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知识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崔凤婷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变得越来越受关注。作为人文社会学科重要基础的历史学科,由于其自身学科知识结构及内容有覆盖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历史学科中的渗透,但综合目前的研究结论及观点来看,此方面研究缺少相关课堂实践的成果。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途径。
〔关键词〕心理知识;历史课;学科心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规定:“历史记载的是過去的事,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历史学科则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之下将人类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进行叙述和诠释的一门学科。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力求探究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感28规律,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具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1]以立德树人作为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育的方向是“培养人”,即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最终达到教育人、改造人、塑造人的目的。而“立德”所包含的意义则在于通过教师传授知识,对学生实现引导、感化和激励的目的。所以,历史课程根本任务的制定赋予了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的时代使命,一线教师要深入理解这一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通过高效历史课堂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同时也要明确,通过我们的高效历史课堂教学能够使不同的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确立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得到全面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历史课堂的教育功能。
高中历史课堂已不再是教师对书本中的历史知识进行单一讲解了,而是强调教师应该是课堂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发现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历史意识和历史核心素养。
一、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并不能适应学生发展水平的需求,而学生也会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很有可能出现双向互动中的信息接收“中断”,即教师教不明白而学生又学不会的情况。
第二,历史的时间性与学生认知特点之间的矛盾。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类认知发展经历着从近到远、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但历史学科的特点则是需要按照其时间发展的顺序由远及近来呈现,与此同时,新课改后,高中历史学科在初中历史教科书(大事年表)的基础上分为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不同的模块,这无形中又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
第三,历史的真实性与材料“真假难辨”之间的矛盾。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再现历史现象,需要提供更为精确的史料,但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不乏遴选史料的专业标准遭到忽略的现象,甚至会出现一些人为编造的各种故事,这就影响了学生对于真实历史的判断性,不利于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
二、高中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21世纪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压力越来越大的时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重要。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是我国实现中国梦最坚实的后备力量。因此,为了更多地培养人才、更好地培养人才,中学生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和要求。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中学阶段是个关键时期。正处于“发育加速期”的中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在迅速地发展、变化、成熟,但同时这种发展变化又是不平衡的、充满矛盾的。
三、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途径
历史教学始基于《课程标准》,并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中整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使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更加凸显。从历史教学认知发展分析,识记、理解和应用是根据历史知识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心理特征而列出的三个理解层次。
例如,历史必修Ⅰ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所要掌握的知识中涉及唐朝中央官制和汉至元君主专制发展的趋势相关内容,对于唐朝官制中三省的职能就属于“记忆”,这是与教材文字表述基本相同,通过回忆就可以解答的内容;而三省之间的关系则属于“理解”,这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思考、组织完成才能解答的内容;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发展的趋势则是属于运用知识、方法进行抽象思考而完成解答的内容。
再如,在讲授历史必修Ⅱ“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时需要讲授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等概念,同时还会涉及在不同历史时期下出现的石器、青铜器和铁器等基础概念。当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石犁、耒耜等概念后,要求他们理解生产工具的概念就低于了学生的发展水平,要求他们掌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又是学生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达不到的。所以,生产力概念就可以称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心理学的概念应用到历史学科教学中,必将会促进历史教学的认知发展过程。
(一)激发兴趣,科学认知,帮助学生发展智力
兴趣是一种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倾向,兴趣和认知、情感、意志和注意联系紧密,故其突出表现为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喜好。而当一个人对事物有了明确的认识后则会产生兴趣,兴趣引发对某种事物的注意并产生浓厚的情感。
兴趣对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由其自身认知系统发挥作用,形成学习中的智力潜能,再加上其内在的动力系统,又会将智力潜能有效地转化为智力行为。因此,教学要从培养兴趣开始,从而帮助学生加强智力的发展。
在这一方向下,教师可以运用讲授法和图示法来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进而强化记忆。
(1)讲授法由于有容易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特性而在历史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最基本特征是教师通过语言表达,把历史事件的起因、发展到结果这一系列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习是因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这是行为主义学的经典观点。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理论认为,第一信号系统是以具体的事物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用词语为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是第二信号系统,并使人获得思维能力。故讲授法是教师运用以上理论,利用语言刺激并不断强化,让学生产生反应并使其最终形成条件反射,进而学到新的历史知识。
(2)历史图示法实际上是用图表的形式展现书本上文字叙述的历史知识,使其更直观、更易于理解。当前历史图示的方式有很多,有结构式、线索式及思维导图等。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历史教学中所利用到的图表可分为两类,即“感知图表”和“认知图表”。感知性图表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历史知识之间表面的、外在的联系。在利用感知性图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要求学生把有关的内容填入图表的框架中,这实质上是教师的讲解刺激激发学生的操作反应且不断加强,进而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历史知识表象,进一步理解相关历史概念。
如在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教师会在黑板上呈现下列框架,由学生回忆所讲过的相关内容,根据框架特点,填出相关内容并确定所属朝代。
认知图表是利用比较完整的系统图来阐释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过程的本质关系和内在逻辑的有效途径,这种图表有利于反映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形成更加缜密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高三回顾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时,由于政治、经济和思想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因此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更为直观。它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
(二)重视情绪、坚定信念,帮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志和毅力
情绪、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情绪情感的动力性增强,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通过情景理解历史,需要教师通过课堂上对不同时期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进行多方位的讲解和剖析,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进一步懂得“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
情景再现是把学生带入某种情景中并激发学生的第一信号系统,使感觉与思维和情感相融合,以达到认知和情感变化的效果。情景再现也是历史教学中时常使用到的方法,有利于学生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
例如,在讲解红军长征时,可以利用白板这一现代化手段,运用拖拽、色块、标记等直观呈现红军长征形势图及过程,此种方法的使用,有利于学生的感性意识上升到理性意识,效果极佳。
情感教学法侧重于通过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兴趣,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培养其高尚的社会情感。这种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利用心理学中的知、情、意相关理论进行统一,实现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的一致。
(三)完善气质、健全性格,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和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是每个人进行心理活动时对外界事物的不同感受和反映,每个人在经历这些心理活动时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体验,这是由于人格的不同。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也是造成人与人不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由于每个人存在不同,会出现人际交往的困境。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通过历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多地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并根据对不同历史时期人物心理状态的了解、模拟情境等途径掌握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历史课堂上,我们可以注重讲述历史伟人的事迹,用他们高尚的品格感染学生。如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而贡献,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这些都可以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在讲述红军长征时,一路上红军吃草根树皮的经历则可以成为艰苦奋斗意志品质教育的典范。
再如,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合理要求遭到拒绝时,中国人民据理力争,体现出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的原则和立场,通过国与国的关系也可以进一步引申到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方式,从而使学生们了解到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四)强化责任、涵育情意,帮助学生形成唯物主义史观和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情感,属于道德感范畴。“它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它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献出了生命,在历史教学中,有无尽的爱国主义资料,历史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在历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祖国统一大业”一课,充分实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渗透,部分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立意与课标要求】
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理解“一国两制”的理论及实践,并培养学生形成家国情怀。统观教材上的内容,它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家国情怀,结合心理学中所强调的直观感受,对思维产生刺激,增强记忆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情绪记忆”,所以,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景再现,通过小组合作编排历史短剧的形式,加强情绪记忆,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學科联系】
结合心理学中对感知的应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余光中的《乡愁》、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使学生对这一课题有一定直观认知,并激发其对香港、澳门及台湾如何“离开”祖国这一过程产生兴趣。通过史料呈现,感受我国人民为了争取祖国团结统一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分析其坚毅的意志品质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并以七子的含义引出“统一”这一立意。开宗明义,以统一为主线串起本课内容,直观感知、情境再现,激发学生对本课學习的兴趣和期待。
讲授新课:
环节一:历史之源——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环节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构想。
环节三:回归之路——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香港回归——中英洽谈香港问题的情景再现,当时民众对回归的迫切需求,及通过材料分析香港回归的原因。通过情景再现及材料分析,学生能够在探究历史、感受历史的前提下,认识到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及中国随着综合国力的加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并为澳门回归提供了典范。同时,也通过情景再现这一“情绪记忆”的表达,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本课重难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澳门回归——香港的顺利回归给澳门提供了借鉴。明确澳门回归的时间。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海峡两岸关系问题,属于国家内政问题,但是却一直受到国际上的影响,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解决海峡两岸问题上我们所遇到的阻力。通过作业的形式继续为台湾问题的顺利解决献计献策,培养其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引发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相关问题的感悟。
环节四:拓展练习——由学生创作香港回归后社会生活变化的历史小论文。
环节五:课堂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并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链接。
【目标达成】
在整个课堂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前的小组活动、课上的成果展示及课后的活动延伸中,渗透心理学理论,通过直观感知、激发思维、升华感悟等突破本课重难点,正确理解中国为成功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过程中全民族所拥有的坚定信念和坚毅的意志品质。
综上,可以看出,打造高效历史课堂使其能适应每一位学生的需求迫在眉睫。高效历史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高学习效益的课堂,其本质特征就是“自主构建,互相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由教师主讲向学生参与式课堂过渡,由重点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转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天性,满足学生内在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天津,300011)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