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俗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李永明

    摘要: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关键词:民俗文化;社会实践;学生能力;培养策略

    一、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对于民俗文化教育,教师不仅要做好相关知识的讲解,更应该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親自参加实践,才能有真切的感悟和深切的体会,才能把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案例1: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借助这一实践活动,教师对学生开展了民俗文化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到民间去搜集和调查传统节日、民谚俗语、民间传说、民间小曲子、民歌和民间风俗等,所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动口、动手。

    参加这次活动对学生的要求是要敢说话、会说话。采访主要是语言的交流,是否会与陌生人交流对采访的成败至关重要。教师在活动前应该做好这方面的指导工作,教导学生说话要有礼貌、大方得体、态度诚恳、谦虚等。通过采访,学生学会了与陌生人交流,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接着便是活动成果的展示与分享,要向其他小组的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分享课外活动的收获,这也是一次很好的语言表达锻炼。

    调查、采访要求做好记录,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还要做好成果的展示,如“编辑手抄报”“刊登黑板专栏”“布置摄影作品展板”等。所有这些活动都要求学生亲自去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近几年,教育部大力提倡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参加研学旅行活动。活动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深受学生欢迎。

    案例2:研学旅行——参观民勤乡村记忆博物馆。

    2019年建成的民勤乡村记忆博物馆是民俗文化的大观园,是当地生产、生活的历史记录馆,它为人们了解过去的生活习俗打开了一扇窗口。

    利用课余时间,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参观了民勤乡村记忆博物馆。在农作物灌溉场景体验区,学生第一次见到了手摇式水车、压井、手把漏斗、毛驴拉水车等古老的灌溉工具;在农作物识别区,学生第一次见到了很多民勤县早已不再种植的农作物,如谷子、糜子、芥末、胡麻等;在农业生产工具区,学生见到了最早的“二牛抬杠”的耦犁和“一牛挽犁”的曲辕犁,播种用的耧车等古老农具,还有木制独轮车、木轱辘大车、马拉皮车等古老的运输工具,还能亲自体验推一推木制独轮车;在纺织服饰馆,学生见到了纺线车、织布机等古老的纺织工具,也见到了过去人们纺织的自己穿的各种粗布衣服;在工匠体验区,学生见证了毛毛匠、皮匠、铁匠等古老的工匠技艺。所有的一切对学生来说都非常新鲜,富有吸引力。

    学生依次参观各个体验区,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仔细观察展示的图片、实物和文字介绍,教师也不时地做些补充性的介绍,解答学生的疑问。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见,大多数东西已经从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消失了。

    因为教师在活动前已经布置了任务,要求回来写一篇观后感,开一次宣讲会,所以学生看得很仔细,观察得很认真。这次研学活动与学校课堂最大的差异就是学生学会了观察事物。

    在研学活动中,学生要学会与其他学生相处,要学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增强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锻炼了生生合作克服困难的能力,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案例3:参观民勤民俗百图浮雕。

    民俗文化教育只有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民勤生态文化园中,修建了这样一个长廊——“民勤民俗百图”浮雕。它汇集了民勤县历史上曾经有过或者现在还存在的流传下来的各种民俗。

    利用课余时间,教师组织学生一同去参观。每一幅民俗图都有名称和代表性的浮雕,眼前的民俗浮雕会把学生带入遥远的过去,学生在大脑里会再现当时的情境,就像穿越了时光隧道一样,又回到了过去,回到了他们不曾经历的时代。学生每一幅浮雕看得都很仔细,不时发出一声声感叹。很多学生还反复观看,不断地交流感想。这样的内容在教材上是没有的,也是十分珍贵的民俗文化素材。

    教师要求写一篇反映民勤民俗的想象作文,题目自拟,但是必须在作文中还原印象最深刻的一幅民俗场景。作文完成后,教师认真阅读了每一篇作文,学生写得都比平时的作文精彩。因为是想象作文,少了许多限制,这也是学生最擅长的。有的学生写成了有故事情节的小说,有的学生写成了抒情散文,还有的学生写成了电影剧本……总之,写得都比较成功。这次活动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也对民俗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民俗文化也是有生命的,历史条件改变了,相应的民俗也会消失,时代在不断前进,民俗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推陈出新。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GS[2019]GHB1319)。

    参考文献:

    [1]姜清基.民勤民俗[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