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孟知祥和陵的发现

    董科 文仲瑾 左治萍 章开沅 况光贤

    摘要:民族史为历史学的一部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是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孟知祥是后蜀开国皇帝。孟氏生逢乱世,墓址在史料中记载不详,成都东北郊的孟知祥墓不背靠山脉,只是近年来出现的衣冠冢。笔者运用田野考古学的知识,调查发现孟氏和陵位于贵州贵定县的苗岭。

    关键词:孟知祥和陵;少数民族社会史;考古

    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1-0001-02

    0引言

    我们探究历史,固然不得不依靠文字记载的史书,同时也要重视口耳相传的历史。边疆民族地区虽然是化外蛮邦,为教化政令所不及,其历史、社会研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存在差异,汉族、少数民族的文明互动融合,化内与化外的关系是研究重点之一。古蜀和贵州的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华夏正统文化向外扩张,封建王朝开疆定边,各民族的经济文化通过这条大动脉得以交流。在郡县制时期,蜀国并未设郡。后蜀同古蜀国并无历史渊源。

    三苗部落诞生于晚更新世北极期,原本生活在江汉平原和西南山区,后来向北迁徙,在甘肃留下文化印迹。远古时气候炎热潮湿,三苗部族繁衍生息,只能择地势高处居住,苗人的城邑文明初现。贵州三苗氏的文明起源晚,比中原、关中、巴蜀都落后。苗疆同中央王朝的关系一直不密切,夷夏的区别很明显,而且不存在朝贡、纳税、屈服。近代以后,三苗氏演化成西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

    唐宪宗讨伐江淮藩镇,使国家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唐宣宗收复被吐蕃占领的大片河湟失地,使国势稍有好转。他实施革新,改革科举取士制度,极力拉拢士族,整顿吏治,限制宗室,欲图拯救唐末的弊政,但是他资质平庸,治国无能,无力处理官场乱局。宦官秉持朝政,皇帝大权旁落、如同傀儡,朋党争权夺利。国家江河日下,完全打破了皇权、相权、宦官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政治格局。苛捐杂税繁重,农业生产衰落,贫富差异悬殊,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阶级矛盾突出,导致汉族区域藩镇割据,而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属国林立。这些藩镇拥兵自重、骄扬跋扈,总揽地方军政大权,不奉朝廷号令,是唐玄宗朝政乱局的延续和发展。他们与宦官相互勾结,同中央讨价还价,使改革中途夭折。藩镇、宦官势力盘根错节,难以动摇[1]。广明元年(881)十二月黄巢农民起义军攻破潼关、逼近长安,唐僖宗逃往四川避难。唐僖宗入蜀揭开了移民的序幕,入蜀大移民促进了蜀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在唐代后期,一些实力雄厚的藩镇被封为王,其封国实际上已是朝廷型的藩镇。后蜀版图狭小,偏安于西川,滇黔就成为其战略大后方。

    1孟知祥在贵州的历史

    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五代时,中原政权更替不已,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控制整个国家。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正朔而称王称藩,孟知祥就是其中之一。孟氏为后蜀开国皇帝,于925年入蜀,934年称帝,其生平少见于正史和野史记载,给后人的研究造成很大困难。孟知祥出身卑微,却是唐末的臣工,打着后唐的旗号招兵买马,在与前蜀的抗争中占据上风。他身为乱世枭雄,雄才大略,纵横捭阖,不尚空谈,为富国强兵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谋略过人,一生南征北伐、戎馬倥偬,立下赫赫军功。孟知祥继位后,秉承李唐皇室的对内对外政策,礼贤下士,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他穿着得体,仪态端庄,喜爱读书,远离声色犬马。后蜀与周边各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社会矛盾,在长达30多年的执政生涯中,孟知祥大部分时间在基层度过,保境息民是其内政外交政策的主旨。他抱着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努力为群众解决困难,体恤百姓疾苦,依靠仁义治国。他注意稳定两川社会秩序,积蓄经济力量,受到民众的广泛拥戴和支持。蜀地富庶,在孟知祥统治时期,境内很少发生战争,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后蜀相对远离中原的政治斗争,一度成为全国最为繁荣的地区。孟知祥登基不久便病死。孟知祥临终时,选择了顾命大臣辅佐幼君。孟知祥之墓曰和陵,夫妇合葬。一种观点认为它在成都东北郊的青龙乡,现在封闭未开放,但不靠近磨盘山,不符合背靠山脉的选址原则,实际上建造于21世纪,只是一座衣冠冢。唐代流行厚葬之风,帝王必耗费可观的人力、财力、物力来营造墓冢、墓室,其中陪葬的冥器颇丰富,北宋皇帝主持孟知祥的安葬事宜。

    初唐社会崇佛,会昌法难为唐代佛教前后两个阶段的分界点。唐帝在705年发动会昌法难,强迫僧人还俗,拆毁寺院,没收财产,毁佛灭佛,抑制发展,使佛教遭受沉重打击,从隆盛转衰微。如李唐王室一样,孟知祥排斥佛教,企图用名教控制和麻痹劳动人民的思想,然而民众对名教敬而远之、不甚理解。化外之地向化内之地的转变,经历了曲折过程。以蛮制蛮是历代统治者解决民族问题的惯用策略,用“绥抚”手段对蛮酋进行怀柔、笼络,让各少数民族互相制衡。苗族为人口较多的兄弟民族,各苗区的土司制度又各具特点。由于地方政府的治苗措施不当,引起民族隔阂与压迫,社会并不安宁。苗民同封建统治进行斗争,政府鞭长莫及,苗民起义充分暴露了土司制度和中央集权之间的矛盾。为防止后院起火,孟知祥前往贵州弹压起义,同时震慑滇中政权。为了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他采取加强集权、整顿吏治、减少苛税的政策,对民众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孟知祥免除拖欠的租税,限制僧道的占田数量,以此缓和社会矛盾。孟知祥经过长途跋涉,并没有大兵压境、穷兵黩武,一方面团结各少数民族,一方面对土司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经济、社会、政治制度遭遇重大变革,以夷制夷的体制初具格局,当地民族的凝聚力得到增强。

    改土归流并非明清才出现,早在后唐时就已提出[2]。土司制度腐朽没落,弊端日益显露,成为民族团结、国家发展的障碍,革除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三苗是世袭的苗族土司,土地和人民归其所有,对抗朝廷,拥有特权,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土司不思进取,只想偏安一隅。几十年来经常监督民工、欺压百姓、鱼肉乡民,生产力水平低下,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孟到任后,时常轻车简从,乘坐驴驾的车辇,四处巡游。他推行改土归流,企图移风易俗,打击、瓦解、限制土司的势力,但遭到土司的抵制。土司们沆瀣一气、明争暗斗、阳奉阴违,势力根深蒂固。孟不知所措、一筹莫展,深感回天无力,即所谓“黔驴技穷”。为了维护边陲的稳定,避免多线作战,孟知祥不得不有所迁就和退让,贵州土官一直延续到清代,才置于流官的管辖之下。

    2贵州茔区的环境

    滇黔地处祖国大西南腹地,民族成分复杂,有人做过一些考古调研,但很少涉及唐宋的贵州。贵州为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地,民族风情独特。以苗岭为界,北部为黔中古陆,形成于石炭纪、二叠纪。它是云贵高原的主体成分,为西南戎蛮聚居地,被称作“夜郎”。夜郎是西南戎蛮少数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民族构成不属于百越的范畴。此地是西南古国之一,先为弹丸小国,到唐代才趋于强大。它建立在松散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基本没有君臣或上下级的层级关系,社会性质为酋邦阶级社会,黔南州首府都匀可能是其国都。夜郎古国在贵州高原繁荣数百年后,却如流星一样消失了。东晋以前古时属于宁州牂牁郡,唐时归属黔中道南平州。牂牁郡以境内牂牁江(南北盘江)而命名。

    苗岭横亘东西,长约180千米,宽约50千米,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气势磅礴雄浑。东段为变质岩断块山,西段为以石灰岩为主的喀斯特山体。它是独水河、清水江、乌江—曹渡河、红水河流域的分水岭。关索岭为其支脉,关索并无其人,因山上挂关悬索而得名,主峰太子廓海拔1200余米,自古以来即为连接黔桂间的交通要冲,亦是兵家必争之地。关索岭上有保存较好的古驿道。晒甲山为关索岭的南延部分,传说为关羽南征徒步翻山,屯兵休整、晾晒铠甲之处,故名。这两座山脉位于中国龙脉的南干龙大相岭—大凉山—五莲峰—乌蒙山至九万大山雪峰山—越城岭之间,营陵的涵义特殊。贵定县北的阳宝山为风景秀丽的佛教圣地,早在唐时就僧侣云集,堪称福地灵山。前曰莲花山,后曰飞凤山,遥相呼应,人称飞凤踩莲。主峰莲花峰形如花蕊,四周诸峰状如花瓣。阳宝山有国内罕见的和尚坟石刻塔林[3]。孟氏墓最先葬于平地,后来隆起成为苗岭,符合“王垒峻岑”的描述,茔区的原始风貌保留较好。

    参考文献

    [1]樊树志.国史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188-197.

    [2]范同寿.基于社会学视野下的明清西南改土归流[J].贵州民族研究,2015,36(3):177-184+2.

    [3]常亚恒.贵定阳宝山塔林调查简论[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4):160-161.

    (责编: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