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

    苏文 李玉玲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从实现对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树立生命观念,掌握生态文明知识;结合科学思维,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体验科学探究,养成生态文明意识;感悟社会责任,落实生态文明行为;进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这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物学核心素养;高中生物;生态文明教育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的新征程做出总体部署,“美丽”一词首次出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新的战略高度。“美丽中国”的建成与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密切相关,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目前,我国中学也已陆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但是并未设置专门的生态文明课程。而在高中生物内容中,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生态的内容比较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以下统称“教材”)中的“生物与环境”模块,可见高中生物课程成为了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载体。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课程目标。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课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本质特征和关键能力,以及在真实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总目标。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逐步掌握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生态文明意识、落实生态文明行为,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优秀品格,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下面将以教材的部分内容举例说明。

    一、树立生命观念,掌握生态文明知识

    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包含运用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等观念,阐释生态系统的平衡原理和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认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生命观念作为生物核心概念的呈现方式之一,也是学生可以学习也能够理解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加强核心概念教学,让学生基于生命观念掌握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知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教材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教师首先创设真实情境,用图片呈现我国呼伦贝尔大草原及与其相邻的大兴安岭,并让学生深入思考后讨论:为什么千百年来草原没有变成森林,森林也没有变成草原呢?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补充答案,最后说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概念。虽然学生能够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但是生态系统不同于个体,生态系统内部的调节所产生的影响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较长的滞后性,并且不能很快通过各种指标测量出来,学生体验不到稳态与调节的过程,由此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概念,教师需要再次进行任务驱动,让学生基于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平衡观分析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认识具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掌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概念时才不会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概念,并掌握与其相关的生态文明原理和知识,在解决或解释生态学问题时才有理可循、有据可依。

    二、结合科学思维,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是指能够运用演绎与推理、归纳与概括、批判性思维等方法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的相关事件和现象。科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新知、使用知识、自主构建,并评价假设和观点。《标准》指出,学生能利用多个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或原理解决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热点议题,让学生针对这些议题展开论证,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观念是生态文明教育思想的精髓,主要包括生态系统观、生态全球观和生态历史观等。

    例如,在教学教材第6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时,依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查找与“目前全球存在的环境问题”相关的资料。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等,说明该环境问题对于生物圈的稳态、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何种影响,以及环境问题的出现是否与人为因素有关,如果有,试举出具体实例。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得出结论、班内汇报、撰写报道等步骤完成本次活动。在班内汇报的过程中,学生针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通过相关的生态学原理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明白只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而初步形成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的生态系统观。

    三、体验科学探究,养成生态文明意识

    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生物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这就要求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户外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进行户外教学。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还原科学探究步骤,自主设计并完成整个探究过程,促进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是一种反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是人对自然关系变化的深刻反思和理性生化,是产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前提。其中,生态文明意识主要包括节约意识、环保意識和生态意识。

    例如,在教学完教材全部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对当地存在的生态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如湖泊水质、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等,基于调查研究发现身边存在的生态问题,并明确指出哪些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问题,最后组内成员针对当地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请教专家或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完善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期间,每个小组成员参与整个研究过程,包括确定调查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讨论、撰写调查报告,学生通过本次调查研究,能够体验并参与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在学生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困惑并及时解答,指导学生顺利完成调查研究。通过对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学生能加深印象,并且形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生态文明意识。

    四、感悟社会责任,落实生态文明行为

    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该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同时,生态文明行为是人们基于生态知识和观念在生活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是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观念得以体现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生态文明行为包括个人的行为表现、对他人行为的处理方式,以及对整个环保事业的责任担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本地资源,让学生了解人类行为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感悟社会责任,同时让感悟转化为行动,如主动宣传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

    例如,在教学教材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时,教师可以举出本地的具体实例让学生分析、讨论,体会人类活动能够对种群、群落的存在和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例如,在内蒙古地区,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讲述鄂尔多斯人治沙的故事,提问学生:能想象环卫工人要去沙漠上拔草的现象吗?通过此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讲述毛乌素沙漠最后一座沙山的故事。首先说明毛乌素沙漠在七万年前是一片水甜草美的大地,但是由于战争、滥垦等人为因素使沃野变荒成沙。沙漠的形成使生态环境变得十分恶劣,直到21世纪,一直承受着先辈所造成的恶果的鄂尔多斯人民提出要用工业化思维解决环境问题,仅用二十多年就完成了荒漠化治理。联合国治理荒漠化组织总干事曾这样评价:毛乌素沙漠治理的实践,做出了让世界向中国致敬的事情。而环卫工人去拔草的沙漠则是治理过程中有意保留下来的原始沙漠——乌兰木伦沙山。很多年过去了,这片沙漠因为飞鸟和风儿带来的草籽发芽了,才有了环卫工人去沙漠上拔草这一说。通过这个故事,学生讨论与交流可以得出:人类可以滥垦滥伐,也可以治理沙漠,进而得出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同时,通过分析身边的具体事例,帮助学生提高主人翁意识,并将保护环境的意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能够结合具体的环境问题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并逐渐落实生态文明行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高中生物教学完全可以与生态文明教育自然结合在一起。因此,生物教师应该在注重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同时,适当增加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内容,合理开发教材资源,创新生态文明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自然,从而确保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注:李玉玲系本文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張艳.习近平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12).

    [3]王兴东,陈壮.浅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J].现代交际,2018(4).

    [4]陈廷华,郑晓蕙.围绕解决真实问题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J].生物学教学,2019,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