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建报道接地气聚人气
张玉洁
【摘? ? 要】党建工作报道一直是各主流媒体的重要宣传内容。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党建工作偏理论,突出政治性、政策性,党建工作宣传报道往往可读性、趣味性不强。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增强党建报道吸引力,让读者愿意看、喜欢读,是各主流媒体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当前党建报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坚持问题导向、讲好新闻故事、聚焦身边人身边事、善用新媒体等角度,提出了党建报道改进创新的着力点。
【关键词】党建报道;组织工作;新媒体
进入新时代,做好党建工作宣传报道,不仅是各媒体增强其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不少媒体在党建报道创新方面开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以《中国组织人事报》为例,该报立足组织人事领域行业报的定位,在党建报道上下大力气,创新思想观念,整合资源,在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打造出一大批在全国范围内较具影响力的精品佳作。
一、坚持问题导向,让党建报道“实”起来
党建工作涉及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十分重要,而且与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紧密相连、密切相关。因此,抓准社会关注、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文章,可以将党建报道做“实”,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关注度。
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领域中出现了不少新变化、新问题、新情况。例如,在城市基层党建领域,如何发挥好党的组织优势,推进社区治理,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如何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让党建工作为企业更快更好发展保驾护航;在农村基层党建中,如何更好发挥党的优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让广袤农村焕发勃勃生机,让数亿农民共享小康社会成果等。各主流媒体尤其是党报,必须树立问题导向意识,俯下身子,迈出步子,深入基层一线广大党员干部身边,关注中央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实过程中的“卡脖子”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写分量重、指导性强的高质量报道,更好地体现媒体价值。
坚持问题导向,把党建报道与基层一线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是《中国组织人事报》在采编稿件中一以贯之的原则。比如,《中国组织人事报》“关注”版面,立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破解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主,从微观入手,坚持做好深度报道,不断提升报纸的内容生产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极大增强了报道的实效性和指导性,得到了各地组织部门的普遍关注。
比如,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党的组织生活形式单调、特色不足、缺乏内涵等问题,“关注”版在去年推出“组织生活破解走形式”系列报道,从创新方式方法、规范制度、批评利器、微党课、理论学习等方面破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在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攻坚拔寨阶段之时,“关注”版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如何脱贫主题,推出《脱贫硬骨头 凉山怎么“啃”》《红河小基地走出脱贫带头人》《让高原结出富裕果》《新疆阿克苏党建扶贫“双推进”》等报道;聚焦如何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推出《让基层党建“水流到头”》《干出支部组织力》《党员心中有“数” 干事有劲》《云南这样强支部》《党支部标准化按图索骥,建强堡垒不走样》等报道;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题,推出《党建引领 乡村喜见新气象》《红色力量撬动乡村振兴》《村美民富幸福来》《“枫桥经验”“五大工程”来护航》等,这种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来分析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报道,对各地组织部门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极大增强了党建报道的新闻性、贴近性和实效性。
二、讲好新闻故事,让党建报道“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但明确指出“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而且多次在各种场合讲中外听得懂、有共鸣的好故事,不仅为新闻工作者做出了“讲好中国故事第一人”的先锋榜样,更为各类主流媒体指出了明确的宣传方向和行之有效的宣传方法。如今,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用心用情用力讲好党建故事、做好党建报道,成为不少媒体尤其是党媒不断探索的方向。
党建理论宣传,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它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也是党建报道中难度较大的领域。传统的报道多是开设理论专栏、刊发理论文章、邀请学者解读等,虽能实现有思想、有深度的傳播目的,但明显缺陷是活泼不足,吸引力不够。《中国组织人事报》积极探索此类内容的宣传报道方式,以讲故事的形式,让严肃生硬的理论宣传变“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中国组织人事报》开设的栏目“支部故事会”为例,该栏目在《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公布一年后推出,要求以生动鲜活的故事为载体,呈现各地在贯彻落实《条例》,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在报道体裁上,该栏目刊发的文章均采用通讯体裁,有别于一般工作类内容的消息式写法;在报道内容上,将《条例》中条目式、严肃性的内容,以见人、见事的方式呈现。由于栏目定位明确,一大批呈现鲜活人物和生动故事的农村党支部、社区党支部、楼宇党支部、非公企业和国企党支部,以及机关党支部等各领域党支部建设的稿件纷至沓来,节奏明快、轻松活泼的文风令读者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受到中央及各地组织部门的点赞和欢迎。
三、聚焦身边人身边事,让党建报道“亲”起来
党建工作包含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是我们党的重要工作之一。党建工作包罗万象、涉及面广,组工干部有句顺口溜“党建是个筐,都往里面装”。但在日常工作中,人们提到党建工作总有些刻板印象,认为党建工作属于意识形态,务虚,落不到实处,更不像征地拆迁、环境治理等业务工作一样有“硬”指标,可以立即见到成效。
而实际上,单纯强调“虚”或“实”都是片面的。对于务虚和务实,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如果说务实是“决胜千里之外”的实践,那么务虚则是“运筹帷幄之中”的谋划,两者是并蒂之花、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于全部领导活动之中。只有把“务虚”和“务实”都抓在手上,虚实结合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需要,才能确保党建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党建报道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跳出党建报道“虚”“空”陷阱,使党建报道接地气、求真知、有效果?
《中国组织人事报》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期间,该报为更好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部署,策划推出“他们眼里的‘两学一做”系列报道。为避免报道生硬、不接地气,该组报道确立了从人物入手的思路,聚焦各行各业基层党员群众,让身边人来讲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以人见情、缘情叙事,增加了新闻的贴近性,受到读者好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人物报道是党建报道中常见的一种报道题材,目的是发挥榜样引领的示范作用,弘扬时代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在以往的人物报道中,多是聚焦人物的典型性和先进性,读者读后总感觉人物“高高在上”,离自己的距离很远。
为打破人物报道瓶颈,《中国组织人事报》以“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出发点,讲好人物故事。比如,依托“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栏目,着力讲好基层党员干部的故事;在疫情期间,集中力量做好各地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在抗疫中身先士卒、践行初心使命的报道,并推出“来自疫情防控一线的系列报道”十七期,深度挖掘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及时策划组织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报道等,为普通党员群众学先进、做先进提供了有效的载体,让先进人物“有血有肉”,可亲可信可学。
除了在報道角度上更贴近身边人之外,贴近身边事也是增加党建报道亲和力、感染力的重要方式。近些年来,《中国组织人事报》坚持以大党建为引领,关注群众身边事,为党建报道充实了内容、拓展了视角。在平时的报道中,《中国组织人事报》立足为中国特色组织人事制度鼓与呼,将党建报道内容和各项中心工作相结合,着重挖掘在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乡村振兴、改革创新、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一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节点、建党100周年、国庆节等,提前策划,抓住时机宣传报道各领域各行业党建工作成就以及党员的先进事迹,增强党建报道的丰富性。
四、善用新媒体,让党建报道“火”起来
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当前,新媒体发展迅猛,并已成为时代发展趋势。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在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分析时政动态、引导舆论走向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近些年来,不少传统媒体紧跟时代发展,深入调研读者阅读习惯,不断探究新媒体的技术特点和传播规律,积极发挥新媒体优势,打造党建报道的新阵地,让党建报道更加贴近读者的日常生活,真正走进读者心中。
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时效性、互动性强,影响范围广,因此,针对党建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新媒体可以更加及时、迅速地与读者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加深互动,及时对读者进行引导教育。尤其是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之后,更需要运用新媒体及时发布、引导舆论,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大数据库,及时收集、处理各方面反馈信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后续宣传报道。在去年国家扶贫日之际,《中国组织人事报》推出扶贫日特刊,并与新媒体部门提前谋划,共同推出线上线下宣传报道,扩大影响力。线下纸媒推出《产业铺陈小康新画卷》《我们的生活比蜜甜》等四个版面,线上通过视频短片、图文结合进行延展报道,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当前,不少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纸媒,在刊发新闻稿件的同时,还配发二维码,链接视频、背景内容、延伸报道等,极大丰富了报道的阅读形式,扩大了受众的阅读内容,产生了良好反响。
为更好运地用新媒体推进党建宣传报道,各媒体从业者需要不断适应移动互联融媒化和产业化发展需要,不仅精通新闻传播基础理论,更要熟练掌握新媒体基本应用技能,知晓网络和新媒体传播政策、法规和规律,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力求成为精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策划与传播、信息采编、新媒体经营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在不断锤炼新闻报道能力的同时,做全能型新闻工作者,更好体现媒体价值,增强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海炳.加强党建报道的有效传播途径[J].新闻传播,2019(08):72-73.
[2]刘成武.电视新闻讲故事之对策[J].传媒论坛,2018(03):2.
(作者单位:中国人事报刊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