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其超越
高歌
【摘 要】高校道德教育的使命在于使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生成的规律相契合,始终满足其发展性的道德需要。然而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中教学形式的单一,教学资源的匮乏,大学生道德实践平台的缺位,致使道德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境。高校道德教育继续向前发展必须在调整课堂教学形式,创新利用传统文化,完善大学生道德实践平台中变被动为主动,超越困境,实现创新。
【关键词】高校;道德教育;困境;超越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7-0065-02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1]尚德一直是我們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它反映在教育中,就决定了道德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此,高校道德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有效形式而被赋予重要的使命。但是,教学形式的单一,教学资源的匮乏,大学生道德实践平台的缺位导致现实中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陷入困境。如何在新的教育建构中找到超越现实困境的方法,是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高校道德教育的使命
“道德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2]所以,高校道德教育必须要以满足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为旨归。道德教育的这一特点早在中华民族传统的教育观中就得到了回应,例如,春秋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孟子从道德对人的意义出发,提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孟子·公孙丑上》)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蔡元培先生推崇 “五育并举思想”,要求“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现阶段,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主要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材和课堂进行,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据一定的空间,意义重大。因此,面对各种思想潮流的交锋,高校道德教育更要肩负起自身的职责使命,真正做到教育回归大学生本身。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是要根据大学生成长发展特征,不断调整教学形式,丰富教学资源,帮助大学生悦纳道德教育的内容,并且通过加强大学生道德实践平台的建设,为大学生体悟道德真谛,转变行为方式提供实践场域,最大限度的助力其对自我保存和自我完善的追求。这既是高校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衡量其成效的主要尺度。
二、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困境
现行高校道德教育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充盈了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了大学生追求真善美,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但是由于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得高校道德教育受到了众多诘问,其深入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首先,高校道德教育过于强调理论灌输,忽视了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以权威者的形象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按照课前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向学生传授教材中的知识,以完成教学任务。在这种单向度的教学形式下,一方面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几乎完全被抑制。另一方面,仅仅生硬的灌输理论知识,不与现实情景相联系,很难使大学生准确的理解道德教育的意涵,也就无法帮助他们把道德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指导具体的实践行动。所以,高校道德教育必须通过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使教育尽可能的贴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大学生生成面对新的道德情景作出正确道德判断的能力。
其次,高校道德教育过于倚重现行教材,时常就教材而讲教材,把道德的接纳和领悟局限在理性的授知框架内,导致道德教育缺乏内生的文化力量,理论“厚度”不足。这种教学资源上的单薄,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发掘不充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丰富资源。然而,高校虽然已经普遍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但是在如何更好的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如何真正实现高校道德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可以探索的空间。这也导致在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只是停留在表层,很难持续系统的进行。教学资源匮乏,教育养料不足的课堂,老师讲起来缺乏激情,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已经成为制约高校道德教育向前发展的壁垒。
最后,实践是教育的大课堂,是检测教育成效的最精准的场域。高校道德教育也不例外。然而,这恰恰成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短板。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尽管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普遍较高,但是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3]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缺乏通过实践教学促进大学生内化道德知识的意识,没有设置相关的实践环节。课堂教学是教师主导的过程,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至于接受程度如何往往是通过一张试卷,以标准化的分数来检验。这种衡量方式,在检测大学生真实的道德发展状况方面是乏力的。因为道德从本质上说更关乎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它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彰显和深化。
在课堂教学之外,道德实践平台的建设也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网络已经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所以,建设高校道德教育的网上实践平台,既是实现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教育效果最优化的选择。然而,网络平台的道德实践功能在高校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手段,还没有深入到锻造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实践层面。
三、高校道德教育的超越
(一)调整课堂教学形式,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吸引力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课堂是大学生吸收道德养分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对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有奠基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形式的适时调整和更新显得异常重要。
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模式下,教师多通过理论灌输向学生传递道德知识。这样的教学形式虽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也存在因方法过于单一而造成道德教育效果不佳的状况。所以,高校道德教育必须改变僵化、呆板的教学形态,让真实情境进驻课堂,以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魅力。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创设真实情景,依据情景中所暗含的种种线索,引导大学生从多种角度对情景内容进行分析。在分析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比较、综合和概括,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消化道德知识,构建新的道德认知体系。“道德教育的目的不能只是反复灌输那些公认的价值和目标。相反,我们必须把我们的目的确定为发展对他们自己价值的思考能力,并使那些正确和错误的决定与一个一贯的、有原则的生活方式的理想联系起来。”[4]通过情景设置,使道德教育尽可能的贴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大学生最终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有意义的道德生活。
(二)创新利用传统文化,丰富高校道德教育的资源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厚的道德教育的资源,千百年来一直润养着中国人的道德生命。在多种文化相互激荡,多元价值观相互影响的今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基因,仍然为我们提供着道德教育的智慧和道德实践的经验。
高校道德教育应该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沃土之上,给予大学生有养分的道德教育,而不仅仅是对道德教条的乏味灌输。重新发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资源,是高校道德教育发展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高校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科研平台,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力度,使其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不仅如此,还要给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注入时代发展的新鲜血液,使其能够与社会发展同频率,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教育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科学概括和提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下功夫。”因此,高校道德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吸纳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渗透和传播,把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代代相传,丰盈大学生的道德世界。
(三)完善道德实践平台,提升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知行合一”既是道德教育的目的,也是道德教育的内在职责。高校道德教育不应止步于理论知识的教授,更为重要的是为大学生提供道德实践平台,积累实践经验。此外,实践也是检验道德教育的效果以及教学反馈的重要渠道。教師要有意识的把实践的因子揉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此帮助大学生体悟道德意涵。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中,关于家庭美德的主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亲手写一封家书,一方面表达自己孝亲敬长的情感,另一方面整理升华在现实生活中的感悟,通过切身实践把道德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这样不仅促进了大学生对家庭美德的理解,而且使其对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美德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精神指导和实践锻炼结合中大学生才能自主建构属于自己的丰盈的道德体系。
在课堂教学之外,网络虚拟平台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网络信息的表达方式和传播形式更加符合大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易于被他们接受。高校道德教育要到达理想的效果,必须加快网络道德实践平台的建设。一方面,进行模拟现实的网络模块的开发和建设。在相关网页中把与大学生道德发展状况相关的,包含道德冲突的内容,以情景模拟的形式,通过网络技术立体的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实践模拟中,检测和评判自己道德知识的获得情况以及道德素养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有选择性和有倾向性的引导大学生参与网络公益。借助网络生动、丰富的公益形式,让大学生在实际的参与中感受道德、体验道德、发现道德,以此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春秋]李耳.道德经[M].李广宁,译注.北京: 中国纺 织出版社,2007 .
[2]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张旭新.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惑与反思[J].思想 教育研究,2013,(1).
[4][美]约翰·麦克道威尔.美德与理性[A].//徐向东.美 德伦理与道德要求[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