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压迫器止血法的护理对策及不良反应评价

    邢元元

    【摘要】目的 评价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压迫器止血法的护理对策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根据不同止血方法可分为绷带止血法(对照组)和压迫器止血法(观察组),各60例。观察2组的止血效果,并探讨其护理对策。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要低,止血时间比对照组要短,舒适度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压迫器止血法基础上实施护理对策不仅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压迫器止血法;护理对策;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8..02

    随着临床技术的发展,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逐渐被认同,不仅具有无体位限制、并发症少及创伤小等优点,还可解决少数患者不能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问题[1]。临床上对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普遍采用的是绷带止血法,但由于该方法存在易发生局部血肿、止血时间较长、不易观察穿刺点情况等缺点,造成使用有限。压迫器止血法是近年来桡动脉介入应用的一种临床新型止血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以及患者耐受性较好等优点[2]。因此,本文就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压迫器止血法的护理对策及不良反应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根据不同止血方法可分为绷带止血法(对照组)和压迫器止血法(观察组),各60例。

    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50~78岁,平均(65.11±8.59)岁。

    观察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48~76岁,平均(64.83±9.72)岁。

    将2组一般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数据均输入到统计学软件中,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绷带止血法):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左手固定纱布,右手拔出鞘管,注意左手拇指需要在鞘管退出的瞬间对桡动脉穿刺点进行用力压迫,右手则需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处理,直至无出血,包扎时间以24 h为准。在此过程中密切观察手部的皮温、颜色及血运情况,根据手部情况来调节绷带的力度。

    观察组(压迫器止血法):用瑞翁医疗株式会社提供的弹力带加压型止血器进行止血,由手术医生将止血器压迫板放置在穿刺点上方,用左手拇指固定压迫垫,并通过右手拔出鞘管,同样左手拇指需要在鞘管退出的瞬间对压迫板进行用力按压,右手用来调节松紧度,直至无出血后再固定。术后每2 h将气囊减压一次,共减压三次,术后24 h依据出血情况解除止血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2组的止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舒适度,其中并发症包括局部皮肤过敏或破损、压力性水泡、伤口渗血、皮下血肿及淤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SPSS 22.0版本)软件测算计量资料[表达形式:均数±标准差;检验方式:t值]和计数资料[表达形式:n(%);检验方式:卡方值]。差异显著,P<0.05。

    2 结 果

    2.1 对比止血时间

    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为(0.58±1.62)h,对照组的止血时间为(10.02±1.78)h,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舒适度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要低,舒适度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 论

    目前,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常用穿刺通道,经股动脉路径存在术后迷走反射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医护劳动强度大、脑栓塞几率大、压迫止血时间长、住院时间长、患者舒适度低等缺陷,进而无法满足当前临床冠脉介入治疗的需求。而桡动脉的位置较浅、管径较細,易压迫,可及时有效控制出血;此外,桡动脉细胞周围并未存在要重要的神经组织和血管细胞,迷走神经分布少,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几率减少;且患者术后无需制动,进而避免因长时间卧床引发的腰酸背痛等并发症。

    以往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止血的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对操作者的经验和手法有较高的要求。而压迫器包扎法操作更简单,在缩短止血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压迫器更具优势。本研究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要低,止血时间比对照组要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得到了证实。但在操作时,需要准确掌握止血器的加压位置,另外,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一些影响可能会导致止血失败,比如患者手臂太粗,致使压迫器没办法使用。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也有部分患者用了压迫器但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止血效果,只能通用弹力绷带进行止血。所以,实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3],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术前加强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医护人员为患者讲解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势、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等,应告知患者腕关节制动的重要性,穿刺伤口若出现疼痛、发胀等异常感知后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必要时可为患者说明注入造影剂会有发热感,避免其紧张或不安,若感到上肢疼痛或者其他不适要立即告知医护人员。稳定患者情绪,多同其沟通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树立治疗的信心[4]。

    (2)术后护理:嘱患者取舒适体位,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或出血现象;观察穿刺处周围是否肿胀、术侧手部是否有疼痛、麻木或异常感。嘱其术后24 h内避免做屈腕动作,严密观察患者患肢手指有无异常、灵活度等,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术后48 h内避免术侧肢体测血压或输液[5]。

    桡动脉穿刺术术后的包扎压迫止血操作包括:纱布绷带或软木塞加压;纱布弹力加压;气囊加压-止血器加压。长时间使用纱布绷带加压会使得患者的手部有明显的痛感、肿胀。使用软木塞可升高局部血压,易产生其他并发症,而使用止血器止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适感,降低局部并发症的产生,有效提高止血效果,且可减少患者焦虑、不安等情绪,进而增强治疗依从性[6]。在止血器基础上进行手指操的练习,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具体措施如下[7]:(1)用健侧手揉捏术侧肢体的手心、手背,交替按摩5次;(2)用健侧拇指、十指及中指揉捏术侧五指,反复5次,每次5~10 S。(3)术侧手握拳,依次伸开,再依次弯曲,一伸一曲为1次,反复5~10次。(4)术侧五指一握一松,交替进行10~20次。(5)揉按合谷、后溪穴,每个穴位点按20 s。注意手指康复操每次做3~5 min,直至压迫止血器拆除。本研究结果也指出观察组的舒适度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压迫器止血法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并发症率,提高患者舒适度,临床应用广。

    参考文献

    [1] 张利娜.桡动脉止血器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舒适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8):119-121.

    [2] 王 铭,李 勇,王华容,等.中药止血活血敷料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压迫止血的临床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4):560-562.

    [3] 索 旻,聂绍平,艾 辉,等.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应用新型止血材料联合动脉压迫装置的止血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2019,14(7):977-980.

    [4] 郭宏博,李春梅.经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血管通路发生痉挛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不同处置方法疗效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6(11):1714-1718.

    [5] 闵 英,刘艳杰,赵 妍,等.弹力绷带法与气囊加压止血器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效果比较的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心脏杂志,2019,30(5):544-547.

    [6] 于小香,徐明星,韩冬凤,等.局部加压对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療术后桡动脉穿刺处血肿护理的效果[J].实用老年医学,2018,32(12):1194-1196.

    [7] 蔡巧珍,张振香,张秋实,等.手指操对降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33):2520-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