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亲子关系教育
屠琰 温建华
〔摘要〕亲子问题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触发因素。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寻找合适的文本进行亲子关系教育,能为中职学生家庭提供优质亲子关系模板,调整原有亲子模式,缓解亲子矛盾,修复亲子关系。以《清兵卫与葫芦》一文的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亲子关系教育。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亲子关系教育;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亲子关系是人类建立的最早的人际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和谐的亲子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能健全人的心理和人格。亲子关系还具有传承性,会借家庭教育传给后代,影响家族发展。
(一)我国青少年亲子关系现状
2010年,雷雳、刘宁等学者对我国亲子关系状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的亲子沟通时间较少,亲子关系现状不理想。2020年疫情期间,在各种青少年心理热线服务中,有关亲子冲突的咨询高居第一。青少年的亲子关系成为后疫情时期全社会关注的话题。2020年9月17日,武汉一所初中,一位盛怒的母亲因为儿子在校打牌而扇了他两个耳光,两分钟后,这位学生从五楼跳下。若母子间有良好的沟通基础,该生不会毫无留恋地结束生命。
(二)中职生亲子关系现状
我对本校中职生的亲子关系展开调查,发现亲子关系融洽的家庭仅占27%。很多学生亲子关系淡漠,家庭幸福感不高。
1.缺少亲子沟通。很多中职生对家庭情况不了解,对父母的工作单位、生日等一概不知。家长也缺少与学生沟通的意识,认为孩子小,告诉了也没用,导致亲子间信息不畅通。
2.缺少亲子相处的时间。很多中職家庭缺少真正的亲子时间,父母忙于工作,很少与学生见面。因为家中没人,部分住校生双休日住在学校。
3.亲子融洽度低。多数中职生感受不到家庭支持,严重影响了其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很多高危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就是亲子关系问题。
二、中职语文课堂亲子关系教育的现状
(一)语文教学中亲子关系教育欠缺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 年版)赋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丰富的内涵,亲子关系教育只是其中少之又少的一部分。事实上,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亲子关系教育的素材,如《我的母亲》《清兵卫与葫芦》《藏羚羊的跪拜》等。但是,受课时、教学大纲、教师教学能力等的限制,教师很少会深挖亲子关系这一主题,往往点到即止。
(二)语文教学在亲子关系教育的优势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中职学校受众广泛,它的人文性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能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家庭观。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朗读对话、分析心理活动、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深挖文本,能让学生更好地反思自身的亲子关系,缓解亲子矛盾。语文课堂,在开展中职亲子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亲子关系教育的迫切性
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中职生正处于“两性期”。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同一性”,为下一阶段学生组建家庭做好准备。开展亲子教育,能为中职生家庭优化亲子模式提供更多家庭心理支持。同时,为学生成年后组建家庭提供优质亲子关系模板。近几年,学生心理高危事件频发,国家和社会对亲子关系越来越重视。自2020年9月复课以来,浙江省教育厅组织了多场线上亲子关系讲座,反响强烈。这也说明,仅仅依靠中职心理课堂进行亲子关系教育已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三、中职语文课堂渗透亲子关系教育的尝试
(一)选课依据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描写复杂矛盾型亲子关系的《雷雨》,有描述平凡而伟大母爱的《我的母亲》,还有记录母子三人互相扶持共渡难关的《一碗清汤荞麦面》。选择合适的文本,是开展亲子关系教育的基础。
1.亲子关系简单。以我校为例,学生每周三节语文课,课时量远远少于普高。不选择亲子关系复杂的文本,其一是教学过程会很长,其二是中职生的学习专注力、坚持力较普高学生有欠缺,学生会对层层分析文本失去兴趣。
2.贴近中职生生活。当今中职生的家庭结构呈多样化,有独生子女家庭、二孩家庭、多子女家庭等,有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家庭等。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造成亲子关系更具复杂性。只有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文本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3.进行多角度讨论。中职语文亲子课堂文本不在多而在精。篇目上的少而精能避免学生因频繁教学产生厌烦;篇幅上的短而精能让教师把握有限的课时,从多个角度分析文本中的亲子关系,并进行优化。
我选择了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文章《清兵卫与葫芦》。首先,它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精炼。其次,文中表现的亲子关系及情节简单,围绕清兵卫热衷收藏葫芦展开。再次,清兵卫的兴趣与父母的不理解产生矛盾,贴近学生生活。总之,这是一个很适合进行中职生亲子教育的文本。
(二)课前准备
中职学校各班学情差别较大。3+2、高职高考、技师班的学生入学时分数较高,语文基础较扎实。高级工、普通三年制班的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不同的专业,男女生比例不同。汽修、机械等专业多为全男生班,财会、旅游等专业女生较多。物流等专业男女生各占一半。经过调查,我发现在整体成绩较高的班级中,亲子关系较好的家庭较多;在女生较多的班级中,分析人物情感更能引起共鸣。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与班主任沟通,全面了解学情。
(三)课堂教学
1.引导学生和人物产生共鸣。在教学中,只有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学生才愿意进入人物内心。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寻找自己与清兵卫的相似之处。中职生大多热衷玩网络游戏。这个爱好得不到家长的认可,也被教师们诟病。但在学生眼中,游戏不仅能让他们获得自信,更能成为交朋友的通行证。一些技术好的学生还可以借此“挣钱”,受到同学追捧。这点和清兵卫一样,虽然爱好得不到父母和教员的认可,可养的葫芦却被收藏家认可,卖了个好价钱。在文中,父亲砸葫芦这一情节与父母砸学生手机、电脑时的情景何其相似。清兵卫的不满和委屈与学生心里的不满形成了共鸣,为下一步剖析人物、探讨亲子关系奠定了感情基础。
2.通过朗读对话、分析心理活动和角色扮演走进人物。《清兵卫与葫芦》一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都隐藏在语言和动作中。我带领学生通过朗读对话、分析心理活动和角色扮演走进人物。
(1)朗读对话
文中的父亲在谈到清兵卫爱葫芦时很不高兴:“一个小孩子,却喜欢这种玩意……”在与客人谈论名家的葫芦时,表示赞叹:“……那才是出色的呢。”父亲持不同态度,是因为他认为12岁的清兵卫不适合玩葫芦。原因有三:玩葫芦是成人的爱好;学生玩葫芦是玩物丧志;清兵卫玩的不是主流葫芦。当清兵卫发表对葫芦的看法时,父亲圆睁着眼呵叱:“什么话,你懂得什么,也来多嘴!”从此处不难看出,在他心里,儿子还是个没什么见识的小孩。当教员断言清兵卫将来没有出息后,他发怒揍了儿子一顿:“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此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对儿子怒其不争的父亲。还可以看出,父亲没有任何亲子沟通技巧,对儿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母亲听到清兵卫将来没有出息的话后,“哭了起来,唠唠叨叨发了许多没意味的怨言。”由此可见,在儿子眼里,这是个絮叨、没什么见识的母亲。母子间没有互动,母亲处于隐形状态。
清兵卫对自己的葫芦是自信的。“这样的好呀。”“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一点就是了。”可是为什么好,他却说不出所以然。可见清兵卫也不擅沟通。
(2)分析心理活动
父亲砸葫芦时,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作声。学生很快能分析出清兵卫悲愤、痛苦、害怕的心理状态。此时,母亲既心疼,又埋怨儿子,不敢在丈夫面前插嘴。父亲则被对儿子的失望、恼怒情绪所控制。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补充了父亲没有说出话:“叫你不要玩葫芦,你偏要玩。现在倒好,影响了学习,教员都说你以后没出息。我一天到晚挣些辛苦钱让你上学,你就是这样去给我学的?我砸,都给你砸碎了,让你玩,让你玩!”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应放在3+2、高职和技师等学有余力、教学时间富裕的班级中开展。没有余力的班级就扎扎实实把前面朗读对话、分析心理活动两步做好。
学生在角色扮演前,要细细分析人物的身份、年龄和性格。表演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一些对话、动作,使人物更加丰满。展示采用比赛形式,学生点评,学生打分,选出最佳表演者。通过展示和点评,帮助学生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分析文中的亲子类型。
经过讨论,学生认为清兵卫家是专制型亲子关系。家长对孩子进行严格控制管理,不采纳孩子的任何意见和想法,也很少与孩子交流。这种亲子关系类型在中职生家庭中占很大的比例。
3.调整亲子关系。
(1)调整人物的对话和行为
学生发现了清兵卫家的亲子问题,认为双方都有责任。要调整亲子关系,最好的方式是调整双方的对话和行为。
责任最大的是父母,父亲的专制和母亲的隐形造成了家里父亲一言堂的现象。如果父亲能在教员告状后进行调整,先到外屋冷静冷静,再问清兵卫:“爸爸想听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此时母亲能拦住父亲,帮助父子进行沟通,清兵卫就不会变成一听见父亲呵斥就沉默不语的孩子。
清兵卫也有问题。他看不到父亲的怒火之后是对他的期望和爱意,一遇到亲子冲突就沉默不语。清兵卫上课玩葫芦,影响了学习,父亲才会动手砸葫芦。清兵卫没能明白這一点。如果他能约束自己,努力学习,能在父亲发怒后清晰明了地进行沟通,可能就不会有葫芦被砸的结果。
(2)利用文本中的“摇摆”
文中,父亲、客人、清兵卫谈葫芦是一个对话“摇摆”。父亲和客人对清兵卫的葫芦样式不认可,形成亲子间审美对立。这是一次“摇摆”。父亲和客人对名家葫芦表示赞赏,清兵卫插嘴表达对葫芦的看法。这是第二次“摇摆”。这些“摇摆”让人物对话充满张力,也给调整亲子关系提供了可操作空间。
如果父亲懂得亲子教育技巧,可以在与客人交流时表达对儿子学业的期待。也可以鼓励清兵卫与客人交流收藏葫芦的见解,借机完成一次高质量的亲子沟通。
(3)总结优质亲子关系模板
总结阶段,教师可以引入中国著名亲子关系专家董进宇先生的“学习型家庭”理念。亲子间保持高质量的沟通,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多鼓励、多表扬、多理解、多陪伴,在孩子犯错后注意批评方式,帮助孩子真正认识到错误并改正。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孩子也要注意与父母的沟通方式,理解父母,帮父母分担,不沾染恶习,努力学习。这样的亲子关系,是中职生向往的,也是中职家长们期望的。同时,教师还要告诉学生,亲子模式还会传给下一代,优质亲子关系能影响人的一生。
4.布置作业
用作业巩固课堂成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沟通是破冰的第一步。沟通可以拉近亲子距离,也可以为亲子关系调整预热。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求学生借助视频或音频进行一次亲子沟通,与父母说说心里话。让学生主动走出调整亲子相处模式的第一步。
5.课后反馈
《清兵卫与葫芦》一文选自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实验教材第一册,是我在中职语文课堂进行亲子教育的一次尝试。我分别在三个班(财会3+2、汽修高级工、物流三年制班)进行授课。其中,财会3+2班和汽修高级工班教学效果较好,完成作业质量较高。
课后,学生均反馈这节课打破了他们的惯性思维,使他们懂得了可以换个方式与父母沟通。学生借清兵卫的家庭看到了自己家庭中的亲子问题,也看到了通过改变亲子对话和行为优化亲子关系的可能性。
作为班主任,我经过学生同意,将他们的作业发送给家长。不少家长都说平时一直以为孩子还小,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内心需求,遇事又要求孩子懂事能干,现在要及时调整养育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四、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开展亲子关系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是要深入挖掘文本。王荣生教授说过:“阅读教学的内容就是抓住文本的精华、精髓。” 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只引导学生去感知人物,要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文本,深层次解读动作、对话、情节后面的亲子关系。
二是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用播放音乐、表演情景剧、观看视频、展示图片等形式创设课堂情境,也可以采用学生讲授、组内探究、分组辩论等形式开展教学。教师甚至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倾听双方心声。
此外,优化中职亲子关系仅仅靠几节语文课不可能完成,学校应把亲子教育当成一项长期工作,普及亲子教育,提供亲子指导,还应组织相应的社会实践和线上线下的家校联动活动。此外,还应为有亲子困惑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及转介服务。父母是亲子关系的主导者。如果学生主动沟通,但父母不接受不改变,那么原有的亲子模式也无法动摇。中职学校中,大部分父母爱学生,也愿意为学生而改变。这类父母通过亲子学习和实践,可以不同程度地缓和亲子矛盾。但一些离异、留守、父母有精神疾病、家暴的家庭就需要将家庭中的祖辈和近亲属也纳入亲子教育范围。
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教授曾说:“亲子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是给人生打‘底色的教育,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奠基工程。”中职教师借助语文课堂开展亲子教育,能帮助亲子双方掌握相处技巧、优化亲子关系、缓解家庭矛盾,帮助中职生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参考文献
[1]欧治华.试论语文情感教育[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1.
[2]杨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亲情教育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湖州交通技师学院,湖州,313000。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理事单位)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