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人文情怀,提升写作素养

    孙永健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满人文关怀,激发学生的生命激情,让学生自由表达,产生写作的动力。教师在加强学生作文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积极思考人生,把思考写进作文中。目前,作文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学生缺少写作素材,没有足够的“粮草”,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感受不被尊重,被成年人的思想所左右,想象空间被压缩,生命活力逐渐消失。父母视孩子为掌中宝,容不得孩子有半点差错,为了不耽误学业,很少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素材来源于观察和体验,如果学生没有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写作源泉就会枯竭。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自然,融入社会,去观察、聆听、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记录生活的点滴,为写作积累素材。阅读也能积累素材,但学生偏爱信息过于繁杂的网络,在“浅阅读”中无法深入思考。有些学生没有写作自信,没有“发声”的机会,也不想“发声”,不能通过作文宣泄情绪。学生的素材积累、写作能力不足,表达时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积累,教授学生写作方法,提高其写作能力。

    一、加强对话交流,丰富内心情感

    在作文教學中,教师要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的视域狭窄、生活空间有限,所以需要与各种文本对话。阅读虽然能满足学生积累知识的需要,但如果未融入自己的思考,没有与作者、编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学到的知识将是残缺不全、机械固化的。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让不同的声音相互碰撞,在对话与倾听中实现主体意识的觉醒。对话,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激活求知的渴望,自由自在地表达。

    二、采用多种途径,丰富人生体验

    很多教师片面地认为,作文是学生和教师的事,因而没有将家庭生活视为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阵地。学生囿于狭小的空间,人生体验不足,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学生多参加户外活动,获得丰富的体验,为写作积累素材。父母要重视孩子人格的培养,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学习优良传统。学生缺少生活阅历,如果家长对所有事都大包大揽,他们写作时就更没有素材了,只会胡编乱造。只有让他们深入体验生活,才能为写作打牢基础。家长要多参加亲子活动,让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写作素材就不愁了。同时,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认识新的伙伴,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成长。在校园生活中,学习的进步、师生的感情、成长的点滴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人生体验,让他们获得了写作的素材。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累与丰富语言,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提升表达能力。教师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品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模仿中获得积累,汲取写作的营养。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多维的认知视野,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学生从媒体中了解人生、关注社会,为写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网络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新了学生的学习观念,为写作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库,但网络也存在良莠不齐的内容,学生要有所取舍,善用网络资源,合理地引用网络语言,为写作提供素材。

    三、变革教学方式,促进自由表达

    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表达氛围,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升表达技巧,自由地表达。教师要拓宽写作的空间,素材筛选、作文构思、修改成文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教师只给学生极短的时间,学生疲于应付,只能写出大量套话。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参与观察、体验活动,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获得真实的内心感受。教师再稍加点拨,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进而涌现创作的灵感。教师可让学生参加辩论、演讲、足球赛、踏青、送温暖等活动,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师还要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点燃他们的创作热情。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人本理念,加强沟通交流,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自由表达,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创造潜能,在作文中阐述对生活、社会、生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