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机电厂基于生产信息技术的统计分析管理
王佳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7-090-02
摘 要 文章主要介绍了发电厂统计发展历程,计划统计系统功能介绍,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 发电厂 生产信息技术 统计分析
一、发电厂统计发展历程
统计工作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对企业过去的经营活动的总结分析。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电力企业就已建立一套比较全面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但早期统计工作主要通过人工抄表的方式进行,不仅使统计人员承担了较大的工作量,还难以避免的出现数据统计错误的情况,统计工作仅仅停留在简单处理统计数据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统计工作适应不了当前企业的需求,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电子信息化应用已贯穿发电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发电厂数据实时监控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大数据视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享誉全球的咨询公司麦肯锡说:“数据已渗透到当今的每个行业和业务功能领域,并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们的挖掘和对海量数据的使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小得正盈余浪潮的到来。”
利用电厂实施监控系统,建立统计台账和报表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和分析系统,是统计工作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统计活动可以实现信息、咨询和监督等三大职能的基本条件。
二、计划统计系统功能介绍
大唐国际肇庆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1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为提高公司报表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开发建立了计划统计系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及时、準确的生产经营数据,为领导决策和指导生产经营提供有力支持。系统功能如下:
(一)数据采集
通过厂内生产信息化SIS系统读取统计指标所需数据,并采集到统计数据库中,从而达到减轻统计人员工作量的目的。
同时,为确保本软件的健壮性,软件需预留人工录入接口,以防止数据源发生故障而影响本系统的正常运转。
(二)统计管理
对厂内的各项生产、经营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汇总计算,包括:日数据计算、日累计数据计算、日年累计数据计算、月数据计算、月累计数据计算、年数据计算和用户设置条件计算。
(三)综合查询
通过选择各项指标、日期间隔、显示项目(本期值、同期值、累计值、上一期值、计划值)等条件,根据日报数据和月报数据进行数据以及其汇总的定制化查询。并可将结果导出为EXCEL格式文件。另外,可对所选条件进行保存或删除。保存的条件可直接调用,以便下次使用时直接查询。
(四)权限管理
可以添加用户;修改或者查询用户信息。并根据情况为用户设定不同的系统访问权限。用户的权限采用角色管理模式。系统设定了多个角色,每一个角色拥有不用的权限。用户的权限只需分配角色即可解锁流程模块。
(五)报表管理
建立一套完整的能满足日常生产经营需要的报表体系,包含生产日、月、季、年报;另外,可根据条件设置并生成报表。报表导出、打印采取EXCEL方式,报表具备定制、单位换算、计算等功能。
(六)指标台账
指标台帐包括日、月、季度指标台帐和年度指标台帐,具备相应的台帐报表打印功能。根据基础数据和计算加工后的数据自动生成各类指标的日台帐、月台帐。数据类型包括:日数据、日累计数据、月数据、月累计数据、季度数据、年数据[1]。
(七)可靠性管理
实现设备可靠性事件的自动采集、记录及可靠性事件各项信息的维护操作功能,便于对设备可靠性事件进行分析、处理,提升设备可靠性管理水平,对设备维护、检修起到辅助决策支持的作用。
三、基于计划统计系统的统计分析
发电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外部电力供应,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让资产得以保值增值。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发电企业对电量、电价的垄断局面已不复存在,企业竞争性不断凸显。2019年5月,广东电力现货市场在全国率先进入结算试运行,要想在市场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必须做好电力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因为计划统计系统存储了生产经营的历史资料和当前的动态数据,在此基础上,电厂相关技术人员和统计人员可以对统计数据进行详细的静态和动态分析,不断总结机组运行规律。及时掌握电网边界条件,精准测算发电成本,从而得出机组适应电网的最佳运行方式,实现企业的最大收益。
在电厂经营分析中,常用的三种分析方法有:对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动态分析法。
对标分析法。主要通过与历史同期,上一个统计周期,年度计划,年度预算,理论计算水平,区域内同类企业(单位)的平均水平和同类国内单位的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差异程度指标并提出差异原因和建议措施[2]。
因素分析法。通过定量分析各因素对主要指标的影响,区分主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动态分析法。通过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和不同历史时期同类指标的比较,对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可以看出上述分析法均需建立在大量的统计资料上,通过统计数据间的勾稽关系,揭示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为企业运营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由于因素分析法是以分析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定量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的方法。通过下钻式的分析手段,集中提炼隐藏在大量看似无序数据背后的信息,总结出所研究指标的内在规律,更能体现统计数据的实际意义,这也是电厂运营分析的整体思路,下面我们将着重对因素分析法进行阐述。
众所周知,利润=收入-成本,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增加收入和控制成本。对当中的影响因素依靠统计数据,可以一层层的进行分析。
首先收入的影响因素有二,电量和电价,电力体制改革前,电厂在签订购电合同和电网临时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进行发电,以获得尽可能多的绝对电量,实现边际收益的增加[1]。现阶段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加速推进下,基数电份额不断压缩,市场化电量占比大幅提升,电量并非越多越好,在实行边际成本的定价机制下,就会存在一个电量结构的问题,优化电量结构,控制边际成本,成为企业盈利的关键途径。
另外全国各省基本上都在实施的“两个细则”,是电网对于电厂在提供电能质量方面的考核措施,有罚款和奖励。如果机组性能好,能较好满足电网调度的要求,每月都会获得调度的奖励,电价也会相应变高。
成本因素的影响中可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其中变动成本主要包括3项:燃料费、购电费、水费;固定成本主要包括以下项目:折旧、环境保护费、材料费、修理费、职工薪酬、其他费用。
(一)变动成本
在经营管理中,重点应放在变动成本控制上,因为燃料成本几乎占据总成本的70%-80%,是企业盈利的重中之重。
1.燃料费
就燃机电厂而言,天然气作为主要燃料,除了市场环境对价格的影响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气耗也是决定运行成本的关键因素。
图1为广东大唐国际肇庆热电2019年10月9日至10月19日负荷率与气耗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负荷减少,气耗增大,当负荷率低于60%的时候气耗呈指数型的迅速升高,
负荷率增大,气耗减小,在负荷达到73%的时候,气耗最小。通过对气耗、负荷率的监控分析,可以得出提高机组负荷率,减少机组启停次数,优化启停阶段天然气燃烧,会明显降低机组气耗,节约运行成本(见图1)。
2.外购电费
主要是机组启、停及停机备用或停机检修期间为保证机组安全及必须的用电而从电网购买的电量费用。外购电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机组启停次数及停机时间长短,机组启停次数多、停机时间长,则相应外购电要多。
控制外购电费,一是优化厂用电配置,保证在停机甚至启动期间从电网购入的电量。另外在机组启动中如何保证在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切换厂用电,电泵如何尽早切换到汽泵等;二是提高机组可靠性,跳机次数或强迫停运次数少也能有效减少外购电。三是要关注无功电量的使用情况,避免功率因数低于0.9,产生力调考核电费。要减少此项费用,整体筹划很重要。
3.水费
主要是考虑如何节约用水及减少补水率,通过对标管理把节水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二)固定成本
由于固定成本囊括事项较多,且隐蔽性较强,最好的管理方法是预算加对标管理,逐步达到固定成本可控再控。
四、结语
目前所应用的计划统计系统,虽然为统计分析工作提供了准确、便捷的统计分析载体,但还难以满足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无法实现生产数据与经营数据的实时关联,形成动态分析,快速对生产经营决策作出判断,也许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今天,这将是推动统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高贤金.關于电厂统计工作重要性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3(29):72-73.
[2]钟兆富.基于信息技术的生产管理体系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