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理方能成章
朱可
关键词顺理成章,史学逻辑,理性认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11-0046-07
“顺理成章”其义为顺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结果。这里的“理”,指事物发展的规律,也可以说是人们理解这一规律的逻辑。人们只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规律去体会,按照事物发展的严密逻辑去思考,必然会得出理所当然的结论。这种结论是经得起推敲的,是可以检验的。历史具有过去式的特点,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我们无法亲身感受,但可以根据掌握的真实史料去推理、去论证,从而找出符合历史真实发展线索的“理”,得出科学的结论。同时,历史虽然具有不可重复性,但历史的规律是可以借鉴的,历史的现象是可以探究的,历史的事实是可以提炼的,而要做到这几点,我们必须依据“理”——科学的思辨和严密的逻辑。否则,就会史论脱节,造成解读的偏差与历史思维的固化,这与“立德树人”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高中历史新课程凝练了学科的核心素养,更新了教学内容,对史学逻辑的要求更高。试想:史学逻辑不严谨,怎么符合唯物史观的思想?谈何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怎么可能得出科学的历史解释,涵育家国情怀?本文试从史学逻辑的现状分析以及策略探究两个维度作一些探索,敬请方家斧正。
一、高中生史学逻辑现状初探
史学逻辑是人类在梳理历史发展线索、分析历史发展规律时所产生的一种客观理性,是历史发展过程在思维中概括的反映。它是我们描述历史事物、分析历史事件、得出历史结论的依据。可以说,史学逻辑不清,必然会造成历史解释不明,历史认知混乱,这对学生家国情怀的涵育与史学观念的形成十分不利。然而,呆板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手段、功利的教学评价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模糊了学生的史学逻辑,当前高中生史学逻辑的涵育情况不容乐观。
1.历史解读的机械性——成章少理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①恩格斯的话明确告诉我们,学习历史需要有思想的参与,不能让思想游离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方法的掌握之外。然而,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却恰恰相反:历史解读机械呆板、历史学习缺少思考。学生在学习历史结论时,往往是机械照背,缺乏理解与内化,其基本表现就是人云亦云,囫囵吞枣。学生历史结论的得出很少有思想的参与——成章是少理的:这个结论怎么得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能否还有其他的结论?思想的进程与历史的进程不同步,怎么可能让学生的历史学习得以深入?怎么可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关于历史事件的意义,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记,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意义都是对历史事件的高度概括,是历史过程的抽象提炼。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为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实事求是地说,记住这些内容,颇为不易。尤其是机械性的读背,不仅会让学生感觉历史学习的无趣与乏味,更会造成学生认知僵化与思维固化。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理清得出这些结论的“理”,让学生深刻理解,举一反三。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所谓理解,指能用自己的语言,梳理上述内容,让这些内容深植于自己的心中,与自己的认知紧密融合在一起。上述这段文字,可归纳为三个核心词:民主革命、民主共和、里程碑。只要学生真正理解这三个核心词,其他内容就喷涌而出,不必死记硬背。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因此,辛亥革命的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及其背后的靠山——帝国主义,辛亥革命的胜利肯定给这两者以沉重打击;革命党人对民主共和既有观念上的引领,也有实际上的努力,中华民国的建立不仅使观念深入人心,也让人民感受到摆脱专制的愉悦、享受到民主共和的快乐。因此,当家做主成为大家共同的心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上的里程碑,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三次伟大转折之一,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如果理解了这些内容,把握了得出结论之“理”,还需要机械读背吗?
其次,要让学生内化教学内容。所谓内化即指学生能通过问题引领,打开知识迁移的通道,举一反三。辛亥革命是“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说它是第一次?怎么理解“完全意义”这个概念?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为什么不说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什么袁世凯还会尊孔复古进而复辟帝制?辛亥革命被称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里程碑”依据何在?中国的近代化到底包括哪些内容——怎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只有真正内化了这些内容,历史学习才是积极有趣的,历史结论的得出才富有哲理和逻辑,我们的历史思维才能趋向深刻而全面。
2.历史思维的程式性——成章无理
学习历史就是要遵循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描述其发展的来龙去脉,揭示蕴含其中的发展规律。而历史规律的探究是通过对历史概念、范畴、理论的概括而得出的。这一过程不仅是理论思维的过程,也是逻辑推理的过程。而当前高中生历史学习的通病就在于历史思维的程式性,其突出表现就是缺乏分析与推理。思维一旦程式化,看待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现象,就会落入标签式、脸谱化的误区,就会对错综的历史现象熟视无睹,就会对复杂的人物性格简单归类,这种缺乏思维活动的结论是无理的,是不能说服人的。长期的程式化思维,肯定会削弱学生的思维深度,淡化学生的逻辑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辨析意识,求证思维都会深受影响,陷入“无理成章”的窘境。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杜甫已经成为两大标杆式的诗人,教师在教学时一般会要求学生明确李白的诗风狂放炽热,想象丰富,属于浪漫主义诗人;而杜甫的诗风笼罩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属于现实主义诗人。这种表述绝对精准,毫无疑义。但我们应该让学生摆脱标签式的解读,应该明确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句确实蕴含有深深的浪漫主义情怀。但李白的诗句也深深地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作为一个充满爱国激情与从政热情的诗人,他关心人民疾苦,蔑视官僚权贵,他的诗句往往是浪漫与现实的结合。最为典型的是他的《秋浦歌·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他以浪漫的诗句,鲜明奪目的色彩,歌颂了冶炼工人夜间炼铜的场景。但透过诗人的豪情,了解冶炼工人在极其简陋的工地,艰苦夜战的传神情景,这难道不写实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是体现了他对现实中权贵人物的厌恶与反抗,这不是现实主义思想吗?李白的诗句中这种意识比比皆是。同样,对杜甫的诗句,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贴上现实主义的标签。杜甫写泰山“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让人读来倍觉豪迈,又有身临其境之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绝不亚于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