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重构:数字化传媒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突破

    付小颖 王志立

    【摘要】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步入图像文明时代。作为“看”的艺术,视觉重构理论能够激活人的心理动机和传播机制,红色文化的传播也遵循这一规律从而实现可持续性传播。视觉重构理论下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运用数字技术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实施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并在此基础上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的可视化元素,凸显红色文化区域特色,激发受众与该文化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共振,以联动理念打造红色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矩阵,为视觉重构理论下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保驾护航。值得注意的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要避免视觉图像极简化的表象审美,以免陷入人造图像世界的视觉狂欢,忘记红色文化的传播初衷。

    【关键词】红色文化;数字化传媒;视觉重构;传播困境;传播策略

    红色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承载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储存着中国革命史的重要信息。如何基于视觉重构理论,利用生动直观的视觉元素,集中探寻红色文化在数字传媒时代的传播路径,以此激活红色文化的视觉生命,增强红色基因传承的可操作性,已经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对象与内蕴:视觉重构理论与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

    (一)传播内容生产方式的范式转换

    数字技术引发的媒介革命深刻地影响了这个时代的文化传播走向。[1]随之而来的是艺术内容生产思维方式的范式转换。具体呈现为“字思维—图思维”的范式转换。传统的文字传播机制被弱化,视觉符号组成的传播机制为数字技术激活并赋能,参与到社会的生产生活中,进而深刻影响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思维模式。[2]人类的生理性规律决定了人们更青睐富有冲击力的视觉图像,更吸引眼球的视觉元素会助长社会的感性思维,带来内容生产的肤浅性与煽情化,进而背离传统文字阅读对逻辑次序性的重视,跳跃性、感性化成为视觉时代的一大特色。视觉重构理论正是借助视觉元素介质,激活传播内容蕴藏的形式表意特征,从而以独特的方式解读和诠释革命传统资源。

    视觉重构理论的实践路径是借助视觉媒介,通过富有冲击力的数字化视觉元素,让受众产生认知、态度及行为层面的范式重构式解读。这种新范式的转换与红色文化的结合能够直接刺激受众的感官体验,改善受众的认知态度,从而进一步引发与之相关的情感共振。具体体现在通过视觉重构理论,在另一种媒介环境下进行“模拟体验”,这种带有实践互动体验的传播方式更容易让受众产生沉浸效果,激发由视觉元素带来的现场感,真正实现红色文化传播效果由表及里的提升,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以视觉重构的方式展现出来,增强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民族凝聚力。

    (二)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时代性

    米歇尔曾论述图像符号是一种从古代延续而来的修辞手法,是被历史重复多次的叙事性象征。亚里士多德曾在《形而上学》中指出视觉是一种可用于认知真理的高级感官,是造物主赐予人类的高贵礼物。可见图像符号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在传播方面就扮演着重要的在场角色。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意义主要在于通过解构历史中的文字、图像与声音,采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展示与传播的技术手段,充分还原、再生与共享历史,以创意的角度和需求进行阐释和传播。

    基于红色文化的故事性、视觉性、立体性等视觉特点,作为一种“看”的艺术,红色文化从历史维度和时代前沿两个角度都有着与图像符号相结合的传播必要性。尤其处于当下数字技术所引领的可视化时代,红色文化的视觉重构是在可度量的二进制代码基础上人类文明进入新纪元的媒介革命,这种可复制、参与、保存与共享的现代技术为图像符号与红色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技术保障。[3]图像符号与红色文化的结合是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典型表征,也是人类文明长河可延续化的见证。

    红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文化瑰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独特标识,更是彰显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基因。每一处红色文化遗产背后都有一段鲜活而厚重的历史,是一本兼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历史教科书。如何使红色文化的开发和传播在智能媒体时代重新找回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体验,彰显新时代移动泛在的传播优势和传播特色,达到引起受众共鸣的传播效果,就需要与数字化传媒的具体语境相契合,通过微距选材、凝缩体量、矩阵传播等数字化的视觉重构式智能传播方式,以更生动、形象、鲜活和感人的视觉体验引领受众进入红色历史文化情境,用数字化叙事风格激发受众的思想和情感共鸣,重塑并奠定红色文化思想引领地位。因此,基于数字技术衍生的视觉解读,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数字传媒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需求。

    二、挑战与突围:视觉重构理论下红色文化數字化传播困境

    (一)传播的分散性不利于红色文化传播的沉浸式体验

    红色文化资源存在具有分散性。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重要的革命传统资源,分为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其分散性主要体现在遗物、烈士墓、革命旧址等资源呈分散分布上。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革命历史资源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且多呈点状散布于不同地区,不少重要红色文化资源甚至位于基础设施和交通都十分落后的农村和边远山区,红色文化代表地的分散性和单一性,加大了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传播的难度。另一方面,近年来经济大开发的发展态势,使得具有易破坏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岁月冲刷和人为损毁下正濒临消失,加之对红色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重视不足,也加大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传播的难度。

    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具有分散性。传统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的分散性主要表现为传播媒介的分散和受众对信息的碎片化接收。虽然当前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已初具视觉路径意识,但是多媒体的图像化传递仍缺乏系统性,对“两微一端”等数字化媒介技术利用不充分,缺乏对红色文化的数字化采集、复原存储、视觉传播以及沉浸式体验的系统开发,红色文化传播仍是以“传者”为中心的单一化传播。受众接收信息的碎片化呈现主要由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特征决定。革命先烈遗址、建筑遗址、纪念遗址等大多分散于不同地区,传播整合难度大。

    (二)泛娱乐化传播脱离红色文化精神实质

    思想传播让位商业消费。数字技术的变革推动图像时代的到来,不少媒介所标榜的“受众为中心”的传播定位,不过是借“眼球效应”带动点击率的网络流量经济,以获取粉丝支持。视觉化的冲击效果成为受众评判媒介内容的重要维度,这显然离不开媒介的商业化引领、把关与运作。这种传播方式对受众的认知和行为无疑会产生不良影响。红色文化承载着我国厚重的文化传统,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担当和责任书写的民族复兴史,具有重要的传承与保护意义。因此,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应警惕内容的泛娱乐化传播与媒介的商业化运作,要从红色革命历史的厚重性、红色革命精神的独特思想内涵等角度去解构红色文化资源背后的视觉元素,拉近与受众的距离,顺应智能信息传播模式的趋势性变革。

    革命热情让位感官享乐。受众的感官体验被符号化的视觉图像激活,使得作为“看”的文化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长时间的“观看”让我们越来越依赖表象而非用头脑来理解事物,对语言艺术的审美让位于生理性的视觉感官体验,红色文化背后蕴藏的革命热情和传承价值也随之被泛娱乐化的图像符号所淡化。例如不少抗战题材的革命影视作品中逻辑混乱的情节以及简单化的历史人物等屡见不鲜。这种充满感官刺激、无逻辑规则的娱乐视觉传播无疑消解了红色文化历史的严肃性和文明传承的历史厚重感,大大降低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三)传播的视觉元素较为单一

    传播的单一性主要体现为传播观念、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单一。红色文化传播的单一性主要受传统红色文化传播观念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极其丰富的当下,在多种文化的涌现与冲击下,年轻一代对红色文化背后的深刻精神内涵普遍缺乏了解,对红色文化传播传承背后的价值意义也不够重视。受限于传播观念的浅层单一性,数字媒介革新下的红色文化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层面表现得不容乐观:首先是传播内容层面对于红色文化背后的故事解读不够深入,红色文化的视觉元素呈现枯燥单一,仍停留在形式化、口号化和空谈化的阶段,吸引力不足,蕴藏的丰富内涵未能被充分激活,甚至出现传承危机。其次是当下借助数字视觉元素的红色文化传播多浮于表象视觉体验,重视对革命遗址的表象宣传而忽略了红色文化背后的教育意义,舍本逐末的简单视觉化,无法体现红色文化的厚重思想和历史文化精髓。最后是传播方式呈现单一性。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和媒介载体的单一化,未能发挥出全媒体时代多种媒介技术的联动价值。当前,红色文化传播多扎堆实物和道具展示,这种只强调视觉的传播方式忽视了其他感官,难以让红色文化传播满足受众的情感体验、参与互动等需求,更难以让受众真正“入心入脑”,进而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效果提升。

    三、载体与呈现: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策略

    (一)运用数字技术整合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是红色文化视觉重构传播的必要前提。由于红色文化旧址受时间的限制,再加上分散存在的地理特征,一些建筑早已不堪歲月侵蚀日渐老化,尤其是和红色文化相关的纸质文件、照片等藏品,急需引入数字技术,打造数字化服务系统,对其进行维护、修缮和整合,确保红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传播。

    红色文化的数字化服务系统主要通过对语音、视频、运算存储能力、大数据等技术的充分运用,激活受众的多感官协同化接收能力,打造真正可听、可视、可感的数字化服务系统终端和多位一体的移动立体宣传格局,让数字化技术真正为红色文化传播所用。传统的红色文化传播策略或为文字、语音解说,或通过仿真工具和实物进行展示。这种单一的传播形式因为缺乏系统性,影响了红色文化精神的内涵解读与传播效果。而数字化服务系统秉持可视化目标,借助红色文化数字馆将语音、视频、图片、场景充分整合,将受众带入相应的历史场景,带到每一个感人的故事当中。这种沉浸式传播的虚拟数字化环境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实践路径,充分调动受众的听觉、视觉、嗅觉及触觉,进而唤醒信息接收群体的集体记忆、民族凝聚力与文化自信。

    (二)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的可视化元素

    一方面要凸显红色文化区域性文化底蕴。红色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兼具空间与形态两重含义。空间维度上红色文化资源以富有特色的地域为根本。不同的地域特色为这些红色文化注入了独特的底色和意蕴。而形态维度上的红色文化则是依据不同的历史背景与地域条件建立的红色遗址。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应充分考虑红色文化空间和形态上的符号解读并充分挖掘,以多样和可交互的数字化符号传播红色文明,避免红色文化传播的同质化解读,提升不同地区受众对红色文化的辨识度。

    另一方面要激发红色文化数字化的情感共振。传统层面上的红色文化传播路径主要是以“传者为中心”模式进行自上而下式的宣传与教育,这种缺乏情感体验与互动的方式让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生硬僵化的传播话语也让大众对红色文化产生远观心态。[4]视觉重构理论下的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目标是将中国革命历史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带到大众面前,具体表现为红色文化借助VR、H5等数字化技术手段,以经典故事为内容、以面对面聊天的方式、以可视化亲民的话语,让历史真实再现,并与现实生活产生共振,引发共鸣,进而改变受众对传统红色文化传播的刻板印象,同时引导年轻一代对红色文化形成情感认同与思想共鸣。

    (三)多方联动打造新媒体矩阵传播模式

    截至2020年1月,世界上超过45亿人在使用互联网络,其中社交媒体用户已突破38亿。We Are Social与Hootsuite发布的《2020全球数字报告》显示:数字、移动和社交媒体已成为全世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融合多种新媒体的矩阵模式是突破数字传媒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瓶颈的一个重要关口。打造红色文化新媒体矩阵模式离不开全媒体平台层面的横向矩阵建设与单一媒体生态布局的纵向矩阵建设。在横向矩阵的建设层面,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可视化元素,以“看”的艺术综合调动受众感官,以内容多元化、协同放大宣传效果的理念将红色文化的视觉元素分置于App、网站、两微一端等外矩阵平台。而纵向矩阵模式的生态布局主要是通过构建红色文化数字化产品线实现纵深布局,例如深度挖掘微信平台订阅号、服务号、社群、个人公众号及小程序的传播特性和特点,对红色文化数字化进行差异化解读,增强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感染力,实现红色文化数字化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刘莲莲.“互联网”概念的媒介生产路径[J].新闻爱好者,2019(9):62-65.

    [2]欧阳友权.数字传媒时代的图像表意与文字审美[J].学术月刊,2009(6):25-29.

    [3]梁军.视觉重构让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鲜活起来[J].人民论坛,2019(21):136-137.

    [4]刘派.视觉重构: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重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5-18.

    [付小颖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科技文化教研部讲师;王志立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编校:赵 亮