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的研究
关键词 从严治党 基层党建 高校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L18CDJ001)。
作者简介:姜南,大连工业大学思想政治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313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引领和保障高校党建工作和教育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党员的理论学习主动意识不强,深度廣度掌握不够
部分高校师生党员对于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普遍存在学习时间零散化、知识体系碎片化、理解领悟表面化的现象。有的党员不重视理论学习,在学习时间上随便性大,想起来就学、想不起来就不学。在平时的理论学习中,主动学习的少、被动学习的多,有的党员将理论学习视为一项“机械性”的工作,日常学习也多采用“碎片化”的网络阅读模式,不能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有的党员虽然能够主动学、跟上学,但缺乏深钻细研的劲头,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领会停留于表面的多,入脑入心的少。
(二)组织生活落实不到位,活动质量和教育效果有待提升
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对师生党员的日常理论学习、参与组织生活等管理缺乏具体的监督手段。有的教师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固定、不经常,党日活动还停留在学理论看视频上,教师党员参与党日活动的意愿也不高。有的学生党支部的党日活动经常,但被动参与的多,积极主动的少,党日活动的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党员先锋模范意识淡化,党员队伍发挥作用不明显
部分教师党员在服务意识上不够“强”,一方面表现在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上,虽然在课堂上能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但对于学生的思想引导、职业指导、人生规划等方面还不够细致耐心;另一方面是与学生党员的思想交流较少,教师党员在学生中的“传帮带”作用不能得以发挥,不利于发挥优秀党员教师在学生党员群体中的“榜样力量”。学生党员由于其身份的限制,对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认识不到位,责任意识模糊,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没有自觉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只顾自己埋头学习,不注重发挥团结带领其他同学共同进步的问题比较突出,不愿意为他人服务,缺乏奉献精神,对党员角色认识不足,党性修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还需进一步加强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传统的组织生活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陷入了“模式的惯性”中,这与新时期下教师和学生党员更愿意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特点格格不入,而且以灌输为主的单向教育模式与网络时代节奏快、信息传输渠道多元化的特点也存在矛盾。二、原因分析
(一)对理论学习不够重视,思想认识不到位
首先,部分党员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重视,有时忙于一些具体工作,忽视了思想上的理论武装,不能从深层次认识到理论学习对于提高自身党性修养的促进作用;其次,没有把理论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学习存在片面性,不经常、不系统,缺乏对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最后,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学以致用。部分党员对于每次的理论学习只停留在认真记录学习笔记上,没有在学习后进行深入的思考,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指导实际。
(二)对组织生活重视不到位,活动缺少吸引力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逐步加重,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对于按时参加组织生活或党日活动往往有心无力,遇到活动与工作冲突时,也往往以工作为主,在思想和行动上对组织生活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党建工作对科研教学的推动作用。“95后”学生成为了学生党员的主体,他们自我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的组织多以支委会成员和个别学生骨干为主导,活动主题的设计和分工也有局限性,导致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党员的参与热情。
(三)对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不严格
教育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各支部对抓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路不清、措施不力、管理手段单一,对于党员日常参加组织生活、学习签到行为抓的不严不实。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员、党支部书记大都是兼职,既要开展本职工作也要开展党建工作,精力有所分散,对日常党员的教育管理、活动的创新等力不从心。三、“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推进路径
(一)加强理论教育,筑牢党员思想根基
一是制定学习计划,引导党员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理论学习,是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我们党与时俱进、永葆生机的优势所在。除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外,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师生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和师生党员的学习特点制定党员理论学习计划, 规范理论学习的内容、时间、频次,确保师生党员通过学习及时掌握党的方针政策,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二是抓好监督考评,引导党员在强读强记中筑牢理论根基。“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从监督考评体系上入手,保持党员的学习劲头,促使党员真学真做。高校基层党组织可根据情况,在人数多的教师和学生党支部内部划分学习小组,由支部委员担任组长,对党员的理论学习进行监督考评,定期公布党员的学习情况、积分排名等,以此监督党员的学习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树立学习标杆,引导党员在争优争先中提升理论水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在各支部内和支部间营造“比学敢超”的学习氛围、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定期评选“学习达人”“优良学风标兵小组”,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师生党员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促进党员主动学、争相学;四是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党员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之余,高校基层党组织还要引导师生党员结合专业学习和工作实际多体悟勤思考,提高理论学习质量,通过定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聚焦主线、设计主题,让每位党员都成为“主讲员”,讲述学习心得、分享学习体会。培养党员以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和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注重质量提升,加强支部活动的内涵建设
一是抓实党建创新,注重活动质量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组织生活、理论学习、党日活动前广泛征集师生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以师生党员的参与度、满意度为出发点,以教育活动的实效性、针对性为目标,以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党支部为主线,以“规定动作”+“主题活动”的形式,因势利导、精准施策,持续探索党日活动的多样性、有效性,将党日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相结合,使党日活动在提高师生党员党性修养上,提高师生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上真正发挥作用;二是育品牌树形象,提升支部影响力。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推动各支部党日活动系列化管理、长效化运行,精心培育党建工作品牌,提升高校整体的党日活动质量,对于有影响力的党日活动或优秀师生党员的先进事迹,增加宣传力度,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载体进行宣传报道,提升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三是利用好“强国号”,架起党建工作“新引擎”。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以“互联网+党建”为引领,探索“学习强国”在线学习模式,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宅家学习”模式。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开展师生党员的日常学习教育活动。在学习强国组织线上会议、线上学习打卡、参与知识竞赛等方式,让党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洗礼和情感陶冶;四是完善考核机制,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基层党组织要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将管理、考核工作抓实抓细,对无故不参加组织活动者,要按党内有关规定进行处理,通过严肃组织纪律为组织生活的保质保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提升组织力,筑牢协同配合的党建工作格局
一是要发挥政治引领功能,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成果。以党建促发展、以党建促改革,推动高校党建、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协同发展與深度融合,筑牢协同配合的党建工作格局;二是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扎实做好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师德师风、学术道德和教风学风建设,让党的组织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努力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三是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基层组织力量。以党建促和谐,以党建聚人心。高校基层党组织首先要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根本之基,践行以服务师生为中心的理念,做好群团工作,引导广大师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团结和带领师生为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做贡献。其次要把加强党员管理作为内在要求,在严格管理中汇聚正能量,完善党员教育和关怀帮扶机制,让党员有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最后还要把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作为关键之举,扎实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强工作力量,重视组织员、支部书记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间骨干力量,把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引领优良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
[2]文晶晶,李墨,高正方.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与话语权[J].共产党员(河北),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