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及其服务思考

    褚胤浩

    摘 要:图书馆是高校与政府机构进行知识宣传、科研活动的关键场所,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发展,因此积极转变图书馆管理现状,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创建的价值,体现其社会价值。以下就图书馆管理的现状与服务进行简要分析探索。

    关键词:服务;管理现状;图书馆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146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也面临着新挑战。即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创新是必然的,即在图书馆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管理与服务理念,真正实现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的提高,进而有效发挥图书馆创建的社会价值。

    1 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1)激励措施不到位。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因为图书馆工作具有业务性强的特点,并且这种服务类的工作都属于流水线的类型,管理的重心主要是图书馆服务以及资产的管理。因为我国的图书馆都是高校或者地方通过全额拨款创建的文化事业单位,因此其经费受限,也因此管理的模式与方法得不到突破,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工作人员的热情度不高。而人又是一切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拥有现代化管理经验的人才是图书馆管理工作提升的动力与源泉,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却没有充分重视这一项。在高校管理中,图书馆被看做二级事业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高,人力资源安排方面不到位,缺乏专业性管理人才,整体服务水平以及学历程度都比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了高校的发展,影响了高校整体的形象。而地方政府因为财务有限,针对图书馆这些完全公益性事业单位明显不够重视,投入不高,在信息资源配置以及人力资源设置方面比较落后,服务水平也不容乐观。而激励是带动人员不断突破阻碍的关键动力,詹姆士曾表示,有效的激励可以大大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这一点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当中也适用。

    2)缺乏读者服务反馈环节。组成图书馆的五要素为设备、场所、工作人员、书、读者,其中读者居于首位,因为创建图书馆的目的就是服务于读者。所有图书馆的工作都应为读者服务作为出发点,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图书馆管理却与读者服务相脱节,图书馆服务达不到读者的需求。工作人员不清楚图书馆的建设情况以及馆藏分布,无法迅速地给予读者反馈;与读者沟通较少,对读者过于冷淡等,这在图书馆工作当中都比较常见。

    3)图书馆工作人员配置不合理。当前图书馆的人员配置当中,老龄化严重,缺乏年轻人,工作氛围不活跃,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缺乏完善的组织文化。文化是一个广义词,任何带有积极精神的产品都能称为文化。而以上提到的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具有共同目标价值的信念与价值观等。组织文化对其中成员起着一定的影响力与激励作用,是组织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导向。但当前的图书馆管理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员工思想不团结,这就很难形成一套具有导向性的组织文化,进而增加了圖书馆管理工作的压力,并且针对图书馆颁发的各项制度等也很少实施。

    4)管理效益观念不到位。我国的图书馆历来就被划为文化事业单位,其运营管理等经费全部由国家负责,但是国家又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监督与宏观控制机制,致使图书馆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忽略了图书馆创建的意义及作用与任务,工作人员也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职责,所以其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就不够高,久而久之图书馆的读者少之又少,藏书利用率越来越低,办馆效益越来越差。而实际上创建图书馆的目的就是其创造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中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即图书馆的某一活动给当地带来的社会影响及效果,不仅推动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同时,还改善了公众的道德观念以及精神面貌。而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即图书馆活动或者图书馆事业的收入与投资的比例。

    2 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策略

    1)改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首先,管理的对象是人,必须积极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才可最大限度地实现管理效益。其次,重新树立图书馆的形象与地位,图书馆是高校与社会传播知识、开展科研活动的关键场所,其中的管理人员必须要认清自身职责,树立主人翁意识,并树立科学文化知识传播角色的成就感,此外,还需要保持创新的眼光,并非被动地完成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在管理方法上,需要设置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员工要给予适当奖励,真正落实各项考核制度,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关心员工;对于岗位设置方面,需要综合工作特点与工作特性,合理配置,将人才用于适当位置。对于图书馆当中学历较低、资历较浅的员工,应当组织技能培训,并不断引进高科技人才,使用“走出去、领进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另外,图书馆工会管理者应当积极组织各项集体活动,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集体组织文化,提高员工凝聚力与责任心。

    2)创建馆员-服务-读者循环管理模式。图书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流程,特别是读者与馆员之间,属于一种信任与尊重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良性循环。必须确保馆员的素质提高了、图书馆的形象保住了,读者才会发自内心地信任图书馆的每一位员工。另外,图书馆在对外服务期间,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位读者,所有来图书馆的读者都是来寻求知识的公民,都应当被尊重。并且图书馆的所有部门,包括信息咨询部、采编等,都需要与读者加强交流与沟通,尽可能多地搜集读者反馈信息,及时对信息进行整理与修正。防止盲目、重复地做一项工作,必须保证工作质量,明确工作目的,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只有馆员-服务于读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循环系统,图书馆的工作才会日复一日地不断提高。

    3)创建知识管理体系。从广义上来看,知识即人类生产活动的总成,是信息的一部分。知识管理最先出现在企业管理当中,即在企业当中创建一个质化与量化系统,同时,还需要不断对知识进行补充、完善、创新、形成不间断的知识累计,进而成为企业的智慧资本,为企业决策提供保障。图书馆本身又承载着知识累积与传播的职能,更需要提倡知识学习,创建知识情报库,成为社会知识传播点。在创建知识管理体系期间,需要调动全员参与,鼓励员工将创新思维与理念带入到知识管理系统当中。员工之间多交流沟通,不断完善知识库,形成知识团队。

    4)重视办馆效益,提高图书馆价值。图书馆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与图书馆的各项活动以及事业共生存,他们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而图书馆本身的价值就在于这一过程当中。提高对办馆效益的重视程度,增强办馆水平及质量,充分展现办馆效益,其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积极创新改革,通过不断创新,加强改革,摒弃陈旧的管理理念,提高服务水平,为读者提供更方便的阅读条件,让书刊得到充分利用,以此来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第二,改善图书馆管理方式,创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与图书馆发展机制,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使得图书馆更贴近于人们的生活,充分发挥其影响力,展现图书馆的价值。

    3 结语

    我国的图书馆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压力,并非简单的几项考核就能够彻底解决的。因此,在具体工作期间,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提高认识,在加大投入的前提下,还应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各种数据库服务,增强管理水平,推动图书馆管理及服务工作朝着跨越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书宁,曾姗.国外图书馆数字馆藏众包建设实践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3):83-90.

    [2]米梓源,李立艳.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时代教育,2015(23)123-124.

    [3]南俐.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16(34):145-147.

    [4]曲金玲,孙文新.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0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