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历史学科的思想方法

    

    关键词 历史学,历史观,提出问题,史料分析,解释历史

    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3-0003-09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并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5个方面。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是学生能用历史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分析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因此,近几年的高考“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在中学教学中怎样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培育学生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③“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④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只是教学的外在表现,教师必须掌握历史学科的思想方法,才能用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避免目前一些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有探究活动的形,无探究活动的神,让学生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形式背诵教材内容的现象。什么是历史学科的思想方法?在此和老师们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认识。

    谈论历史学科的思想方法,首先要明确历史学科是什么。历史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过去发生过的各种历史现象,并探寻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⑤是对客观历史的主观认知。⑥历史学作为对客观历史的主观认知,从知识体系来讲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史学研究者研究客观历史得到的认知成果,也就是过去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这种认知成果按照地域可分为英国史、法国史等。按照时间可以分为通史、断代史。还可以按历史研究某个特定的领域,分为各种专门史,如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等。这些都是对历史认知成果按不同标准所做的划分。二是史学研究者认知历史的方法。对过去的认识成果是用历史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的。历史研究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搜集、整理史料的方法,如资料检索的方法,考证史料的方法;另一类为分析解释历史发展过程的方法,如阶级分析法,计量分析法等。

    中学的历史课程是以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为依托。当然,在不同时期,课程内容是有差别的。新课改以前,中学历史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历史认知的成果,如政治史、经济史等。至于这些认知成果是怎么得出来的,不是中学历史课程关注的问题,它主要关注的是历史认识的结果,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把这些认识结果记住就行了。新课改以来,认识历史的方法逐渐进入中学历史课程。特别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突出了对认识历史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掌握。历史学科思想有很多内容,其核心是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看法,或者指人们对历史主体运动及其一般规律的理论概括。①历史观涉及的主要问题有:历史的发展有没有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各自起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不同的历史观。为什么历史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要把唯物史观放在最前面?因为历史观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史料的选择和历史内容的组织。历史观不同,最终形成的历史认识也会有差异。

    就拿中学历史教科书来说,同一个国家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对同一件事的叙述往往有差别,而不同国家历史教科书对同一个历史事件的叙述差别就更大。例如,关于文艺复兴,一本中国历史教科书是这么叙述的:

    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文艺复兴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其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②

    而一本美国历史教科书则是这么叙述的:

    也许黑死病最令人惊讶的结果是欧洲社会的几个世纪的复苏,即使在瘟疫肆虐最为疯狂的时候,在艺术家和作家的作品中,都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那种复兴精神。③

    同样是对文艺复兴背景的叙述,不同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叙述的方式、角度,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指导教科书编写的历史观有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教科书内容选择和编排的差异。

    第一本教科书,其历史叙述背后隐含着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有规律的,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文艺复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就是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环节。怎么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这就用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讲文艺复兴背景,教科书是先写经济发展,然后再写随之产生了相应的阶级,以及反映这些阶级愿望的思想,再写出现了文艺复兴及其他思想解放运动,然后是政治方面发生的变革。文艺复兴只是教科书中的一课。如果把一个单元乃至一册书的内容贯通,从整体上来看,实际上都渗透着唯物史观。文艺复兴是人类社会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個关键事件,与其前后的事件是有逻辑关系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有推动作用。第二本教科书,其历史叙述背后的历史观认为历史事件的出现都是偶然的,因此,文艺复兴是黑死病在欧洲蔓延这一偶然因素促成的,并未将之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其后的资本主义制度联系起来。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可以发现,对同一件史事的叙述,特别是对事件原因、影响的解释差别很大。根据我国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教科书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这是正确叙述历史的前提。在教学中,历史教师也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帮助学生通过了解历史的发展演变,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就事论事,只关注某个事件的细节,只关注某一课的某件事。比如说讲文兴复兴,不能只讲它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作品,而要把它放在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时空中把握它和前后左右各种历史事件的关系,评价其历史地位。一个学期的内容完成以后,要建立各课、各单元历史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历史发展的客观的规律性认识。

    按唯物史观组织历史内容,基本观点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从低级向高級发展的。讲文艺复兴,要把它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作为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个环节,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一个关键事件来认识。这就要了解世界近代史的主线。世界近代史从纵向来看,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从横向来看,也就是从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来看,是全球联系日益加强的历史。14—15世纪,人类开始迈向近代社会,主要表现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诉求的思想,文艺复兴运动兴起。15—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全球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西欧一些国家相继进行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17—18世纪,启蒙运动出现并扩展到欧洲和北美许多国家。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涨,继英国之后,美、法、俄、日、意、德等国先后通过革命或改革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系列的事件,是有联系的。教师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把这些史事置于历史时空背景下,建立起史事之间的逻辑关系,解答以下问题:每个时代都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发生?有何意义?这些是学习历史要关注的关键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解答,形成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知。

    研究历史,首先要确定研究的问题,也就是向过去提问。提出问题以后,就要围绕问题搜集和研究资料,然后利用资料回答问题、解释过去发生了什么,这是历史研究的一般程序。当然,做历史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还要进一步追问,此事为什么会发生?发生了以后会产生什么作用、影响?这些才是当代历史研究更关注的问题。可以这样说,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忆时间、地点、人物,而是要了解人类社会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作用、影响,通过反思过去,更好地认识现在、展望未来。

    关注变化、原因、作用、影响,在新课改以后的中考和高考历史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比如这道2019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样题:

    以下两幅示意图反映的变化是[图1汉代主要经济区(略);图2宋代主要经济区(略)]

    A.商品经济发展 ?B.耕地面积增加

    C.海外贸易兴起 ?D.经济重心南移

    此题要求学生通过比较汉代和宋代主要经济区,发现从汉代到宋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

    再如2015年高考文综全国Ⅱ卷的这道题:

    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此题的题干呈现1870年、1896—1900年、1913年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例。要求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例变化,由此推知其他国家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例有什么发展趋势,进而选出正确选项。

    再如下是一道2019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样题:

    北魏初年,有位姓独孤的鲜卑人穿鲜卑衣服,说鲜卑话。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姓刘,穿汉服,说汉话。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是

    A.西晋的短暂统一 ?B.北魏定都于平城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江南经济的开发

    此题题干概述了北魏时期鲜卑人生活习俗的变化,要求学生解释这种变化的原因。

    再看这道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Ⅰ卷试题: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

    此题题干描述了明中后期的一种历史现象,要求学生解释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

    而这是2019年的北京中考题:

    下图新闻报道中事件的意义是

    (图为“古都北平解放”新闻,此略)

    A.粉碎了国民党全面进攻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华北全境基本得到解放

    D.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此题题干呈现“古都北平解放”的一张新闻图片,要求学生说出这个事件的意义。

    再看这道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Ⅱ卷试题:

    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此题题干概述了中国1979—1981年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政策、措施,要求学生推论这些政策、措施的作用。

    总之,新课改以来,特别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以来,中考、高考的历史试题更加重视对历史发展变化及其原因、作用的考查。这也是历史教学要关注的重点。通过这种分析,总结历史规律,为认识现实或者为当今的决策服务。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关注的关键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意义或者作用。要解答这些问题,基本依据是史料。除了史料,还有前人的研究成果。怎样查找、研究资料,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怎样分析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和意义?这是历史研究的方法问题。

    历史研究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搜集和辨识史料的方法,另一类是运用资料分析解释历史发展过程的方法。

    (一)搜集和辨识史料的方法

    搜集资料主要利用文史工具书。传统的文史工具书有两种:目录和索引。

    目录是把一批书名或篇名、卷名、说明、介绍并在一起而编成的目录书,也称为书录。在中国史研究,特别是古代史研究中,经常用的目录书是《四库全书总目》,又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入了清代乾隆以前中国古代著作的书目。还有《四库提要辩证》,对《总目》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缜密的考辨,检阅《总目》时,可作参考之用。再有就是张之洞写的《书目答问》和范希曾写的《书目答问补正》,这两本书将《四库全书总目》成书后150余年来新出的书目,择要注录,并注明各书版本,便于查阅。在这之后,又有孙殿起写的《贩书偶记》等,把清代以来的著作编在一起。

    索引,是将书刊中的编目、语词、主题、人名、地名、事件及其他事物的名称,分类编次,并注明出处的一种检索工具书。书籍索引有《尚书通检》《二十五史人名索引》等,报刊索引有《光明日报索引》《历史研究索引》《全国报刊索引》等,论文索引有《中国史学论文索引》等。利用索引可以查到我们所需要的专题研究篇目的出处,还可以看出学术发展的状况及趋势。

    搜集资料除了利用这两个工具以外,还可以寻访历史遗迹、搜集时人提供的口述资料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很多网络检索工具,为搜集资料提供了便利。

    史料搜集好以后,不能拿来就用,因为史料有真有假,需要辨别真伪。梁启超提出“辨伪十二法”,主要依据目录、事实、某时代的文体、社会状态、社会思想等辨别史料的真伪。史料真伪辨明之后,还要考查史料所述史事是否准确可靠,这就是史事的考证。

    考证又称考据,是研究历史文献或历史问题时,依据资料对其进行考核、证实和说明,考订所记载史事的真假、对错。怎么考证文献所述史事的可靠性?第一种方法是本证,又称内证,指利用某文献内部的资料发现问题求得证据以达到考订史事的目的。也就是说,从书内部的叙述中看它有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如果书内记载自相矛盾,就说明其所述史事有问题,不能拿来就用,需要再用别的材料来印证。查找本书以外的其他资料进一步核实,这就用到考证的第二个方法——旁证,又称他证或补证。也就是用本书以外的资料作为证据,考订本书的问题。这又有两种情况。一種是用图书文献资料作为证据,称作书证。还有一种是用实物、遗迹作为证据,称作物证。例如,王国维先生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探知卜辞中所见殷王世系与《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基本相同,证明《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可靠。这实际上是用考古材料来证明传世文献中的记载。这种对史事的考证,在近几年的中高考试题里都有所体现。比如2019年广东中考试题:

    《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材料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

    A.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题干出示了一段古文献的记载,从该记载可以看出黄帝、尧、舜时代已经有“舟楫”。这个记载可靠不可靠,需要利用考古材料证明。选项列出4个考古材料,要学生从中选一项印证材料中关于“舟楫”的记载。

    我们再看这道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Ⅱ卷试题:

    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题干概述了《赫鲁晓夫回忆录》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有所不同这一现象,要学生判断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的可靠性。判断史料的可靠性,并不是简单地说它可靠还是不可靠,而是要说明其特点、说明为什么它的内容随时代的变化在变。此题答案是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史事的互相印证在教材中也有所体现。比如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有段课文: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在课文的正文旁边穿插了一个材料研读: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课文正文叙述一件史事,材料研读栏目用《史记》中的记述来印证课文的叙述,证明它是有来源的。这大体上相当于文献互证。课文中说了这句话,史料里面也有相同的描述,这样来互相印证。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搜集、辨识史料、考证史事真伪的方法。把史料搜集整理好,辨别真伪之后,历史研究的工作并没有结束,还要对历史进行分析与解释。

    (二)分析与解释历史过程的方法

    传统史学注重史料的整理与历史过程的叙述,而现代史学注重对历史过程的分析与解释,强调历史认识的意义。现代史学研究不仅要搜集史料、考证史料,把过去发生了什么说清楚,还要分析为什么会发生,有什么意义,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历史发展过程做出解释。为什么强调对历史的分析与解释?如果我们只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比如,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毛泽东生于1893年12月26日,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美国世贸大厦于2001年9月11日被毁,这都是史事。离现在近的,我们通过新闻报道就可以看到,有的在现场就能够观察到;离现在远的,有可能通过相关的史料来了解。但是,知道这些有什么意义?知道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意义?有什么教育价值?我们的历史教学不能局限在让学生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那么学习历史更应该关注的是什么呢?是要知道这个事有什么意义。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人,了解过去到底有什么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毛泽东对20世纪的中国有何影响?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功过?“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的进程有何影响?等等。这些是学习历史更需要关注的。这些问题,事实本身不会提供答案,要依靠历史研究者做出解释。怎么解释,这就需要分析、解释历史过程的方法。

    1.历史解释的模式

    分析、解释历史比较常用的是覆盖率模式,用普遍规律来说明具体事态。比如,一辆停在街道上的汽车的水箱破裂了,这是一个具体事态。为什么会出现这个事态?就得解释原因了。

    怎么解释原因?首先要了解当时的状况。这辆汽车整夜在大街上,汽车水箱里面装满了水,水箱盖拧得很紧,温度从傍晚的7℃下降到凌晨的零下7℃,等等,这些是事件发生的初始条件。那么,为什么有了这些条件,那个水箱就破掉了?需要用原理、规律把这些事串起来,建立起事与事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完成对汽车水箱破裂原因的解释。什么原理、规律?低于0℃时,水就会结冰;水结冰时,水压会增加;水箱材料在特定压力下会破裂。用这些基本原理、规律把事件发生的初始条件联系在一起,才能对汽车的水箱破裂做出解释。这是用科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

    近代以来,人们认为可以用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可以用历史学的普遍原理、规律解释历史现象,于是就有覆盖率这样一种历史解释模式。用基本原理或普遍规律把一系列史事联系起来,建立起史事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完成了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解释。如果用公式来表达,就是:解释=事件最终发生的初始条件+普遍规律。例如,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文艺复兴原因或者背景的叙述,就是用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原理,把文艺复兴发生之前的一些事件联系起来,形成了一段叙述。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是讲经济因素。然后,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进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讲的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不满教廷的控制,然后提出新的要求。这是用阶级分析方法,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个原理解释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这种历史解释包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等一些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这些原理和一些具体的史事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对文艺复兴原因的历史解释。

    总之,当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能够从普遍原理和前提条件下推导出来时,该事件或现象的发生就获得了解释。我们历史教科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用这种覆盖率模式书写的。

    还有一种历史解释模式,用人行为背后的思想动机解释历史过程,叫做理性解释模式。

    提倡这种解释模式的历史学家认为,历史过程是由人的行动构成的,而“行动是受一定思想、意图、目的和动机支配的。和自然科学家的‘外部观察不同,历史学家的任务是要深入到历史的‘内部去洞察行为背后的思想动机,只有辨析出思想,行为才可能变得可以理解”。①历史学家的任务与自然科学家不同,不能像自然科学家或实证主义者主张的那样,先确定事实,然后构成规律,“而是要去设法理解历史行为者的思想;把历史行为者的思想理解明白了,那些行为造成的历史事件、过程的真相也就能够述说明白了”。②这种历史解释模式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要探究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谈何容易。比如《史记》,里面有很多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描写,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确实让人有神入历史之感,仿佛穿越到当时的情境。但是,人们也会发出质疑,作者怎么知道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我们现在即便是朋友之间,也不一定知道对方真实的想法,司马迁又不在历史人物身边,他怎么知道那些人物的想法?要了解一个历史人物的心理动机确实不容易,但是也有了解的途径,比如历史人物的书信、日记、回忆录等。当然,这些一手史料也不一定能反映当事人真实的想法,需要多种史料互相印证。

    第三种解释模式叫做叙解模式。英国政治哲学家迈克尔·奥克肖特说:“历史中的变化包含着它自身的解释;由于事件过程是唯一的、综合的、充足的和完整的,因而在对任何特定事件加以解释时,它不需要寻找什么外在的原因或理由。”③我的理解是,只要把单独的事件纳入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叙述网络,把历史过程本身完整地叙述出来,这当中就蕴含着解释,不需要再单独做解释,这叫做叙解模式。目前我们历史教科书中的叙述,从总体上看类似这种模式。把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完整地叙述清楚,这本身就对历史作了解释。

    以上讲了历史解释的模式。下面谈谈历史解释的方法。

    2.历史解释的方法

    历史解释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有两种方法在中学历史课程中经常用到。

    第一种是阶级分析法,它承认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划分为阶级并由此产生阶级斗争,从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角度分析社会历史现象。

    例如,《共产党宣言》这样叙述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①它把人类社会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阶级,如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对立的双方是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双方的斗争推动着社会的变革。这其中渗透着唯物史观的一个主要观点——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在叙述革命或改革时,一般都先讲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深化,被压迫的阶级提出相关的要求,然后出现革命和改革,这就是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解释革命或者改革,其中渗透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等唯物史观。

    第二种是比较分析法,它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各种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异同,探索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或特殊性。

    比较分析法有助于揭示和认识各种历史现象的变化与连续,共性及特殊性。历史比较方法主要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主要是从空间角度出发,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历史进行比较。例如,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Ⅲ卷有一道非选择题,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1概述了古罗马帝国发展变化的情况以及采取的统治措施,材料2概述了汉武帝时期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给学生的任务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这属于横向比较,比较同一个历史阶段不同国家之间在国家治理上有什么异同。纵向比较主要是对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进行比较。前面提到的那道2015年高考文综全国Ⅱ卷选择题,题干列表呈现1870年、1896—1900年、1913年美、法、德等国工业生產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例,这是纵向比较,意在通过纵向比较看发展趋势。

    做历史比较,第一步是确定可比性主题。不能把两个互不搭界的、没有关系的内容放在一起比较。

    第二步是确定可比项,也就是在确定比较主题以后,从哪几个方面来比较,划出一些可比较的项目,分项呈现比较对象的具体内容,分析它的特点和根本属性。

    第三步是综合研究材料,比较异同。当然,我们做比较不是为了比较而比较,而是要通过比较异同看出发展趋势或发展规律,这样才能体现比较的意义。

    所以需要有第四步,提出命题假设,揭示历史的本质与规律。比如,我们要比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怎么比较呢?首先要确定可比性主题,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能不能放在一起比?它们都属于思想领域,是不同时间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变化,是可以比较的。确定可比性主题以后,就要考虑从哪几个方面来比,也就是确定出可比项。我们可以从背景、内容、意义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呈现出来,概括特点,比较异同,提炼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能得出什么样的认识呢?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人文主义从最初反对宗教神学束缚,到后来反对封建专制;从最初关心现世的幸福,到后来追求政治权利,最终促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人文主义发展,人文主义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变革。通过比较提炼出上述认识,体现了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这样就很好地落实了唯物史观。

    总之,分析与解释历史过程,就是要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放在历史发展的时空背景下,建立起相关史事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看变化和特点,运用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的基本模式对历史的发展变化做出解释。

    以上简要介绍了我对历史学科思想方法的一些认识。历史学有各种不同的流派,历史学科的思想方法因流派而异,而且随时代而不断发展。我们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不断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运用自己掌握的历史学科思想方法,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郑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责任编辑:王雅贞】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