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研究综述
李悦
[摘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问题的探讨始终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已有学者关于马克思是否具有道德思想,国内马克思主义者对道德本质的理解以及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多视角解读来进行梳理,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综述
一、马克思是否具有道德思想
在学界,关于马克思思想是否具有道德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并且逐渐形成了两个针锋相对、互相排斥的派别。其中,一方认为,马克思是非道德主义或反道德主义的,并指出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不存在任何的道德成分,甚至在一些论述中马克思似乎还是反道德的;另一方则认为,马克思的道德思想是整个马克思思想体系一以贯之的价值原则,在其著作中无不闪烁着道德的光芒。
1、马克思是非道德主义或反道德主义的,其理论思想不存在任何道德成分
在马克思思想是否存在道德观的问题上,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对道德本身持否定态度,并指出在他的理论体系中没有给道德留出空间。“马克思理论以其反伦理倾向而区别于其他任何社会理论,马克思理论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伦理言论、伦理命题和伦理预设。”在此基础上,艾伦·伍德(Allen Wood)指出马克思是一个“非道德主义者”。他认为马克思关于异化和自我实现的相关论述是非道德主义的价值诉求,并将道德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道德。在广义的意义上,伍德承认马克思关于异化和自我实现的观点是具有道德性质的;但是从狭义的观念来说,他认为马克思的道德思想是丝毫没有意义的,并明确指出,这种对马克思道德狭义观念上的理解更为正确和恰当。也正是基于此,他断定马克思是非道德主义的。而维尔纳·桑巴特(Werner Sombart)强调,马克思理论和其他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是反道德主义的,而且全部马克思理论自始至终不存在任何的道德成分。并由此进一步指出,在马克思理论思想体系中也不存在任何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假设。此外,理查德·米勒(Richard Mille)则强调,从马克思本人的理论观点看,若将其认为是道德家则“是一种人为的夸大与误解”,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马克思确实针对于当时的社会现象提出了一些社会改进的目标、要求,但是,所有这些社会目标、要求都是非道德主义的价值诉求。
而在马克思是非道德主义或反道德主义的论证里,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蕴涵道德、正义的维度。伍德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没有以不道德、不正义之名来明确反对、批判和谴责资本主义。由此,伍德进一步指出,我们在阅读马克思《资本论》及其他著作时,所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论述无不向我们展示的是对当时不正义、非道德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而且,在一些明确的论述中,马克思似乎也并没有把存在诸多缺陷的资本主义看作是不正义的。而肖恩·塞耶斯(Sean Sayers)指出,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看作是一种正义、道德的批判,“这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非常荒谬的”。对此,米勒则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确实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学科。但是,它不涉及任何的道德问题,并极力反对用各种抽象的道德规范、标准来评判、讨论过去和建构未来。而布坎南(Allen Buchanan)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斥责正义和权利,而且毫不留情面地指责它们是“过时的语言垃圾”和“意识形态的胡说”此外,罗尔斯(John Bordley Rawls)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承认共产主义社会是道德、正义得到诉求的最佳社会形态,“完全的共产主义社会看起来在这种意义上是一种超越了正义的社会。”
2、马克思绝非是非道德主义者或反道德主义者,其理论思想充盈着道德的光辉
在学界,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绝非是非道德主义者或反道德主义者,而多数支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论”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并没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谈论、阐释道德,而是强调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谴责是从纯粹的道德和正义的视角出发来谈论的。以柯亨(G.A.Cohen)、胡萨米(Ziyad Husami)和杰拉斯(Norman Geras)等为代表的大部分学者,强烈反驳马克思是非道德主义或反道德主义的观点,并对马克思理论思想蕴含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作出了肯定性的叙述和分析。柯亨认为,“马克思是在一种合适的而非相对的意义上谴责资本主义为不正义,并且认为这样的道德批判应该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要素”。胡萨米明确指出“马克思是赞成正义的”。而杰拉斯强调,马克思思想体系中体现出来的道德和正义的原则并不包含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阈中,而马克思所论述的“超历史的”、“普遍的”道德和正义的原则是一种关注现实的人的自由和价值实现的准则。此外,纳塞尔(Alan G. Nasser)从伦理学的视角来论述,将马克思看作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断言马克思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是基于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而非站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并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实际上是期望建立一种基于规范的人类学基础之上的伦理道德。
可以说,上述学者都是在摒弃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抽象地谈论马克思的道德理论。而凯·尼尔森(Kai Nielsen)作为马克思主义“道德论”的异军突起人物,他的理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论”的其他学者有很大区别。在尼尔森的专著《马克思主义与道德观》中,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和道德、正义之间的关系,客观地阐释和剖析了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对此,尼尔森指出:“虽然我在实质性观点上更接近马克思主义道德论,但是,在方法论上,我更接近将道德理性主义搁置一旁而具有更多历史主义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反道德论的精神。”而在这里,他所提到的方法论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依尼尔森之见,历史唯物主义是饱含鲜明、丰富道德理念的科学论述,它和道德、正义之间并非是互相排斥、互不相容的,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历史唯物主义为社会的道德评价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平台。尼尔森在他的专著中总结道,“我们最终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使道德发生动摇。”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思想有无道德观这一问题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而相比之下,国内大多数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观点相对一致,基本倾向于马克思主义“道德论”的观点。苏晓离在《评对马克思道德思想的一种曲解》一文中开篇指出,他完全不赞同“马克思主张阶级利己主义,取消了道德”这一观点,因为,它极大地曲解了马克思关于道德的初衷。曲红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有道德理论的,而且自马克思理论思想诞生之日起,其道德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就密切相关并从未分离过。余京华则指出,马克思是“道德论”者,其道德理论在本质上并非是排除历史唯物主义的抽象道德,而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客观的、科学的道德理论。此外,余京华在《历史唯物主义与道德、正义——兼评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论”与“反道德论”》一文中强调,在马克思有无道德观的问题上应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反对把历史唯物主义拒绝、排斥并批判的抽象的道德说教想当然的认为是其对一切道德观念的全盘否定;另一种是,反对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简单地还原为纯粹的道德控诉,而游离于历史唯物主义之外,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解读为“道德至上主义”的抽象道德论。
二、国内马克思主义者对道德本质的理解
在国内,大多数学者对道德本质的理解,主要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来探讨的。这些学者大多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思想是贯穿于整个马克思思想体系全过程的价值原则,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进行深入研究,而要对道德观进行研究,就要首先明确道德的本质。因为,对道德本质的理解是领悟和掌握整个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前提。故而,在这里有必要对道德的本质作出清晰地认知和界定。
1、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
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其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之所在。这是道德本质的核心观点,许多学者对此也都做过详细论述。宋希仁在《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一书中指出,“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有物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这也就证明,人类一开始并没有纯粹的、独立的、先在的意识或精神。”张之沧在《马克思的道德观解析》一文中提到,“道德总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受制于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反映着社会辩证法的固有灵魂。”而金可溪则认为马克思所论述的道德思想,包括道德意识在内的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是由于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
2、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并维护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
人们由于在经济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以致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也有所不同,这直接表现为不同阶级关系间的矛盾对立。而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现、维护的是本阶级的思想意志,因此,这也决定着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不仅如此,在阶级社会里,整个社会道德思想意识形态的主流观念表现的一定是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并为统治阶级服务。薛为昶在《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探微》中提到,在一个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之间信奉的道德准则、原则也是截然不同的。而金可溪在《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中指出,马克思认为同一个阶级由于有相同的利益和生活条件,就有相同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此外,寇东亮认为,统治阶级凭借自己在国家、社会中拥有的对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和支配地位,使得任何一个时代的主流思想道德观念体现、表达和维护的一定是这个时代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
3、道德是一定社会时期具体的、历史的道德
学者们根据对马克思文本的研究指出,不同时代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会相应的引起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因此,道德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它始终体现的都是一定社会时期具体的、历史的道德,世界上也根本不会存在所谓的永恒、普世的道德。王淑芹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社会历史观对普世伦理的超越》一文中明确指出,社会经济关系、历史时代的变化,一定会使得社会中的道德伦理观念以及其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也表明,道德在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决定性因素的作用影响下,体现和表达的只能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时期具体的社会道德观念。此外,郑洁指出,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因此,道德必然会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演进,从而使道德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由是观之,国内学者始终坚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来谈论、阐释他们对道德本质的理解。因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道德理论的基石,是正确解读马恩道德理论的科学方法论。可以说,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本质论,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确定下来的。因此,对于道德本质的把握和理解不能简单地从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某一时期着眼,而应对马克思关于道德思想的论述进行全面的分析,立足于对经典文本的研究和理解,并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去解读和阐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多视角解读
唯物史观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道德研究可以说是国内学者研究马克思道德理论普遍遵循的基本旨趣。通过对国内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问题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存在多种视角的解读。
有学者认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最大的特点。张之沧在《论马克思的道德实践》一文中明确指出:“在马克思看来,道德的真谛和意义绝不在于抽象的概念、空洞的说教,甚至是系统的理论,而主要在于实践和行动、批判和斗争、革新和创造”。另有学者认为,道德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活的灵魂,是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何安良曾强调,马克思的理论思想始于其对旧世界社会现象的道德批判,并进一步指出,道德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还有学者立足于对人的价值考量,以“现实的个人”为主体,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进行解读。顾智明认为,在道德领域,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向人们提出抽象的道德要求是持反对、批判的态度。并且,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具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而道德规范则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创造、完善的。由此,顾智明进一步强调,在道德伦理的意义上,道德的本体应立足于对人的价值考量,把实现和完善人的价值看作是道德思考的最高对象。此外,李培超在《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伦理思想的应有视角》一文中提到,要想理解马克思主义道德伦理思想内含的精神实质,应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进行全面、整体、系统的把握和考察,绝不能仅仅为了自己的结论需要而去随便截取某一时期、某一历史背景下的部分文本。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学者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学术研究相较于国外学者来说起步较晚,但是他们尝试着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来阐释和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视野和思路,为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道德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与此同时,在解读马克思道德理论时也应注意不能单单为了独辟蹊径,而偏离、曲解马克思主义原本的意义,忽视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宋希仁著.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03.
[2]金可溪.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J].道德与文明,2001(2).
[3]张之沧.马克思的道德观解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9).
[4]薛为昶.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探微[J].理论学刊,2008(11).
[5](加)韦尔,尼尔森.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7]Robert Tucker. Philosophy and Myth in Karl Marx[J].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1.
[8]Allen E.Buchanan,Marx and Justice: The Radical Critique of Liberalism,Methuen,1982.
[9]Kai Nielsen,Marxism and the Moral Point of View: Morality,Ideology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Westview Press,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