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学生构建起一幅历史图景
关键词 历史图景,建构凭据,建构要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7-0058-08
笔者在执教高一时曾给学生讲到,高一历史学时少,难以展开讲历史,历史学习将很枯燥,可学生后来给我的一份班级集体贺卡这样写道:“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知道吗?历史在您的讲述下,竟丝毫不显得枯燥乏味,与此相反,您让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面对此语,引发我反思,历史教学何以能给学生构建起一副历史图景(即“历史的图像”,以区别特指史料的“历史图像”)?
“我们面临的历史是破碎的和包罗万象的”。①历史学就是观察历史整体进程,透视其中内在结构或规律,并据此解释人类历史经验的学问。认识历史的旨趣就是通过对相关历史事实的关联性呈现、复原或重建“历史原境”,达到描述历史、表征历史及对历史解释之目的。这是因为,“历史现象总是具体的与个性的,任何一种从其他个案归纳得出的结论,与研究对象之间都不免存在距离。它们可能对研究者具有某种引导帮助,但都无法直接套用”。②所以,人们总是要按照自我的历史理解,通过事实证据构建一幅幅历史图景,正如汤普森总结道:“希罗多德著作最引人注目的事实就是它的统一性。”因为“下列想法都是希罗多德构思出来的:历史不只是一些突出的、并不相互连贯的事实的排列;在它们表面上的混乱下边,必然有一种統一性和连贯性存在;历史家的职责就是区别比较重大的事实和比较细小的事实并以适当的顺序把它们联系起来。”③而且,通过构建历史图景,可从两个方面发挥史料的解释价值,一类是直接用作史料,以证实历史;另一类是历史想象图,形象地再现过往的历史,给人以鲜活的立体感。④本文结合汉朝的政治与儒家思想联动,反思建构历史图景的凭据、要素与意义。
1.证据
人们总是基于证据认识历史,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的关键是,由于历史难以完全复原, “史家总是要在史料和史实中有所选择,来构筑自己的历史图景”。⑤因此,证据使用具有选择性。而且,人们使用同一证据建构的历史图景也不一样,这是因为,人们对证据有着殊异的价值认识。大致有三种情形:一是认为证据天然地与外部实在相联系,尤其指向材料或事实。二是认为把证据视作内心反思的产物,由这种观念形态的证据参与建构历史,就是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长期居于主流地位的证据“心灵说”与历史建构论。三是把证据视作语言的产物,形成证据的“话语产物说”与历史虚构论。这三种对证据的不同理解,分别造就了历史重构、建构与虚构的历史知识确证路径。①有鉴于此,人们利用证据建构历史图景充满了人的认识能动性。
2.问题
“历史著述本身是一种‘主观行为,历史不是自动呈现、自我叙述的,历史是被史家叙述出来的”。②人们怎样叙述历史的,那就是形成历史问题。这是因为,历史学家不是消极反映历史事实的镜子。档案和史料无穷无尽,看哪些档案是有选择的;从同样的档案中能看到些什么,又完全可能因人因时而异。如果没有充分的问题意识,实际上是无法从档案中有效地获取相关信息的。③所以,凭借富有深度的历史问题才能有效建构历史图景。
3.思想
历史作为一种经验知识,有着特定的整体组织框架,离开组织框架我们没法认知历史,而历史地形成的组织框架也不是脱离特有的人类旨趣的。这是因为,“研究方法及问题意识从来都不是与其所产生的思想语境、文化传统相分离的,对历史事实的解释超越了对历史事实的重建,必然受到历史事实之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的引导和影响。因此,若直接以后世的方法和视角去解读遥远过去的他人和他时代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识,而断绝关系式的区分方法又可能割裂了古今思想上的联系,且认识不清各自的特点”。④所以,人们总是在自我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利用证据建构有意义的历史图景。要认识汉朝的儒家思想,我们可以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互动,从历史境遇、整体文化着眼,来反思当时遭遇的经济、制度、思想、社会面貌是怎样交织影响的(见图1)。
4.想象
艾文斯说:“从事历史研究就像在做一个拼图游戏,那些拼板分散在一个屋子里的许多盒子之中,其中有一些已经被毁掉,即使我们把所有拼板组合在一起,依然有很多重要的拼板无法找到。最后这幅图像什么模样,部分要依仗有多少盒子留下来且被我们发现而定,这又大致要看我们到哪里搜寻它们。不论如何,尽管我们没法找到所有的拼板,这幅图像的大致轮廓总能被我们把握。于是,我们‘想象着这幅图像的轮廓,并试图去深入它的细节。然而同时,那些我们已经发现的拼板只能拼出一个蒸汽引擎的图像,那我们就别想着能把它们拼成一个乡野庭院,这根本办不到。因此,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过去留给我们的痕迹是支离破碎的,历史学家在重建它的时候完全能够海阔天空地进行想象发挥。”⑤人们通过历史想象得以形成历史图景,我们需要发挥两类想象的作用,一是再生想象,就是尽力复原历史的“原境”;二是生产性想象,就是尽力发挥认识者的想象力。正如利科强调的,既要关注“对不在场物的心灵或物理复制的图像(照片、图画、绘画、图示)”,同时不要“忽略发明、虚构叙述(例如故事、戏剧、小说)、政治虚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的探索启发式的虚构”。因此,利科将社会与文化想象、认识论想象、诗性想象、宗教象征的想象这四个领域都纳入了生产性想象的名称之下。⑥再生想象利于人们回到历史的现场,生产性想象利于人们解释历史,获得历史经验与智慧,想象促成人们摆脱认识束缚,拓宽认识空间。
康奈利和克兰迪宁的三维叙事探究从空间和时间、个人和社会、情境的维度构建富有情境性、连续性和交互性的经验叙事文本,通过进入“现场”而获得“现场文本”,最后“研究文本”,完成叙事的过程。①我们可以通过时空、意义与情节三元素构建起开放性的历史图景。
1.时空
第一,共时性。共时性理论由荣格提出,“共时性指的是某种心理状态与一种或多种外在事件同时发生,这些外在事件显现为当时的主观状态有意义的巧合,或者主观状态是外在事件有意义的巧合”。“共时性现象的一个特点是‘绝对知识,这种知识不经由感官的中介,并支持意义是自身存在的假设,而且甚至会表达意义的存在。这种形式的存在只能是先验的,因为它包含在从心理上看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中。就是说,包含在不可表象的时空连续统中,就像关于未来的事件或空间上遥远的事件的知识所表明的那样”。②注重历史的共时性,就是在同一时间段中,在一定空间里发生的相关人物与事件是如何交织互动的。汉朝儒家思想的产生具有复杂的因素:
一是从汉初经济看,小农个体经济更加盛行,社会需要利用儒家思想的孝道来重建秩序;到春秋战国时,用传统的礼仪和盟誓都起不到约束平民和官僚的作用了,汉朝经过休养生息,商品经济逐渐活跃起来,社会流动加大,如何处理义利问题,也需要一套系统的思想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二是从士人与官僚视角看,焚书坑儒之后,士人日益活跃,也有不少在中央与各王国中直接参政的记载,尤其是在王国参政,影响中央集权,“在刘氏诸王的叛乱中,‘士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至汉武帝平叛削藩前夕达到高潮。‘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学,招四方游士,山东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间,讲议集论,著书数十篇。然卒于背义不臣,谋叛逆,诛及宗族(《盐铁论·晁错》)”。③而且,西汉初期,军功重臣垄断政权,文士人才匮乏。汉武帝时,诏举贤良文学之士,郡国之众,竟然出现“对亡应书者”(《汉书·董仲舒传》)的局面。由此带来两个问题,军功重臣文化素质太低,史载:“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士人与军功重臣的矛盾,从材料1可以其间的巨大裂痕,这是令统治者揪心的问题。
材料1:据《史记·萧相国世家》,当天下已定,诸将争功之时,高祖认为萧何“功最盛”,结果激起了武将们的反诘:“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论议,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刘邦以“功狗”“功人”来加以解释,他认为,诸将们的贡献如同猎狗,其功劳在于“追杀兽兔”;而丞相萧何的贡献如同猎人,以“发踪指示”为特点,二者之高下不言而喻。也正因为如此,高祖在给功臣定位次时,诸将中“身被七十创”,被公认“功最多”的曹参列在萧何之后,形成“萧何第一、曹参次之”的排序。刘邦的倾向性不是针对个人而发,其实质是对宰相贡献的肯定。不仅如此,据《史记·曹相国世家》,曹参本与萧何相善,“及为将、相,有郤。”本来将、相矛盾使得二人愈行愈远,然而,当曹参接续萧何为相后,不仅“萧规曹随”,处处遵行萧何所定的规矩,且坦承不如前任,认定是“高帝与萧何定天下。”作为由将入相的曹参,他的改变,实质上是对“大变局”中宰相地位及价值的体认,在他看来,在“定天下”方面,“文墨论议”已超乎“汗马之劳”。④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汉初朝会时,“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习文史者皆知,东向为尊,西向位卑,仅此一点,就可以知道当时文官的劣势地位,而皇权对于文官首领丞相加其权重,方可制衡其间。①
三是当时的丞相制度,在汉初,出现“极权丞相”现象。《汉旧仪》载:皇帝见丞相时,要为之起立行礼,而且“丞相有病,皇帝法驾至亲问病,从西门入。即薨,移居第中,车驾往吊。赐棺、敛具、赠钱、葬地。葬日,公卿以下会送”。②又如,“申屠丞相嘉者……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於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史记·张丞相世家》)
四是郡县制度。秦朝统一后疆域辽阔,二世而亡,给汉朝统治者巨大的心理困惑,材料2罗志田先生分析的秦朝统治的情势在汉朝同样存在。
材料2:周人表述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一统观念,但天子更多是被尊为共主,其政教之所及,往往是象征多于现实,文化重于政治;秦统一使天子由共主轉换成唯一的治主,教化所及也意味着具体治理之所及,故政教所及的意义,也渐由文化的变为主要是政治的。周秦之间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实施具体治理的范围大小问题——共主不直接施治,而大一统则要治。广土众民的治理,成为一个前无经验又不得不面对的根本问题。③
五是教育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落,政府各部门官吏也丧失了职位,流落各地,他们转而以私人身份从教。在汉朝时,活跃在社会偏下层的士人从教,统治者需要用新的儒家思想回应怎样教化民众,也要考虑政府如何培养治国人才。
第二,历时性。关注历时性,就是通过时间编排事件序列,关注事件之间相互嵌套,交织影响,发现事件元素的消融及创生变化,从而认识历史连续衍变的轨迹和内在脉络。正如胡塞尔认为那样,时间是一条内在原初体验的河流。“我们有整个的、本质上统一的和严格封闭的体验时间统一流”。④汉朝新的儒家思想深受历史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是管理机制问题。秦的政治管理模式,乃是依凭着严密的制度加以展开,而这些制度的载体则是政府文书,即所谓“以文书御天下”。基于此,所谓的文法吏、文吏政治得以生成,成为了秦帝国颇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而这些又被汉加以承接与改造。阎步克指出:“在汉承秦制上,这些文书有承前启后之功。……经战国而秦汉,无文书则不足以御天下了。”⑤汉朝延续文书制度,需要文士来治理社会,同样需要新的儒家思想来提升士人地位。
二是官僚体系问题。夏商周的国家政体存在着两套官僚体系:事业官僚体系、行政官僚体系。天子-诸侯-乡长-里长,是组织领导人民并处理政务的体系,而史官、农官、乐官、火正、天官(掌管历法)、士师(法官)、工师等,则是掌控国家机器和学术思想的官僚体系。社会需要掌握学术知识的士人来维持国家机器运转。汉朝需要思考怎样发挥两类官僚体系的作用,让社会治理人才各尽其能,各尽其职。
三是思想传承问题。《礼记·表记》中有一段话集中表述了夏商周三代文化精神的重大变迁。“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其民之敝,憃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汉朝统治者需要回答用什么思想来治国。所以,汉高祖刘邦亲赴曲阜祭孔。汉文帝则“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谋议巡狩封禅之事”(《汉书·郊礼志》),并开始征用文学之士为官。汉文帝时博士官多至70余人,顾颉刚认为以他对黄老之崇尚程度,其中应有不少道家博士。①汉初统治者就开始重视儒学,注重兼容各家思想人才,为汉武帝重视融合法家、道家等各家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四是文化传承问题。周朝时,太师、少师、太史令、内史等官僚本都居住在天子所在的都城内,他们直接为天子执政服务。这些官僚看到王朝行将灭亡,居然会携带祭器、乐器、地图与法典等国家神器来到新兴的国家继续做官僚。史官、太师、少师掌握王朝最高的学术知识,祭器、乐器、地图与法典则是统一国民精神思想、教化人民和指导君主治理国家的神器。正是如此,“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②
2.情节
历史研究固然需要注重重大问题的探讨,更应关注历史细节问题的研究,甚至历史细节问题、具体问题的研究更为重要。因为,历史细节尽管是小问题,但不见得就不重要,这些细节或历史碎片可能恰恰是历史解释的一个重要关节点。如果这些细节不清楚,我们的宏观判断就没有基本的事实依据。③建构历史图景需要通过富含情感的细节编织出有意义的情节,引导学生在史料体系中理解历史中的细节与“碎片”,进而发现大历史。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历史的温情。
3.意义
英国社会学教授丹尼斯·史密斯(Dennis Smith)直言道:“一些社会学家缺乏‘历史意识,他们在经验方面,忽视过去;在观念方面,他们既不考虑社会生活的时间维度,也不考虑社会结构的历史变迁。一些历史学家缺乏‘社会学意识,他们在经验方面,忽视不同社会的进程与结构的差异;在观念方面,他们既不考虑这些进程与结构的普遍特性,也不考虑它们与行动和事件的关系。”④因此,构建历史图景应关注经验、观念与结构,并据此发掘出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结构,进而认识变动不居的历史行动与社会结构的交互影响,这样的历史认识才会透视出历史行动的价值与潜在的深层意义,进而逼近历史的真实。正如彭刚所言,完全由符合史学家法的史料建构成的历史图景,却完全可能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不能接受的扭曲的历史画面。换言之,在历史研究中,给出一幅让人认为可接受的(acceptable)、说得通的(plausible)或者“对(right)”的图景,远非只是该图景中所包含的史料都无可挑剔地为“真(true)”就能做到的。⑤
1.具有开放性的解构价值
“理解历史即建构历史,而非再现历史,因为读者在阅读中获得的历史理解,不可能真正‘客观地再现过去”。⑥而且,“历史图像乃是历史学家的构思,历史学家的构思根据史实,但史实仅仅是根据。根据本身并不自行呈现为一幅历史图像……对历史的理解才形成为历史图像……所以历史学家根据同样的史实可以构成不同的历史图像。”①人们认识历史总是随着自我观念、思想的变化,掌握史实的多寡,并从不同角度揭示过往人类生活的不同面相,人们总是在不断建构历史,进而批判和解构原来的历史图景,这给历史认识带来无限可能性。而且,随着人们深入发掘历史现象的内在意蕴,也会打破原来建构的历史内在结构,“现象学的被给予,现象学的内在,就完全突破了那种现成的、干瘪的、在自我套子中的内存在、被给予,它达到了发生性的、构成性的被给予。被给予不单是返回意识的内在,而是回到了一种发生性的、有生育力的内在……还原归根结底是让对象的当场自身构成、自身呈现被看到”。②有鉴于此,人们需要避免孤立地看待历史,竭力发掘历史现象与较大范围的历史联系,探索其发展变化。汉武帝“独尊儒术”就具有丰厚的历史影响:
一是对儒学的深广影响。除了儒学更加繁荣,从材料3可见儒学对社会治理的影响也具有历史的殊相。
材料3:漢代经学的影响在政治层面,这从汉儒的孔子为“素王”、作《春秋》、为汉“立法”的流行说法中可见一斑。钱穆在《孔子与春秋》中说:“孔子在汉人观念中,是内圣而兼外王的,更毋宁是因其具备了外王之道而益证成其内圣之德的。所以孔子在汉代,要和尧、舜、禹、文、武、周公古帝明王并列了。但唐以后的孔子,在人心目中,时时把来和佛陀与老聃并列了。换言之,这是渐渐看重了他的‘教,而看轻了他的‘治。”实则经学的政治影响又多表现为关于礼制的争论。政治与教化分不开,廖平在《今古学考》中就认为汉代经学今、古文之分在于礼制。因而汉代的政治就是礼教或名教,极为重视“礼”对个人行为的规范,将礼教思想贯彻到实际政治操作层面,影响甚深。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乃至唐代。③
二是对社会风气与人才的影响。汉初很长时期内,学问是不大兴盛的。后来早慧现象空前繁荣。东汉时期,受时代风气的深刻影响,事功性、实用性早慧的受关注度逐渐让位于学问性早慧,并且儒者群体内部也兴起了对具有道家文化倾向的早慧现象的推崇。东汉从建国伊始便是个“学习型社会”,光武帝本人及他的许多开国将领皆习经,此风持续兴盛,东汉读书人数量很大。④汉武帝采用董仲舒儒学促成了汉代崇信“事死如事生”的风气。汉武帝时代巫风大盛。其晚年,曾经指使酷吏清查“巫蛊”,严刑逼供,形成空前的大狱,有数万人冤死,这就是西汉著名的“巫蛊之祸”。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有人举报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誉阳石公主私通,“及使人巫祭祠诅上,且上甘泉当道埋偶人,祝咒有恶言”,于是“父子死狱中,家族”。《汉书·公孙贺传》)《汉书·武帝纪》记载:“二年春正月,丞相贺下狱死。”数月后,卫皇后女“诸邑公主、阳石公主皆坐‘巫蛊死”。⑤
三是对社会治理行为的影响。秦汉时期,更多地体现为利用“天人感应”理论予其形式化处理。此后,经过谶纬之学的推波助澜,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以“德”为核心,以天人感应、祥瑞灾异为表现形式的“天命有德”理论。这套理论一方面继承了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另一方面利用祥瑞灾异给予“天命”以明确的表达形式,满足社会各阶层的共同需要,成为秦汉时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权合法性论说。从“受命改制”到“制礼作乐”。“受命”之后就要进行“改制”,首先是“改正朔”。在传统社会,以“正朔”为代表的“历法”是神秘天命的直接体现,“正朔”也因此成为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标志。其次是“易服色”。在古代社会,“色彩”具有重要的政治意蕴,“易服色”就是根据自身政权相对应的“德运”对车马、服饰等进行全面“改色”,以上应天命。再次是大规模“制礼作乐”。①
而且,汉代帝王常依据《尚书》的民本天命观警醒自己,动辄就下罪己诏,西汉文帝、宣帝、元帝、成帝,东汉章帝、和帝、安帝、顺帝、桓帝等,都曾这样自责。②
总之,到汉武帝之后,法家的郡县制与儒家的礼乐制合流,董仲舒提出的三纲思想成为两千年中华帝国的意识形态核心,宗法家族的父子、夫妇伦理与国家的君臣之道高度同构,王朝的政治关系是家族伦理关系的放大,伦理与政治高度一体化。③
四是对士人精神的影响。天人感应思想,强化了自我与天下的直接通道,不必经过家国的转手。④儒学思想促成士人精神的自我觉醒,包括士大夫在社会履行监察权力时常常拥有一种责任与担当。董仲舒儒学进一步强化了监察权本于天道,监察官仍以天下治道作为最高职务原则,以报效社稷为己任。监察官对上级负责,对君主负责,更要对天下黎民和国家社稷的整体利益负责;不仅对现实负责,还要对历史负责。监察官依据法律行使职权,无所恣意,亦无所屈从,被其监察的高官显贵不能凌驾于其上,纵然君主也不能干涉其对具体事件的处理。⑤
2.具有丰富的意义诠释价值
历史事实有着不同的层次与结构,其容量和概括程度是不断递进的,前面的事实可以纳入后面的事实而成为其中一个构成部分。而在把较小较低层次上的历史事实构成为较大较高层次上的历史事实的过程中,往往离不开历史学家解释性因素。⑥建构什么历史图景,建构多少层次的历史图景,都给历史解释巨大的空间。而且,人们需要通过创造性想象形成图式(包括实质性图示与意象图示),这个图式是有意义的,有内在结构的,相互关联的,人们依据图式或者是将历史现象纳入某种一般性规律中,或者是对历史对象精神世界的复原,以呈现“历史镜像”,并竭力探索镜像背后的“历史本像”,有效解释历史图景元素的相互关联性与意义多样性,进一步分析“本像”与“镜像”之间的差异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及其过程,促成具体概念的产生,形成多样化的历史认识与结论,抽象思维出历史的经验与智慧,达成认识历史之目的。我们可以利用历史图景来诠释董仲舒儒学思想的内涵。
一是要把握儒学的指导思想。董仲舒以总结“天人之征、古今之道”的《春秋》为指导思想,以“奉天而法古”为基本准则。要从理论上奉天,就必须从实践中法古。而所谓“古”,在董仲舒看来,主要是指上古尧舜之时,即使是夏商周三代,也不足以成为最高目标。只有上古的尧舜,才是至高的圣人。他之所以要把治国的目标定得那么玄远,似乎可望而不可即,就是要强调教化的过程。太平之世,制礼作乐,是一种伟大的政治理想,永远为这个理想而奋斗,才能不断进步。⑦
二是要把握儒学的价值体系与功用。汉代儒学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儒家士大夫之学终于形成。儒家士大夫为重建社会秩序和文化价值,通过对上古王道政治、文化理想的提升,创造出了一整套理想的价值体系、政治制度、社会形态,他们还以“淑世的精神”参与治国平天下,开展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社会的重建,从而构成儒家士大夫之学的重要思想传统。早期儒家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们通过自由讲学和独立著书,反复倡导理想主义的仁爱、忠恕、中和、王道、仁政、民本、大同等一系列思想理念,表现出儒家士大夫之学的理想主义和价值理性的思想特点。⑧
三是把握儒学的现实情怀。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其实,在所谓的“天人”之间,“天”——“阴阳”“四时”等,并不能主动展现自己,广义的“臣”,也即“人”——百姓与卿大夫,尤其是百姓,才是最后的决定性要素。所以,虽说“安民之道,本繇阴阳。”但实质上“天”的感受归根结底就是民众的感受,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①由此观之,董仲舒儒学思想是有强烈的民本思想,与其强调的君权神授相互照应,在当时会产生巨大的社会能量。
我们沿着前面对汉朝儒学思想背景的透视,就会理解董仲舒儒学思想乃是历史发展之大势的必然,在各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可以窥视儒学之“理”产生的必然因素,以及这种“理”对驱动社会的巨大价值,帮助我们把握对过去思想的演化过程,有力揭示儒学思想内涵的流变,这正是“势相激而理随以易”(王阳明语)。
3.具有历史体验价值
历史是实践活动,人们并非依循不变的和形式化的规则而行事,而是潜隐着一些经由文化的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实践图式在影响着历史行动,这些图式具有自身模糊性与情境性,人们建构历史图景就是进行形象合成。“形象合成是依循历史表象或者历史形象之间的重新排列组合,以求获取包含理性内容的历史新象,即历史意象”。②人们在探寻历史意象中,需要同情之理解,把握史料的符号性意指、想象和知觉等意向性体验或历史行为之间的区别,利用想象,以图像或相似的方式给予或显现历史对象,进而知觉到历史对象的情意,人们通过“神入”历史,形成历史记忆,避免了经由不断重复而形成的“习得的记忆”,而是通过“记忆——形象”的形式自动地积累着过去的一切,具身把握过去的每一瞬间的各自不同,在脑中存活以往的形象,形成真正的历史记忆。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围绕“人”的互动建构起汉朝儒家思想的整体图景(见图2)。
总之,建构历史图景就是重塑历史当时的现实,以展现世界和发现世界。优质的历史图景应是感性、联通、亲和(融合感性与知性)的,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应兼具历史的具象、殊相、共相、面相等特征。理解历史图景应利用历史的整体思维,从言、象、意的相互关联角度分析史料信息与价值,构建历史的图像,分析历史的意义,从而把握各种复雜因素相互作用、密切交织而形成的有着内在统一联系的历史运动,引导学生“由言得象”“因象得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郭子其,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