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建议
李婷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7-120-02
摘 要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社会各个行业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种情况下,行业内部竞争形势愈加复杂,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充分,并没有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意义,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问题频出,工作开展的进度及质量得不到必要的保障,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改进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建议,以期能够为企业开展后续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现状 建议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水平普遍较低,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些阻碍。现阶段,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但是由于思想观念、组织结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一些不足,工作开展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仍需进一步改进。这种情况下,对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其改进建议进行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
在过去一定时间内,我国中小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了解较少,并没有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关注较少,导致工作开展水平偏低,难以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有的作用。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较为片面,在实际工作中要求财务部门独立完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财务部门的负担,而且工作开展的进度及质量得不到必要的保障[1]。另外,由于企业思想上的不重视,企业内部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较少,也会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二)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结构有待健全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离不开健全的组织结构。但是由于过去一段时间内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关注较少,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结构并不健全,这种情况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各个部门及人员的职责缺乏明确的划分,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2]。而且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不健全,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性难以得出必要的保障,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开展的效果。另外,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权责划分不够明确,各个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难以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及标准开展工作,相互推诿现象较为常见,也会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三)缺乏可靠的预算编制模型
现阶段,中小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缺乏可靠的预算编制模型,资源浪费情况较为严重,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业的支出,进而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在以往工作中,中小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片面的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对人力及时间的浪费,这种情况下,有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多是凭借自身经验开展工作,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在部分特殊预算编制工作中,由于缺乏模型,人员需要重复大量的工作,部分人员为缩短工作开展的时间,会刻意将预算提高,这种情况会加大其他工作开展的难度,进而影响工作开展的进度及质量[3]。
(四)预算控制环节薄弱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中小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控制力度较小,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奖惩,难以在企业内部形成有力的威慑,企业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面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4]。另外,还有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控制人员的管理较为松懈,导致有关人员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存在偏差,在实际工作中滥用自身的权利,进而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五)预算考核體系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预算考核体系不够科学,在考核过程中对预算完成情况的关注度较高,导致企业内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盲目追求预算的完成,这种情况不利于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而且企业在预算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多是对财务指标进行考核,对非财务指标的关注较少,这种情况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较差,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效用的发挥,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些阻碍[5]。
二、改进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
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应注意对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以此确保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加大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帮助员工认识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来,降低工作开展的难度,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还应注意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从制度层面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依据,确保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及标准开展工作,以此提高工作开展的水平。另外,企业应加大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投入,为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6]。
(二)完善预算管理机构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完善的预算管理机构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对预算管理结构进行健全,以此提高工作开展的水平。企业应注意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划分, 明确各个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规范各个部门的职责,确保有关部门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企业在工作中应设定专职部门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另外,企业应注意监管部门的设定,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接受全面的监督管理,以此规范人员的行为。
(三)构建预算编制模型
预算编制模型能够为有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减少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因此,中小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高度重视预算编制模型的构建,以此降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难度[7]。中小企业应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现有预算编制模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确保预算编制模型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以此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四)加强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工作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以此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8]。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注意对预算控制工作进行改进,确保预算控制工作力度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企业应对现阶段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监管,并违反相关要求的人员进行惩处,确保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及标准开展工作,以此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对预算控制工作进行规范,避免权力滥用情况的出现,确保人员能够按照既定流程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控制,以此减少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限制。
(五)完善预算考核体系
预算考核体系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为企业改进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企业应对预算考核体系给予足够的关注[9]。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对以往的预算考核体系进行分析,并对现阶段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挑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预算考核体系进行完善,切实提高预算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确保其能够满足现阶段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需求。企业在完善预算考核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对非财务指标及财务指标进行平衡,在对预算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的基础上加大对预算组织工作的考核力度,以此提供预算考核工作的水平。此外,企业应结合工作情况对预算考核工作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并规范预算考核人员的行为,以确保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10]。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进而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仍旧面临着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内部全面预算管理结构有待健全、缺乏可靠的预算编制模型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积极转变自身观念,通过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完善预算管理机构、构建预算编制模型、强预算控制及完善预算考核体系等方式改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此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水平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書文.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完善措施的若干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5):36-37.
[2]祝仕坤.试论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理由与路径[J].财经界(学术版),2020(8):89-90.
[3]王跃.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7):164-165.
[4]朱灿.浅析物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0(12):49-50.
[5]闵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环节与控制措施分析[J].财会学习,2020(15):80-81.
[6]刘野.BX地产公司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9.
[7]曹榕.ZF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改进研究[D].南华大学,2018.
[8]马金森.G爆破工程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8.
[9]江彬.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2):27-28.
[10]高志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20(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