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置悬念 激发学习热情

    邱明霞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必将让课堂走向高效。本文从对一堂课的反思探寻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热情,也可以适当组织竞赛,激发学生外在动机,还可以巧妙利用推测,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关键词:悬念; 问题情境; 竞赛; 学习热情

    中图分类号:G633.3?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2-019-001

    刚拿到《花灾》一文时,我就为如何设计教学而烦恼。这篇文章内容简单明了,主旨也相当清晰,在最后一段中作者已明显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对于初二学生来讲,好像是显得过于简单了些。那么。学生是否会因此而无法激起学习的热情呢?我苦苦思索着……后来,我精心设计了教案。课后,虽然不能说学生热情高涨,但至少学生能跟随着我的思路自主地去品味文章,感悟主旨。能够达到这种效果,我想,就因为我在教学中巧妙设置了悬念,用句俗话说:把学生的胃口吊了起来。所以才能使学生有了学习课文的热情,这样就为教学目的顺利完成创设了条件。

    描述一:针对《花灾》一文内容简明的特点,我特意在课前没有要求学生回去预习,而是在课一开始,就给他们出示了一组有关“花”的图片,我选择的都是一些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花,使学生一看就不由自主产生了喜爱之情。看完图后,我马上问他们:这樣美丽的花,竟然也会成灾,你们相信吗?学生都将信将疑,于是我顺势引出课文《花灾》,然后就把文章分发给学生。学生急于要知道怎么如此美丽的花也会成灾,他们读文章就格外认真,学习的热情就第一次调动了起来。

    描述二:原文的最后一段作者以“我这才明白了:……”把文章的主旨揭示出来,我认为对于初二学生来讲,即使不给他这一段,也应该能够从文章内容中总结出来。这样也能够训练他们的概括、提炼能力。所以,在一开始下发给他们的文章中,我就把这一段给去掉了。在课文的研读结束以后,我就开始引导学生从事件中提炼观点。“花是美的,传教士把这些波斯菊种在这里的意图是让这些美丽的花把单调的高原点缀一下,他的本意是好的,之所以会成灾,关键是什么?”我问道。经过一番讨论后,有同学回答:“当时考虑得不周到,种的时候应该控制数量,不能过多地种植。”于是就引出了关于“度”的问题,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是由于没有掌握“分寸”,超过了一定的“度”才造成的。分析到此我就让他们把这个观点用语言表述出来,并说要与作者的比一比,看看有没有谁能写得比作者好。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高涨了起来,各种精彩的结论都出来了。这样,既使学生能够自主去感悟主旨,而且也训练了学生从事件中提炼观点的能力,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只是遗憾的是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没有掌握好,在这一环节显得过于仓促,没能让学生很好的发挥。

    反思:从上面的两个描述中不难看出,学生在整节课上之所以思维能跟随着老师不断活跃着,正是因为一个又一个悬念的设置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有没有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如何在学习中保持这种兴趣,这种热情,从而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使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达到最佳状态。这的确是我们每个老师亟须思考的一个问题。从我自己的这堂课来看,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热情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种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进而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设置问题,以疑促思,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从存疑、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到求知的乐趣,进而提高思维能力。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尤其强烈,对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对他们未知的领域,那种好奇心就越发强烈。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牢牢把握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

    二、适当组织竞赛,激发学生外在动机

    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是现代青少年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竞赛正是充分利用青少年这一心理特征而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外在动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组织得好的竞赛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的需要发展得更为强烈,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奋发进取,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等优秀的思想品质;不仅能有效地形成学生的外在动机,而且能激活学生的各种内在动机,合力推动学生健全人格的完美发展。

    教师组织竞赛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组织组与组之间的竞赛,男生与女生之间的竞赛,也可以让学生与文章的作者竞赛……

    三、巧妙利用推测,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每个人都有一颗好奇、充满探究的心。语文教材中的作家往往在学生看来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的。有些短篇小说或小小说经常折射一些社会现象,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推测作家可能反映的社会现象。一旦学生的理解与作家不谋而合,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二这种成就感也能激发他们在课堂上全神贯注,思维活跃。

    古人云:“启其蒙而引其趣。”兴趣是所有学科教学的生命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自发吸取知识养料的要求,繁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们就会在知识的王国中自动地觅取珍宝,乐此不疲,甚至能达到“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的境地。心理学家也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的确能使课堂效率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待于不断地总结、积累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