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历史画作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史料,历史画作,历史教学,宪章运动,统编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21-0060-07
图像在当代历史编纂中愈显重要。历史教材中,图像的地位也越发突出。如最新的高中历史统编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编写者除在正文配有插图之外,还在每一章正文之前至少安排了一幅图片作为引导性材料。该书所用图片多为描绘特定历史事件、并于历史事件同期形成的历史画作。历史画作往往既是图解式的史学作品,又是第一手的图像史料,其画面内容及视觉形象都承载了高度浓缩的历史信息,故易为教材编写者以及诸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所重点利用。
历史画作蕴含了两个维度的历史信息,其形式及内容都具有史料性。因此,历史教学工作者需要理解历史画作中的图像语言,①才能将画作中的图像信息精确地转化为文字信息,从而运用于历史教学中。在《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教材编写者在介绍英国宪章运动时,以石版画《1839年11月4日宪章运动者进攻西门饭店》作为插图,并附以说明文字“宪章运动中的工人游行请愿的情景(绘画作品)”(见图1)。②然而,仔细观察这幅插图,却觉文题略有出入。画面后景中的工人手持枪支,向建筑射击,画面两侧硝烟弥漫,画面前景中的民众惊恐四散,并非游行请愿之景。从画作史料的有效性来看,宪章运动是19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工人运动,持续时间久,确实难以用定格画面展示。1839年、1842年及1848年的三次大规模工人游行构成这场运动的三次高潮。或因此,教材编者认为“工人游行请愿”是其典型代表。另一方面,宪章运动中的左派(即“物质力量派”)曾在英国新港发动过唯一一次武装起义(即新港起義),而这幅插图表现的正是新港起义的情景。典型性足够吗?
因此,如何将历史画作贴切地运用在历史教学之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于历史教学图像史料的解读方式问题,前人已有研究。如陈仲丹提出,要通过结合“内证”与“外证”之法,以“二重证据法”解读图像史料。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历史画作是一种特殊的图像史料,其解读方式有别于其他史料。同时,在历史教学领域,图像史料的解读只是图像史料运用的一个环节。图像史料的搜集、遴选及解读共同构成了图像史料运用的完整流程。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从历史教学的角度,分别对历史画作的搜集、遴选及解读环节进行考察,庶几对历史画作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规律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 历史画作的搜集
搜集历史画作是运用历史画作的基础。在历史教学领域,搜集历史画作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搜集史料的过程。而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历史画作的搜集工作存在诸多难点。
首先,得益于信息保存技术的高度发展,当代史学家掌握的史料空前丰富,这一方面扩展了史学研究的深度及广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史学家筛选信息的成本及发生误判的可能性。就宪章运动的历史图像而言,经过近200年的积淀,在现存的艺术作品中,既有表现1842年宪章运动者第二次请愿游行的木版画,②也有表现1848年宪章运动者万人示威的插图,③亦有表现1838年宪章运动者在海德(Hyde)集会的油画作品,④还有表现新港起义的系列作品。单就新港起义一个主题而言,自1839年至今,各个时代的艺术家先后创作了各种表现新港起义的版画、油画、水彩画及壁画。这些表现新港起义的作品又可细分为表现起义者向西门饭店进发的作品⑤、表现起义者遭受镇压的作品(如《1839年11月4日宪章运动者进攻西门饭店》)以及描绘起义之后西门饭店景象的作品。⑥这些表现宪章运动的历史画作,尤其是同一时期产生的历史画作,往往因其表现题材的同一性,在构图及风格上相类,而由于其表现具体事件的差异性,在画面细节上相异。如何根据教学选择最具典型性的历史画作,需要历史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逻辑有所遴选,不宜以偏概全。
其次,随着信息通讯技术高度发展,信息的多手转递及多次传播也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在总体上延长了信息传递的渠道,从而增加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失真及损耗的可能性。就图像史料而言,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图片社作为一种商用网络数据库,具有资料层面的高度整合性及利用层面的高度便利性。不过,就历史画作而言,互联网图片社所藏的历史画作电子照片往往翻印于传统图片社,传统图片社所藏的历史画作照片则往往拍摄于自画廊及博物馆。互联网图片社提供的图像信息多经过数次转手,往往会缺乏准确性。如《1839年11月4日宪章运动者进攻西门饭店》,就有互联网图片社将该画的名称误标为《1840年11月4日宪章运动者进攻西门饭店》,将该画的创作日期误标为1893年,而画家实际在1892年就已去世。⑦另外,在网络空间中流传的历史画作照片往往会遭剪裁及“降质”,画作中一些重要信息因此湮灭,画作因此变得模糊不清,其图像信息的完整性即因此遭到破坏。如在互联网中流传的《1839年11月4日宪章运动者进攻西门饭店》影像,多数只保留了原画的主体画面部分(原画参见图2),而舍去了有关作品信息的文字内容。如此一来,理解及运用历史画作的难度大大提高。
最后,网络空间是搜集历史画作的重要平台,而网络空间易受流行文化驱动。就历史画作而言,在特定热点事件的影响下,网络空间会大量聚集特定主题历史画作的影像,而遮蔽其他主题历史画作的影像,从而对历史画作的搜集工作造成干扰。以新港起义及其相关艺术作品为例。2019年11月,英国的新港起义1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是威尔士地区的公共媒体事件。这一点在互联网中也有所反映,自2019年11月以来,网络空间中关于新港起义的史实介绍及图片分享明显增多。这一时期如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寻找宪章运动的相关历史画作,也会得到大量以新港起义为主题的搜索结果,从而为其他主题的宪章运动相关历史画作的搜集造成干扰。
鉴于历史画作的史料性,若要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其影像,宜有针对性地在档案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及政府机构展开搜索,往往能发现较为完整且较具史料价值的关于特定历史主题的历史画作。这是实证的态度,也可以影响学生的实证思维。以宪章运动主题的历史画作为例,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英国威尔士国家图书馆、英国海军博物馆、新港艺术博物馆、曼彻斯特档案馆、英国王室收藏基金会(Royal Collection Trust)及英国政府艺术收藏中心(Government Art Collection)都藏有与宪章运动相关的画作或照片,并对这些影像资料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向社会公布。除上述机构外,一些19世纪出版的英国书刊报纸也附有与宪章运动相关的插图及漫画。这些书刊报纸除收藏于图书馆外,也有一些在近年得到再版,或被数字化,以数据库的形式向社会公开。
通过以上来源,历史教学工作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画作原件,避免史料中的信息在多手转递中出现失真及损耗,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历史画作的图像完整性及信息准确性。
二、历史画作的遴选
历史画作品类众多,数量庞大,每一幅历史画作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及内涵。而历史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每一个教学模块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及形式。故而,将特定的历史画作用于特定的历史教学模块,使历史画作与历史教学内容相适应,是历史画作教学运用中的重点。
历史必修课程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体部分,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变的基本脉络。因此,在历史必修课程的教学模块中,历史画作往往被用作“引介性材料”,用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历史形象,活化教学内容的历史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性认知。由此可见,一幅适宜作为历史教学素材的历史画作,应当具备感性认识材料的特质,即典型性、直观性及客观性。
(一)典型性
一幅历史画作具有典型性,即指该画作能够反映出历史现象的主要特征。历史学是一门研究特殊性的学科。历史上的特定事物之所以被历史学家所留意,进而被历史学家定义为历史现象,并被编写入历史文本之中,就是因为该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就是特定历史现象的主要特征。同时,历史现象又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故在总体上呈现出一般性特征。相应的,一些历史画作着力表现历史现象的特殊性层面,一些历史画作着力表现历史现象的一般性层面。前者具有典型性,后者反之。具有典型性的历史画作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现象的主要特征,適于作为感性认识材料,运用在历史教学之中。不具有典型性的历史画作则需要在历史学家对特定历史现象有相当了解的基础上,在宏观的普遍性之下,考察微观的特殊性,以便进一步发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故该种画作适于作为理性认识材料,运用在史学研究之中。如将不具有典型性的历史画作运用在历史教学之中,该画作则无法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也就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画作所表现历史现象的感性认知。仍以表现宪章运动的历史画作为例。一张表现1842年英军镇压普雷斯顿示威人群的报纸插图(见图3)就与表现彼得卢屠杀的知名漫画《曼彻斯特英雄》(见图4)十分相似。因这两幅历史画作表现的都是英军镇压英国民众的过程,事件性质相同,且两幅画作都形成于同一历史时期,故两幅历史画作在技法、构图、风格及画面元素上有较高的一致性。如在历史教学中,将这幅表现1842年英军镇压普雷斯顿示威人群的报纸插图作为介绍宪章运动的材料,学生则不但难以通过这幅历史画作加深对宪章运动的感性认识,还可能将宪章运动与彼得卢屠杀相互混淆。
(二)直观性
历史画作具有直观性,即指该画作主题突出,色彩明快,画面元素简单,元素之间对比强烈,易于给人留下鲜明的视觉印象。一般而言,相比于历史照片,历史画作本身就是一种直观性较强的图像史料。以摄影家威廉·爱德华·基尔伯恩(William Edward Kilburn)1848年4月10日所摄之黑白照片为例。该照片反映了宪章运动者在肯宁顿公地(Kennington Common)集会的情况。和上述表现1842年英军镇压普雷斯顿示威人群的报纸插图相比,这张照片记录了宪章运动中的标志性事件,故具有典型性。不过,因当时摄影技术刚出现不久,该照片的取景角度与曝光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故而,该照片画面元素杂乱,整体颜色黯淡,后景过度曝光,前景清晰度低,直观度不高(见图5)。照片拍摄数日之后,《伦敦新闻画报》请画家根据该照片创作版画。该版画调整了照片的视角及构图,简化了照片中的画面元素,突出了画面中央的马车和旗帜,相较于照片更加直观(见图6)。不过,该版画所取材的照片毕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集会的影像资料之一。①故而,该版画所描绘的场景也不可避免的较为宏大,需要读者花费一定时间及精力去辨认场景中的各个细节,故较适宜作为通俗书刊中的一个主体部分,以新闻画报插图的形式存在,而不适宜作为历史课本中的一个补充材料,以教科书插图的形式存在。
(三)客观性
一幅历史画作具有客观性,即指该画作能较忠实地反映历史现象的原始面貌,较少带有作画者对历史现象的主观评价。从科学角度来说,历史不可测量;从哲学角度来说,历史不可证伪。故而,一切历史叙述都带有主观性,一切历史现象都不可复现。所以,史学是一门经验性的学科。历史学家的职责,就是通过经验与常识,搜寻及择取客观性较强的史料。历史画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图像史料,也存在主观与客观之别,也需要历史学家在运用史料的过程中进行鉴别。如一些表现宪章运动的漫画,画面简洁明快,画风却带有作画者强烈的主观色彩。以漫画《宪章派对》为例。该画对宪章运动者向英国议会呈交的联名请愿书作夸张的表现,相比于前述宪章运动者在肯宁顿公地集会的照片及版画,更加直观(见图7)。不过,该画作者对漫画的宪章运动者的形象作了一定程度的丑化。同时,在该画的原始出处《滑稽年鉴》(The Comic Almanack)中,书籍作者为该画配以讽刺性的小品文。由此可见,该画作者的创作意图是讥讽及批判宪章运动者。同时,这一创作意图也被明确地表现在漫画中。故而,该画客观性较低,如作为历史课本的引入模块或旁证材料,运用于历史教学中,则不利于学生对宪章运动及宪章运动者进行客观的历史评价。
综上,各个时代的历史画作固然数量众多,但兼具典型性、直观性及客观性的历史画作却为数不多。就表现宪章运动的历史画作而言,大英博物馆所藏黑白木版画《向英国下议院呈交3317702人联名请愿书的游行队伍(1842年)》可能是比较符合上述三个特征的历史画作(见图8)。在题材层面,该画描绘了宪章运动者肩负联名请愿书,向英国下议会行进的历史场景。和平请愿是宪章运动的主要特征,而体量巨大的联名请愿书又是宪章运动请愿活动中的标志性符号。该画重点表现了1842年宪章运动者所作之6英里长的联名请愿书,①典型性较强。在构图层面,该画将联名请愿书置于画面中央偏左下方面,并在请愿书右侧刻意留白,使请愿书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易于为观者所注意,故该画直观性较强。在风格层面,该画采用纪实风格,个人风格不明显。故该画客观性较强。由此可见,该画的确适合于运用在历史教学之中。此外,该画亦有着色版本,①画中情景更加鲜明生动,如条件允许,则更适于用于历史教学。
值得注意的是,除《向英国下议院呈交3317702人联名请愿书的游行队伍(1842年)》外,上述历史画作,包括《1839年11月4日宪章运动者进攻西门饭店》在内,虽然可能不适宜用于以《中外历史纲要》模块为中心的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之中,但很适合用于高中历史选修课程《史料研读》模块中,作为该模块的拓展材料,用来训练学生图像史料研读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对上述历史画作的研读,认识到图像史料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意象性与写实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此外,上述历史画作还可以作为理性认识材料,运用在学生的深度学习及自主学习活动之中,帮助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度解读与理性思考,从而丰富教学内容的历史内涵,并培养学生的历史阐释能力。由此可见,任何历史画作,只要将其运用在合适的教学模块,都能发挥其独特的史料价值及教学价值。
三、历史画作的解读
在历史教学中,解读历史画作是运用历史画作的最终阶段。而历史画作,如上文所述,具有双重的史料性。故此,解读历史画作,不仅要审视其画面元素,以解读其中的“影像信息”,还要理解图像语言,以解读其中的“符号信息”。②如此,才可能完整地提取出历史画作中的历史信息。理解图像语言是历史画作解读工作中的难点。历史画作的图像语言本质上是一种历史语言,其形式与历史画作产生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故而,要理解历史画作的图像语言,必要把握其形成的时代语境。
以形成于19世纪中期的新港起义主题系列画作为例。这类作品的构图基本都遵循一种模式,即将西门饭店的建筑正立面置于画面的显要处,并突出饭店的店招。如此,19世纪的西方读者就可以清晰地将这类作品与表现其他宪章运动事件的图像区分开。而当代中国读者面对同样的作品时,因为时空的疏离,语境的缺失,已无法从画家设计的符号中读出其所指,故易于发生误读。其实不光是中国读者,即便是当代英国本土读者,面对历史画作,也会发生误读。如著作等身的威尔士地方史专家特里·布雷韦托(Terry Breverton),在其所著的一本威爾士旅游手册中,亦将《1839年11月4日宪章运动者进攻西门饭店》作为插图,并对作品中饭店招牌的文字作了释读,却因一个字母之差,把图中的“驿马站”(posting house)误读为“进港房”(porting house)。③仔细观察《1839年11月4日宪章运动者进攻西门饭店》细部(见图9),可以发现“驿马站”这一词组之中的大写英语字母“S”出现了倒置,较远观之,确实容易误读为小写英语字母“r”。考虑到该作品为石版画,画家需要在石版上左右反写所印内容,而后拓印。或因画家一时疏忽,忘记反写,而导致印刷成品出现左右倒置的瑕疵。不过,即便画面有瑕疵,发表于1917年的一篇介绍威尔士地区旅馆的文章中,文章作者仍能在提及《1839年11月4日宪章运动者进攻西门饭店》时,准确释读出“驿马站”一词。①可能在20世纪初,由旅馆兼营驿马站的做法在威尔士地区还比较普遍,故当时的读者不需要认清画中每一个英语字母,就可以猜出画中文字的含义。由此可见,把握历史画作形成的历史语境对于正确认识其历史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有效地把握历史画作形成的历史语境?可以通过以下三条路径。首先,通过历史文献反证历史画作。通过对历史画作中反映历史事件的深度了解,从而加深对历史画作形成时期历史语境的把握。其次,对历史画作进行谱系学研究。通过对特定主题历史画作的不同版本及其衍生作品的梳理及考证,从而了解历史画作的风格,分析历史画作的母题,总结历史画作的范式。最后,通过对历史画作所表现事件发生地的实地考察,历史学家得以在感性上进一步认知历史画作中历史场景,也就可以进一步把握历史画作产生的情景。得益于地理测绘技术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学家借助电子地图即可以完成对许多历史事件发生地当代样貌的图像呈现,从而使实地考察的成本大大降低。《1839年11月4日宪章运动者进攻西门饭店》中的场景在2018年的样貌如图10所示:
总之,运用历史画作的过程本质上是运用史料的过程。历史画作往往既是一手史料,又是历史作品;既含有图像资料,又含有文献资料,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殊性及综合性的史料。故而,对历史画作的运用不仅需要历史学的方法,也需要借助艺术史等不同学科的方法,进而形成一条跨学科的路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图像史料中,历史画作与文献史料之间的关联性最高。绘画是文字之母,也是文字的延伸。画家在描绘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在通过图像语言“书写”历史事件。故而,史学工作者在初步解读历史画作的基础上,更可以凝视审思,挖掘历史画作中的深层意蕴。
【作者简介】陈紫竹,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