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视唱教学,培养视唱素养

    庄丽雅

    摘要:视唱教学是指训练学生看谱即唱的能力,视唱能力是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在小学音乐课中,要提高视唱教学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优化导入活动,激发视唱兴趣;优化识谱活动,提升视唱能力;强化视唱运用,提升视唱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视唱教学

    视唱教学渗透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方方面面,就连最近新设置的高中音乐欣赏课也需要一定的视唱能力,在视唱音乐主旋律中,学生会对音乐作品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目前,中小学教师也渐渐地重视学生视唱能力的训练,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学生的视唱素养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进步的幅度依旧较小。那么,在小学音乐课上,如何对视唱教学进行优化,促进学生视唱素养的有效提升呢?

    一、优化导入活动,激发视唱兴趣

    优秀的导入昭示着教学的成功。视唱教学伊始,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其学习质量的提升。教师在熟悉教材及教学大纲之后,于正式上课前组织学生自己搜集和教材相关的资料,扩充教学内容。另外,可以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更多相应的课程资源,使学生以更加自主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之中。

    例如,一位教师让学生调查自己社区的文艺活动,学生返校之后与其他同学交流了调查的体会,有些学生甚至以所调查的内容为题材自己编写歌曲,使其他同学也对原创的歌曲饶有兴趣,纷纷地在班级中传唱,学生在传唱的过程中也对学习音乐产生了更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故事、多媒体等形式创建教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教材产生共情心理,进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歌曲《在农场里》时,以故事、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农场的图景,使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进而对农场产生亲切感,随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农场里的动物,使学生感悟到应当爱护大自然,把动物当作人类的朋友,进而对学习产生热情。然而要注意到,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能够真实体验的情境,可以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阅历,这样学生便能在学习知识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二、优化识谱活动,提升视唱能力

    要实现视谱即唱,识谱是必要条件。学生在经过识谱教学之后,才可以一看到乐谱便能辨识出乐谱的乐调、拍子、节奏等等,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其视唱能力。

    (一)引导递进性识谱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按照学生先感性、后理性的理解特征,先教识谱的方法,然后再组织学生欣赏音乐或演唱,可以先播放要学习的歌曲,使学生的听觉先于视觉,对歌曲有个大体认识。在反复听歌曲的过程中,学生几乎都可以随着歌曲跟唱,这个状态称为半熟悉状态,而心理学上称其为能够深度探索的最好状态。乐谱是音乐的重要载体,然而却并不能称为音乐,无感情色彩的识谱教学无法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深层内涵,学生自然也不可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教师组织唱、奏、跳、拍等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感知音乐的进程中完成乐谱的学习。

    (二)引导练习性识谱

    在教学生识谱时,切忌全盘以理论知识教学,一定要多设计练习,让学生多練习听和唱以及击打节拍,在学生对音乐产生感性认识后,再讲述理论知识。

    例如,在小学低年段教学时,只需让学生明确“x”唱一拍、“x—”唱两拍、“xx”两个音合起来唱一拍即可,至于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等专业名词,可以等学生升到高年级之后再教,效果可能会更佳。就学生而言,读懂乐谱并准确地演唱出来是其学习的最终目的,如果学生只了解乐谱的理论层面,能准确地辨析出音符的名词、相邻音的音程,但却并不能把乐谱准确地唱出来,这样的识谱教学就不完整。当然,注重对乐谱的感性意识并不代表可以完全不教乐理,也不代表要完全以听唱、模唱的形式开展教学。就著名学者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来看,在学生看谱歌唱时,其视觉便会和乐谱中的节奏产生一定的联系,进而便会准确地把每个音符的强度演,在反复练习过后,学生便会一看到乐谱就会在内心中产生声音,一旦视唱教学不让学生边看谱边演唱,那么乐谱将不再具有刺激作用,就无法实现视唱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强化视唱运用,提升视唱素养

    音乐能改善学生的情绪,如果学生拥有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那么学生将会对生活和学习更加乐观和积极。如若教师把视唱方法融入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都会大幅度进步。

    (一)强化视唱运用,培养音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准能力的训练是最为基本的教学内容。要想提高音乐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水平,必须重点对学生的音准进行训练,而视唱教学则是训练学生音准精确度的最佳方式,因此,视唱的应用应引起足够重视,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视唱练习的帮助下提高演唱的音准能力。

    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练习视唱国歌的乐谱,以钢琴作为校正学生音准的辅助工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演奏钢琴模唱,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演奏模唱,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养成聆听钢琴的习惯,有效地提升其听声辨音的能力,也可以迅速地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使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一旦学生掌握不好某个乐句,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次练唱该乐句,并使用钢琴适当调整视唱的速度,使学生于轻松的学习气氛中提升视唱能力及演唱的音准能力,进而高效地完成本课的学习。

    (二)强化视唱运用,培养节奏感

    开展视唱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音准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升其学习质量。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视唱训练,使学生能够把握好节拍的特征和强弱规律。

    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铃儿响叮当》教学时,组织学生开展乐谱视唱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节拍的强弱规律,感知2/4拍的特点,然后让学生以拍手的形式体验歌曲的强弱规律。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节奏续谱练习,该练习并非让学生唱出乐谱,而是要读出乐谱,在读时还需要注意节奏中的细节,以不抢拍、不拖拍作为读的标准,按照歌曲的节拍延长。此外,教师还可以应用回声训练法来提升视唱训练法的效率,使学生能够把握乐谱中的每个节奏或节拍,进而有效地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

    参考文献:

    [1]陈磊.浅谈视唱在小学音乐教学环节的重要性[J].文理导航,2017(33).

    [2]孙艳萍.小议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视唱练耳教学[J].才智,2015,(1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