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关键词? ?秦朝,统一,成熟国家

    高中新教材覆盖面广、容量大,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师普遍面临的困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内容看似熟悉,但是,若将这节课放置在单元主线之下来讲授,老师们并非轻车熟路。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秦统一”的教学立意应该不同以往,除了与初中“秦统一”有所区别外,与以往高中的教学套路也应该不一样。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新教材的要求,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教材第一单元的题目“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标示其内容以文明史观阐述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单元导语将第1课定位于“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第1课的核心概念是“早期国家”;第2课的定位是“大变动的时期”,《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以下简称“《教师教学用书》”)提出“社会转型”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转型,即早期国家是怎样结束的;至于第3课,秦汉“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教师教学用书》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放在秦王朝的制度建设上,没有强调第二、三目“秦朝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那么,在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中,第一目“秦的统一”至少应占2/3甚至更多。课文阐述的史实很多,如果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展开讲解,一节课讲不完,学生对秦的制度也不会有深刻理解,故删繁就简势在必行。删繁就简必须抓住重点,在宏观的单元线索中去进行这节课的微观教学设计。

    由于前两节课是这节课的基础,因此,有必要说明我们对早期国家的理解。夏、商、西周属于早期国家的依据是:建立了王权,但始终没有打破氏族组织。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①教材说:从禹开始“夏王是最高统治者”;“公共权力”指凌驾于整个社会成员之上的权力,王权即是公共权力,但是,教材又强调“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①也就是说没有实现“按地区划分国民”。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但它的社会组织仍然还是方国和部族。西周宗法分封“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它的地方组织还保留了族权,只不过有所改变。教材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纷争完全破坏了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命,这时开始按地区划分国民。②也就是说,秦统一后全国普遍按地域设郡县制,国家形态才完全成熟。在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华夏认同,统一国家以汉族为主体,汉族的传统观念和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涵基本定型。第一单元的主线是中华文明从早期国家发展到成熟的统一国家,因此,第3课的重点是认识秦的制度如何体现了成熟国家的特征。

    二、学情分析

    备课前,我们在高一学生中进行了课前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经过初中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秦朝统一和灭亡的基本史实并不陌生,但陈述零散,高中教学还需要将之进一步结构化。学生对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也有初步了解,但对秦朝制度的成熟特征比较模糊。对于秦统一的认识,学生的答案多元化,已经有了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但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进一步加深和纠偏。此外,绝大多数学生对秦的暴政印象非常深刻。基于以上分析,在高中教学中要注意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避免与初中课程知识简单重复,学生已知或通过自主学习能理解掌握的内容,可以略讲或不讲。

    鉴于教材已经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立足于理解教材,不添加任何课文以外的文字资料,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立意:通过分析秦王朝创立的统一制度,理解中华文明国家政治制度的成熟。由此使学生认识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秦的统一

    (一)疆域的统一

    导入: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课的引言,找出其中的关键词。

    设计意图:教材引言提出,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③“统一”是关键词。接下来教师可以自问自答,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

    教师:为什么说统一成为人们的“共识”?上节课我们讲到“华夏认同”,同源共祖的观念体现在炎黄传说的形成,炎黄传说反映了统一的趋势和人们的要求。教材说人民渴望安定统一,不是一句空话,谁也不想生活在战乱之中,任何时代,战争都不利于国家民生。以统一的方式结束战乱是人们的普遍愿望,但是,由谁来完成统一却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秦国在秦王嬴政时期,国家日益强盛,具备了统一的基础。

    提问:看教材,归纳秦国具备哪些优势?

    设计意图:看懂教材对学生学习非常重要。脱离教材,添加多余材料,很容易使学生忽略学习教材。新教材有很多不同以往的叙事,从教材叙述中即可提出问题、提示需要注意的情节。秦国统一的基础,教材正文列出了地理优势、吏治清明、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等方面。教材第14页“学思之窗”的材料又补充了延揽人才,但是这个材料太长,不宜在课堂解读。课文后的“问题探究”所引《荀子·强国篇》是对课文总结秦国崛起一段话的注释,也不必占用课堂时间。这两段材料都可以要求学生课后阅读,锻炼其古文阅读能力。

    教师:看教材15页第1个自然段。秦国在统一战争中实施的策略是不是也很重要?看教材第10頁的《战国形势图》,“战国七雄”还有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楚国地盘最大,赵、齐的实力都很强。如果六国联合起来,秦国就处于弱势;而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在每个局部战争中,秦国就化弱势为强势了。秦国用了9年时间,最终战胜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朝。

    然后,秦军又征服了南方越族,这个“越”是中原人对东南及南方一带部族的总称,又称“百越”,后来都被融入汉族。

    (三)经济文化的统一

    教师:再看教材,“秦朝还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④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政治制度需要推行统一措施,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呢?

    刚才介绍里耶秦简大部分是文书档案,官僚之间的行政运作需要以文字形式书写,假如文字不统一,你写的我不认识,我写的你不认识,那就乱套了,会严重影响行政效率。里耶秦简户籍簿上的文字大部分我们还可以辨认,因为是统一的文字,而且文字的形状已经不是李斯制定的小篆体。官员要经常写字,在他们写这些文书的过程中逐渐使小篆转化为更便于书写的隶书。汉字演变的关键应该是“隶变”,隶变之前是古文字阶段,之后虽姿态有些变化,有了楷书等,但今天汉字的基本笔画已定型。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统一文字在推动汉字成熟的同时,还促进了国家政治教化的推行和各地的文化交流,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秦朝以后虽出现多次分裂,各地方言也都不一样,但文字始终统一,对中华民族长期保持文化认同和凝聚力产生了重要影响。

    提问:为什么要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呢?

    设计意图:《教师教学用书》将“秦王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和内容”列为难点,在“经济文化层面的统一”之下解释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全国实行统一的赋税征收。实际上,不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就无法在全国统一征收赋税。解释了统一文字的缘由,再让学生推测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的缘由,能够训练其逻辑思维。以往讲授统一措施通常都是就措施进行解释,不涉及原因。在单元主要线索确定后,每节课的重点都要与主要线索发生联系,这是新教材的新特点,即知识可能是熟悉的,解释要转换视角。另外,秦朝的法律可简介,并提示学生阅读课后“学习拓展”。

    教师:明白了推行统一措施的原因,大概就不难理解教材的这句话: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因为这套制度的确严密而有效。

    展示图片:“秦帝国交通干线示意图”(略)。

    教师:中央要控制全国,这在当时离不开道路建设。秦朝以首都咸阳为中心修建了建筑质量很高的驰道,宽约60多米,类似于今天的高速公路,向东一直抵达河北和山东,向南一直抵达江苏、浙江和湖南、湖北。北伐匈奴后,还修建了由咸阳通往今内蒙古包头西部的直道。西南地区还有“五尺道”等。秦的道路总里数加起来比古罗马人修的道路还要长一些,“条条大路通咸阳”。

    提问:建设这样一个道路网,是出于什么目的呢?还有什么其他作用?

    设计意图:根据地图了解秦朝道路建设,意在增强时空观念,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通过问题思考,认识秦的交通建设主要出于军事目的,一旦哪个地方有人造反,中央派出的军队就可以迅速抵达。它客观上使信息的传播,物资、人员的调配更加快捷,不仅有助于强化政府对各地区的控制力,也活跃了社会交往,对共同文化的形成有着巨大作用力。

    提问:看教材第15页的“史料阅读”,这5条材料来自西汉、东汉、唐朝和明朝的史论,对秦始皇统一和秦制进行了高度评价。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秦朝建立的各种制度和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对之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着深远影响。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说“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①从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仅从疆域上奠定了此后发展的基础,更从文化上、民族心理上铸就了大中华这个东方大国的不可撼动的牢固根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自此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

    第二部分:秦的崩溃

    教师:秦始皇确实创下了伟大的功业,但在秦帝国生活的百姓却痛苦不堪。他们面临着许多沉重的负担,比如兵役。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对边远地区的持续开拓等,处处需要人。蒙恬带去北征的就有30万人,屠雎带去南征的有50万人,而从军的人有十之六七都会死在外面,再也无法归家。因为大量征兵、养官、兴建工程等花费太大,秦朝百姓的赋税也是空前的高。但更可怕的是劳役,如果把长期和短期服役都算上,“秦始皇时征发的劳力……一度达到2000万,即总人口的50%”。①这当中有许多劳力都是无偿为帝国劳动,导致农业生产缺乏劳动力。秦二世时粮食危机很严重,粮价飞涨。重压之下的百姓生活状况可想而知,社会隐含着深刻的危机。

    提问:统一后的秦王朝只存在了十几年时间就速亡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关于秦亡的原因,在课前调查中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秦的暴政。暴政是秦速亡的直接原因,学生对于秦朝暴政的表现如严刑峻法、大兴土木、赋役沉重、焚书坑儒等印象深刻,对于秦末农民起义、秦亡、楚汉之争的故事也如数家珍。但教材的单元导语与《教师教学用书》的单元导语分析,都没有把秦的暴政和速亡这两个子目作为重点。《教师教学用书》的“单元教学建议”也只有一句话:把握大一统国家早期治理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以,这部分内容可灵活处理,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为主,结合教材第16页的“历史纵横”、第17页“史料阅读”教材和第18页的“学思之窗”,多角度、深度地思考秦朝灭亡的原因。

    教师:关于秦亡的原因还有很多说法。如大家熟悉的历史上著名的“亡秦三叹”,陈胜代表在生死存亡边缘挣扎的社会底层人,项羽代表了战国时六国的旧贵族,他们很想要回到六国的旧秩序;刘邦则代表战国以来的社会中下层精英。所以,秦在最强大的时候崩溃并非无妄之灾,是树敌太多,隐藏的社会矛盾太多。另外,君主专制对经济的破坏也是导致秦亡的重要原因。刘泽华在《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中写道:“封建君主集权对简单再生产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对农民征收繁重的赋税和征发沉重的徭役上。……秦朝之所以速亡,最主要原因就是专制君主利用空前强大的权力对社会经济大砍大杀的结果。它既然在全国范围内破坏了简单再生产,使整个社会无法生存下去,当然在它面前只剩下灭亡这一条道路了。”②所以,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一方面不断派生出一个又一个秦二世,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陈胜吴广起义。

    看懂教材,用好教材,对学生学习非常重要。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如何在教学实际中用好新教材,如何将新教材的重要理念和教育内容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出新教材对学生成长的教育作用,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需要扎扎实实地解决好。③本教学设计意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各部分信息,潜移默化地涵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更好地研究新教材,把握新教材,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总结。

    【作者简介】张娟,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宁海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实习编辑:钱孝璇】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