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成本耗材在科普展品中的应用

李瑞婷
[摘 要]迫于运行管理和运行成本的双重压力,科技馆场馆中一般很少设置提供纪念品的展品,但为了增强观众对科学技术的认知,激发观众的体验兴趣,提供一定的科技纪念品仍是有效的手段。本文以展品“全息摄影”为例,分析高成本耗材在科普展品运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展示方案,以期扩展展品设计思路,为展品展示形式的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成本耗材 科普展品 创新展示 运行模式
近年来,科普场馆作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得到迅猛发展。作为科普场馆中实施科普教育的主要载体,展品及其创新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目前,我国科技馆界普遍认为,科普展品应该具备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可管理性这四大特性[1],其中可管理性与展品的运行模式密切相关。展品是场馆学习发生的基础,但并不能保证学习能自然地发生[2],于是展品的运行模式也是展品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重要内容,因为关系展品能否正常发挥其全部功能,实现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科普目的。另一方面,展品是通过某种表现形式反映科技内容,即“展品=展示内容+展示形式”[3],因此展品的创新,可以从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两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展示形式的创新由于受众参观习惯、环境情况等多方面外在因素,存在诸多限制,而这些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合适的运行模式改变。因此,展品运行模式的创新也同样重要。
展品的运行模式与展品的展示形式密切相关,本文将展品的展示形式和运行模式统称为展示方案,在展品设计过程中,运行模式的考虑必不可少。科技的不断进步,为科普展品的展示形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同样对运行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以展品“全息摄影”为例,全息摄影技术的理论知识艰涩难懂,从科学理论出发很难吸引观众的兴趣。通过展示科学技术实现过程,激发观众探究的兴趣是一种有效的展示形式。但是全息摄影的实现过程,需要消耗成本较高的全息底片,因此必须完善展示方案,实现展品运行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双赢。
一、展品的主要展示形式分析
(一)主要展示形式
展品的主要展示形式可以大致分为几类:一是利用新奇的现象表现科学知识,例如“锥体上滚”“双曲线槽”,此类展品操作简单,主要依靠新奇的现象引发观众思考,是科技馆中的典型展品;二是观众通过一定动作获得科学现象,以亲自体验的方式达到探究的目的,例如“手蓄电池”“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此类展品体验感强,有些展品需要利用耗材,深受观众喜爱;三是利用科学知识发现历史或科学家的故事展示科学知识,例如“光的波粒二象性”,此类展品还原科学家的经典实验,教育性强;四是通过展示科学技术实现过程传播科学知识,例如“全息摄影”“3D打印”,这类展品使观众近距离了解科技成果的产生过程,有效地激发观众的体验兴趣,是对展示形式的新探索,但是大部分展品需要利用耗材,而且耗材成本较高。
(二)利用耗材的展品情况
第二种展示形式的展品中,有些需要利用零散件,例如展品“旋转的银蛋”,此类零散件的成本一般较低,而且消耗速度主要和观众参观习惯、道德修养息息相关,并不在演示过程中消耗。正因为观众的不良参观习惯,常常导致展品无法更好地为观众服务,倒逼展品设计师减少此类含有零散件的展品数量,从而限制了展品设计的自由。
第四种展示形式的展品中,有些必须消耗材料才能实现展示的目的,例如“3D打印”“全息摄影”,这些展品利用的耗材成本一般较高。科技馆中常将“3D打印”这类展品与教育活动联合展示,最后不给观众提供制作出的物品,或者只当做奖励送给小部分人,从而控制高成本耗材的消耗速度。有些展品则不同,整个演示过程完成后将作出的科技产品提供给观众留念。这些纪念品均为科技产物,是演示某种科学技术必然产生的,例如全系摄影拍摄显影的照片,这些纪念品的关键材料或者部件均不能再次循环利用,留在馆中只能作展示使用,而直接提供给观众的是一种能产生其他价值的展示形式,既可以有效激发观众体验展品的兴趣,也可以将科技衍生至公众的生活中,扩大展品的辐射范围。
二、展品的主要运行模式现状
(一)主要运行模式
目前,科技馆运行模式主要有三种,自主体验、限时体验、教育活动,这三种运行模式均不需要观众再付费。
1.自主体验。观众自行参考说明牌直接操作展品。
2.限时体验。在开放的时间段内由工作人员控制引导观众操作展品。
3.教育活动。观众根据辅导老师的讲解,或者指引操作展品,或者观看演示。
(二)现存问题分析
1.自主体验模式。观众可以任意不限次数地操作。首先,存在一定的风险,观众容易忽视展品本身演示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而单纯为了获得纪念品,失去展品的教育意义;其次,多次操作占用展品较长时间,减少展品的受众量,影响科普效果;最后,虽然自主模式减小了展品的运行管理压力,但是高成本耗材的过量使用,给科技馆的运行成本增加了负担。
2.限时体验模式。虽然减少展品开放时间,但是存在自主体验模式存在的三个问题,而且展品需要专人定岗,增加了展厅运行压力。
3.教育活动模式。虽然可以减少科技馆运营成本,但是受众范围大幅缩小,很多觀众根本无法亲身体验,如果延长辅导时间,又会给展厅运行带来压力。
三、展示方案创新——以展品“全息摄影”为例
展品“全息摄影”是将专业光学全息技术从特定环境的实验室搬入科普场馆,转化为互动式科普展品,配合开发全息摄影模型并设计精美的艺术相框供观众拍照。其任务目标是设计一套机构巧妙、运行稳定、实现精准的全息拍照及显像装置,使普通观众可以自行操作,从模型选择、全息曝光,到紫外光定影、加热增强影像,最后获得一张全息照片成品,并白光再现所拍摄物体的影像,通过一个给观众以深刻印象的亲自参与过程和获得成功的结果,使观众获得丰富的全息摄影知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得以进一步激发。
展品“全息摄影”在整个演示过程完成后,将利用全息底片制作出的全息照片提供给观众留念。这类展品在科技馆中并不多见,它可以由观众独立操作完成,不需要展教人员辅助,最后提供给观众的全息照片更是实现了把“科技馆”带回家的目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全息底片价格较高,高成本耗材引发的运行压力随之而来,一方面是运行管理的压力,一方面是运行成本的压力,若没有完善的展示方案作保障,这两方面的压力将最终导致展品停运撤销。
为了解决面临的问题,要求展品设计者创新设计理念,在一定展示形式的基础上增加设施完善展示方案,既不给运行管理带来压力,又能控制运行成本。
(一)增设自助售卖机售卖体验入场券
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售卖高成本耗材或者体验券。根据耗材的成本制定相应的价格,耗材和体验券上均设有代表一次体验机会的二维码,可以有效控制观众不节制利用高成本耗材的问题。可以采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方便快捷,并且无需专人定岗,不会对展厅运行增加额外负担。自助售卖机可以由提供耗材的厂家直接设置,然后馆方监督管理,或者由馆方直接设置。
(二)增设自动闸机限制人流以及体验次数
观众持有二维码扫描后方可进入,每次扫描只允许一人进入,同一个二维码可以连续多次扫描,扫描后展品可以通过操作启动。为了有效保证一个二维码只体验一次,只要没有不同的二维码扫描,展品不会再次启动。这种方式有效增强观众体验感,给观众提供独立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探索其中的科学奥妙,给观众带来专属体验的高级享受。同时,无需专人定岗,节省展厅运行资源。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新形势下观众对科普的需求,展品的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创新固然重要,但是展品进入展厅如何运行,也是展品设计过程中不可忽略的考虑因素。可以说,展品的运行模式是展品展示形式的一部分,不论是含有零散件的展品,还是消耗高成本材料的展品,其运行模式与观众的参观习惯、道德素养密切相关,展品设计时必须兼顾。迫于运行管理和运行成本的双重压力,设计展品时不能一味地减少这两类展品的数量,以放弃优秀的展示形式为代价,而应当另辟蹊径,通过增加其他高新技术手段和设施,完善展示形式,尽可能采用观众自主性强的运行模式,创新展示方案,保障展品的运行。本文基于“全息摄影”展品的研发,对科技馆展品展示方案创新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两点建议。希望本文的分析和建议对科技馆展品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能够扩展科普展品的设计思路,实现科普教育和运行管理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姚穗.科技館展品互动性(可操作性)之我见[C]. 2004年科技馆学术年会论文选编,2004.
[2]鲍贤清.博物馆场景中的学习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3]黄体茂.关于科技馆展项创新的若干认识问题[J].科协论坛,2011(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