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历史叙事的变化(二)
张羽丰 郁继刚
关键词 部编教材,两晋,南北朝,新变化,教材版本
本文以新教材的体例顺序排列,继续就统编高中教材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比对新教材与之前人教版各种版本教材,并略做评说,以便于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①
一、单元导语
统编版导语强调:“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随后出现的隋唐统一王朝,国力强盛,疆域拓展,经济繁荣,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树,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第25页)以前人教版没有用类似“推动”“首屈一指”的词汇描述这段历史,这是接叙第一单元,将隋唐视为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出现这个局面的推动力源自北方的民族交融。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三国03版教材从官渡之战曹操基本统一北方,说到赤壁之战促成三国鼎立格局的初步形成;再述战后十多年,曹操向西北扩张,刘备入蜀控制西南,孙权占据在东南,以及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第52~53页)。统编版在引言中用诸葛亮“三分天下”的预言分析局势,附《三国鼎立形势图》,直接阐述三国鼎立形成的局面,结论是“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蜀、吴两国则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第26~27页)。统编版简化分裂战争,突出区域开发,结合导语,三国不是重点,可以一带而过。
西晋03版教材分析西晋速亡原因:“首先,以晋武帝为代表的贵族官僚奢侈腐化,政治日趋败坏。其次,分封宗室导致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爆发。随之而来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反晋斗争等。”(第54页)统编版强调,“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第27页)。结合《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和插图《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点明北部民族南迁“逐渐主导了局势”是时代特征。
东晋和南朝03版教材关于“士族”仅有一句话:“由于生活安逸舒适,一些原来还想返回中原的南渡士族,包括东晋最高统治者,再也无意北返,偏安于东南一隅。”(第54页)统编版对士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他们争夺权利,势力逐渐衰弱”(第28页)。“历史纵横”栏目还专门介绍“东晋的士族专权”(第28页),将士族制度视为南朝衰败的主要原因。在叙述孝文帝改革时又说,“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第30页),从正面理解,这样是推动民族交融;从反面理解,这样不啻东施效颦。
03版教材对南朝江南经济开发的表述相当详尽,甚至说江南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局面(第54页)。统编版也肯定江南开发,“学思之窗”还提供了《宋书》的记载,但是第28页最后一段总体上描述了南朝的颓势。
北魏孝文帝改革03版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诸多方面叙述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和鲜卑族封建化(第57~58页)。07版选修1“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是从积极影响方面描述,但在课后探究的“争鸣”栏目介绍了学界的另一种看法:“对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不乏不同声音。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舍平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丢掉的恰恰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这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第43页)这种“不同声音”在统编版被正视。
统编版的《教师教学用书》所列本课重点、难点都没有突出孝文帝改革。课文叙述中出现疑似“肯定之否定”的学习士族制度的“过度汉化”;而后“学习拓展”说:“北魏孝文帝改革从长远来看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但在短时期内也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一部分在改革中利益受到损害的少数民族军人掀起暴动,导致了北魏的覆亡。”(第31页)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副作用第一次出现在教材中,这就提示教学不应当只从正面介绍孝文帝改革,否则北魏的分裂无法解释。《教师教学用书》在“学术观点”中介绍了学界“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争议”,正面肯定的观点时间都比较早,综合分析并指出“全盘汉化”弊端的观点多是2000年以来的。显然,统编版更注重对孝文帝改革的全面评价,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三、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隋朝兴亡
新旧教材都一致肯定了开凿大运河,只是详略不同。关于隋朝的粮仓,03版教材表述为“隋朝在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有洛口仓、含嘉仓等”(第68页)。统编版更详,“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的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第32页)。《教师教学用书》解释了义仓的概念和性质,并指出后来变成由地方政府直接控制,“义仓内的粮食也由劝募形式改为按户等定额征收”(第81页)。结合课后“问题探究”所引史料,隋朝到底如何兴盛?耐人寻味。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统编版强调“贞观之治”使“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第33页),结合单元导语“在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树,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评价,需要注意结合第7课的“三省六部制”,理解“首屈一指”。而后描述开元盛世,说唐高宗“他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第33页),这是说“开元盛世”是对“贞观之治”的继承和发展。
统编版在本课“历史纵横”新增“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年号”(第33页),意在说明皇帝制度仍在发展。
有关曲辕犁,统编版“历史纵横”引用《耒耜经》有关记载,从文献角度论证曲辕犁在唐代的使用。并运用敦煌莫高窟壁画里《唐朝曲辕犁图》(第33页),从文物角度实证曲辕犁在唐朝已经使用。至于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曲辕犁,史学界尚无定论。“历史纵横”文字说明告诉我们:曲辕犁是江南农民在生产中改进的。江南主要是水田,曲辕犁主要适应了稻田和小块土地耕作。这个知识虽然不是重点,但教师解释时需要注意。
有关东突厥问题,统编版增加东突厥去向:“被安置在北方的东突厥部众反叛唐朝,重新建立政权,到8世纪中叶为回纥所灭。从此,突厥在中国北方退出了历史舞台。”(第33~34页)意在说明突厥部分并入回鹘(原回纥),部分融入唐朝,通过民族融合,突厥一词逐渐少见于中国史册。
四、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
统编教材增加了察举制无法实施的客观原因:“人口流移,考详无地”(第38页),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实施的措施和后来产生的弊端,意在说明科举制的产生是时代的必然结果,这就将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线索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叙述清楚前因后果。统编版增加一幅《唐三彩文官俑》的图片(第38页),与导入文字相适应,说明选官主要是选文官。《西安大雁塔唐朝进士题名帖》的插图(第39页),是对当时科举制影响的直观认识。
三省六部制
03版教材写道:“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第75页)07版必修1的表述:“中书省负责决策。”(第14页)统编版说:“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第39~40页)这是说,三省长官都参与决策吗?这与07版必修1教材的表述:“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帝的独尊”(第14页),显然不同。
赋税制度
“关中怀集县的庸调银饼”在03版教材也有提及(第77页),但统编版说明“这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繳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的银饼,出土于陕西西安何家村”(第40页)。不要误解为是百姓直接缴纳的银饼。
两税法实施中的问题,统编版在“问题探究”中提供了唐朝人陆贽和白居易的材料,尽管朝廷明令“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但“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第41页)。
五、三国至隋唐文化
儒学发展、佛教传入与佛道盛行
03版教材强调“三武灭佛”(第63页),统编版强调“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第42页)。佛教的本土化是解释佛教传播的钥匙,同时指出“禅宗的修行比较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第42页)。道教流行的原因,统编版添加说明,唐朝统治者“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第42页),这些意在使学生理解佛道盛行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为宋代理学的产生做铺垫。
统编版在“历史纵横”增加“魏晋玄学”,并解释说“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宣扬政治“无为”、生活“自然”,崇尚“清谈”(第43页),从中体现了先秦道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文学艺术
关于唐朝文学,统编版强调“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第43页),“史料阅读”补充诗人元稹给白居易诗文集所作序:“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第43页)这是描述唐诗在当时社会的流传状况,提示教学从社会视角讲述唐诗。
科技
关于《禹贡地域图》,03版教材认为它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统编版认为它“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第45页),大同小异,可惜这本书已经失传。关于赵州桥,03版教材表述为“是一座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第93页),统编版表述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第45页)。其是不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有待证明。
中外文化交流
统编版言:“佛教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第45页),再次强调这个时期佛教文化的影响之大。但是,统编版增加“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第45页),似无必要,毕竟是高中历史课程,有一个玄奘足矣。
统编版“问题探究”所引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一句(第47页),“西域”所指包括今新疆及中亚地区。
统编版《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及其图下文字(第46页),是对“丝绸之路”后叙。旧教材都在正文中描述,统编版的重点是制度。只有在国家强盛之时,丝绸之路才会畅通无阻。因此不必要求掌握唐代对外交通路线所能到达的最远地点,以免轻重失衡。
【作者简介】张羽丰,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溧阳中学历史教师,溧阳市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郁继刚,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溧阳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