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情感目标制定策略

    施铭海 丁信波 陈佳斌

    摘 ?要: 以2017年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倡导的体育核心素养为依据,结合体育课堂教学知识、技能与情感三维目标,运用实例分析方法,针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中情感目标设计的问题与难点,提出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情感目标”研制的四个策略:“情感目标”的真实性与教学支撑;“情感目标”突出团队合作精神;“情感目标”符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目标”评价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体育品德;初中体育教学;情感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96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5-00-02

    品德教育是一个大工程,在体育课程渗透体育品德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是互相融合、相互影响的,因此,体育课堂教学需要知识教学、技能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多方协同配合。2017年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为高中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后续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标准修订提供了参考。体育品德作为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学生拥有克服困难、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状态,是学生对课堂是否满足自身需求产生的态度评价或心理状态。体育品德与情感目标应具有一致性,以体育品德作为依据,制定体育教学情感目标应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兴趣、合作、意志、情绪等方面的目标。基层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制定合理的情感目标,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其建立积极向上乐观的学习心态,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本文针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难点,提出核心素养视角下情感目标制定的几个策略,为初中体育教师制定情感目标提供参考。

    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情感目标”应有真实内容与教学

    支撑

    情感目标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目标之一,尽管身体练习是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但若缺失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要素,那么学生的身体練习也会大打折扣,降低体育教学效果。传统的教案中尽管情感目标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基层体育教师往往不重视情感目标的内容撰写,或直接从课标中抄一些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忽略其真实内容,导致纸上谈兵。因此,基层体育教师应充分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制定并反映出其身体练习过程中的情感目标,且有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支撑。

    以中考体育项目为例,男生和女生的中考项目分别为1000米和800米,相关的成绩从3′30″(满分)和3′25″(满分)递减,很多体育教师只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忽视了情感培养的重要性,或者仅仅在教案中提出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却毫无体现其培养的手段、方法与策略;有的教师甚至只注重优质生的培养,完全放弃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无形之中会打击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耐久跑项目的练习手段与方法很多,如追逐跑、让距跑、走跑交替等。我们在提出培养学生“勇敢与顽强精神”的情感目标基础上,需要配备培养手段与方法的真实内容,可设置不同教学情境作为支撑,让学生在“枯燥”的跑动练习中增加练习的兴趣,如用设定障碍物(圆片、垫子等)、改变行径路线(如S形、Z形等)、改变运动类型(贴膏药、莱格尔跑、运球、带球等)、音乐设定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和情绪特色也会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在“耐久跑”中,对学生说“加油、你是最棒的、还有多少时间就可以达标、比上次有很大的进步”等鼓励性语言,培养学生艰苦耐劳、挑战自我的决心,并赋予学生挑战自我的机会与能力,这样我们就把技能学习、项目达标与情感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了。

    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情感目标”应突出团队合作精神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处于青春期,身体的快速增长与心理的不成熟构成了一对矛盾,导致了他们内心叛逆的心理,因此,更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道德抚慰与品德培养。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心才能走得更远,同德才能走得更近”。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世界观、人生观尚在不断变化时期,团队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尤为重要。

    体育品德具有多元要素,其中既有个人要素,如自信心、勇敢、意志力等,又有团队要素,如团队精神、责任感、集体意识等,以上众多的因素中,笔者认为团队合作精神应是初中学生体育品德的重点内容,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人,不仅需要个人的智力、能力、毅力,更需要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教育中的班级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良好平台,也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前期教育。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利用集体性运动项目,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供帮助,这也是体育学科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

    “篮球”是一个较为典型的集体性项目,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且普及程度很高。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在篮球竞赛过程中,每一个人的位置不同,其作用、功能、价值与责任也不同,既需要在球场上的集体配合,每个人各司其职,发挥特长,才能获得胜利,更需要场外同学的加油及场下教练员(学生充当)的指挥,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打出风采,赛出水平。在篮球技术教学过程中,同样存在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如传授进攻时的策略(突分、策应、挡拆、传切)、考虑防守时的策略(人盯人、23联防、32联防)等,这些技术的学习过程即是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过程。

    三、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情感目标”的设定应符合学生的个性特征

    在初中班级体育课堂教学中,尽管学生的年龄层次处于同一水平,但其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运动兴趣差异较大,因此,在制定体育课堂教学情感目标时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运动需求,分层次体现情感目标,并将情感思想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实践之中。

    案例1:在鱼跃前滚翻和远撑前滚翻的课堂表现中,初中学生明显会有差异性表现,活泼好动的学生对该项目具有大胆创新的能力表现,而性格内向或胆小的学生根本无法实现对该动作的尝试或表现,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在这一身体练习和组合练习中设置不同难度,分为ABC不同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如敢于表现的学生应突出运动体验,关注竞争性、合作性等方面的情感培养;对于性格内向或胆小的学生,体育教师则应采用鼓励方法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与信心,调动练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等,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情感目标设计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所区别。

    案例2:在初中耐久跑教學中,学生出现的普遍现象是,当极点出现时,很多学生明显放慢了速度。其中有的同学是因为体能较差而放慢速度,有的同学却因“偷懒”放慢脚步,他们之中存在不同的情感体验。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提前预设到学生之间存在的这一差异,在制定情感目标时有所体现,并根据学生体能强、中、差的分布情况,布置不同体能学生的任务与目标,可以设置“比原来多跑一圈”“比原来快5秒”等方面的目标。因此,体育教师在制定情感目标时应考虑其中的隐性因素,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将他们带入预设的情境中,完成所布置任务的同时达成其真正的情感目标。

    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情感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评价

    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实效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强化课堂教

    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情感,促进情感目标的实现,推动体育品德的养成。但在传统的教案中,教师往往仅提出了情感目标中的某些要素,至于是否能实现或如何确保实现,则较少论及,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情感目标的虚化。基于此类情形,笔者建议在情感目标设计过程中体现情感目标的可操作性评价

    内容。

    如在教材内容“排球传球”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情感目标”之一是培养“双人合作”的精神,可建议如下:一方面,体育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合作表现;另一方面,在学生休息的间隙,可选择性地让学生对练习过程中的“双人合作”进行自我评价,体育教师记录学生自我评价内容、问题、困难等,最终研判班级学生“双人合作”精神培养的效果与实现程度,并为课后调整情感教学目标提供依据与参考。

    总之,学生情感目标的实现与体育品德的培养都是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关注了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情感,才有可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将学生情感目标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之中,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支撑情感教学目标,体现情感目标的可观测、可操作与可评价性。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初中生体育学习的个性特点,体现不同学生情感目标的差异性与层次性。

    参考文献:

    [1]张建文,余多庆.体育技术情感目标教学的理论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7(01):53-54+68.

    [2]罗红群,白莉.体育教学中情感目标的构建与实施[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69-71.

    [3]陆作生,孙松岩.体育教学不可忽视学生的情感目标[J].中国学校体育,1999(04):59.

    [4]蒋长好.体育教学组织中的情感激发策略[J].体育教学,2018,38(09):36-37.

    [5]蒋晓来.“情感参与”视角下的耐久

    跑有效教学[J].体育教学,2015,35(03):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