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握“早、勤、实”,让学生种下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

    黄斌

    摘 要:2018年中央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要努力实现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达到百分之百的目标。通过学生和家长“小手牵大手”的形式,从学生到家长,乃至家庭和社区,推动城乡垃圾分类工作有力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小学生; 垃圾分类; 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420?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1-065-001

    对小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教育,帮助他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和观念,让垃圾分类成为他们终身的本领,对于整个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动有巨大帮助作用。因此,学校从学生环保和法纪教育的实际出发,同家庭、社区协调配合,紧握“早、勤、实”,让学生种下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

    一、“早”字当头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出台,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的法纪规定,抓住一个“早”字,让每个学生从小从早开始,融入垃圾分类的全社会节俭、环保活动中。

    1.借助家长学校,增强家长环保法治观念。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影响是深远的,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法治观念,首先要提高家长的法治观念。为此,我校邀请校外专家作为“家长学校”的讲课嘉宾。近期,围绕垃圾分类教育,学校印发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给家长们的一封信》等资料,通过宣传并组织家长观看各类“垃圾分类图片展”。随后,由学校教师分年级给家长上“从法治、环保、健康的角度规范垃圾投放行为”的课,广大家长听后,深受启发、鼓舞,最后组织家长完成问卷调查,让垃圾分类的环保运动在心中扎根。

    2.借助每周例会,增强师生垃圾分类意识。垃圾分类已成为当下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为此,我校利用每周例会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习主席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让每一个教师认识到让学生充分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对于整个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动有巨大的帮助作用。

    3.借助常态教育,增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充满着活泼和稚气,课间、午间等自主活动时往往无意识地把纸屑、水果皮、酸奶盒等垃圾随地、随处扔。这些不自觉的违纪行为,倘若任凭下去,往往会形成不良的习惯,因此,我们必须“早”字当头,有序、有效通过系列活动和教育,让低年级学生也能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早日养成良好习惯。同时,针对中高年级的同学,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等结合起来教育,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二、“勤”字为纲

    大量的实例证明,学生许多习惯的开始到行为定型,不是一朝一夕之因,而是日积月累之果。在学生中进行垃圾分类教育是一项常抓不放、勤抓勤干并讲究策略和艺术的系统工程。

    1.沉下来,多视角全面进行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卫生、环保习惯差,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与他小时候看到的某些不良习惯行为有关。对于已经有了一些不良卫生习惯的学生,须“勤”字为纲,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灌输,强化其垃圾分类投放意识。如我校针对个别学生把香蕉皮、酸奶盒扔进小便池的行为,及时请相关班主任和学生进行座谈、帮教。同时,通过广播语音提示,组织全校学生同时吃水果、牛奶,吃完后按垃圾分类进行集中投放。

    2.走进去,紧靠学生学习与生活。在教师高度关注下,学生是不会随意乱扔垃圾,所以教师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观察学生的行为,把握学生的思想活动,可减少学生乱扔垃圾现象。同时,教师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好习惯、好言行,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防微杜渐。

    3.跨出去,经受社会实践的历练。学生垃圾分类投放意识的增强,需要多方面的呵护,社区、社会是一所更大的学校,是学生提高垃圾分类投放意识和习惯的关键途径。如我校在开展垃圾分类投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动之后,大胆地让学生到学校周边社区、商铺发放垃圾分类相关宣传资料;作现场宣传,要求全体店主做好门前三包和垃圾分类投放等。这样一方面为社区、社会做一点公益事业,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从小接受社区、社会的历练,增强垃圾分类投放意识。

    三、“实”字为主

    小学生认识事物一般是比较直观、肤浅,他们的行为、自控相对较差,对制度、规范缺乏理解能力。为提升学生垃圾分类投放意识,须“实”字为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注重实际效果,只有这样,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分类教育。

    1.寓垃圾分类教育于阵地宣传之中。学校少先队大、中、小队及时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是进行垃圾分类教育的主渠道。各大、中、小队可利用红领巾广播、小红帽监督岗、橱窗、黑板报、学习园地等阵地,有组织、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教育。通过表扬、批评、评比、奖励等多种手段,督促学生的日常行为,帮助学生确立垃圾分类投放意识。同时,各班定期、定点地登出一些垃圾分类教育图片及文章,并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班学生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2.寓垃圾分类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首先从每一位老师的一言一行做起,學生通过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习惯,有助垃圾分类在学生中实实在在的推进。因此,教师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其次从思想品德、健康教育等学科的特点出发,经常性渗透垃圾分类教育。

    3.寓垃圾分类教育于各形式活动中。学生最喜欢活动,在活动中推进垃圾分类教育,印象深、实效高,作为班主任要有的放矢地引导、组织学生活动。例如:主题班会活动,以朗诵、故事、小品等形式加强垃圾分类教育;在环境保护宣传月中,各班开展“垃圾分类,从我开始”为主题;通过垃圾分类观摩交流活动,指导学生写日记和观后感,对好的作品及时宣读、展出,并组织学生讨论,以达到深化垃圾分类教育的目的。

    总之要普及垃圾分类,就要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尤其是要从学生抓起,早抓、勤抓、实抓,帮助学生从小建立起垃圾分类的理念与习惯。这样,等到孩子长大后,他们就会主动自觉做好垃圾分类,从而保护好环境,让城市变得更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