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与叶浅予仕女画之现代性比较分析

    

    

    

    摘 要:同为二十世纪的画家,林风眠与叶浅予很典型地代表了同时代中国艺术家的两种成长历程。此二人一位出身学院,留学西洋;一位自学而就,本土长成。对于这两位人生境遇截然不同的艺术家,他们同为仕女画题材的作品在现代性特征上的差异颇有意趣,具体可表现在其色彩之地位、线条风格及情感投射等方面。

    关键词:林风眠;叶浅予;仕女画;现代性

    中国的传统绘画容易留给我们水墨淡然不见色的印象,而事实上中国的绘画从来不缺少色彩传统,在唐朝及其之前,传统绘画的色彩是绚烂如霞的。从古至今,中国民间绘画一直保持了色彩传统,而文人画从宋代起,则开始了从彩色至墨色的转捩。究其原因,从绘画本体来看,书与画的关系一直被重视并反复讨论,从张彦远所谓“书画同源”“书画用笔同法”到赵孟頫所倡之“以书法入画法”;在笔墨关系的探讨中,从“墨具五色”到荆浩的“六要”之末,以至最后上升到与笔法并驾齐驱的地位……这些因素一步步使得墨色的地位强势到压倒彩色。而从审美心理的角度看来,宋代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尚文取代尚武,从外在的行动转为内在的静观,郁郁乎文也的宋代完成了中国审美理想由壮美到优美之转变。再加之文人话语权的作用,在野文人趋异于在朝文人和民间美术,随之“逸格”的定位等,这些因素又巩固了墨色在中国绘画中的意义。

    故而,比起林风眠从西方美术中带来了色彩的说法,我们更愿意将其称作一种中国画的复兴,即将色彩传统复兴到中国宋代之前。在色彩沉郁了上千年后,林风眠绘画色彩的尺度,也是恰如其分而非矫枉过正的。林风眠对于色彩的技术性运用,无疑是西方的,如同以印象派为典型代表的画作一样,从图1和图2林风眠的“抚琴仕女”和“五仕女”图中可见,他对于钟爱的雅致素洁的色调,也并不是平涂的简单,而是每一个很小的画面单位都由丰富分层的色阶组成,更重要的是,这些西方技法在其仕女画中的运用,表现出的却是浓浓的东方情调。

    叶浅予仕女画中的色彩,同样异于传统仕女。比起林风眠满幅的色彩,从图3和图4叶浅予的戏曲人物和舞蹈人物图中可见其画面中的色彩,基本是表现在其舞蹈人物的少数民族服饰上。其色彩有着民间文化的特点和戏曲的渊源,以平涂为主,设色艳丽,对比色的大胆运用,带有民间美术的装饰性意趣;加之其亦带有一定文人画特征的墨色表现,有雅俗交融之妙处;其人物面部色彩又都是主观的,借鉴了民间戏曲的人物开脸般舞台特征,避免了对服饰色彩喧宾夺主之嫌。值得一提的是,其色彩在画面中并不是第一性的,是依附于其线条而存在的。

    线条是叶浅予造型的最重要手段。富有话语权的徐悲鸿曾言:若有十个叶浅予,便是中国文艺复兴之大时代来临时。在笔者看来,徐悲鸿对于叶浅予之所以赞誉有加,很大程度上是在于对叶浅予造型能力的认可。如同素描对于徐悲鸿,速写是叶浅予最重要的造型手段,线条是叶浅予画面的第一性要素。徐悲鸿认为叶浅予有如杜米埃般伟大的“捕捉物象之能力”,无疑这是通过叶浅予的线条建构的,而且徐悲鸿还认为异于中国“重曲线用笔,不重直线形体”的旧习,叶浅予是“曲直并重”。不同于敦煌壁画中高度成熟的绵密之线条形式,叶浅予仕女画中的线条遒劲随意,富有金石顿挫之味,也许和他临摹过《水浒叶子》有关,其线条的某些地方处还带有一点陈洪绶的遗风。总之,其仕女画中的线条统领着画面的全局。

    林风眠的线条运用也不是传统上地道的线,宛若在瓷器上绘画,从体面关系的造型因素入手,获得结构与韵律上的形式美。其线条和其色彩一样,既是统一在整体中的因素,又可以作為独立的审美客体,但却不是建构画面的第一性因素。在林风眠的仕女画中,建构全局的是环境和情境。和传统仕女画一样,叶浅予的仕女画也是没有环境的,最多也就是有一些背景。而林风眠笔下的仕女,却总是在一个趋小的环境里:挡着轻纱的逆光窗前,窗旁有花器插花,手持乐器、书本、铜镜、莲花等物,地上有榻垫、几椅等物……正是这些重而不复的环境描绘、光的引进、宋瓷般的透明感和纯洁感、装饰性意趣的增加,营造出一种东方的、诗意的、淡淡哀愁的情境。在这个趋小的空间环境里,却二度建构出了趋大的心理空间。笔者认为这种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结合,便成了林风眠对于情境的描述。

    古代的仕女画,纸背之后的都是男人。在千年不变的男性视角下,仕女画中的女性人物是幽怨的、优美的,也是有题材上的广度的,但她们都是从属于男人的。林叶二人的仕女画则不是。叶浅予的仕女画没有明确的性别视角,里面的人物艳其所艳、舞其所舞,完全是画面人物的自我表达。林风眠极大拓展了中国仕女画的内在深度,其中的人物是有思考的、独立的,而有研究者认为林风眠的仕女画取自己女儿为原型,又为我们理解作品增添了一抹温情的意味。另外,借鉴了戏曲的脸谱化特征,二人仕女画皆不是具体的个性刻画,而是上升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描述。从表面上看来,这似乎和注重个性的现代艺术不相匹配,但是深究之,却可以得到对于女性和整个人群深层的、无区别的人性的感悟,即众生平等,生而自由,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的色彩。

    参考文献:

    [1]李一.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2]孟庆江,刘源.论叶浅予[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2007年.

    [3]叶浅予.细叙沧桑记流年:叶浅予回忆录[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2.

    [4]杨秋林.林风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罗家霖,北京大学博士。研究方向:美术、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