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文明史角度讲授古代希腊文明

关键词 文明史,希腊文明,世界史纲要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5-0017-05
高中历史教育的一件大事,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式。必修課程采取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势;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旨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①新课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历史教学,把一部丰富的、连续的、强调发展进步的、注重史实和时空观念的历史呈献给高中学生。
就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的世界史教学内容而言,我们欣喜地看到,在24个专题中,世界史部分以通史的形式占到了10个专题。在古代中世纪史部分,增加了《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两个专题。这样,以希腊史为例,就需要我们转换思路,从文明史的角度全面讲述古代希腊文明。
就内容来看,在《中外历史纲要》中,希腊历史是放在《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专题中阐述的,因为还要讲授其他古代文明,专讲希腊的课时不会太多。但是,考虑到希腊文明的重要性、典型性,教师仍要储备希腊文明的起源、政治上的显著特征城邦制度、雅典与斯巴达的异同、雅典的民主制度、希腊的政治分裂及其原因、抵抗外敌时的同仇敌忾与爱国精神、希腊艺术品的特点、希腊的哲学、史学、科学成就和希腊文明的影响等与古代文明发展息息相连的“希腊基因”。
1.文明的含义
文明一词,与野蛮相对,表现为一种历史的进步。马克垚先生指出:“在使用中,文明的含义逐渐由指个人的行为而具有了社会的意义,一种进化所达到的状态,一种发展趋向。”就范围而言,“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伟大成果,它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文化的等等,所以我们也可以大致把把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类”。文明应该有一个相当的地域,有时候它和国家、民族相联系,但它又不等同于国家或者民族。它有自己的经济,包括农、工、牧、商各业的特点。在这一定的地域和生产方式之下,产生了文明群体的共同语言、宗教、生活习俗,心理认同等等。”此外,文明还是长寿的和变化的。特别重要的是,我们只有从文明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从它的变与不变的结合上,才能够认清它的面貌,它的特征,才能把不同的文明划分开来”。②
2.古代文明指什么?
用这样的角度来审视希腊文明,就能够理解希腊文明乃是古代诸种优秀文明中的一种。在马克垚先生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在农业文明时代篇下,列出了六种古代文明,即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华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这说明古代希腊文明是在与世界其他文明互相共生的状况下发展起来的。把希腊文明放到世界古代文明的大体系中进行考察,既能够突出希腊文明与其他古代文明的互动、影响,也能够充分彰显希腊文明本身的特征和它的影响力。
3.希腊文明的起源
希腊文明最早表现在青铜时期(公元前2900—1150年)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这些古老的文明大都兴起于地中海东部西北隅爱琴海地区,因此,也被称之为爱琴文明。爱琴海是多岛屿的地区,存在着众多的岛屿,而海上的最大的岛屿就是克里特岛。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1900年间在克里特岛北部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在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发掘出晚宫殿时期的一座宏伟的宫殿。“宫殿不但占地广阔,建筑技术也相当精良,宫中有陶制排水管、上釉窗户、巨大酒窖等。在希腊神话中,克里特岛之王米诺斯曾修建了一座巨大的迷宫来幽禁一个半人半牛的怪物(是波塞东派一头牛与米诺斯的王后所生),伊文思即据此神话而称这座宫殿为米诺斯王宫,而克里特岛的文明也被称之为米诺斯文明。”①王宫遗址的发现,证实了早在公元前6000年就有人在克里特岛上居住的说法。在克里特文明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希腊文字的发现。在克里特岛上发现的文字被称之为线形文字A,这是一种非希腊语的音节字,人们对它的破译直至现在仍没成功。在米诺斯文明的晚期出现了线形文字B,书写在约4000多块的泥板上。1952年人们对它释读成功,从而知道了这是一个奴隶制的王国。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克里特岛地区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米诺斯王朝统治时期是克里特岛文化的全盛时期。约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出于不明原因,克里特岛上的众多王宫和城市突然毁灭和消失了。
迈锡尼文明位于希腊本土,传统上说它的创造者是希腊人的一支阿卡亚人,他们约在公元前1650年左右定居于伯罗奔尼撒半岛。这一文明包括了南部希腊的迈锡尼、一度将特伦斯作为其附属国,此外还有派罗斯、底比斯、雅典等。前希腊驻中国大使、学者约安尼斯·塞奥法诺普洛斯告诉我们:“历史表明,克里特的征服者、特洛伊城的毁灭者——迈锡尼人,是希腊最早的居民之一,后来沦为北方蛮族的奴隶,并逐渐分流为多立克人和爱奥尼亚人,他们都有共同的信仰和语言,所以称他们希腊人。‘希腊一词意为典雅、优美。后来创造出许多雕刻艺术杰作的希腊人正与这典雅、优美之名相称,可谓名副其实。”②约在前1500—1200年间迈锡尼文明诸国进入青铜时代,建成早期的奴隶制城邦国家。约在公元前1400年前后,迈锡尼文明进入全盛时期。公元前13世纪后期,迈锡尼文明逐渐出现衰弱之势。据传说,约在公元前1194—1184年前后,在迈锡尼的领导下希腊各邦组成联军,远征小亚细亚西部最富裕的城市特洛伊。这场战争打了十年,最后联军使用了“木马计”,把特洛伊城攻陷。但是,这场战争也拖垮了迈锡尼,使其受到很大损失,迈锡尼文明走向衰落。
4.希腊城邦制度
城邦制度是希腊文明在政治上具有独创性的显著特征,表现为古风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479)的城邦的兴起和发展。在公元前800到750年间,城邦开始形成。城邦通常翻译成城市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个体,被认为由一群有血缘关系的市民组成的团体,而不是一个相互关系疏远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希腊城邦是古希腊人独特的创造,它与古代的亚述帝国、罗马帝国不同,也与中国中央化的行政国家不同。举例来说,在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也曾有过群雄争霸的局面。但是,在争雄的诸霸之上,中国始终有一个能够代表全国政治的周王朝存在。与此不同,希腊的200多个城邦却是完全独立的,上面并没有能够代表整个希腊的王朝存在。希腊城邦是一个独立的公民集体,它实行过几种政治体制,包括有君主政治,寡头政治,民主政治和僭主政治等。雅典城邦在形成过程中具带有某种特有的伦理意义,它从君主政治到寡头政治,僭主政治,最后形成了民主政体。公民参与政治,要求按照法律的要求生活,这样才可以克制卑劣的本能和发挥其潜能。
5.雅典和斯巴达
在希腊城邦中,最为著名的是斯巴达和雅典。起初,斯巴达和其他希腊城邦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公元前725年左右,斯巴达没有采取希腊海外殖民的做法,而是通过侵略邻近的美塞尼亚和奴役那里的人民来舒缓人口增长的压力。这些数目超过斯巴达整体人口达十倍之多的奴隶被称为“希洛人”。他们的存在永久地改变了斯巴达城邦的性质。斯巴达也进行过多次的改革,斯巴达城邦更注重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
斯巴达的国家机构奇妙地结合了君主政体,寡头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特点。国王有两个,他们负责在战时统帅军队。除国王外,还有长老会议和任期一年的五长官监督会;以及由年满30岁的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他们有权通过或否决监察官的决定。斯巴达政府以其机关之间的彼此制衡,平衡和稳定著称。终于在公元前6世纪,斯巴达成为了伯罗奔尼撒同盟的领袖,是伯罗奔尼撒岛上最强大的国家。①斯巴达的军事优先使其在任何强大的攻击下能够取胜。但是,国内接连迭起的希洛人起义却迫使斯巴达只能采取保守的对外政策。在一般情况下,斯巴达不主动介入其他希腊城邦或海外国家的事务。
雅典的城邦制度跟斯巴达不同。公元前7世纪时,雅典是一个典型的氏族贵族城邦。贵族首先担任执政官,卸任后进入贵族会议。7世纪末期,贵族间的矛盾摩擦终于导致了一系列流血事件。执政官德古拉在公元前621年颁布的法典维护了国家的统治,限制了地方贵族的势力。《德古拉法》常被视为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
公元前594年,在雅典人的支持下,梭伦当选为第一执政官,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改革。“梭伦废除了债务奴役制,禁止雅典公民订立以人身作抵的债务契约,这一改革对于在沦落中的自由农民是有利的。”他的改革还包括抑制传统贵族的权势。“他削弱了贵族院,把它的一部分职权分给新设的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这些新机构的建立,结合着对穷人公民权的肯定和被解放债奴公民权的恢复,为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奠定了可靠的基础。”②梭伦还鼓励种植商业作物,生产橄榄油,使工商业得到较大的发展。
6.雅典的民主制度
雅典的民主制度是希臘政治上的特色之一。这种政体强调“由人民当家”,在法律的保障下,公民有参与政府事务的权利和义务。雅典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指出,那些独善其身,逃避政治责任的人对国家是没有价值的。值得指出的是,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不彻底的,吴于廑先生指出:“虽然全雅典的公民约有二、三万人,公民会议的通常到会人数却往往只有二三千人。就是说,在号称全民民主的政治制度下,实际上只有约十分之一的公民能够在公民会议中行使他们的政治权利。”③尽管这样,鼓励公民参与政治、培养每个公民对国家负有责任的家国情怀,却是值得提倡的。
7.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
在公元前6世纪末期,希腊不但面临着外国思想的冲击,还受到了国外势力的入侵。波斯帝国于前6世纪中期为居鲁士所建。他的继承者在前499年雅典支援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起义后,向希腊发兵。希腊抵抗了波斯于前490年和前480年的两次进攻,成功地保卫了自己的家园和生活方式。接下来,辉煌的希腊古典时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8.文化艺术成就
古代希腊在文化艺术方面曾获得很高的成就。希腊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和《掷铁拼者》是被公认的欧洲文明中的瑰宝。古代希腊艺术上的特点一是精美绝伦,二是以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为描绘对象。为什么要以描绘神像为其主要特征呢?这个问题,却要从希腊政治上的四分五裂说起。约安尼斯·塞奥法诺普洛斯指出:“进入奴隶社会后,希腊半岛上出现了两百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每一城邦以城市为中心连同城郊农村组成大小不等的国家,各自为政。其中最强大的是雅典和斯巴达。由于国穷民贫,为了生存和发展,各城邦国家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弱肉强食。为了保存自己,掠夺财富,城邦国家还实行了强国强兵政策。”①从这可见,古希腊艺术品诞生的时代,并非如艺术雕像那般典雅、优美,反而是来自于战火连天的乱世。
古希腊的雕塑品的主题是呼吁和平,在政治分裂的情况下,用艺术来维护国家统一。古代希腊城邦林立,要使处在战争状态的各个城邦的人都感到自己是希腊人,就不能塑造某个城邦的伟人,而要塑造各个城邦能够公认的奥林匹斯诸神。试想:如果雅典艺术家只雕刻雅典名人,那么斯巴达人就不容易认可。各个城邦互不服气,用文化来统一国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雕刻神像则有所不同。宙斯、赫拉等住在希腊北部高耸入云的奥林匹斯神山里,他们是整个希腊的统治者。正是出于这个政治原因,希腊雕刻不仅以描绘宙斯、波塞冬、阿波罗等神灵的英俊为主,也以突显阿芙洛狄忒、雅典娜、赫拉的美丽著称。希腊艺术以神像为描述对象且又必须把神像雕刻得精美绝伦的谜团,在这里得到了一种解释。
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也与倡导和平有关。奥运会与希腊人对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的崇拜直接相关,当时被称为竞技大会,显示的是古希腊英雄的技艺。在举行奥运会期间,希腊人要休战,人们在奥运会期间尽显英雄本色,但更多的是切磋技艺,结交朋友,维护作为整个希腊的国体。在文学上,“最伟大的希腊诗人荷马用他杰出的战争题材的诗歌《伊利亚特》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战争的世界,而他看待战争的方式至今深深地吸引着我们。”②古希腊还出现过伟大的戏剧家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前456),为古希腊雅典三大悲剧诗人之一(其他两位是《俄狄浦斯王》的作者索福克勒斯和《美狄亚》的作者欧里庇得斯)。他写了70个剧本,生前得过13次奖,死后还得过4次。他创作的最著名的悲剧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这位英雄曾把天上的火种偷来送给人类,并赋予人类以智慧和科学,使他们得以生存下去,不至于被宙斯毁灭,反映出希腊人抗争命运的英雄气概。
9.哲学、史学和科学成就
希腊在哲学、史学和科学方面成就非凡,其特点是强调理性、重视教育、弘扬人文精神。著名哲学家有泰勒士、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泰勒士(生活在约公元前585年)曾游历过埃及等地,并测量过金字塔的高度,还成功预测过一次日蚀。他认为万物由水构成,水是万物之源。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年—前470年)借用毕达哥拉斯“和谐”的概念,认为在对立与冲突的背后有某种程度的和谐,而协调本身并不是引人注目的。他认为所有东西都是流动的,每一件事物都在不断变换,他的名言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后世影响很大。苏格拉底是伟大的教育家和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集中代表了他的政治理念和社会理想。亚里士多德继承了理性的那一面,更加注重现实和经验,生前为人类写下了多卷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心理学、伦理学、修辞学、美学、诗学、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等方面,是一个古代知识和思想的集大成者。著名的历史学家是实地考察、注重文化的希罗多德和确证凿实的修昔底德,他们撰写的《历史》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研究古代希腊文明的最为重要的史料。希腊人在科学方面成就斐然,著名科学家有毕达哥拉斯和阿基米德。
10.希腊文明的特征和传播原因
希腊城邦制度最后因雅典与斯巴达争霸走向衰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崛起,却把重心放在了东侵,进一步消耗了希腊国力。
不过,因为希腊文明优秀,使其文化得以在欧洲和世界传播,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对罗马、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关于希腊文明的主要特征和文化传播原因,黄洋先生讲得非常精辟,他指出:“希腊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最辉煌、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古代文明之一。希腊文明创造的自然观念、社会秩序、伦理与价值观念,乃至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都深深影响到后世的欧洲和现代世界。”黄洋先生还指出:“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具有相似的特性,它们不同于犹太文明和印度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不在于超验的精神体系。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的影响来自它们创造的具有普适性特征的社会秩序、伦理和价值体系。它们的另一个相似之处在于,在诸古代文明之中,它们留下了最为丰富的文献记载,使我们得以窥见它们的创造者的思想、观念直至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①这些话,是对古代希腊文明特征和传播原因的非常深刻和到位的总结。
【作者简介】朱孝远,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欧洲中世纪史和欧洲近代早期史研究。
【责任编辑:李婷轩】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