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网络语境下竖屏微电影的叙事策略
杨飞
在以抖音、快手等为年轻人主要活跃地的今天,竖屏视频逐步影响及改变了受众的观看习惯,从传统的横屏模式转而向竖屏改变,不仅是习惯的改变,更催生了新的影视创作——竖屏微电影。该剧种的诞生,对以往传统影视剧与电影的创作进行了解构与文本建构。因此,本文将从叙事角度来阐释竖屏微电影在该方面的创新与特色。
传统的电影媒介对受众的要求极其苛刻,观众需长时间处在封闭环境,但电视媒介则相对随性不受限制,加之现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时间稀缺”现象已不是个例。互联网用户的爆发式增长,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抖音、快手等APP进入大众视野,以手机作为媒介的这类短视频平台备受年轻人的青睐,也使短视频创作真正进入了素人阶段。
一、碎片化语境下的竖屏微电影发展背景
竖屏剧的出现源于短视频的发展及影像所带来的变革。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6.48亿,占网民整体的75.8%。抖音日活用户数量超4亿,快手日活用户数量超2亿,竖屏模式的短视频和直播被广大受众接受与认可。在泛娱乐化的当今,受众的地位俨然产生转变,由以往的被动转为主动,而传播主体亦跳转到了“受众本位”的立场上,试图去迎合观众心理与审美。短视频商业变现能力的强大,致使各大视频平台开始抓住这一市场前景,尝试影视剧的短视频创作与表达,使其商业利益最大化,竖屏剧与竖屏微电影在此环境中应运而生。
从生理角度来说,竖屏实则是违背了人的自然生理现象,人的双眼更加适合横屏,这就像是日常生活中的视像,然而,竖屏剧的观看的形式彻底打破了人们这种先天的视觉印象。竖屏剧在最初得到大量关注,是因为观众的猎奇心理和前文提到的观看习惯,然而,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定的质疑,竖屏系列能否成为观众的常规剧目,竖屏微电影是否有足够的发展空间,竖屏拍摄是否能持续一定的新鲜感成为大众所关注的焦点。
纵观近几年的竖屏短视频,往往以普通人的角度创作。如爱奇艺自制的《生活对我下手了》,由开心麻花团队进行剧本策划,辣目洋子在每一集中与不同的明星搭档,故事短小幽默,每一集有着不同主题,讲述不同故事,以“单元”形式呈现,被网友称之为竖屏版“《屌丝男士》”。观看量与点赞数都较为可观,单集热度达到了5900点,点赞数更是高达25万之多。该剧的成功,为后来同类型的竖屏剧创作带来了动力与契机。
竖屏剧相较于抖音、快手平台的短视频来说,更具专业性导向,制作团队更加优良,有了更全面的团队进行“专业化定制”。然而,在叙事文本的表达上依旧是原有短视频的创作模式,以对话的形式带动故事节奏与发展,少有属于竖屏特有的美学样式。腾讯微视出品的《通灵妃》竖屏剧,改编自同名漫画《通灵妃》,一周时间全网播放量破亿,这部竖屏剧相较于《生活对我下手了》而言,开始尝试着按照传统影视剧的制作方式来创作,在服化道与故事编排上有了真正的进步与改变,故事之间的逻辑性也逐步增强。
竖屏剧的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竖屏微电影的发展与加入。竖屏微电影,是在竖屏剧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了传统电影的创作模式而制作的一种新型微电影。其中,纵向持握改变了传统电影的拍摄与观影习惯,也为广告商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在视听语言的表达上,相较于竖屏剧而言,竖屏微电影有着更加完整的叙事法则,同时合理利用了纵向、竖屏的拍摄方式,对传统电影中的景深画面进行了改良,从而有了独特的视听美学。
2019年6月,首部竖屏微电影《悟空》出现,由蔡成杰编剧、导演,采用华为手机拍摄完成,用电影的创作模式以竖屏画幅的形式展现,已然有了独特的视听语言体系。2020年,张艺谋团队与别克携手创作的竖屏微电影系列,总共为四部,分别是《遇见你》《陪伴你》《温暖你》《谢谢你》。这个系列把竖屏画幅发挥到极致,根据每一个故事不同的主题设定不同的场景,把竖屏画幅作为其中关键性的构图样式,一种全新的视听体系逐步开始建立。
二、传统叙事的解构与重塑
叙事就是讲故事,是人类具有的一种特殊能力。叙事不仅是讲故事的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表意活动,人们在讲述故事时使用的各种事件、人物、情节点等均是为了起到润色的作用,从而使故事具有了独特意义。“故事的讲述归根到底来源于叙述的话语,来源于讲述机制或者说叙述者的机制,异常的情节安排、独特的叙述话语使故事获得陌生化的效果,获得艺术的效果。”[1]
以影像和声音作为叙事媒介的影视作品,带给观众的是一个个具象的故事。其所存在的本体符号与意义之间需要保持高度一致,也即是“能指”与“所指”必须相互依存。以画面思维作为主要表述语言的电影,故事的完整性、立意的明确性让叙事文本中的符号更直观。电影作为一种表意性非常强烈的艺术,需要在银幕上更好地体现出叙事性和体验感。然而,当巨幕转换成手机屏幕时,叙事时空的压缩及故事情节的简短,使沉浸式观影体验不复存在,加之观众在封闭环境中所建立起来的认同机制和同理心的减弱,也使电影本身所保有的“所指”意义有所降低,观众在传统影视中所建立的“期待视野”也将受到制约。但在以速食文化为主的今天,简单的文本逻辑更加符合年轻群体的审美样式及对时间概念的要求。
从角色定位上来说,在众多竖屏微电影的创作中,每一个故事都没有过多人物背景的设定,剧中主人公可以指代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普通人,这种做法契合了网络环境下对碎片化时间的要求。如《遇见你》中的男孩与女孩的相遇,正如大学生返校或归家途中的美好经历,这或许就是身边人的“小美好”;《陪伴你》中加班工作的年轻妈妈恰恰又是当今社会众多年轻妈妈们的真实写照;《温暖你》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又是快节奏生活中的常态;《谢谢你》中的清洁工,也是近十几年我国高速发展背后真正的功臣。忽略角色塑造的设计方式在传统电影中是不符合叙事原则的,没有完整的人物介绍,故事线会紊乱,观众的认同机制无法形成,对故事的共鸣就会减少。但在竖屏范圍内,遵循着简洁、精短的原则,不需要有太多的人物认同机制的产生,加之涉及到的故事内容贴切原生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没有硬性去刻画人物,而是作为一个本体符号出现,这种过于普通化的形象让观众的“期待视野”减弱,弱化角色的方式减少了受众的代入感,却强化了观众与手机这一媒介之间的互动,打破了原本存在于传统电影中的“第四面墙”,不再是单纯的“你放映我观看”的模式,观众与剧中人物之间的距离感得到了平衡,尤其是现今竖屏剧开始挖掘整合多线性叙事结构,通过观众的实时参与选择不同的故事发展走向,着实增强了受众群体的参与感。
从叙事结构上来说,我国早期叙事形态偏向于影戏观念,并擅长使用线性结构,按照时间和事件的先后顺序,把情节安排在故事中,使其充满节奏感并起伏有致,故事完整。这种方法逐步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三段式结构——开头、高潮和结局,要求即是“以时间的顺序发展为线索,以事件的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追求情节上的环环相扣和完整圆满的故事结局”[2]。发展到今天,传统的三段式结构逐步演变成四段式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每一个段落会穿插一个情节点完成段落之间的转场。在竖屏微电影中,该种结构样式发生了少许变化。
张艺谋的竖屏微电影系列均采用了线性叙事,故事紧凑有致,完美融合了竖屏短视频的优势——简短。《遇见你》交代了在火车上相遇的两个人,故事情节可分为:男孩第一次见到女孩时的心动、男孩幻想与女孩的相遇、男孩希望的落空、男孩与女孩的遇见;《温暖你》中,布偶娃娃工作人员感谢陌生人的故事,故事情节分为:布偶娃娃的头套掉落被陌生人捡到、工作人员为感谢陌生人每天与他互动交流、陌生人主动回应、陌生人把气球送给小孩;《陪伴你》中,以家庭为切入点,故事情节分为:男孩与母亲之间的互动、男孩给母亲夹水饺、丈夫在窗外等待妻子与孩子共同回家;《谢谢你》中,故事情节分为:办公室内为盆景浇花的白领与室外清洁工、白领倒咖啡并看到清洁工吃饭、白领把咖啡递给清洁工、清洁工报以“笑脸”。
这四部竖屏微电影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传统电影中应该以高潮为主要段落的设计,放在竖屏微电影中均成为了结局。以《遇见你》为例,导演着重刻画了心动、幻想、落空这些故事情节,直到短片结尾处的相遇,随着两人会心一笑,故事戛然而止。该片时长为4分13秒,男孩见到女孩后的种种心理活动在2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成铺垫,男孩幻想与女孩交流在短短的10秒内结束,接着故事情节点发生转变,由最初开始的二人转向第三人的到来,至此,故事已经完成了2/3,随着夜幕降临,下铺的鼾声才造就了男孩与女孩的第一次对话直至故事结束,也仅仅是在半分钟以内完成。在这里,导演把人物情感设置和故事整体的叙事情节作为主要的叙事线,最终高潮段落已然与结局合二为一。
然而,在传统影视剧创作中,人物情感与叙事情节将作为故事的开端处理,两人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及在火车上发生的诸多故事会成为整部影片的发展段落并延续到高潮,故事的最终走向将成为结局部分。高潮段落在一部电影中占据重要位置,往往会成为导演着重刻画的故事内容,是导演创作意图的点睛之处,但由于时长所限,竖屏微电影更注重的是一种情感叙事,强调的是普通人的真实经历,触发的是受众的普通人生,高潮段落的处理往往让位于发展的段落。因此,竖屏微电影摒弃了传统影视剧创作的四段式结构,而是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样式,这种做法使每一部竖屏微电影都像是一个完整故事的片段,但更像是观众日常所经历的生活。
三、独特画幅造就新的视听语言
画幅的更改可以强化叙事,这在众多传统电影中已经有了很好的论证,如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画幅一直以圆形为主,从叙事形态上看,圆形画幅使得构图具有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效果;从意识形态上看,圆形画幅更像是受到“暗隐叙述者”[3]的支配,呈现出独特的窥视视角。随着故事走向的发展,女主人公李雪莲开始进入北京,方形画幅逐步替代了圆形画幅,直到故事结局,画幅恢复正常,暗示着李雪莲的释怀与无奈。因此,画幅的更改可以有效地去塑造人物關系,改变观众视点,也能够更好地表明一种叙述机制,同时,画幅的改变也对镜头调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张艺谋团队所创作的一系列微电影,并没有受到画幅的限制,而是在竖屏基础上更大发挥了视听语言的创造能力,让其和叙事完美结合。从视听手段上来看,竖屏微电影独特的画面构图适时地延展了纵深感,可以让观众在有限的画框中感受更多的视觉细节,同时,因独特的画幅样式,导演选取场景中的实物线条对画面中的人物进行纵向分切,以此来形成一种新的视觉效果。
“常规电影的空间景观有着极强的装饰性”[4],其本身独有的观赏价值与叙事线交织在一起,强化了影片的视觉化效果,观众与影片之间的“同化”不仅是故事内容,还有语言结构,因此,在竖屏微电影中,独特的构图样式,抛弃了传统影视剧中的空间景观的装饰性与暗示性,而是更直白地把人物形象与叙事线放置在观众面前。
在《遇见你》中,主要场景是卧铺车厢,这种天然的逼仄环境给竖屏模式带来了巨大优势。正反打镜头依旧作为主要的叙事语言,但在表现两个人之间的相遇、男主人公的手足无措及失落时,拥挤的环境配以竖屏的构图,完美地把两者包容在同一画面内,加上周围具有装饰性和暗示性的观赏元素的缩小,明确的延展性和景深效果让观众的视线更加集中。拍摄角度随着两个人物关系的推进亦发生改变,把男女主人公的境遇刻画得异常生动。当女孩在中层卧铺时,恰逢与一层的男孩形成平行关系,两者之间不同的行为动作通过床铺这一实物“线条”完成了原生态的画面分切,一种新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来,这比传统电影中通过后期制作呈现的画面分切效果更加真实可信,立体感和线条的自然感也让画面更加流畅。短片最后接近90°角的俯拍,把男孩与女孩所在的上中下卧铺尽收画面中,两人之间有了第一次的交流,视觉效果的拉长强化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压缩了空间位置,让故事有了很强烈的交互性,也契合了本片的主题。
《温暖你》的独特叙事情境在竖屏模式下亦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俯拍的角度显示了上下手扶电梯的平行与陌生感,竖屏画面中的视觉空间有了延长,也强调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陌生位置关系。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人物之间开始有了更多的交流,左右两侧不同方向的上下扶梯和竖屏独特的构图把两者的互动进行了串联,加之扶梯与反方向人群所形成的线条,强化了画面的立体感与流动性,同时完成了本片的主题表达。在《陪伴你》中最为独特的是景深镜头,妈妈与孩子在前景位置的互动,加上后景处父亲在窗外的观望,一个家庭的真实感跃然于画面,诉说着浓浓的亲情与生活气息。同样在《谢谢你》中,景深镜头亦营造了很好的透视和纵深感,把传统电影中前景、中景、后景的编排方式放置在竖屏画面里,纵向的画幅缩短了这种景深效果所带来的距离感,人物形象更显立体,让原本二维的屏幕呈现出更立体的三维效果。
通过对这四部微电影的的总结与分析可以看出,在视觉效果上,镜头之间不同方式的组接可以直接影响到导演与观众的关系,同样,画幅的更改也能够强化导演的叙事视角,加之竖屏画幅的狭窄,可以把过多的空间景观内容排除在外,更好地引导观众的视线。
除此之外,微电影的创作改变了竖屏短剧的一个惯用元素——台词。竖屏剧在制作时仍旧摆脱不了传统影视剧中叙事的基础手段,使用大量台词来带动故事发展,交代人物关系,然而2019年的《悟空》,还有今年的系列微电影,台词大大减少,更多的是以影像叙事。《遇见你》中的字幕构成了叙事链,字幕的编排方式也有了变化,把字幕安置在画面的右上角,给竖屏画幅留足了叙事空间,同时,这四部微电影均以音乐贯穿,弱化了台词,强调肢体动作与音乐所带来的叙事性,烘托了情感,增加了画面的叙事功能。
四、视点:独特的情感叙事机制
电影是一种活动的影像,可以展示行动的人物,具有一定的表意功能,电影离不开视点,看与被看都可以让一部电影具有叙事和表意的作用,摄影机的功能是让观众随着视角的变化而观看到不同的事物发展与人物行为动作,但并不能代表人们的思想和愿望,电影的语言表达需要經过影像的生成与再创造,进而具有一定的表意性。正如法国理论家让·米特里所言:“表意语言的约定俗成的固定符号被变化不居的象征意义所取代,象征意义主要取决于所处的视觉背景,较少取决于被再现的物象或事件。这种背景,通过由其确定的关系或意义,使这些物象或这些事件具有临时性表意性功能。”[5]因此,不同视点的呈现,是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所看到的画面内容与观看方式之间的一种互动,刻意缩减的视觉背景减少了影像语言所带来的表意性,在此过程中,观众的叙事情感与独特的审美机制得到确立。
摄影机在传统电影中充当的是观影者的位置,是连接银幕形象和观众思维的媒介,是观众目光和审美意识的替代物,观众通过摄影机实现视点转移,也确定了观看位置。因其独特的观影环境,观众与角色之间的认同机制可以很好地建立,“观众期待视野中绝对化的接受立场,源于观众自我认同的心理要求”[6],也即是在观影过程中逐步接受电影这种艺术所带来的梦幻之旅的同时,自我认同机制被触发,从而能更加精准地引导观众视点,进一步保障叙事的顺利展开。但在竖屏语境下,认同机制将会大大降低,观众不再过渡依赖摄影机所带来的视点变化和电影院的密闭空间环境,故事的叙事更加朴实自然,更像是看一出现实中常有的生活化事件,在此情境下,观众的视点得到了改变,看与被看的过程中指向性功能降低,代入感减少。
《遇见你》选择了火车这一情景,其中的故事像极了日常中乘坐火车时可能会面临的小事。该片导演对整个视点的选择都以男孩为主,站在他的角度为观众呈现出男孩的心动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但与传统电影创作的区别是,本片中没有出现过以主人公视角来展示画面内容的主观视角的镜头,而是以主人公心理变化为视点的主观视角,在此情境中,可以让观众站在一个更加客观的立场去审视与触碰该故事,减少观众对角色的自我认同,强化受众的情境化意识,对故事中所出现的情感表达更加感同身受。同样,《温暖你》则像是生活的叠加,人与人之间从陌生到交流,通过简单的事描述出来;《陪伴你》中年轻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的表达,更是现实生活中真实事件的再现与升级;《谢谢你》是人们每天都会碰到的城市环境保卫者清洁工。每一部作品都在极力弱化主观视角所带来的主观情绪,强化其“生活化”“日常化”和客观性,并通过竖屏画幅特有的构图样式,将故事之外的空间景观加以隔离一个完整的场景转换为部分场景,把具有装饰性、暗示性的场景加以区分,观众视点对剧中人物和事件的关注将会加深,加之剧中人物没有具体的背景及姓名,观者不会把个人情感过多地投放到剧中角色身上,但对故事本身所表述的事件会有强烈的认同感,至此,竖屏微电影所建立的情感叙事机制得以成功,文本叙事所带来的表意性功能也得到了释放。
竖屏微电影得益于直播和短视频的大爆发,这之前所建立起来的平等性、互动性将会延续到竖屏微电影的创作中,因此,平民化、事件化成为情感叙事的前提。竖屏画幅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故事的情感张力,定位了观众的视角转移,契合了年轻人的碎片化时间理念,让观众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的代入感。
结语
竖屏微电影自2019年开始逐步进入大众视野,这次之所以能够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实则是因为张艺谋团队的创作和独特的叙事形态的创新。传统电影创作中叙事结构的重塑让竖屏微电影更倾向于快节奏生活下的“碎片化”理念,竖屏画幅所带来的新的视觉效果改变了传统电影的审美趣向,新的视点的呈现亦为竖屏微电影建立起不同的情感叙事。
短视频的出现及兴盛解构了观众原有的“横屏观看”的固有习惯与思维逻辑,在叙事策略上也逐步模糊了长视频和短视频之间的界限,为观众呈现了新的视觉空间和想象视域。竖屏微电影是新媒体发展下的产物,逐步成为移动传播时代的新潮流,但也应该保有一定的谨慎态度,张艺谋团队创作的该系列微电影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得益于团队在整个创作中对每一个环节的把控与制作,保有了独特美学范式的视听语言和严谨的叙事机制。
从商业角度上来说,该剧种也为手机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正如《悟空》,使用华为Pro30拍摄,把手机的一系列优势通过影像的表述来向观众传达,其说服力更强,观点更直白。张艺谋的系列微电影,由别克汽车公司出品,这种广告变现的方式将成为今后更多商家考量的重点。
在当今碎片化网络语境下,手机市场和网络视频平台的盛行,为竖屏微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竖屏创作必须立足于内容、品质,凸显更加专业化的文本特色,才能够在未来的新媒体发展道路上形成自己的原创内容,在未来的影视行业中与传统电影并行发展,成就一个兼具经济价值和审美指向的新的艺术形态。
参考文献:
[1][3]刘云舟.电影叙事学研究[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7,99.
[2]宋家玲.影视叙事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69.
[4]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57.
[5][法]让·米特里.电影美学与心理学[M].崔君衍,译.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35.
[6]贾磊磊.电影学的方法与范式[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