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载史,涵育唯物史观

    

    

    

    关键词 以物载史,唯物史观,工业革命

    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3-0067-06

    最近,筆者有机会在戴加平特级教师工作室教学展示活动中执教统编教材“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在设计本课时,笔者综合考量课标、教材、学情、学术动态等方面,确立了“以物载史,涵育素养”这一课魂,将涵育唯物史观素养作为本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五大素养中,唯物史观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被认为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①然而,让学生理解唯物史观并不是一件易事,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很难要求他们通过阅读原著的方式理解唯物史观。复旦大学章清教授指出,教师要深入思考如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涵育唯物史观。②

    不同于以往的历史观,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样的唯物主义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它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正因如此,涵育唯物史观,必然要求我们关注人类的物质生产,关注一定时代的现实生活。现结合“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的设计与教学,阐述笔者是如何在本课教学中“以物载史”,努力达成“涵育唯物史观”这一教学目标的。

    唯物史观的英文单词Materialism的词根Matter即是物质。从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质资料,让那些过往岁月中的“物”,尤其是对历史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物”,带着我们穿越时空,神入历史,想来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然而,历史之物纷繁复杂,大浪淘金并非易事,物的选择,需经一番考量,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典型性

    在物的选择中,典型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则。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典型之物,铺展历史图景,带领学生走进特定时空,让过往变得触手可及,清晰可辨。那么,对于工业革命,哪些是典型之物呢?

    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说:“谁谈工业革命,谁就会谈棉花。”③棉花产业是工业史上无可比拟的奇观,从飞梭到珍妮纺纱机,从骡机到水力织布机,纺与织的技术革新交替推进,正是从棉纺织工业开始,英国迈出了人类机械化生产的第一步。18世纪下半叶,棉纺织业这一不受封建行会和传统法规束缚的新兴产业成为工业革命的火车头,④带动了上浆、上胶、印染等化学工业的发展,鼓励并推动着工厂通风系统、运输技术、清洗产品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由此奏响了英国工业革命高歌猛进的凯歌。

    同时,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推动着工业城市的诞生,曼彻斯特就是以棉纺织业发展而逐渐崛起的英国第一批工业城市的代表。今天的曼彻斯特仍无时无处不在表达着它对棉花难以割舍的特殊情感:一座普通的大楼可以叫Cotton House,一个普通的酒吧以Cotton Tree命名,现在的曼彻斯特皇家交易所正是当年的棉纺织品交易中心,甚至政府在2015年斥480万英镑的巨资重修曼城古纺织厂。对棉花的一往情深透露着曼城人对昔日辉煌的留恋与感念,也印证着棉花在工业革命中无可替代的地位。

    而另一极具代表性的物质非煤莫属了。“什么使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唯一发源地?如果必须用一个词来回答这个问题,那答案就是‘煤。”①英国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多分布较浅,易于开采。在探讨英国工业革命原因时,加州学派彭慕兰教授在《大分流》中也论述了煤的重要性:“煤是工业革命早期景观的中心。只有棉花、铁、钢和铁路得到了同样的注意,而除了棉花以外,其他那些要素都要依赖煤。”②他进而在对比中阐述了欧洲在人口、技术等方面都不如中国,但为工业革命提供动力的煤最终导致了中英两国的天壤之别。

    煤矿产业直接推动了蒸汽机的发展。16世纪晚期,随着人口增长、森林缩减,英国开始大规模开采和使用煤矿,出于煤矿抽水的需要,纽可门蒸汽机应运而生。瓦特正是在纽科门(Newcomen)蒸汽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改良后的蒸汽机可以用少得多的煤提供同样大的动力,于是,蒸汽机除了服务于采矿业之外,逐渐推广使用到棉纺织业、印刷业、机器制造业等领域,从而更为广泛地为工业革命提供动力。蒸汽机车的发明,更实现了“煤靠自身的力量把自己输送到了需要它的地方”,③无怪乎有着美国孔子之称的著名思想家爱默生发出这样的感叹:“每一个煤筐里,都装着动力和文明!”④

    作为推动工业革命的两大元素,白色的棉和黑色的煤极具典型性,棉花产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急先锋,煤则为工业革命提供必需的原动力。可以说,这黑白二色构成了工业革命的双原色,共同绘制出工业革命时代的广阔图景。因而,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选取了棉、煤两物,作为贯穿整堂课的教学线索。

    当然,除了棉和煤,如蒸汽机、工厂、水晶宫等,都可算是工业革命时期的典型之物,如何选择,如何取舍,老师们完全可以见仁见智。

    (二)生动性

    作为教学的手段,选择典型之物还应考虑生动性。生动性并非指物件本身一定生动有趣,而是针对学生而言。学生是涵育素养的对象、学习的主体,在典型之物的选择上,同样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对学生而言具有生动性,是指所选之物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

    以前文所述的棉和煤为例,笔者引导学生想象:工业革命时代的棉都曼彻斯特应该是什么颜色的?结合棉纺织业的发展,学生提出,当时的曼彻斯特遍布棉纺织工厂,港口码头、车辆船只运载着棉花和棉纺织品,那么,曼彻斯特应该是白色的。而当笔者呈现工业革命时代英国画家约翰·拉斯金(1819—1900年)笔下的曼彻斯特时,灰暗的色调,林立的烟囱(如图1)和隐隐的烟尘将这个城市的另一面生动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想象与现实形成对比,棉与煤也具象为一白一黑的视觉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785年,蒸汽机首次安装到了棉纺厂,棉和煤的这一“相遇”被许多人看做是工业革命的“大爆炸”,棉纱价格大幅度下降,棉布产量急剧上升,1830年,棉布占英国出口贸易的一半以上。②由此,棉和煤交织谱写出了工业革命的华丽乐章。

    在探讨工业革命影响这一环节中,笔者也从日常生活出发,选择从一套工业革命时代的茶具(如图2)入手,抽丝剥茧,层层设问,用学生相对熟悉的生活用品帮助学生回到维多利亚时代,从具体到抽象,去感受当时的生产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围绕着茶壶、奶罐、糖罐进行剖析,学生开心地发现现实生活中自己爱喝的奶茶竟是历史变革的重要见证。一杯加了糖和奶的英式下午茶既点燃了学生的兴奋点,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糖和茶这两种非英国本土的产品如何在英国广受欢迎并逐渐普及,饮茶风俗为何在工业革命时代逐渐从上层扩展到整个社会层面,而社会上层的饮茶方式和工人阶级的饮茶习惯之间的差异,又反映着怎样的时代面貌,等等。

    以学生的经验为出发点,选择生活化的物品去解读历史,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神入历史,更自然地引发思考,也能更直观地理解唯物史观中物质资料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物是我们走进历史的桥梁,是我们触摸历史的载体,借助典型而生动之物,涵育唯物史观,还需在教学中对“物”下一番工夫,让物活起来。

    (一)透物见史——在物、物勾连中感受更丰富的历史

    巴巴拉·弗里兹在《煤的故事》中将煤比作精灵:“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被煤精灵改造得焕然一新的国家。”④

    那么,煤精灵是如何改造英国的呢?除了提供动力之外,煤究竟还在工业革命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如果能透过煤,去弄清楚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打开更为宽广的视野,更深入地理解工业革命。

    1700年起,英国煤产量是世界其他国家煤产量总和的大约5倍。⑤煤的大量使用使得英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材料1:

    向学生介绍画面上的煤溪谷。它位于伯明翰附近,18世纪初,达比家族开始来到这里经营铁厂。版画的作者乔治·佩里是当年煤溪谷一个铁矿厂的控股合伙人。

    在课堂活动设计中,笔者请学生观察版画,说说版画上与工业革命有关的物件:画面前方的马车拉着新出厂的蒸汽机汽缸,马车后方是烟囱里冒着烟的铸铁厂,画面右边还有几堆冒着烟的煤炭。通过画面上的这些物件,引导学生思考煤、铁和蒸汽机三者之间密切的联动关系。煤和蒸汽机为工业提供了动力,但想要利用这些动力却必须有足够的铁来建造这些发动机和工厂。①于是,煤溪谷这样的煤矿和铁矿都很丰富的小村庄在当时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煤炭用于鑄铁,铁被生产成蒸汽机,工业革命在这些物的互动和关联中不断推进。通过认识这一互动过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关联性和渐进性。

    材料2:对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言,一个很重要的共同因素就是煤的使用。……制砖、煮盐、制革和酿酒等行业都受益于廉价的煤炭。……与此同时,煤被用来制造大量的石灰肥料,不仅使农民可以给更多的土地施肥,还可以使人们不再依赖木头取暖,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被用于农业生产。

    ——罗杰·奥斯本:《钢铁、蒸汽与资本》②

    材料3:对煤的依赖也促进了英国的海上投资。有了逐步完备的船只、港口和航行舰队,以及在煤炭贸易中日臻熟练的技巧。

    ——巴巴拉·弗里兹:《煤的故事》③

    通过以上材料进一步拓宽学生对煤的历史作用的认知:煤的广泛使用引发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变革,推动了造船业、港口建设、海上力量和海外贸易等一系列领域的发展,这些,都成为推动工业革命这股巨浪的暗流。

    同时,为了煤炭的运输,英国先后掀起开凿运河和修建铁路的热潮,一个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逐渐形成,为工业革命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条件。

    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被煤彻底改造了的英国,可以说,没有煤铺就的这条黑色之路,就不会有工业革命的辉煌成就,我们今天的世界亦会完全不同。

    (二)睹物思人——在人、物互动中触摸更生动的历史

    唯物史观从来都不“唯物”,马克思恩格斯尤为重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他们强调:“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所谓的历史并不是在人之外的存在,而就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④

    正如煤自己是无法创造历史的,煤的身后是数量庞大的煤矿工人、数量相对较少的煤矿经营者、数量更少的拥有煤矿所有权的英国贵族,不同阶级、阶层的活动才构成了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才作用于历史的发展。工业革命塑造了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世界,如何让这个昨日的世界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笔者选择以一套生产于1840—1845年间的大英博物馆馆藏陶制茶具进行观测(见图2)。从茶具管窥时代面貌,笔者引导学生聚焦于茶具背后的人。

    首先是茶具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这套茶具出自韦奇伍德的伊鲁特里亚工厂,韦奇伍德被称为“英国陶瓷之父”。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他的评价是:“对陶瓷制造的卓越研究,对原料的深入探讨,对劳动力的合理安排,以及对商业组织的远见卓识,使他成为工业革命的伟大领袖之一。”⑤伊鲁特里亚工厂的劳动效率不是自动化,而是精细的分工:不同种类的陶瓷各有长长的流水作业线,这与传统手工业生产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全部工序截然不同。可以看到,韦奇伍德的成功秘诀,更多依赖的是负责每一道工序的工匠,茶具大规模生产的背后,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站在流水线前重复着单一动作的产业工人群体。

    韦奇伍德的成功,不仅在于他对陶瓷生产组织的贡献,还在于其卓越的营销手段。基于对消费群体的研究和重视,他在伦敦开办百货商场,在各地举办各种促销活动,对国内订单,一律免费送货,顾客对产品不满意,他一概包退,对破损的陶器,还可以包换。同时,通过寄送样品的做法,韦奇伍德不断将市场开拓到欧洲其他国家。他像“巨人般横跨制造商和零售商两个阶层”,①推动着生产和消费。

    大规模生产的另一面必然是大规模的消费。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茶具,思考这套茶具的消费者可能会是谁。通过观察茶具的外观,学生不难发现,这只是一套中档陶制茶具,因而普通家庭应该也可以消费得起。事实上,到1840年前后,韦奇伍德已将产品的定位转向更大范围的消费者,从某种程度上,这也体现了当时的英国,饮茶之风已经不仅限于上层贵族精致的下午茶了。

    材料4:Low Tea与High Tea

    展示材料4“Low Tea与High Tea”的场景知识:早在18世纪之前,英国的上流社会便开始流行喝茶,到了18世纪,民众对茶叶的需求更甚,但政府的重税导致茶叶价格居高不下。1785年,在茶叶商人的施压下,政府大幅降低茶叶税,茶叶价格大幅下降……到1800年,茶叶得以在工人阶级中迅速普及,真正成为大众饮品。②

    过对材料四中两幅图片③的观察,引导学生感受英国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流行的饮茶之风。即便是全民饮茶,上层流行的下午茶(因其往往在矮桌边饮茶,故称Low Tea)和工人阶级在工作间隙补充体力的茶歇(因其在高桌边饮茶,甚至经常站着饮茶,故称High Tea)④之间还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总之,透过一套茶具,我们看到了工业革命时代生产方式的变化、营销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差异等;透过茶具背后的社会众生,一个鲜活生动的维多利亚时代变得触手可及。

    (三)物是人非——在回望反思中探寻更深刻的历史

    今天,煤炭仍然在為很多国家提供重要的工业动力,棉纺织品依旧是人们的着装选择,茶具也依然是人们家中的日常用具。但今天人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当我们回望300年前现代工业发轫之初的步履蹒跚,我们会从历史中探寻到怎样的启示呢?

    材料5:19世纪50年代,英国生产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铁产量等于其他国家的总和,棉布也占到世界产量一半以上……1803年,英国收入最多的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40%,1867年则超过50%。

    材料6:1842年的一份政府报告提到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在所有曼彻斯特劳动阶层出生的孩子中,5岁前夭折的占57%,当时曼彻斯特穷人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这个数据包括被极高的夭折率拉低的部分)。

    材料7:大量的工人失业,甚至有一些家庭,就靠在工厂里干活的幼童来维持生活,因为女工和童工工资更低,更易驱使,因而更受工厂主欢迎。

    ——以上材料根据钱乘旦教授

    《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整理①

    通过上述材料,学生看到了一个矛盾而撕裂的社会,一方面是财富的急剧增加,英国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异军突起,一方面却是工人的绝对贫困。尤其当学生看到曼彻斯特穷人的平均寿命和自己的实际年龄相仿时,更是震惊不已。

    然而,面对社会不公,1834年,英国政府通过的《济贫法修正案》却这样规定:一切救济活动只能对居住在“济贫院”里的穷人施行,而济贫院里的生活必须安排得极其艰苦,再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决不让受救济的人“白吃白拿”!这一修正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贫穷被看做是个人的事,失业人口甚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它可以把工资压得更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改变现状,英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了激烈而长期的斗争,他们组织工会、发动罢工,发起群众运动等,社会主义思潮也开始在英国出现和传播。

    1842年,恩格斯来到曼彻斯特,他将所见所闻都写进了《英国工人阶级考察报告》一书,当时的知识分子已然开始对这些矛盾和不公进行反思。

    19世纪下半叶起,英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试图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和工作状况,进而寻求最终解决贫穷问题。议会开始制定法律,包括《工厂法》《工会法》《劳资关系法》等。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分化以及这些现象逐步改善的过程,是值得我们今天在回望这段历史时深刻思考的。正如钱乘旦教授所提出的问题:“工业化的目的是什么,现代化的目的又是什么?如果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的不是造福于人,这种工业化和现代化有什么意义?”②如果说200多年前的历史之人囿于客观条件和自身的限制,面对工业革命之初的种种问题他们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那么今天的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历史中寻求借鉴,寻找更多的选择?

    回望这样的历史,也让我们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这些以往感觉深奥遥远的唯物史观重要内容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和思考。世界不是从来如此,而是一代代人工作和生活的叠加——这也正是唯物史观所强调的。

    涵育唯物史观,不可无物。当我们精心挑选典型生动之物,让它们发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历史是合力推动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些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便在它们的诉说中逐渐浸润。

    涵育唯物史观,要深刻“唯物”。时代背景下的人、物互动,岁月变迁下的物是人非,彰显着历史的丰富、历史的复杂。认识这些复杂、丰满和变化,才是真正的唯物史观。

    【作者简介】金毓,中学高级教师,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历史教研组长。

    【责任编辑:王向阳】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