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学科立体交融的中医科普网络体系

朱苏华 魏睦新 张前德 周林福
[摘 要]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成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名片。如今,需要充分认识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地位,推进中医药文化的普及教育,把握中医普及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包括规范中医科普创作、弘扬中医药文化精髓、创建传统中医药图片资源公共管理系统、建设中医药博览园、重视高等中医药院校知识产权教育、扩大中医药科普媒体宣传,旨在构建多学科立体交融的中医药科普体系,促进中医药迈向世界,造福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
[关键词]中医 科普 多学科 网络体系
中医药传统医学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史,是一个古老而生机勃勃的学科。中医药是我国在世界上享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少数优势学科,形成完整的医学理论,具有科学的医疗思想、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医疗技术、神奇的医疗效果[1]。即使当今世界医学科学飞跃发展,中医药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一、充分认识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地位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和传统医学[2]。中医药文化不仅影响了古代中国,而且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譬如,人们习惯用“华佗再世”赞誉某位医家医术之高明,“病入膏肓”比喻疾病严重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望闻问切”乃中医诊病必经的四诊。“沁人心脾”体现了中医脏腑辨证论治。“杏林春暖”表示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杏林更是成为了我国医学的代名词。
生活中,随处可见中医药文化的踪迹,如养生、康复、膏方、药膳、气功、拔罐、刮痧、针灸、推拿等。天人合一、整体观念、阴阳平衡、顺时养生的科学理念,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养的自然规律,一直流传民间。这说明中医药文化一脉相承,五千年来对人们的生活、医疗和保健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文化璀璨的瑰宝。
二、推进中医药文化的普及教育
中医中药被誉为国粹。中医应该包括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如汉医、藏医、维医、蒙医、傣医、苗医等。中国教育在保护、继承、弘扬中华文化之际,应更加重视和开展中医药文化的普及教育。尤其,在“一带一路”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医中药与光伏和高铁一起,成为了中国影响世界的國家名片。
中医学形成于先秦与秦汉时期,融合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精气神等。不过,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确实比较抽象,文字晦涩,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现代医学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医学系统。事实上,现代医学并非西方国家所独有,而是人类所共有的智慧。“三分法”理论认为,就整体而言,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架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包括不自觉地领先于现代医学的成就、已经和现代医学形成的共识、需要重新认识或加以摒弃的糟粕[3]。
中国是世界上传统医学最为发达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许多民族都拥有自己灿烂的传统医学文明,为保障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诚然,开展中医药文化的普及教育,有助于提高年轻一代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了解灿烂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与智慧结晶,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因此,应培养更多立志献身中医药文化事业的青年才俊喜爱和研究中医药,利用现代科技和临床实践,揭开中医药学的奥秘。
三、中医普及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即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当今医院已从单纯的医疗型向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型转变。据统计,全国处于亚健康状态者占人口总数的60%~70%,时代呼唤防治疾病的重心前移。中药现代化是促进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说,中医医疗服务需求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归宿。中医药知识是中医科普的客体,中医普及教育必须以医疗服务市场为依托和目的。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中医科普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体现“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原则,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中医科普网络体系[4]。
(一)规范中医科普创作
近年来,我国医学科普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大批医学科普作家和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增进广大群众健康和国民体质提供了正能量。不过,针对社会迅速发展和群众对中医中药的渴求,中医药科普宣传的确存在较大的差距。尽管市场上医学科普著作很多,但真正属于中医的不多,打着中医旗号的不少,但真正能反映中医特色的精品不多。加之,有些作者急功近利,创作不规范,造成作品缺乏通俗性、实用性、可读性,长期遭到读者冷落。
中医学是由预防保健体系和疾病治疗体系共同构成的完整学科。其中,预防医学是中医的优势项目,在治未病、食养食疗、运动健身、抗衰老等领域卓有建树,举世公认。此外,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症亦有独到之处,也是药物创新的重要源泉。遗憾的是,在实际生活和医疗实践中,中医的地位正悄然淡化,中医的优势学科或被改头换面或被取而代之,中医的预防保健体系逐渐失去了应有的重要地位。究其原因:一方面,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客观上对中医预防保健体系产生了排斥;另一方面,中医人对自己话语权的重视度减弱,并且未能有效地把控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局。
中医科普是向人民群众宣传和推广优秀的传统医学知识,所以应面向民众开展普及教育,解决传递什么和如何传递的问题至关重要[5]。科普创作要着力突出学科特点,旗帜鲜明地倡导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优势所在,宣传科学观点和科学意识,尤其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循证医学证据。加强国家政策导向,壮大中医科普人才队伍,规范科普创作,着力开拓国内外中医科普文化市场。
(二)弘扬中医药文化精髓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应纳入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内容宜单列“中医药文化教育”章节,分别阐述各阶段中医药文化教育的目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非医学专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以及西医院校与中医药院校[6]。
小学阶段,中医药文化教育主要从六年级开始,介绍古代著名中医药学家的事迹,如华佗、董奉等,了解“赛华佗”“杏林春暖”的概念;初中阶段,介绍扁鹊、医缓、张仲景、李时珍等中医药学家的事迹,了解“病入膏肓”“起死回生”的成语故事,以及《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著作;高中阶段,介绍孙思邈、鉴真大师等中医药学家的学术成就,学习《伤寒杂病论》《皇甫谧传》等中医古籍。
非医学专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阶段,“中医学概论”作为必修课,主要内容有中医药学发展史、阴阳、藏象学说、经络、病因、防治原则、中医养生和保健指导等。
西医院校的本科、专科、高职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涵盖中医藏象、病因、诊法、辨证、中药、方剂、中成药,以及辨证论治、针灸、中医养生和保健指导等。
中医药院校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主体,主要内容与目的要求应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准。旨在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临床和科研人才。
(三)创建传统中医药图片资源公共管理系统
中医药纸质图谱在医学院校深受读者喜爱。与文字类图书比较,纸质图谱借阅率高,但其价格高、手工方式检索效率低、损耗严重,加之许多高校的文献资料库存在信息孤岛现象。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相结合,图书馆的功能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由此可见,建立门类齐全、系统、规范、适用、典型的中医药学图片资源公共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通过数字化的中医药图片资源公共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将原本离散、多元、异构分布的中医药图片信息资源整合为一个具有实用性、新颖性、独创性的数据库[7]。这不仅适于科研和教学,而且有利于助推科普教育。各类用户可跨越时空,借助网络终端随时调阅资料,最大限度地服务社会,利于提高中医药图片资源的利用率。
(四)建设中医药博览园
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是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产物,这种特色旅游方兴未艾,既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能开发成适度度假的旅游项目,更能彰显优秀的民族医药和传统文化。目前,涌现了众多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景点,如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联盟、上海中医药国际博览园、广东中医药博览园、杭州中医药文化博览园、亳州中华养生药都、玉林新农村农业生态游中药养生专线。值得一提的是科普文化作品创作、普及教育项目推广、互动健身项目研发、中医药体验项目研发、中医治未病和健康体检项目、养生保健品研發、文化与科普宣传,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市场广阔[8]。
资源、资金和管理是决定博览园建设成败的三个关键要素,将大学现有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升级整合为中医药博览园旅游区需要高校高屋建瓴,有效配置,并得到旅游和文化等主管部门的扶持。最佳的途径是通过合理引入风险投资,形成大学控股、董事会决策、执业经理人经营的模式,打造旅游品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重视高等中医药院校知识产权教育
随着科学进步、人类疾病谱改变、回归自然热的兴起,众多国内外医药行业和科研机构纷纷聚焦中医药传统知识,大举进行商业开发,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但是,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并没有完全将传统知识作为法律保护的客体,其中最重要的是缺乏知识产权专业人才[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产权乃是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武器,正成为增强国家经济、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维护本国利益和经济安全的战略资源[8]。各国知识产权摩擦和纠纷与日俱增,作为中医药科研和创新基地以及人才培养摇篮,高等中医药院校理应成为知识产权教育的前哨,实施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从战略的高度不断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大知识产权教育投入。积极开设知识产权专业,大力培养中医药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充分整合资源,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课程结构设置和教材编写。强化普及教育,将知识产权法学作为中医院校的必修课。采取多种教育方式,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知识产权教育多维网络的综合培养模式。
(六)扩大中医药科普媒体宣传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科技、文化、哲学、思维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知识文化的活载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贡献。面对西方思潮和现代科技,中医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不能被系统地诠释,遇到了诸多困惑与误解,成为制约中医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据调查,逾75%大学生不知道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即便中医药学大学的一年级,新生入学前读过中医药书籍的只占23%,从未接触过中医的有10%,而63%的人偶尔听说过中医。鉴于中医药科普匮乏,过去人们耳熟能详的术语已渐渐变得陌生,例如外感风寒、痰热内蕴、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活血化瘀等。而且,许多人还存在着中医药效慢,只能治疗慢性病的严重误区。还有一些伪中医打着中医药的幌子,四处行骗,坑害民众,败坏了中医药的声誉。
调查显示,就获取5000万受众所需的时间而言,报纸需50年,广播需30年,电视需15年,而互联网只需3年[10]。显然,互联网拥有超过传统媒体的强劲宣传优势。然而,我国现有科普网站多数知名度低、访问量小、社会影响小,对网民的吸引力不够。这是由于科普网站多数由个人和非营利性机构主办,通常经费不足,版面加工、技术制作、信息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因此,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网络及多媒体资源,积极推进中医药科普宣传教育,建立基于网络的中医药科普宣传平台。这不仅拓展了中医药科普的媒体宣传途径,提高了中医药学在群众中的公信力,而且吻合了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需求,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再普及。
四、结论与展望
加强中医普及教育,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亲和力是开拓中医医疗服务市场的关键。走出医院,走入社区,走到农村,走进千家万户,面对面地开展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医科普宣传是中医学融入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将人文特色厚重的中医药学重新扎根并服务于广大群众。
实践证明,中医科普是一项极具常规性又富于创造性的公益事业,其作用日益凸显,可谓小信息大作为。为此,今后必须不断增强科普工作的动力,保持科普工作的活力,挖掘中医科普工作的潜力。只有不断运用管理学的思维开拓创新,切实建立行之有效的调控机制,中医科普才能有特色、有高度、有价值、有成效。
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交叉、国际合作已成为助推中医药发展的主旋律[11]。通过主流媒体网络、微信、电视、广播、报纸,以及学术刊物、会议、讲座、画册、展览、公益广告等方式,构建多学科立体交融的中医药科普体系,介绍我国中医药政策法规和管理经验,宣传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报道中医药的新进展、新动向、新常态,包括法制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防治重大疾病、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等,多渠道加大中医药科普资金投入,接轨现代医学,增进国际交流。中医药的国际化势必将有助于建设健康中国和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12],为此我们应大力传播科普知识,打造中國品牌,树立国际形象,促进中医药迈向世界,造福中华民族和全人类。
参考文献
[1]Shen P,Shen J,Sun C,et al.A system biology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Gubentongluo decoction acting on IgA nephropathy[J].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2016(1):312.
[2] 李正安.弘扬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教育义不容辞之职责[J].中国医学创新,2010(19):170-171.
[3]董竞成.论中国传统医学的哲学思想意蕴[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9):84-94.
[4] 许彦来.关于中医药科普的几点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9-100.
[5]潘文,牛崇信,张敏,等.中医药科普三十年发展综述[J].甘肃中医, 2010(9):73-75.
[6]王学军,王少庸.大力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推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8):718-720.
[7]杨德利,蔡德英,亢力,等.传统中医药学图片资源公共管理系统建设与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0(1):72-73.
[8]张书河.广东中医药博览园建设构想[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126-127.
[9]刘欣,杨波.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知识产权教育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7(6):19-22.
[10]田力欣,王超,王卫,等.欧美中医教育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4):1-4.
[11]Hu XQ,Su SB.An overview of epigenetics in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es[J].Chin J Integr Med,2017(9):714-720.
[12]Chiang MH,Chang LW,Wang JW,et al.Herb-drug pharmacokinetic interaction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wei-xiao-yao-san with 5-fluorouracil in the blood and brain of rat using microdialysi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5:729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