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丝虫病的病原学、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王杨
摘要:猪肺丝虫病也叫做猪后圆线虫病,是由于豬支气管和细支管内寄生后圆线虫而发生的一种线虫病,主要是仔猪和幼龄猪易发,尤其是体重为30~50 kg的仔猪更易发生。该病往往呈地方性流行,具有较高发病率。病猪通常会发生支气管炎和肺炎,对机体生长发育造成明显影响,甚至造成死亡。通常生长蚯蚓的地方都可流行该病,特别是在高温、多雨的夏季,猪场环境卫生不良时更容易发病。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肺丝虫病;病原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3-0074-02
1 病原学
1.1 病原体种类及虫体特征
1.1.1 长刺后圆线虫
虫体呈丝状,雌虫长度为18~50 mm,有一个阴门盖,呈球形。雄虫长度为12~26 mm,生有两根交合刺,呈细长状,且有较小的交合伞。
1.1.2 复阴后圆线虫
雌虫长度为19~37 mm,尾部较直,有一大的球形阴门盖。雄虫长度为16~18 mm,生有较短交合刺,但有较大的交合伞。
1.1.3 萨氏后圆线虫
雌虫长度为30~45 mm,阴门盖不发达。雄虫长度为17~18 mm,生有较长的交合刺。
1.2 生活史
以上3种线虫具有相似的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都需要中间宿主——蚯蚓的参与。成虫在猪气管内寄生,雌虫在此处产卵,卵会经由痰液到达口腔,接着被咽下,再通过消化道随着粪便排到体外。当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卵就会孵出第一期幼虫,卵或者幼虫被蚯蚓食入后,会在其体内进行2次蜕皮变成感染性幼虫,随着蚯蚓粪便排至体外。在猪食入存在感染性幼虫的粪便或者外界环境中的感染性幼虫就会感染,幼虫会钻过肠壁侵入肠系膜淋巴结中,经过一段时间发育又会通过淋巴系统侵入血液,并经由血液循环进入肺脏,再通过肺毛细血管侵入肺泡,最后寄生在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内。
2 临床症状
病猪主要表现出采食减少,发育不良,体型消瘦,被毛干燥、失去光泽,贫血,阵发性咳嗽,尤其是早晚受到冷空气刺激或者运动后更为剧烈,鼻孔有脓性黏稠分泌物流出。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呈现腹式呼吸,对胸部触诊会产生明显疼痛。大约30%病猪会发生呕吐和腹泻,大约50%病猪的眼睑、胸下以及四肢会出现浮肿,大约30%病猪的可视黏膜苍白,眼结膜出现虫斑。
3 剖检变化
病猪全身浆膜和黏膜苍白,肺脏明显肿大,表面存在大量坏死灶,呈灰白色,局部发生肝变,呈红色,切面和小支气管内寄生有乳白色的细丝状虫体,长度为20~40 mm,虫体彻底堵住小支气管,支气管壁变厚,且附近呈现淋巴样组织增生。
4 实验室检查
如果猪场没有定期对仔猪、母猪进行驱虫,在猪出现痛咳时则可怀疑是感染猪后圆线虫而发生的寄生虫性支气管肺炎,但是不可只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来判断感染该病,这是由于该病主要侵害呼吸器官,导致病猪体型消瘦,贫血,而气喘病以及非传染性支气管肺炎也会导致这些症状,可根据病猪的发病年龄和时间做出一些诊断性指导,一般1月龄的仔猪多发,且在夏季的后半期开始发生,进入秋季发病数量不断增多,在冬季时则明显减少,而气喘病常见于气候寒冷的季节。
4.1 粪便虫卵检查
为在生前确诊猪患有该病,必须进行粪便虫卵检查。采取漂浮法检查粪便虫卵,常用硫酸镁饱和溶液或者硫代硫酸钠饱和溶液,如果镜检能够看到呈椭圆形的灰白色虫卵,外面包裹一层略微凹凸不平的蛋白膜,里面为幼虫,此时即可确诊。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猪后圆线虫的卵较小,往往会被忽略,因此检查时要更加仔细。
4.2 剖检
对于病危迫杀猪或者病死猪,可通过剖检确诊。如果发现支气管腔内寄生有大量虫体,加之支气管内和肺脏发生病变,即可确诊为该病。
5 防治措施
5.1 隔离、消毒
发现病猪后立即隔离,对于病死猪要采取焚烧、深埋;及时清理污水,注意消灭蚯蚓;使用1∶300倍稀释的聚维酮碘对圈舍、环境、地面以及粪便等进行严格消毒,用抗毒威对食槽进行严格消毒,每天1次,连续进行5天。同时,加强猪场卫生管理,舍内保持适当通风换气,提供足够的清洁饮水,提高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5.2 药物治疗
1%敌百虫溶液,患病仔猪用量为1 mL,体重为25 kg的患病育肥猪用量为2~3 mL,通过人用静注针头将药液缓慢注入到气管内,治疗效果良好。
盐酸左咪唑,病猪按体重使用5~6 mg/kg,可直接内服或者配制成浓度为5%的溶液进行皮下注射,具有较好的疗效。
四咪唑,病猪按体重口服20~25 mg/kg,或者按体重肌肉注射10~15 mg/kg,治疗效果都较好。
氰乙酰肼,病猪按体重口服17.5 mg/kg,或者按体重皮下注射15 mg/kg 10%的药液,连续使用3天。
伊维菌素,病猪可按体重皮下注射0.3 mg/kg,每天1次,连续使用2天。
以上治疗该病使用的各种驱虫药物,在实施有效治疗量时往往都会导致猪消化道出现程度不同的受损,特别是对育成期仔猪具有相对较大的伤害,因此,推荐猪用药驱虫前先进行健胃。可选择使用兽用健胃散(主要成分为神曲、山楂、槟榔、麦芽等)、消积散(主要成分为焦山楂、神曲、麦芽、玄明粉、大黄、炒菜菔子等)、胃肠活(主要成分为白术、陈皮、黄芩、神曲、青皮、木通、玄明粉、槟榔、石菖蒲、大黄、知母、牵牛子、乌药等),按0.5%~1%比例添加在饲料中混饲,连续使用3~5天,然后再用药驱虫即可,能够有效抑制药物的毒副作用,保护胃肠机能。
5.3 定期驱虫
虫体发育过程中的中间宿主为蚯蚓,其在每年温暖潮湿的6~9月最为活跃,因此这时要注意消灭蚯蚓和进行驱虫。在该病流行的地区,猪可按体重服用0.2~0.5 g/kg硫化二苯胺驱虫。一般来说,仔猪在2~3月龄进行第一次驱虫,之后每间隔2个月进行1次驱虫。
5.4 粪便无害化处理
严格管理粪便,防止病原扩散,从而有效控制该病的传播和流行。在该病流行的地区,要及时清理生猪粪便,特别是用药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应运送至指定地点进行高温堆积发酵处理,已将其中的虫卵杀死,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