎么会有这样巨大的落差?我们由此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主题“国门洞开”,让学生体会,虽然战前的清朝闭关锁国、愚昧无知,但毕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学生会带着这样的学习热情,进入自主的探究之中。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梳理本课的教学主线。
(一)国门前的觊觎。战争前的清政府可用“落日的辉煌”来概括:“康乾盛世”的余晖渐渐消失,思想保守、制度落后、矛盾激化;更为可悲的是对世界的变化浑然不觉——清政府如同处于高坡上的失控战车,身处险境而不自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则刚完成工业革命,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亟须打开中国的大门——他们如同刚爬上高坡的强盗,迫不及待要对那辆下滑的战车给予致命一击。因此,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国门前的觊觎者必然会引发战争,这是他们的国情所决定的。
(二)国门内的悲歌。为了打开中国紧闭的国门,西方列强可谓不择手段。正常贸易不行就转为邪恶的鸦片贸易,鸦片贸易被禁止,则转为明目张胆的野蛮侵略。一次侵略没能满足要求就寻找借口发动第二次侵略。所有的目的都围绕如何打开中国紧闭的大门,让西方列强找到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领事裁判权、片面的最惠国待遇以及内河航运权和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条款,进一步洞开了国门,国人于此境地之中,奏响了一曲曲悲歌。
(三)国门后的清醒。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社会大变革,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愚昧无知、浑浑噩噩。少数思想清醒者面对冲击,自然做出了反应——反思这一变故的原因与应对策略。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人开眼看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虽然这些反应还比较肤浅,不能直接看到问题的本质,但毕竟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为中国近代的悲剧涂上了一抹亮色,为落后的中国指明了方向。
这样的主题疏通,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构建学生的学习主线和重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合理的桥梁。
二、科学的素养渗透是立意的方向
历史是由众多知识点与概念构成的,这些知识点和概念如果能够用一条线索串接,就如同一串项链,不仅能展现其优美的姿态,还能提升它的艺术价值。反之,这些知识点就如同散乱的珍珠,艺术价值必然大打折扣。因为,知识点的散乱会造成学生逻辑的混乱和思维的狭窄,影响他们系统深层地思考。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时空跨度大、知识点多,如果不系统地整合与疏通,必然会造成知识点的堆积,使学生的理解产生困难。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时空跨度极大,知识点多且零散。它从古代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以及希腊文明的传播讲起,向学生交代了大帝国兴起的条件。然后,介绍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以及罗马帝国的建立与发展。时间从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兴起延伸到5世纪后期的西罗马帝国灭亡;空间则从伊朗高原扩展到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与罗马帝国。除此之外,教材还要求学生掌握波斯及亚历山大推行的行省制度以及基督教的产生等内容。更难把控的是,教材在学生掌握这些帝国建立的基本史实基础上,还要求学生掌握文明是怎么交流与传播的。这部分内容相对较为抽象,涉及文明的传播路线、字母文字的起源与演变,以及中西方文明的交流情况。很明显,这一课如果教师不能进行系统疏通,学生肯定会感到知识繁杂且生涩,会造成学习的紧张与乏味感。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下,教师仍需要结合特定的时空条件进行历史理解,找到涉及本课目标的共性问题,进而加以提炼:世界性的大帝国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建立的?怎样才能使大帝国高效运转并保持长盛不衰?怎么理解古罗马从共和制到帝制的演变?你认为应该怎样促进世界文明的共同发展?如果给这一节课确定一条学习主线,你会如何梳理?只有系统梳理、提升立意,才能让历史课堂充满智慧。
科学的素养渗透是立意的方向。立意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素养是学科能力的深度内化。立意的确定,有赖于精准的时空定位、辨析和去伪存真的能力。准确的教学立意引领下,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史实进行全面客观认识的唯物史观、客观描述历史事物,揭示其表象背后深层的因果关系历史解释能力;还能引导他们充满人文情怀关注现实问题,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第19课“辛亥革命”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论是新旧教材,教师对这课都极为熟悉,学生也有一定的初中知识积淀,学习应该没有问题。从教材的编写来说,这课内容跨度不大,知识点数量基本正常。但如何提升教学立意并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颇能考验教师的功力。从近代意义上说,这次革命,使“中国”成为具有近代意义的国家名称,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清政府,中国走上共和之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潮流方向来看,可以说此次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若以此为立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环节的引领,把核心素养渗透其中。
(一)革命思潮动地来
1. 革命之因——运用唯物史观分析20世纪初革命思潮为什么会成为主流思潮?
2. 革命之辛——解读《与妻书》等史料,体会革命党人的家国情怀。出示三民主义相关史料,深刻领会三民主义的内涵,进一步明确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表现,体会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意义。
3. 革命之成——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初步胜利。从时空上准确定位清政府迅速分崩离析的情况,分析武昌起义是否具有必然性。
(二)共和之光初绽放
1. 政体初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第一任大總统。引导学生思考解释:孙中山没有参加武昌起义,为什么能被推举为大总统?
2. 约法初立——依据史料解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明确约法的初衷。怎么理解其内容?如何对约法进行评价?
3. 总统初换——学生讨论分析得出解释,孙中山为什么要把总统一职让给袁世凯?怎么看待清政府统治被推翻这一事件?
(三)百年回看论短长
1. 打开闸门——体会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明确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理念,推动了思想解放,冲破了封建牢笼,渐次推进了社会的全方位变化。
2. 功败垂成——“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严格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进行历史解释: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也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能否用自己的话对辛亥革命做一个客观的评价?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我们说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什么却会出现袁世凯和张勋的复辟?这两次复辟的短命夭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们明显感觉到,通过立意的提升,在确定教学重心和主线的前提下,能够把历史的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其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这应该是新教材教学的需要。
三、理性的认识升华是立意的目的
笔者从教30余年,一直奉行一个教育理念:历史教学一定要帮助学生从知识走向认识。我们知道,知识是死的,是教学内容的书本性呈现。而认识是活的,是学生通过教材知识的学习与教师智慧的引领,通过自己对现实与社会的思考得出的新解释。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历史是最容易学的。因为,课本中几乎没有生字词,对高中生来说,解读和记忆几乎没有难度。但我们也可以说,历史是最难学的。除了这么多的概念、结论要理解,更重要的是历史还具有借鉴性,我们如何通过知识的学习,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思考,或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一课条理非常清晰,学生比较容易把握。它主要分3目讲述: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以及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这三目内容时序感强,层次也分明。只要疏通几个知识难点,如西周时期的礼制性社会、儒家主张的道德礼仪教化以及汉朝时期的律令儒家化、乡约的法律强制力,学生的学习很少会有障碍。但在教学中只掌握知识肯定是不够的,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度。我们必须通过立意的提升,让学生的认识随之深化:法律与教化原本风马牛不相及,前者刚、后者柔,前者着眼于防范与惩处,后者着眼于教育与引导,你怎么理解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现在倡导德治与法治,你能否谈谈自己的看法?基层教化是古代德治的主要形式,现在我们也在倡导“美丽乡村”建设,你觉得美丽乡村除了环境美外,还应该具备哪些美丽的因素?你如何在实施德治与法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有让学生以理论联系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才能使其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理性的认识升华是立意的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知识是可以通过努力识记来掌握的,不需要有较多的心理要素参与。但认识却是要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才能得出的。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中有历史解释素养,该素养的核心也在于认识的升华,“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①能从表象背后揭示深层的因果关系不仅需要广泛的涉猎,更需要复杂的心理活动。能根据这种心理活动而得出的见解,属于认识的范畴。在高中的历史课堂中如果只传授知识,不能引导学生辨析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其教学立意肯定是不高的。以君主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政体出现在战国变法运动时期,秦统一后,创建了突出君主至尊地位的、以皇帝制度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承秦制”,汉武帝通过制度、政策的继承与调整,进一步完善和巩固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的三司制,元代的行省制和明朝废丞相、清代设军机处等措施一脉相承,都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但仅梳理是不够的,我们一定要揭示其背后深层的因果关系,升华认识:中央集权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小农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小农经济需要有强权的维护;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解决中央和地方、皇权和相权两对矛盾,不同的历史时期解决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总体来讲,中央集权制度是不断强化的,军机处的设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顶峰。在立意引领下,知识梳理基础上得到认识的升华,这样的理解才是深刻的。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以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四目内容,这些内容之间逻辑似乎不是很顺畅,可以尝试在确立“走向社会主义”这一学习主题的基础上,按照“时代之问——中国将向何处去”;“国家之成——新中国的建立及巩固”;“人民心声——农民的心声(土地革命),工商业者的掌声(三大改造),代表们的齐声(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三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认识的升华。
首先,认识的升华需要首尾呼应。本课以1949年毛泽东以“赶考”比喻进京之例导入,在本课的最后,我们可以设问对此呼应——“进京赶考”成功了吗?“赶考”的我们永远在路上,我们现在应该如何迎接时代的考试?做出怎样的答卷?这样不仅线索一以贯之,立意也得到明显提升。
其次,认识的升华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开阔的视野方能造就合理的解释。历史学习要求学生在对历史知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思考。这种思考建立在引导学生于多角度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形成独特的历史判断,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本课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从1956年初步建立起来的?借此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做一个系统的解释,通过自主的解释对上述历史现象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认识的升华需要有科学的情境。情境是培养学生“激动的、高潮的情绪”的有效手段。我们清楚,这一情绪是很难激发,也很难延续的。只有设计科学的历史情境,才能让学生产生这种情绪并尽可能延长情绪的时间,由此进入有效的自主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召開,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基础。学生能否借助情境重回会场,加深感受呢?我们让学生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会场实录:“在我的感觉中,这次大会上的空气似乎和过去有些不同,有一股新鲜的空气在冒出来,冲破了已经有些令人厌烦的陈旧公式。首先感到这个空气是在小组会上,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代表,用着他素朴的乡音,谈到了他们合作社里的情况,像是在夏天晚上乘凉时家人团聚在一起那样平常的讲家事。他讲我们听,他们怎样受到‘高头的命令要买双轮双铧犁,他很抱歉地说我们家乡的牛吃不消这样笨重的家伙;驾上两头吧,它们又不肯合作……结果只好把犁挂在房顶……这些‘钞票用来买肥料多好呢?1亩地多下10斤肥料,今年又可以增产不少了。对面坐着的是我们的省长,很感动地听着他的话。接着是他的发言,他不但承认这些话都是事实,而且指出了主要的责任就应当自己来负。他说这个情况在陈代表的地方已经纠正了,但是还应当认真检查其他地方……我在旁听得出了神。这个镜头除了在我们这一种社会里,哪里还能拍得到?这个生动的镜头,但并不是紧张的镜头,应当安上一个‘社会主义社会里民主实践这样一个标题。我乐了。”①我相信,当学生看着这段文字,也不禁会乐起来。因为,通过这样的情境,我们才能有机会领会什么叫真正的人民代表会议。
最后,认识的升华需要有问题的引领。在1954年宪法起草前,毛泽东要求起草小组阅读文件,包括:1936年苏联宪法及斯大林报告;1918年苏俄宪法;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1913年天坛宪法草案,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并通过决议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在近3个月时间里,全国有1.5亿余人参加讨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几乎涉及宪法草案每一个条款……②这则材料包含了很多历史信息,通过问题分解和引导,学生才能逐步接近材料、理解材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我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起草的?为什么需要如此广泛地阅读历史上和其他国家的宪法?从这则材料中你还能获取哪些信息?如何认识和思考这些信息?通过思考、讨论,学生的认识逐渐得到升华:这是一部具有国际视野,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历史发展基础上的人民宪法。从宪法制定过程中折射出一切依靠人民、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道路特色,从中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智慧,也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新课程的教学即将全面铺开,如何科学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课题。提升教学立意不仅是落实教学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方法与手段,更是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体会历史的学科内涵,深刻领悟历史真谛、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唯有高立意,方能有高效率;唯有高效率,方能有高质量,这应该成为大家的共识。
附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一课的教学设计参考了桐庐中学华旭升老师的教学设计,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朱可,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中学历史教研员,中学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教育部课程标准审定专家,浙江省督学,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评定专家。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