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环境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转型探析
刘花
【摘要】 ?尽管做账报税等基础、简单、重复性的工作未来可能会被财务机器人所替代,但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对财务机器人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就人工智能环境下如何培养会计人才提出了相关建议,即未来需要培养高级财务人员、管理型会计人才及创新创业型会计人才等。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来说,可以培养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创新创业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 ?人工智能;会计专业;轉型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21-0116-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决定》的基本原则中强调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坚持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是提高青年就业能力。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据花旗银行与牛津大学在2016年2月合作发布的报告预测,美国47%的就业岗位可能会被机器人代替;在英国,这个比例是35%;而在中国,该比例高达77%。其中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就包括会计。在人工智能大环境下,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会计人才,深化产教融合,使财务人员不被时代所淘汰,各行各业对此纷纷展开探讨。
一、文献综述
彭启发等(2019)讨论了会计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财会人员失业风险等)以及应对策略(包括调整结构、实现管理会计转型等),旨在增强对人工智能的全面思考,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从而使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会计领域。张林等(2011)认为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培养理念与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何玉润(2013)基于美国十所著名高校的实地调研,认为完善会计人才培养应当以获取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并提出相关建议。孔德兰(2011)提出了“双素、双能、双证”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并阐释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培养载体和培养路径。蒋漱清(2012)提出政行校企共建“会计一站式服务中心”,构建“4444工学结合”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沈艾林、张卫平(2009)探索建立了仿真的模拟实训和全真的生产型实践基地,进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蒋海燕(2010)重构了“411”人才培养方案。刘世云(2017)确立了PCCC-CDIO人才培养模式,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PCCC即基于CDIO的岗位(Positions)、课程(Course)、证书(Certificate)、竞赛(Contest)融合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并加以实践。
已有研究的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学科交叉法、案例分析或规范分析相结合为主,利用实地考察法收集资料,再结合其他学者提供的大量研究材料进行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1)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转型研究与实践问题的政策指导意见和总结性报道比较多,但对具体如何解决当前财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缺乏可供操作的、可细化的条文规定。(2)国内学术界的很多理念与澳大利亚的TAFE人才培养理念一致,都强调要与行业对接,培养社会所需的财务创新型人才,但是二者最终的人才培养质量差异却很大,关键是实施力度不一样。当前我国学者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转型进行的研究不多,实施效果也有待检验,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切实提高财务创新型人才供给质量和效率已迫在眉睫。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可以考虑设定为培养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全方位服务的财务创新型人才,即能够为企业提供注册、变更、做账、报税、汇算清缴、社保及会计咨询等“一条龙”服务的人才。
二、人工智能环境下财务机器人的应用现状
各行各业的业务内容千差万别,原始单据也不一样,每家企业都会遇到不同的账务处理问题、报税问题、工商注册变更注销问题、社保问题及其他会计咨询问题,需要财务人员具备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以及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近年来我国税收政策的变化很大,包括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税务申报系统也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
财务机器人是否真的能够完全取代财务人员?笔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需要考虑企业规模的大小,并有必要分阶段予以考虑。对于规模较大的大中型企业而言,财务人员所从事的那些重复性、标准化、流程化的财务工作被财务机器人所取代是必然的,大中型企业本身分工较细,各方面管理较为规范,可以较好地应用财务机器人。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尤其是目前在市场上有很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往往一人身兼数职,缺乏内部控制机制,也无暇顾及财务规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让财务机器人来处理工商、税务等问题是不现实的,这就给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留下了空间。但在未来,这种观念也会随着大数据的普遍应用而发生改变。目前有很多工作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工商注册、做账、报税、办理社保等都可以在网上操作完成,随着中小企业各方面的逐步规范,应用财务机器人也是有可能的。
三、人工智能环境下如何培养会计人才
(一)培养高级财务人员
随着大数据的普遍应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低端服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涉外会计、国际化会计、管理型会计人才供不应求,而且严重缺乏工匠型高端会计人才。目前我国财务人员大多提供的是低端会计服务,复合型高端会计人才缺口很大,远远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有些大中型企业为了招聘高端会计人才,不得不花费天价年薪从知名中介机构或海外引进高级财务人员做企业的财务总监等。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外聘财务高管很有必要,但这只是过渡时期之举。先当学生,再当老师,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如何靠自己?就应该从初级逐步过度到高级。
初级财务人员主要关注的是票、账、表、钱、税,即如何开发票,如何审核发票,怎么记账、对账,如何编报表,如何收付款、融资,以及报税和进行纳税筹划。代理记账机构需要提供会计“一条龙”服务,即提供代办项目、开通税务、认定一般规模纳税人、领购发票、做账、报税、汇算清缴、工商年检、会计咨询等综合性业务,主要借助财务软件和工具来完成,需要财务人员具备职业道德和诚信、沟通交流能力、职业操守、时间管理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不是很高,可以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主要培养方向。
中级财务人员除具备以上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较为系统、完整的財会知识,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企业纳税会计、财务管理等。就财务会计而言,中级财务人员要全面掌握最新的会计相关原则、灵活运用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政策,对会计凭证、账簿及报表的数字勾稽关系一目了然。就管理会计而言,中级财务人员需要具备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财务经营决策分析等能力。就财务管理而言,中级财务人员需要掌握货币资金管理、投融资管理、筹资管理及营运管理等相关知识。在企业税收方面,中级财务人员需要熟悉税收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帮助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熟练进行税务核算、税务申报、税务检查,掌握最新的税收政策并合理运用。中级财务人员还需积极关注和熟悉企业业务,整合业务和财务,帮助企业实现业财一体化,了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积极关注企业的项目质量管理、运营管理及行业相关知识等。
高级财务人员要掌握企业的价值管理、企业战略和创新、并购和重组风险管理、项目治理、企业的资源管理、战略性成本和税务管理,扩充性知识是全球宏观经济、技术趋势、营销创新。当今时代对高级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初级和中级财务相关能力,还要具有视野、格局、胸怀和远见。高级财务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素质与职业操守,能够进行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可持续的管理会计、战略管理、领导力与管理、审计与鉴证、法律与税务以及利益相关方关系管理,还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格局意识、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容人、识人的胸怀。
(二)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数据更新较快的背景下,各大高职院校使用的教学平台如市场上的各种财务管理软件的财务链主要以完成记账工作为主,而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记账工作已被程序化、系统化、集中化。未来企业对财务系统要具有透视和辨别的能力,不仅能够灵活使用财务系统或财务机器人,还要能够处理各种意外事故,如当财务机器人突然发生故障时,应具备维护维修财务机器人的能力。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达2 000万人,其中95%为财务会计,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美国50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中80%以上为管理会计。保守估计,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缺口已达300万人。在人工智能环境下,传统会计核算人员供给明显过剩,高端新型会计人才严重稀缺。企业未来可能只需要几个“门外汉”来记账报税,即做一些重复性、流程标准化的工作,对只会做账报税的会计岗位的需要只会越来越少,这方面的财务人员将大大减少。未来企业对高层次财务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大,即更需要财务战略管理类人才,这类人才既要熟悉企业业务,实现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还要掌握全面预算、财务预测和分析、财务战略规划、资本市场运作、风险控制和绩效管理等现代化管理手段。高端人才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管理的转型。管理会计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衡量价值,更重要的是创造价值。通过参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等重大活动,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成长的良性循环,提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管理型会计人才比如管理会计师,不仅要衡量价值,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价值。
(三)培养创新创业型会计人才
王玉(2014)将创新型会计人才界定为:具有深厚的会计基础知识和应用研究能力,具备资源融合与集成能力,能适应社会及行业发展变化,将所学会计知识应用于本行业及相关领域,具有主动持续学习和应用新会计知识能力的人才,同时也应该是一个能自我激励、和谐发展的人。
会计专业是对综合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一门专业,不仅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会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依法纳税、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注册公司、开通税务、做账报税、汇算清缴、工商年检、办理社保及提供会计咨询及熟悉财务软件的使用等会计“一条龙”服务。在人工智能环境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可以积极培养主要从事代理记账服务的创新创业型会计人才,凭借“价格实惠、人力资源充足、服务周到”的优势,为各行各业提供专业、规范、高效的服务,提供会计咨询服务并代办新项目注册等各种证照,秉承“诚信守信、专业规范”的服务宗旨,通过对代理记账项目即开票、做账、税务及个人所得税申报等的实践锻炼,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团队精神、为人处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满足以多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要求。
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目前的教学模式下,就算是实训课,比如《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的业务内容差异也很大,理论性很强,教学过程和内容与实践相比还是比较复杂和难以理解,很多书本上的知识暂时无法与实践对接,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会计实际项目任务能够使学生对会计“一条龙”服务整个流程有清晰、直观的认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还可以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实现零距离对接,进而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形成一个系统、整体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中将会计“一条龙”服务内容引入课堂教学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真实的项目,将做账报税业务作为实际项目引入教学。有了真实项目后,还要求教师亲自带领学生一起完成项目任务,否则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始终以理论为主。课堂标准、实训指导书、授课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都充分体现了这一倾向。
导入探究式实训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会计综合职业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教学团队建设要以校企合作为工作平台开展专业课程建设。笔者在讲授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时,为了加强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经常带领学生在中小企业进行实地做账报税操作。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创业和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不仅很好地传授了会计知识,还培养了学生互动、沟通、实践、演讲、合作等综合能力。参加这样的锻炼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技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行业要求,在沟通技术、自我管理技术、团队工作管理、学习技术、自我更新、提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开发等方面得到大大提升,提高生存本领,培养更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力大军,提高整个国家的技能水平。S
【主要参考文献】
[ 1 ] 覃勤.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
[ 2 ] 黄杰.人工智能下会计人员的“危”和“机”[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
[ 3 ] 葛丽娟.浅议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商业会计,2019,(04).
[ 4 ] 于冉,金铭.财务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传统会计何去何从[J].经济研究,2017,(06).
[ 5 ] 彭启发等.会计人工智能存在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