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三磨”构建信息技术学科的德育课堂

    施天韵

    新时代的德育已从单一的思想品德教育转型成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多维体系。为丰富德育内涵、拓宽德育实施途径,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学科育人”作为德育的主要实施渠道。学科德育是指將道德教育融到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达成知情意行的结合,帮助学科教学达成德育和智育的双重功能。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例,教学不应囿于工具思维,而应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所蕴含的育人价值和教化功能,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强化人文精神,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笔者所在学校借助苏州七校组建而成的“学科德育七色花联盟”平台,以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为契机,开展跨学科合作教研,探索学科德育的有效实践模式。下面笔者以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音频的获取与加工》一课的打磨过程为例,谈谈如何实践跨学科资源融合,彰显课堂的德育价值,引导学生在人文情境的濡染下,润德启智,内化践行,实现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的统整。

    ● 一磨:设计以人为本的学科德育情境活动

    学科的德育点与知识点不同,它是内隐的,是学习者由内自然生发的。程式化的德育点挖掘,模式化地、刻意地加以灌输,趋于说教,无疑黯淡了德育的激情,窄化了德育视野。德育应该是无痕的,讲究的是承认人、尊重人、关怀人。最有效的达成方式是将学习置于“以人为本”的德育情境中,从真实的生活体验中,产生情感的共振,生发出对自我感受的反思和认知变化的总结。

    1.起初设计,援引示例

    《音频的获取与加工》一课,起初的设计引用教材示例,以课文《济南的冬天》的录音片段作为编辑的素材,关注降噪、混音、声音连接等技术难点的突破,学生们记住了操作步骤,但兴趣与创造性激发寥寥,最终的作品千篇一律,属于对知识的浅层识记,未能推动情感、认知的双向发展。

    2.再次设计,自选素材

    本课寻求改变的再设计从素材的获取方式上突破。鼓励学生从兴趣点出发,自选声音素材进行编辑,可以现场录制也可以从网上下载,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照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点评环节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引导。从课堂生成来看,氛围确实活了起来,学生完成的作品也百花齐放,但其中出现了网络段子式的恶搞,教师不得已又回到了板着脸孔说理的教育层面。

    3.最终设计,融入情境

    课程的引入环节,通过电影《寻梦环游记》驱动真情,营造思亲氛围,与音频录制、制作内容进行巧妙衔接。学生在电影主题曲《请记住我》的温情旋律中,轻声诉说心声,用声音记录下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传承清明记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文明祭扫”新风尚,践行了传承与创新的融合。

    情境设计从只重技术达成的“有境无情”到缺乏引导致“情境不显”,再到最终确立清明记忆的主题,挖掘思亲、祭祖的传统文化内涵,以牵动民族情感,真正实现了“情境交融”。正是因为寓情于人本的情境中,寓情于真切的感受与体验中,故无需教师赘述,学生即能以自我的视角去习得技能与濡染情感。

    ● 二磨:发掘多样化的跨学科育人资源

    单一学科固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但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大教育观下,应发掘多元化的跨学科育人资源,架构起多维知识体系,助推学习者道德体系的丰富和完善。信息技术学科关注技术的运用与计算思维的凝练,人文学科关注文化的传承与道德的认同。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尝试把两者深度融合,将人文教育化作信息技术课堂教育之魂,在信息技术的课堂里沉淀出人文涵养、家国情怀。

    1.诗词中激活记忆

    清明节是传统节日,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民俗特色和文化精神。笔者以“品读古诗词,了解清明风俗”作为课前热身,让学生在诗词中找一找浸润在古诗词里的清明习俗:“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踏青、插柳、寒食、祭祖等民俗活动从诗词的字里行间跃然眼前,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收获了文化自信,激活了清明记忆。

    2.影音中留存深情

    电影、音乐等艺术表现形式能让情境的渲染更为立体饱满。《寻梦环游记》中的小男孩米格用歌声唤醒了曾祖母对父亲的记忆,学生在深受感动之时,体会到记忆载体的多样性,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学科中声音编辑软件GOLDWAVE的使用方法,将自己用心写下的饱含深情的文字,转为声音的记录,搭配电影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深情的语句展现了文字之美,动情地讲述体现了语言之美,音乐的渲染烘托了艺术之美,心声的留存呈现了技术之美,思念的情深感染了课堂里的每一个人,温情融化了技术课堂的枯燥与冰冷,也让清明的记忆有了个性化的表达。

    3.感动后启迪智慧

    缅怀先祖的目的在于不忘本源、尊老孝亲,更在于慎终追远、把握当下。课程尾声围绕“活着的意义”进行思辨式讨论,加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观引领,旨在让学生从悲伤的情绪中抽离出来,燃起活在当下的斗志,升华重视亲情、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实现对清明记忆的最好传承。

    没有人文的技术,是傲慢;没有技术的人文,是滥情。发掘育人资源,从原有人文印记出发,“唤醒人文记忆”到艺术感染下“适引技术支架”,再回到技术支撑的意义,让学生“思辨人文真谛”,形成普世的价值观。整个发掘的过程,从学生的德育点到学科知识点,再由学科知识点回归德育点,让技术不至于迷茫,让德育不至于空泛。

    ● 三磨:生成开放、多元的课堂互动模式

    1.在线调研,开启师生交流

    课前,笔者基于问卷星系统进行学情调研,开启师生间的第一次对话。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及项目式学习经历,对清明节的传统民俗、诗文了解不多,有很多想和逝去亲人倾诉的话,关于留存记忆的技术与方法有很多奇思妙想。立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方能营造有“温度”的信息课堂:琢磨选用什么样的素材吸引学生(影片、诗文、音乐),设计什么样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微课学习、心语展示、线上互评),运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情感、价值判断(师生讨论、争辩)。让每位学生创造并体验“留存记忆、解读记忆”的心路历程,运用技术表达情感,创作出有生命温度的作品。

    2.项目学习,激励生生互动

    “留念心声”这个任务融合了多学科的学习目标,其本身是多元且开放的。本課将其以项目的形式交付给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分工与合作,开展小组探究学习。在规划作品—录音—声音的修饰—声音的连接—混音—作品展示的过程中,每个技术的难点都有多元的学习资源支撑(微视频、知识手册、规划流程单),学生成为项目学习的主导者和决策者,不自觉地倾听、尊重、包容、修正,建构起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共同体,协同完成心语撰写、录音、声音的编辑与合成、课堂展示与现场评价。开放式的项目任务预留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心声的凝练、配乐的选择、作品的编排与展示助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多元的生生互动,弱化了学生对学习的阻抗,习得专业知识以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对学科学习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在心语作品的展示、鉴赏、评价过程中,道德情感不断地受到滋养并产生共鸣,在互动交融中被反复强化,逐步稳固,形成学生自己的正向价值观与心理品质。

    3.交流总结,内化道德养成

    常规课的总结以知识点的梳理居多,本课的设计特意将德育总结作为项目化学习的延伸。智慧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找准学生的“思维活跃区”,与学生在开放、多元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深度对话,为学生的思考增添动力、指明方向,让教育变得更加精彩。

    师:记忆的载体可以是一段声音、一张照片、一辑视频、一篇文字、一种味道……现在,如果只有一句话的时间,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生:奶奶,每次想起和你的诀别,总是悲从心起。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你待我的好,你在天国过得如何?若能回到我身边,该有多好?

    ……

    师生对话若至此收尾,即便先前情绪积淀充分,学生的情感体验仍停留在思亲层面。此时教师层层诱导,于关键处追问,为旧识和新知搭桥。学生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触动“道德神经”,以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表达观点,自发地关注生活、反思超越。

    师:同学们,记得曾曾祖父送别米格时的话吗?“我爱你们!我把祝福送给你,没有任何条件!”想一想,如果逝去的亲人能以某种方式回到你身边,那么他会对你说什么呢?

    生:孩子,直到闭上眼睛的那一刻,我挂念的仍是你。活了那么多年,该做的,想做的,都已做过,即便例外,也早已放下。只希望你平安、顺遂,做一个积极阳光的人,好好生活!

    ……

    师:是的,在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这是一种情结。爱我们的亲人一定不希望我们一直沉湎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痛苦中,他们期盼的是我们能燃起“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的斗志,满怀热情地拥抱生活,“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燃烧起家国情怀,这是我们对清明记忆的最好传承。

    课堂开放、多元的互动模式需要“技术加持,调研学习支架”,才能找到适宜的、可激励可体验的互动资源,需要“项目组建,形成学习方案”,才能构建项目为纽带的重合作、重自觉的互动情境,“对话碰撞,推动学习延伸”,才能增添更明晰、更持续的互动效度。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均须源自内心。学科的德育点和知识点是相辅相成的,德育点助推知识点,知识点承载德育点。本课设计从主题情境交融、跨学科资源整合、课堂互动模式的构建入手,追求学科德育的主动性和艺术性,追求教育效果的自然生发,在培育学科素养的同时提升品德,将“知、情、意、行”的提升落到实处,彰显课堂全面育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