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概念,联系与建构,思维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11-0060-06

    概念是由具象到抽象的桥梁。新一轮课程改革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利用核心概念进行历史教学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路径。

    一

    什么是核心概念呢?刘炳瑛从哲学角度指出,核心概念是“从感性认识所提供的关于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具体形象中,抽象概括出共同的本质而形成的认识”。①林恩·埃里克森从教学论角度,认为核心概念是基于事实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深层次的、可迁移的概念。②费德恩认为,核心概念居于某个知识领域的中心,具有持久性和广阔的解释空间,且是学生在忘记具体知识内容后仍然能继续使用的知识,他主张应该将核心概念清晰地呈现给学生。③由此,核心概念强调了对概念和原理的学习超越对事实的记忆,它能够显示学科的逻辑结构,具有知识的组织性和前沿性。④

    什么是历史学科核心概念呢?朱汉国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认为,核心概念是“在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对历史史实本质性的认识”。综合学界对核心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历史学科核心概念应体现出历史的深层次结构,关注历史学科的本质与价值,具有历史思维的可迁移性。简言之,就是对历史史实的抽象概括,内涵历史价值和思维方式的历史认识。因此,历史核心概念所构建的概念网络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正如“渔夫能捕到哪种类型的鱼,取决于它所采用的渔网,历史研究者所编制的概念网络,决定了他所捕捉到的资料和事实”。⑤

    基于核心概念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利用概念知识,聚合历史现象,挖掘历史内涵,揭示本质,凸显历史价值。因此,历史核心概念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形成历史学科基本结构,展开历史思维,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而进行的深度教学。而在教学实际中,常出现缺失复杂的历史现象及其联系,导致学生停留于概念符号的理解上;未能形成丰富、开放、立体化的知识结构和深刻揭示核心概念内涵,导致学生难以发掘诸多历史现象与核心概念的内在联系;未能充分展开核心概念形成进程中的历史学科思维方式,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关注历史的存在,进而导致思维呆滞与视野狭窄;学生对核心概念的内涵和事实意义的理解浅薄化,不能深刻觉察历史的价值,导致不能充分涵养学生的人格。因此,不充分开展核心概念教学,就难以发展学生的知识世界和意义世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就会落空。本文围绕希腊民主制度复习教学,探讨基于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

    二

    (一)建构核心概念结构图示,强化知识的联系性和整体性

    历史核心概念处于知识的中心地位,能将孤立、散乱、碎片的知识与结论聚合起来。核心概念图示能结构化地呈现出知识联系的宽度与深度,思维的视角与方式,发掘出历史的意义联系,使知识形成联系紧密的整体。余文森教授认为,“从知识本身的角度而言,整体意味着‘联系”,“从学生学习角度而言,整体意味着‘组织”,“从课程的角度而言,整体意味着‘统整”。①因此,通过多元联系且组织结构严密的核心概念图示展开教学,是实现由知识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正如陈理宣所言:“教育形式的知识是经过分化、重组、整合、改造和转换,从而形成的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知识形式(包含表达形式和组合形式)。”②

    年鉴学派强调,“用多元的时间、空间、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及事件诸领域的事实来说明社会历史的结构”。③建构核心概念图示,就需在主流价值立意下,突破教材结构与体例,把核心概念相关内涵与外延的子概念及历史现象形成隶属关系,通过层级性关联,以思维图示形式呈现出来。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历史的纵向变构建时间性为主的联系结构,也可以历史的横向发展构建空间性为主的联系结构,构建的时空范围也可大可小。如构建雅典民主制度概念图示,就需要发掘出民主制度的传统(历史文化)及其影响民主制度形成与运行的其他因素,发掘出贵族权力变化、民主制度表现形式、国家机关权力来源、制度运行及特點等内在形式和公民信仰、公民说、公民观剧与戏剧表、公民生活及服饰等外在表现,同时也关注到民主制度的重大缺陷等(图1)。

    费德恩认为:“教师决定哪些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知识,以及如何更好的组织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至关重要。”④而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过程。学生通过图1学习,利于将“城邦至上”“程序至上”等特征与民主制度的多元现象建立内在联系,能够比较容易地把握和解析这些现象的本质属性。以此,学生可改造和丰富原有知识的认知结构,深化知识理解,促进学习迁移。例如:

    材料1:公元前514年,两位雅典贵族刺杀僭主希庇阿斯失败,使得僭主统治更加残暴。僭主制被推翻后,公元前6世纪末和公元5世纪前期,雅典两次在广场上树立起刺杀僭主者雕像,公元前5世纪中期创制了一年一度祭祀刺杀僭主者仪式,公元前5世纪后期又立法赋予刺杀僭主者家族的长男在公共食堂免费就餐的特权等。

    ——陈超:《雅典民主政治话语构建

    与贵族意识形态关系探讨》

    将该现象与雅典民主关联,可判断在民主制度化的推动下,城邦将刺杀僭主者塑造为城邦精神和民主制度的维护者,以此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雅典从历史文化角度将维系民主制度根植于公民思想的深处,以此雅典才维系了持久的民主,并在伯里克利时期形成民主的“黄金时期”。可见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历史上确实发展到空前绝后的地步。①

    材料2:正式的雅典富裕公民捐献制度出现于克利斯提尼后,分为节日捐献和战船捐献。节日捐献中最重要的是合唱捐献,捐献者负责为节日中的戏剧比赛招募和训练合唱队,并为合唱队提供装备。捐献数目从几百到几千德拉克玛不等(战船捐助一般花费4000—6000德拉克玛),比赛获胜捐献者得到的奖励是一顶常青藤花冠或一个青铜三角鼎。为这样的奖品去竞争让波斯国王觉得不可思议。在公元前5世纪,富人对捐献的抱怨很少,且常常表现为自愿性。

    (三)基于问题探究深化理解核心概念及其思维过程

    建构核心概念图示回答了核心概念“是什么”的问题,解析核心概念回答了核心概念与子概念及现象的联系的问题,但核心概念“为什么是这样”“还能怎么样”。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概念的背景和引入它的理由,知道它建立、发展理论或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核心概念的教学尤应如此”。②重视学习核心概念的思维过程,形成构建方法,是促进学生理解与生成核心概念的关键。因此,突出历史的中心点、流变点、矛盾点、新颖点,利用中心问题、生成性问题、探究性问题等深度问题展开学习探究是核心概念教学的载体。

    如围绕普通公民与贵族关系变化,可提问:雅典三次改革围绕什么焦点在博弈?如何让民主制度发光?学生可利用已有知识建构出发展逻辑:梭伦改革打破贵族专权,注重中庸性,强化民主;克利斯提尼改革设立十将军委员会,通过平衡与发展,达到开放增权的目的;伯利克利改革利用经济补偿,通过机构制约,扩大民主范围。整个逻辑线索是公民扩权,贵族削权,改革的价值取向是注重稳定与民主的关系。这样设问深化了学生的历史认识,把握了复杂多样改革现象下的内在价值,揭示出雅典民主制度繁荣背后的政治智慧。

    又如,梭伦改革后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程序上台的僭主,即便他们重视公民权益且政绩斐然,但最终都受到流放等惩罚,民主总是重新成为雅典主导的政治方式。民主为什么是雅典政治的主导?可引导学生从氏族遗风、经济发展(富裕公民较多)、阶级关系(公民对奴隶的剥削)、制度保障(削弱贵族和保障公民权益)、政治运行、对外关系(战争与掠夺)和人文精神等角度构建思维模型。这样分析,利于丰富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在知识迁移运用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深化核心概念构建的路径。

    (四)基于历史境遇加强对核心概念的变式运用

    石中英指出:“任何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文化因素之中的。离开了这种特定的境域,既不存在任何知识,也不存在任何认识主体和认识行为。”③知识在境遇中产生,只有在其产生的相似结构与境遇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发掘出价值。核心概念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④由此,深化学生的理解力、解析力和生成力,就需要把核心概念置于真实具体的境遇中,强化变式理解和迁移运用,这样的学习才能使概念活化,并形成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个性心理品质。

    核心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将核心概念附着于生活境遇,能有效打通生活、知识、核心概念与思维的联系。如公元前5世纪,普律尼科司創作了关于时事的悲剧《米利都的陷落》,讲述波斯人将米利都城邦夷为平地的灾难,雅典公民大会以该剧让他们想起了同胞令人心痛的灾祸,重罚作者一千德拉马克,并禁止此后任何人再这出戏。⑤从公民大会的态度可以看出,雅典城邦注重戏剧的政治影响,注重公民对城邦态度的回应和公民精神的塑造,任何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都必须服从于城邦利益,否则都会遭到制止。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城邦民主制度的认识,真切地把握雅典民主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恰适的家国情怀。

    历史的不可逆性决定了“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①通过在复杂历史境遇中对话,在知识的变式与运用中真切体会知识、现象与核心概念的关系,利于激发学生形成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和批判性思维。如雅典随时建造新船以弥补战斗中的损失,也保障300余艘船随时处于作战状态。但是,伯里克利也知道,只要雅典保持一支强大的海军,势必会与斯巴达及盟邦发生冲突,但他每次在公民大会上讲,其主旨除了海军,还是海军。②为什么伯里克利要保持海军?为什么他在公民大会上讲的主旨也是海军?雅典保持强大的海军,“对许多公民来说,这意味着工作和饭碗。帝国的存在或雅典的海上霸权事关许多雅典人的切身利益”。③公民的主权不可动摇,公民的意志不能违抗,伯里克利准确地把握住了公民的情绪,通过重视海军来迎合公民。伯里克利虽有卓越的领导才能,但受到公民利益与情绪的左右。实际上,就是雅典城邦需要海外利益,保证雅典公民的海外商业贸易和海外扩张。可见,雅典民主制度始终是围绕城邦利益的,也是维护雅典公民利益的。正如何顺果所言,“城邦是解读希腊文明全部问题的钥匙”。④由此也可联想雅典的邦情,理解城邦衰落的必然性。

    总之,在核心概念教学中运用这些策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心理,有利于学生充分聚焦教学目标,发挥概念聚合知识的功能;有利于学生整体建构历史知识,发掘历史的内涵与意义;有利于学生理解不同时空的相关内容,发展迁移运用能力;有利于学生以开放性思维看待历史现象,以深度性思维分析历史价值,生成历史学科的独有特征与思维方式。围绕核心概念教学是教学“简约化”的有效手段,利用核心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现象是教学“丰满化”的重要路径,这重视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发挥了核心概念整合学科内容的桥梁作用。所以,围绕历史核心概念教学能有效避免知识浅表化、结构松散化、思维模式化、视野狭窄化、史论分离化。正是如此,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才会凸显核心概念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韩海林,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级教师。

    【实习编辑:金达】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